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邊緣,是什麼樣子的?

2021-01-08 新民周刊

地球邊緣

是什麼樣子的?

蒼涼?荒蠻?天地色變?

地球邊緣

是大起大落的地表起伏

是大空間大節奏的雄偉景觀

縱橫交錯、溝壑峽谷,一步之外、懸崖百丈

流水如刀,為地表刻下一抹滄桑,更設下一道道屏障

地球邊緣

更是一片屬於強者去徵服的土地

而它的樣子,正等待著我們來探尋…

2018年,《中國國家地理》攜手TAYRON探嶽踏上徵程,來到大陸的腹地——神秘的大涼山地區,開啟恢弘旅途,在雲海迷嶂的十萬大山之中,尋找遠古地質運動與板塊角力在大地留下的獨特痕跡,更馳騁在 「地球邊緣」,去感受地殼運動的強勁力量!去標記屬於我們自己的探索時代!

「地球邊緣」,徵服陡崖之高聳險峻,見證天際之間峽谷與峽谷的對峙,孕育縱橫深切山地與高原的混合共生。而探索「地球邊緣」,需要一顆強者之心:山嶽有邊,探索無界!

地球邊緣,雄偉山嶽

驚、峻、險、奇,每越過一座山,度過一道彎,都忍不住發出這樣的感嘆。這裡最常見的風景,是垂直深度500—1000米的深淵,是長度達10公裡以上的斷崖絕壁,深谷之間沒有任何過渡地帶,一刀橫斷。深度千米的山嶽與峽谷是這裡的主角,一路上行衝入雲霞,方可窺見挺拔高山的真容。從海拔幾百米的江河出境,到海拔四千多米的山脈林立,漫長的地質運動與流水侵蝕為這裡帶來了一場群山的聚會與狂歡,更撐起了大涼山上一系列罕見的地質大裂谷。

沒有大陸,只有孤島

從青藏高原一路南下的金沙江、大渡河以及雅礱江在大涼山匯合,海拔從幾百米的河谷侵蝕基準路面到數千米的山地高差,奔騰的河流衝擊著處在斷層深處的山嶽群,強大的侵蝕切割動力使大涼山地區地形縱橫交錯。作為青藏高原橫斷山脈南段的邊緣地帶,大涼山是重要的地質地貌單元。深邃的大裂谷託起了山地、高原、峽谷、平壩等立體自然地貌,更將大陸切割成了群島,每一座佇立的山嶽都似一個孤絕的背影。

到達「地球邊緣「後,會發現此地沒有一條完整的鋪裝路面,雲層籠罩之中是一望無際的大荒原,面對著這野性自然環境,我們只能依靠著荒原上淺顯的車轍試探前行。當淺顯的車轍印也完全消失時,探索的心與面對未知的勇氣帶我們在明確方向後駛入了無人而至的雲海之中……面對此起彼伏的灌木叢與高原鼠挖出的坑窪,TAYRON探嶽的4Motion智能四驅系統對於腳下的路況進行分析後,對前後輪輸出的扭矩進行實時調節,甚至帶我們登上了大地上突起的黑色巨巖,俯瞰這片雲海蒸騰中的地球邊緣地帶。

秘境村落,原始自然

縱橫交錯,峽谷深邃,多樣的自然要素和立體生態,描繪一幅幅生境畫卷。大裂谷託起的自然奇觀,更將原始的村落與文明包圍其中。

如果說重慶是3D立體城市,那麼當你來到這裡後就會發現,「地球邊緣」的人們,都生活在3D立體村落之中。這裡幾乎沒有平地,只有陡坡,無論是房屋還是田地,都錯落有致地排列在山體陡坡之上:一步之遙,深崖百米。

