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創造網速新巔峰:每秒178 Tb
全球最快的網速已經達到每秒 178 Tb,也就是說可以在 1 秒時間內下載整個 Netflix 庫。英國和日本的工程師合作找到了新的方法,在光信號被傳送到光纖之前對其進行調製,從而實現了比平時更寬的帶寬。
-
科學家打造地球最快網速:每秒178Tb
據報導,科學家打造出地球最快網速,英日的工程師合作找到了新的方法,在光信號被傳送到光纖之前對其進行調製,從而實現了比平時更寬的帶寬。該研究的首席研究員Lidia Galdino表示:「雖然目前最先進的雲數據中心互連能夠傳輸高達每秒 35 terabits,但我們正在研究新的技術,更有效地利用現有的基礎設施,更好地利用光纖帶寬,並實現 178 terabits/秒的世界紀錄傳輸速率」。
-
研究人員打造出世界最強網速:178TB每秒
不過到底網速要達到什麼地步才能算快呢?1秒下完整個Netflix(網飛)庫算不算快呢?近日倫敦大學學院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剛剛刷新了網際網路最快速的的世界記錄,項目的負責人是來自皇家工程學院研究員Lidia Galdino博士及其團隊與Xtera和KDDI Research團隊。
-
網際網路速度破記錄 每秒178兆比特能做什麼?
[PConline 資訊]世界上最快的網際網路速度達到了每秒178兆兆位(Tb / s)的驚人速度-足以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下載整個Netflix庫。英國和日本的工程師已經開發出新的方法來調製光,然後再將其射入光纖,從而提供比平常更寬的帶寬。
-
178兆比特每秒!世界最快數據傳輸紀錄被打破 一秒內下完Netflix...
178兆比特每秒!倫敦大學學院(UCL)的研究團隊達到了每秒178兆比特的速度,相當於在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從Netflix上下載每一部電影。之前的記錄紀錄屬於日本國家通信技術研究所的專家,他們在今年4月達到了每秒172兆比特的數據傳輸速度。倫敦的研究人員通過比通常光纖更寬的波長來傳輸數據,從而獲得了這一殊榮——傳統的光纖使用9太赫茲(THz),而這個團隊使用了16.8太赫茲。
-
陳根:研究開發新工具,一天找出針對腫瘤的免疫細胞
文/陳根時下,癌症的免疫療法方興未艾。免疫療法,顧名思義,與人體免疫相關。正是因為免疫系統24小時晝夜不停地工作,我們的健康才能有效保護。現在,斯克裡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即在體外擴增針對腫瘤的免疫細胞,再輸回患者體內,擴大免疫治療的成功可能性。顯然,這其中最大的挑戰就在於找到針對腫瘤的免疫細胞,而細胞表面並沒有特定的標記。
-
國際空間站網速怎麼樣?不好意思,每秒600兆比特!
當你進行研究和實驗,為將來的月球、火星和其他深空目的地的任務鋪平道路時,這一點尤其重要。因此,國際空間站必然擁有不同凡響的上網體驗!據消息稱,美國宇航局最近升級了國際空間站的連接,有效地將其發送和接收數據的速度提高了一倍,升級後的國際空間站現在擁有每秒600兆比特的網際網路連接!
-
陳根:研究開發再生骨骼新材料,磁性納米粒子幫助骨骼快速生長
文/陳根骨相關疾病是限制老年人生活質量的最常見的健康狀況之一,而骨組織的再生一直是學界的研究熱點。現在,《物質》雜誌最近了一項研究的結果,該研究小組由西班牙巴斯克大學的幾名研究人員和來自明霍大學(葡萄牙)中心的其他研究人員組成。
-
陳根:細菌發光新技術,助力更新抗生素開發管道
文/陳根抗菌素耐藥性被認為是全球健康的一大威脅,青黴素剛出現時,幾十單位就可以救命,而現在可能幾百萬單位也很難產生效果;曾被稱做「抗生素最後一道防線」的萬古黴素也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鈍化,在超級細菌 MRSA 面前已有明日黃花的勢頭。
-
澳大利亞實現最快網速:每秒可下1000部高清影片
據最新一期《自然通訊》雜誌刊發的論文,澳大利亞科學家首次實現迄今為止最快網速:每秒傳輸44.2Tb數據, 5G是大約700Mbps(兆比特每秒)而Tbps是(太比特每秒)1 Tbps= 1024*1024 Mbps 然後他實現了44.2Tbps。相當於1秒鐘下載1000部高清影片,是澳大利亞目前普通寬帶網每秒11Mb速度的400萬倍。
-
178Tb/秒!科學家創造有史以來最快寬帶,1秒鐘下載222部藍光電影
