楊永信資料微博及照片最新近況 網戒中心地點在哪介紹

2021-01-09 閩南網

  2016年1月,臨沂網戒中心迎來十周年。中心主任楊永信以「電擊治網癮」聞名於世,他給大多數曾被他治療的孩子帶來了無法忘卻的痛苦,在網戒中心的經歷對他們的人生產生了巨大影響。

  如今,一部分曾經被他治療過的少年已經長大成人,他們開始走進社會。其中的大多數選擇封存過去,他們不願意對任何人提起這段往事,只有少部分人願意站出來發出聲音,這些聲音有的充滿憤怒,有的試圖反思,有的只有淡漠和疲倦。

楊永信微博:楊永信http:///u/1272230125

  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戒中心在大樓右側

  ■1

  已經出院的胡凱斌曾經試圖自殺,他聽到風聲要被抓進去繼續治療,然後他用刀劃了手腕。他的舉動嚇壞了父母,他們向他保證不會再送他進去,但幾周後他還是被抓回了網戒中心。

  劉雲亮在網戒中心做班委時曾上門抓人,對方「抹了脖子」。但沒用,被按著傷口送到醫院包紮,然後直接送回網戒中心13號室,楊永信一邊電,一邊問:「還敢不敢(自殺)了?」

  李林峰曾經想過自殺,在首次被電擊之後的一個月裡,他「一直在研究怎麼死不會被人看見。」 後來他目睹了一個姑娘忽然衝向樓道要撞樓梯拐角。「我當時想要攔她。」李林峰迴憶,「攔了是一個好的表現,但是我當時想算了,我知道她什麼情況,她想死很正常,你覺得呢?我覺得她想死很正常。」

  其他學員擋了一下,姑娘沒有死成。之後「全中心緊急集合」。楊永信來到現場,臉色鐵青,把她拉到自己的辦公室裡,又從電擊室裡拿出了器械。「拿安全帶綁上。她還罵呢,楊永信我操你媽什麼的,罵。楊永信也沒反應,電電電,她罵,電,沒加口銜,加了她就罵不了了,她就一直罵,他就一直電,電到最後沒有聲音了,2小時。」

  知乎上曾經有一個問題:「如果你被抓進網癮治療中心,你會怎樣做」,很多回答者表示自己會逃跑,反抗或自殺。但在真正經歷過這一切的人眼裡,這些言論「非常可笑」。

  「他們根本不知道裡面什麼樣……不是想不想死的問題,而是死得了死不了的問題。」趙柏然在微信中的聲音非常疲憊,「所以怎麼說呢,只要你沒進去過,你是想像不出來的。」他補充,「說再多也想像不出來。」

  當我們拍這張照片的時候,忽然被家長們圍住了

  ■2

  「電擊的作用有幾個,一個是懲罰,一個是彰顯權力,最重要的是製造危機感。」 清華大學心理發展指導中心講師李松蔚博士對記者說,「危機感會破壞基本的安全需要,你不知道會經歷什麼,直接進入叢林求生模式,前額葉功能被抑制。換句話說,理性功能已經不好使了,哪裡有活路就往哪裡闖,無頭蒼蠅,人心惶惶。」

  電擊是網戒中心的重要手段,負責讓學員進入非正常狀態。與之配合的是負責重建學員求生模式的點評課,電擊告訴學員不能做什麼,點評課告訴學員做什麼。如果一個人被扔進叢林裡,得知唯一求生的路是學狗叫,親自在叢林裡廝殺過的人就會主動把自己當成狗。「因為理智功能已經崩壞了,是重新建立起來的。」李松蔚說。

  網戒中心使用一系列手段強化這種氣氛。學員被強制服用抗抑鬱和抗焦慮的藥物用以控制情緒。「反正吃完之後就不太會笑了。」部分學員還會每天接受藥物點滴,「每天中午都打,打到後來胳膊上都沒有能下針的地方了。」不吃藥,偷偷藏藥和拒絕打針會被電擊。

  楊永信鼓勵人們互相舉報,所有人都必須證明自己的忠誠。舉報的理由可以是「笑」,可以是「兩個人在一起說話」,可以僅僅是「懷疑」。每個人隨時都會被人舉報,一句話,一個表情,甚至一次沉默都有可能被舉報。被舉報會被電擊。