立體的山路讓我們的每一次前行都是不斷的上升與攀登,遠遠望去,山坡上蜿蜒曲折的「通天路」,是我們此次探尋之旅的重大挑戰項目,也是邊緣秘境的守護關卡。

前往峭壁之巔,途中會路過眾多「坡上村」,村落與村落之間,是數不清的急彎與坡度角大於40°的陡坡。每一次的前進,都先需要後退一小步,但狹窄的車道為陡坡急彎倒車增加了巨大的難度,路基之外便是懸崖百丈。因此,每一次前進和後退都是一次冒險,但是探嶽配置的陡坡緩降控制系統與自動剎車輔助系統為我們增添了一份安全保障。

路過村落,常看見散養的家畜與悠閒愜意的村民,布滿青苔的土瓦房屋簷,是人煙與自然結晶,牆壁上的「牛頭」畫符告訴著人們這裡在千年前曾是古彝族的王國,更是現代彝人的家鄉。

坑窪泥濘、陡崖急彎,一日行車過千彎。徵服前路,用力量與氣魄強悍前行。

浩蕩極致的裂谷景觀,幾乎垂直的2000多米深谷,猶如人在雲層之上。造山運動和河流劇烈侵蝕,讓前行之路「朽如腐繩」,一路迎「難」而上,方可體驗「地球邊緣」的輝煌。

TAYRON探嶽「地球邊緣」探尋之旅,便是用車輪馳騁地質奇觀,以視野超越刻板時代。此刻,我們走出一成不變的生活,走向地球的邊緣地帶,以硬朗的身姿來比對山的高度,更用堅定的腳步去丈量艱險之路。

用成熟的視角看待世界、堅定的內心探索世界。以車為翼,衝向天際,穿越雲海蒸騰,接受千萬年地質運動的饋禮。地球有「邊緣」,探索心無界!