這項研究由莉迪亞·加爾迪諾(Lidia Galdino)博士領導,研究人員使用摻有稀土元素的光纖和分立拉曼放大器技術結合,提高了光纖線路上的信號功率——當稀土元素如釹、鉺或鈥等加入到光纜的玻璃芯中時,光可以在更長的距離上被放大,從而把現有的光纖變成了一個更寬的數據通道,可以讓放大器以更快的速度傳輸數據
-
陳根:研究開發繪畫機器人,藝術和技術終將碰撞
文/陳根藝術和技術的碰撞是文明演化中必然的經歷,卡內基梅隆大學近日開發了一種機器人,可以通過觀察人類藝術家的筆觸中學習繪畫。但是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試圖通過將筆觸技巧作為藝術風格的「內在元素」來發展一種「風格學習者」模式。
-
陳根:研究開發檢測食物微塑料新方法,揭開沙丁魚微塑料之謎
文/陳根我們已經知道,日常的生活會產生大量的塑料廢物,並且其中大部分被分解成為微小的塑料碎片。但事實上,我們對它們對動物和人類造成的風險並不了解。現在,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方法能夠檢測組織中的微量塑料,研究團隊已經在一系列海產品上進行了試驗並嘗試尋找所有被檢測樣品的塑料顆粒。該方法需要先將可食用的紙巾浸入化學品中,溶解可能存在的任何塑料。然後通過所謂的熱解氣相色譜-質譜法分析剩餘的解決方案,這使得科學家能夠看到存在哪些塑料類型以及數量。
-
陳根:研究開發檢測食物微塑料新方法,揭開沙丁魚微塑料之迷
文/陳根我們已經知道,日常的生活會產生大量的塑料廢物,並且其中大部分被分解成為微小的塑料碎片。但事實上,我們對它們對動物和人類造成的風險並不了解。而即便我們意識到瓶裝水或海鮮等物質會給我們帶來少量塑料,但目前學界並不清楚這會對人體健康產生什麼影響,以及什麼(如果有的話)水平可能被認為是安全的。
-
陳根:研究開發納米粒子,助力癌症治療對抗化療耐藥性
文/陳根時至今日,癌症依然是一類讓我們感到畏懼的疾病。儘管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更多療法顯示出巨大希望,但對於目前,化療仍然是現代醫學治療癌症的最佳方法之一。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癌細胞可以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也是癌症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
-
陳根:研究開發納米粒子,助力癌症治療對抗化療耐藥性
文/陳根時至今日,癌症依然是一類讓我們感到畏懼的疾病。儘管現代醫學的進步使得更多療法顯示出巨大希望,但對於目前,化療仍然是現代醫學治療癌症的最佳方法之一。然而,令人沮喪的是,癌細胞可以對這些藥物產生耐藥性,這也是癌症化療失敗的主要原因。
-
陳根:輻射汙染以前,研究開發保護細胞免受輻射損傷治療法
文/陳根人們對輻射的概念並不陌生。一般來說,輻射是指從某種物質中發射出來的波或粒子,有時也說是射線。物體受熱向周圍介質發射熱量為熱輻射;受激原子退激時發射的紫外線或x射線為原子輻射;不穩定的原子核發生衰變時發射的微觀粒子為原子核輻射,簡稱核輻射。輻射具有能量,通過物質時會進行能量傳遞和交換,與物質發生相互作用。
-
陳根:輻射汙染以前,研究開發保護細胞免受輻射損傷治療法
文/陳根 人們對輻射的概念並不陌生。一般來說,輻射是指從某種物質中發射出來的波或粒子,有時也說是射線。物體受熱向周圍介質發射熱量為熱輻射;受激原子退激時發射的紫外線或x射線為原子輻射;不穩定的原子核發生衰變時發射的微觀粒子為原子核輻射,簡稱核輻射。
-
英國給出答案,178兆位/秒
最近,來源於英國倫敦大學的Xtera和KDDI科學研究企業的技術工程師開發設計的新技術更新了網際網路網速最快的世界記錄,使實驗網速的速度來到了178兆位/秒,即178000 Gbps。此項目的管理者是來源於皇室工程項目研究室的LidiaGaldino博士,及其他的Xtera和KDDI科學研究工作組。
-
陳根:研究開發更易分解塑料——塑料環保,環保塑料
文/陳根由於塑料對環境造成的巨大負擔,科學家們不斷尋找製造塑料材料的新方法,使其更易於回收利用。近日,《自然》上發表了一項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塑料材料方向的新研究。通過改變一種普通塑料的結構,研究小組製造出了一種強度相等的塑料,這種塑料在使用後更容易分解,使其得以重建和循環利用,從而呈現出全新的生活。論文中,研究人員主要研究一類被稱為熱固性塑料。與構成塑膠袋和食品包裝的熱塑性塑料不同,熱固性塑料包括環氧樹脂、聚氨酯和橡膠等材料,通常用於汽車零件和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