  楊永信鼓勵家長揭發孩子。這讓孩子們認為世界上再沒有任何人可信任。摧毀親情讓學員體驗到無助和無力感。王安覺得再也無法信任自己的家長。「我跟你說了,媽我受不了了,你帶我出去,我回家聽話……我偷偷告訴你的事兒,你直接跟楊永信說,反過來就把我拉走去電……你覺得以後我還能信任你嗎?」

  表現好的學員被推舉為班委,楊永信在給少部分人以權力。班委協助管理日常工作(包括協助電擊),也擔負舉報的責任。如果被認為管理不力,班委會被連坐電擊。

  王安曾經是體育委員,13號室給他留下了恐懼的回憶,他也曾在這裡按住掙扎的盟友。他曾經勸一個新學員在接受電擊時帶上牙套。

  「那個學員也挺倔,剛剛去當學生,怎樣都不咬(口銜),然後他把牙咬碎了,他把自己的牙咬碎了。」王安向記者回憶,「那是我按著的,我們沒有一個人覺得這事很嚴重,我當時的感覺就是:傻逼,我讓你咬你不咬,就覺得你是自找的。」

  網戒中心位於心理諮詢大樓的2層和3層

  ■3

  「如果每天都要為求生而戰,這個人是堅持不下去的。」李松蔚說,「為了讓自己能適應環境,人必須把一部分」想著怎麼不被電「的功能交給無意識——也就是放到自動化加工的系統裡。」

  「人腦有兩個系統,慢系統是理智加工的系統,快系統是無意識加工的系統」。李松蔚用軍訓舉例,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為期10天的軍訓,我們使用慢系統(理智)來加工軍訓的規則,但我們的快系統(無意識)仍然是正常人。適應新規則會讓人神經緊繃,但大多數人都可以學會並承受規則。10天後,軍訓結束,我們回到正常環境裡,一切照舊。

  但假想一個環境,你在這個環境下隨時可能承受巨大痛苦,而且離開的日子遙遙無期。在這種情況下,人不可能持續用慢系統加工和理解規則,慢系統非常耗能且低效,為了避免崩潰,身體一定會把規則放到快系統裡,把重要的東西變成本能。