逾越挑戰之地

抵達難以抵達

圖文均來自《中國國家地理》

相關焦點

  • 宇宙有邊緣嗎,邊緣之外會是什麼樣子的?科學家給出了猜想
    宇宙有邊緣嗎,邊緣之外會是什麼樣子的?,可能對於宇宙來說,這只是冰山一角,那麼宇宙到底有沒有邊緣,如果宇宙有邊緣,邊緣之外會是什麼樣子的呢?無論它的大小和壽命都是有限的,只不過我們現在還沒有找到宇宙的邊緣而已,就像是在古代的時候,人類的科技不發達,認為地球就是唯一的世界,但是後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走出地球之後發現了地球也是有大小的,現在的宇宙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之所以認為宇宙是無限大,就是因為我們在宇宙之內,看不到宇宙的全貌,所以我們不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但是如果人類能夠站到宇宙的外面,
  • 宇宙的邊緣是什麼樣子的?帶你看時間的盡頭!
    大尺度宇宙結構模型圖但上圖景象,在地球上而仰望星空的人總會想到一個問題,宇宙的邊緣是什麼樣子?下面,就讓我們地球的位置開始,儘可能地向宇宙深處看。但如果我們離開地球10萬光年(大概銀河系的直徑),頭頂的星星,都會被拋在我們身後。視角跳出銀河系之後,你會發現,宇宙中原來有一片由各式各樣的星系組成的星系海洋(目前我們藉助天文設備,估計可觀測的宇宙中,總共有2萬億個星系)。星系海洋裡的星系們,種類、形狀、大小和質量千差萬別,星系越遠,他們可能越小,質量更小,它們的恆星發出的光澤也更藍,也越處於星系演化早期。
  • 宇宙最深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看到宇宙邊緣嗎?科學家給出猜想
    宇宙最深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能看到宇宙邊緣嗎?引言:宇宙一直都是我們想要探索的奧秘,而且在宇宙中有很多奧秘都是人類一直在探索的,就是希望以後人類能夠解開宇宙的奧秘,畢竟人類在宇宙中生存,而宇宙中充滿了危險,如果人類的科技不強大, 那麼很可能會被宇宙毀滅,目前人類能夠探索到的宇宙範圍大約是900多億光年,而且這還不是宇宙的全部直徑,宇宙比我們現在看到的還要大,宇宙到底有多大,我們目前還不知道,那麼宇宙最深處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 如果地球也有行星環,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無垠的太空總會讓人產生無限的想像,有人會問,如果地球也有一個行星環,我們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最近,一位叫做羅恩·米勒(Ron Miller)的科幻插圖畫家創造了一組非凡的圖像,圖像告訴人們如果地球擁有與土星比例相同的行星環,我們的天空會是什麼樣子。    同時,也有天文學家對假想中的地球光環做出解釋。天文學家認為,如果地球有行星環,那麼這個環的外觀會因緯度而變化,世界各地的人們看到的景象是不一樣的。
  • 從火星看地球是什麼樣子?
    未來馬斯克移民火星的夢想實現,人類移民火星後,不禁遙望地球故鄉,地球從火星上看會是什麼樣子? NASA的火星好奇號漫遊車為我們率先體驗並拍攝從火星遙望地球的照片。
  • 一萬年以後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一萬年對於地球來說,並不是很長的一個時間單位,畢竟地球的年齡有46億歲,一萬年與之相比微不足道。 一萬年的時間,滄海可以變成桑田,但是對於地球的整體影響乃至是根本性的影響,會是很小很小的。但是如果單純地以人類為標準來衡量一萬年以後的地球會怎麼樣的話,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還真的很難說。
  • 皮膚腫瘤是什麼樣子
    核心提示:當我們聽到皮膚腫瘤疾病的時候,從字面上來看我們也知道這是在皮膚上發生的一種疾病,是屬於皮膚細胞增生的一種,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在皮膚裡面或者是皮下組織的新生物,種類是非常多的,那麼皮膚腫瘤是什麼樣子呢?
  • 如果地球有一個環會是什麼樣?
    戴著戒指的地球會是什麼樣子?太空和科幻插畫師羅恩·米勒創作了非凡的圖像,展示了如果地球擁有與土星相同比例的光環,天空會是什麼樣子。光環最穩定的地方在行星的赤道附近,因此光環的外觀會因緯度而異。例如,在厄瓜多基多的赤道附近,你會看到從內邊緣開始的光環,所以它們看起來就像一條從地平線上垂直升起的細線。
  • 地球裡面是什麼樣子?
    地球內部是什麼樣子呢?儘管人類的足跡已經踏上了月球,但是對我們居住的地球內部卻知之甚少,因為地球表面布滿了堅硬的巖石,誰也無法穿透厚厚的巖石到地心去一探究竟。既然人類無法到達地下,那就想辦法把地下的物質帶到地面上來供科學家研究吧。
  • 一萬年後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一萬年後地球會是什麼樣子?大家都知道,地球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星球,在人類誕生以前,地球上就曾經發生過5次生物大滅絕的現象,在那個時候地球上的生物紛紛消失殆盡,所有活下來的動物,以及植物,通過食用死去動物以及植物的屍體,苟延殘喘活了下來,在這其中就有我們人類的祖先,哺乳動物。因此,對於我們人類文明而言,我們並不知道未來的地球是否會遭受同樣的厄運?