  「然後你就慢慢地放鬆了,會發現這裡生活也挺好,(只要掌握規則就)不用時刻保持緊繃,也不會被電,你的身體會「自動」按照那個地方的規則來做事。」李松蔚說。

  李松蔚補充:「這個過程叫做「適應」。」

相關焦點

  • "網戒中心"楊永信回應爭議:或將追究法律責任
    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微博截圖日前,網上出現名為《關於楊永信的網戒中心》等相關文章,稱臨沂網戒中心涉嫌非法拘禁、非法行醫、綁架,並存在電擊、侵犯盟友人身權利等行為。8月16日,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通過官網對外發布嚴正聲明,斥責網際網路上出現的針對該院網絡成癮戒治中心的報導缺乏事實依據,對楊永信的人身攻擊,將適時依法追究信息發布者的法律責任。日前,網上出現名為《關於楊永信的網戒中心》等相關文章,稱網戒中心涉嫌非法拘禁、非法行醫等問題。
  • 227個孩子被關進網戒中心,墊起了楊永信的「學術」之路 | 深度
    左三為楊永信|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公眾號微博網友@未消逝的青春2015 曾是楊永信網戒中心的「學員」。他告訴果殼,住進網戒中心一周後,他和中心裡的其他人一起被拉去做了體檢。調查發現,楊永信在用電擊「治療」所謂的網癮謀取經濟利益的同時,還將網戒中心的學員當成醫學研究的受試者以獲取學術成就。截至目前,楊永信和其合作者共發表了7篇SCI論文。每一篇都通過了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查。
  • 227個孩子被關進網戒中心,墊起了楊永信的「學術」之路
    他告訴果殼,住進網戒中心一周後,他和中心裡的其他人一起被拉去做了體檢。體檢有一項是fMRI功能核磁共振成像。他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體檢,也沒看過體檢結果。當然,也沒人試圖問問,「那時候在那裡是沒人權的,讓幹啥幹啥就是了」。調查發現,楊永信在用電擊「治療」所謂的網癮謀取經濟利益的同時,還將網戒中心的學員當成醫學研究的受試者以獲取學術成就。
  • 楊永信網戒中心終於被關停了,但可怕的思想仍在殺死少年
    大家好,歡迎閱讀最新一期的拾部次元。最近,一名微博名為「未消逝的青春2015」的楊永信網戒中心揭發人在其個人微博上發布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配了一段文字,上面寫著「到場確認,網戒中心已關停」。這句話以及這張圖片說的就是楊永信的網戒中心終於被關停的消息。
  • 戒網專家楊永信仍在電擊少年 有人變多疑枕下藏刀
    這裡曾一度被無數家長視為「戒網聖地」,楊永信是家長們眼中的「救世主」。7年前的2009年,媒體曝光「網戒中心」背後的暴利和電擊治療等問題。當年7月,衛生部致函山東省衛生廳,叫停「電擊治療」方法。「網戒中心」和它的掌門人楊永信一度在公眾視野中消失。事實上,熟悉的故事仍在這裡發生。
  • 一個網戒中心的生態系統
    照片:楊永信演示治療儀。 本報記者 白雪攝     楊永信拿起儀器的兩個端子,對著少女的太陽穴輕輕地點了一下。     「難受嗎?」他盯著少女的臉問道。    在過去的三年裡,有近3000名「網癮少年」在楊永信所在的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癮戒治中心接受過治療。記者在網戒中心出早操的隊伍中看見,有二三十名孩子列隊在內圈跑動,該院的一名工作人員稱,這些是出去後再次「走偏」,被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送回來的孩子。    但楊永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其治癒率接近百分之百。
  • 戒網中心關門,但楊永信還在坐診!網友:地獄空蕩蕩,惡魔在人間
    ↑↑《第五人格》官方微博的配圖來看看網友們如何嗶嗶:@我不是彭彭:誰讓鬥魚虎牙都是騰訊的親兒子呢……@拓海電第二個要嗶嗶的是楊永信。楊叫獸的大名想必不用嗶嗶君多說。最近有微博網友爆料:過去10多年裡被噴出翔的「戒網中心」,如今終於確認,已!被!關!停!
  • 山東戒網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網癮惹爭議
    最近幾則網帖,把「全國戒網專家」楊永信的治療網癮模式拉到了聚光燈下。他在網癮孩子太陽穴或手指上接通電極,以電流刺激腦部的治療方式引起了極大爭議。 目前,有100多名孩子留在楊永信所在的山東省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癮戒治中心接受這種治療,不能擅自離開。
  • 楊永信的網戒中心對孩子們的傷害要牢記
    楊永信是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副院長,臨沂網戒中心主任,本科學歷,學士學位,被稱為「全國戒網癮專家」。1982年7月在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工作,於2006年成立了有他擔任主任的「網戒中心」,2008年因播出的電視紀錄片成為了家長們心目中的救世主,使用電擊「治療」,教育方式是對病人進行精神洗禮,這種一邊電擊加上精神上的「教育」的方法是對孩子的第二次傷害而在前不久,一則消息的發布引發了各國媒體的注意,世界衛生組織(WHO)將「遊戲障礙「納入了《國際疾病分類》(ICD-11
  • 十年了,電擊惡魔楊永信回來了?
    10月22日,網友IADSER龍徒在微博發布了一條視頻,稱在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聽到13號室傳出叫聲。而這短短50秒視頻裡的慘叫,一時間引起了近8W網友的轉發。也使得「戒網癮」這個詞彙重回了大眾的視線。視頻發布兩日後,臨沂市衛計委稱,2016年網戒中心就已關停。
  • 山東網戒中心電擊治療探秘:少年稱細胞都在疼
    中心主任為楊永信,他同時兼任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副院長。這裡曾一度被無數家長視為「戒網聖地」,楊永信是家長們眼中的「救世主」。7年前的2009年,媒體曝光「網戒中心」背後的暴利和電擊治療等問題。當年7月,衛生部致函山東省衛生廳,叫停「電擊治療」方法。「網戒中心」和它的掌門人楊永信一度在公眾視野中消失。
  • 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是救人不是害人
    全國戒網癮專家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是救人不是害人時間:2016-08-24 11:26   來源:遊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副標題#e# 楊永信突然又出現在了我們的視線當中,原因就是這位用電擊治療網癮少年的專家依舊還在做著老本行。而現在全國戒網癮專家表示電擊戒網癮系救人,沒關門是因為政府支持。
  • 要求停止楊永信電擊治網癮 公開信被衛計委轉回臨沂
    在昨天(12月26日)收到山東省衛計委書面回復後,廣州一名精神科醫生何日輝通過微博「吐槽」。一個多月前,他向國家衛計委反映臨沂市第四人民醫院網癮戒治中心(下簡稱「臨沂網戒中心」)及其責任人楊永信,至今仍存在療法不規範甚至濫用藥物涉嫌犯罪問題,希望有關部門徹查。而山東省衛計委答覆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規定,該來信轉臨沂市衛計委處理。
  • 揭秘楊永信網癮治療中心:女孩被7人摁住銀針穿虎口通電
    一位毀譽參半的醫者,一項頗具爭議的療法,一個吸金無數的產業,一群接受電擊治療的「網癮」少年……近日,一條名為《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的朋友圈文章讓楊永信和他的網戒中心再次走進公眾視線。
  • 楊永信不僅活得很滋潤,還靠「電人」發了核心期刊的論文! | 大燈泡
    他鼓勵家長積極幹預到「網戒」工作中來。其實,不過是在告訴家長,你們只要團結起來協助我搞「網戒」,積極把孩子送到我的網戒中心,別在乎用什麼樣的手段,你們都會重新獲得一個聽話的孩子。文章指控「網戒中心」就是小說《1984》裡的「大洋國」,楊永信像「老大哥」一樣對一幫孩子和他們的家庭搞恐怖獨裁。喬治·歐威爾小說《1984》一夜間,微博上多了不少ID名為「楊永信今天暴斃了嗎」,「楊永信今天死了嗎」的用戶,他們在用自己的方式「問候」楊永信,宣洩憤怒,試圖用這種叫陣方式,激怒楊永信出來應戰。
  • 男子開網店被認為不務正業 送到楊永信網戒中心電擊受盡折磨
    我媽很驚訝,我教育了20年都不聽話,這個進去才20分鐘馬上就變樣了,對於這個網戒中心連連稱讚,說楊永信醫術高超。後來,我進了一個小屋,我一直在哭,我媽一直笑,這才是讓我最恐怖的事,因為我媽知道裡面發生了什麼。剛進入的盟友,都有一個老盟友帶著你,你走到哪,他跟到哪,上廁所不能關門,為了防止你自殺。第2天,我一直在尋找能夠自殺的東西,但是很遺憾,除了牆壁什麼都沒找到。
  • 楊永信電擊戒網癮為什麼經久不衰,因為他捏準了親情的弱點!
    01你有什麼病我賣什麼藥,本著跟隨時代潮流的原則,楊永信帶著他的醫療小隊殺入了「戰場」,意在幫助無知少年擺脫網癮困苦!2006年,只有本科學歷的楊永信在臨沂市成立了第四人民醫院網絡成癮戒治中心,目標人群就是那些深陷網癮的少年。
  • 電一最強王者 慘遭楊永信毒手電療戒網癮(圖)
    一名護士走過網戒中心的走廊。牆上貼著宣傳照片:告別悲傷,重拾歡樂。「起立!」一百三十多人齊刷刷地站起來。「告別網癮!重塑自我!打造完美!」時隔七年,一篇自媒體文章將臨沂第四醫院網絡成癮戒治中心再次捲入輿論風波之中。這篇名為《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的文章質疑,在2009年被衛生部叫停「電休克治療網癮」後,網戒中心主任楊永信仍在使用電刺激手段「治療」被送進去的網癮少年。風口浪尖上的網戒中心倒顯得相當平靜。這裡依舊窗明几淨,被子疊成大小一致的豆腐塊。盟友們依舊整齊地坐在點評教室裡,對面坐著父母。
  • 「楊永信」電暈鹿晗,「雷電法王」當年有多囂張
    雖然電視劇拍得很喜感,但很多觀眾看完還是很難過,因為現實中那些被送進網戒中心的孩子,比這絕望多了。二零零幾年,正是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時期,很多青少年開始沉迷上網。全國有幾千個孩子,被「劍走偏鋒」的父母送到臨沂第四人民醫院的網絡成癮戒治中心,著名的「電競法王」楊永信就是這裡的主任。
  • 楊永信網戒中心不止「治療」未成年人
    2016年廣東衛視《社會縱橫》節目請來了一位接受過楊永信「治療」的當事人,他講述了自己在楊永信網癮中心的親身經歷,我這裡截取部分內容給大家看。先說下這位當事人小秋,他是已經工作了的成年人,因為每天下班玩英雄聯盟,被父母認為有網癮,所以送去了楊永信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