  • 如果月亮從未形成,地球上會是什麼樣子?
    ,很難想像沒有月亮我們該怎麼辦,但是為了科學起見,我們假設世界上沒有月亮,地球將會怎樣?人類還會存在嗎?生命會是什麼樣子?這裡是濤濤隨記,本篇文章介紹如果月亮從未形成, 地球上會是什麼樣子?科學家認為月球起源於碰撞飛濺,大碰撞假說也稱為大飛濺理論,假定有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稱作提亞,45億年前撞擊了地球,碰撞將蒸發的地殼粒子拋入太空,這時 地球還處於嬰兒期,誕生只有3000萬到5000萬年,主要由熔巖組成,一些科學家將早期的地球稱為蓋亞,隨著時間推移 蓋亞和提亞的碎片,受地球引力作用結合到一起,形成了我們現在熟悉和喜愛的月亮。
  • 回望更早的宇宙:宇宙的邊緣是什麼樣子?
    這個「邊緣」只是時間上的邊緣。今天,我們看到的宇宙是大爆炸發生138億年後的樣子。我們看到的大多數星系聚集在一起,形成星系群(如本星系群)和星系團(如室女座星系團),它們被所謂的「空洞」分隔開來。這些星系群中既有螺旋星系,也有橢圓星系,其中類似銀河系的典型星系平均每年可以形成1顆像太陽一樣的新恆星。
  • 冰河時期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地球會出現冰河時期這種反常氣候?
    既然這個問題問的是地球冰河時期是什麼樣子,那小編就首先回答這個問題吧。顧名相義,既然是冰河期,那麼在冰河期,它的表現形色和地區,就應該與陸地上的河流有關,當然由於影響涉及整個地球,也會和陸地與海洋有關。
  • 圖解:太陽死亡時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太陽將會變得更亮,而它產生的輻射也會對我們的地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讓我們一起跨越時空,看看那時會是什麼樣子。海洋將逐漸被蒸發掉,地球不再適合人類的生存到那時,我們的地球表面溫度將會從20攝氏度左右升至75攝氏度。海洋被逐漸蒸發,地球將會變成荒涼的沙漠死星。
  • 站在月球上觀望地球,會是什麼樣子的
    眾所周知,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太陽,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月球相對較小,但我們通常所見的月亮與太陽的體積相當,體積僅相當於地球的49分之一,兩者看上去幾乎一樣,這是因為太陽與地球的距離實在太遠,可以到達一億五千萬公裡,而月球與地球的距離僅為380,000公裡,這就是距離造成的視覺差別。
  • 地球的「素顏」是什麼樣子?地球被抽乾水以後的慘狀
    我們腳踩的這顆星球是我們的母星地球,它雖然叫做地球,但是海洋的面積卻佔整個地球表面積的70%以上。要是我們「攤開」地球,你會發現七大洲不過是漂浮在四大洋上的「島嶼」,如果你手裡剛好有一個地球儀,你就會發現,海洋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很多很多,在這種情況下,難道把地球叫「水球」不是更加合適嗎?
  • 開天之始,混沌之初的地球是什麼樣子的?
    今天,上仙要說的是星空啟航第一站——地球!地球在我的的認知中通常是這樣的: 一顆蔚藍色的星球,有70%的水和30%的陸地,這是70億人口以及世間生靈萬物賴以生存的家園,這也是浩瀚無垠的星空裡我們最熟知的一顆星。
  • 一百萬年前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當時地球上有什麼?沒有什麼呢?
    一百萬年前,地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我們的星球有45.4億年的歷史,那麼一百萬年前陸地可能就是海洋中的一個島嶼。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很難理解100萬年前世界是什麼樣子,但科學總是能幫助我們了解過去,並揭開了許多過去的秘密,也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看到一百萬年前地球上可能存在的景象或生活。
  • 目前發現最像地球的星球是什麼樣子的?
    2.克卜勒—22b  這顆行星距離地球600多光年,其質量大約是地球的2.4倍,目前還未確定其表面是否為石巖星球,但是其軌道周期為290天,與地球相差不算太遠!  3.克卜勒—69c  這顆行星距離地球2700多光年,比地球體積大70%左右,其軌道周期為242天,與金星類似,因為其距離太遠,所以人類仍然無法確定其表面情況!
  • 遠古時代的地球大陸是什麼樣的?
    大陸並不一直都是如今的樣子,但是,地球上確實一直都有大陸。在地球45億年的歷史中,目前地球上展現的7個正式大陸的熟悉形態已經經歷了許多變換。許多科學家認為地球一開始是一個巨大大陸,像一塊骨頭一樣乾燥。在地球歷史的幾個時間點上,所有的陸地地塊都被粘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超級大陸。最新的這些超級大陸被稱為「盤古大陸」,意思是「所有的土地」。 它在大約2億年前開始分裂,首先形成了兩個超級大陸,岡瓦納大陸(在南半球)和勞亞古大陸(在北半球)。最終,這兩個超級大陸也分裂了,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