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爆炸原理是什麼?愛因斯坦這個公式可以解釋,但是你看不懂

2020-12-07 專注前線教育

質能方程即描述質量與能量之間的當量關係的方程。在經典物理學中,質量和能量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它們之間沒有確定的當量關係,一定質量的物體可以具有不同的能量;能量概念也比較局限,力學中有動能、勢能等。

這個等式源於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對於物體慣性和它自身能量關係的研究。研究的著名結論就是物體質量實際上就是它自身能量的量度。

質能方程的推導需要用到狹義相對論中的質速關係(從洛倫茲變換中得到):

質速關係表明,物體的慣性質量並非一個不變的常數,而是會隨著速度v的加快而變大。當速度v趨於光速c時,原本靜質量只有m0的物體,運動質量m會增大到無窮。這也是為什麼對於那些擁有靜質量的物體,光速是不可能達到的極限;而對於那些沒有靜質量的物體,光速就是它們的唯一所能運動的速度。

由於慣性質量會發生變化,所以需要對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進行拓展:

結合上述兩式,可以計算出物體在速度為v時所具有的動能:

在上式中,mc^2表示物體在速度為v時所具有的能量,m0c^2表示物體在相對靜止時所具有的能量。於是,就能得到質能方程:E=mc^2。

從質能方程中可以看出,質量和能量在本質上是等價的。質量在某些情況下會轉變為能量,例如,核裂變、核聚變和湮滅反應。反過來,能量在某些情況下也會轉變為質量,例如,布萊特-惠勒過程、宇宙創生過程。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質能方程並非促使原子彈的誕生,而是人們製造出原子彈之後,利用該方程解釋了原子彈的機理。不過,愛因斯坦對於原子彈的誕生還是起到了作用,因為他當年與另一位物理學家西拉德(核鏈式反應的真正提出者)聯名寫信給羅斯福總統,這多少促成了後來的曼哈頓計劃。


相關焦點

  • 原子彈爆炸證明了質能公式?
    物理學荒唐10:原子彈爆炸證明了「質能互變」公式? (相對論物理學20大荒唐連載)科技日報2017年5月12日有美國普渡大學博導某教授的一篇文章,關於」科學探索無捷徑」, 說愛因斯坦的質能相當性公式E=mc^2被原子物理學的實驗廣泛證實,1945年美國的原子彈爆炸,把許多科學家對相對論的疑團一掃而光!
  • 沒有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就造不出原子彈嗎?
    這幾天我們談論的很多經典公式、論戰、實驗都離不開愛因斯坦,愛因斯坦的確是科學史上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而提到愛因斯坦,則不能忽略他的質能公式,這個被譽為世界十大經典公式之一的質能公式,很多人說它的副產品就是原子彈。那麼沒有質能公式,就造不出原子彈嗎?
  • 原子彈威力那麼大,愛因斯坦後悔發現E=mc質能方程了嗎?
    氫彈的威力有目共睹,比如全世界威力最大的氫彈是當量5800萬噸,它的總質量達到了27噸,不過真正轉換為能量的質量不過2.9千克而已,當然氫彈爆炸的能量完美遵循了質能方程,愛因斯坦將這個不應該被人類掌握的能量從魔鬼的手中釋放了出來,他會有一絲後悔的想法嗎?質能方程是怎麼來的?
  • 世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圓的周長公式排名第十,看你學過幾個?
    英國科學期刊《物理世界》曾讓讀者投票評選了「最偉大的公式」,最終榜上有名的十個公式既有無人不知的1+1=2,又有著名的E=mc2;既有簡單的-圓周公式,又有複雜的歐拉公式……從什麼時候起我們開始厭惡數學?
  • E=mc^2質量可以轉化成能量,但能否用能量生成質量呢?愛因斯坦:幫我打開棺材,我看誰又在誤讀我的質能方程!
    這個方程叫做質能等價方程,質量不是真正的實體,它只是能量的另外一種形態,我們測量物體的質量其實都是早測量能量,你也可以理解為能量和質量是一枚硬幣的兩面,本質都是硬幣。下面我先通過公式和理論兩部分來解釋一下:1905年是愛因斯坦年,他發表了多篇曠世奇文,並且獲得了諾貝爾獎。從那時起,物理學家們跳出原來以牛頓為首的經典物理框架,開始了一番新天地。
  • 原子彈爆炸原理眾人皆知,為何沒人私下製造?原因有三個
    原子彈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在1945年美國向日本扔下兩顆原子彈之時,其威力就被眾人記住了。經歷了70多年的發展,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擁有了核武器,並且核武器的製造過程和爆炸原理也已經公布。就連美國製造原子彈的一手資料,也已經或多或少地從實驗室流出並被保存為歷史檔案,那麼不怕有人私下製造原子彈嗎?
  • 【精美公式】物理學十大最美公式排行榜!不管你看懂看不懂都要收藏...
    原標題:【精美公式】物理學十大最美公式排行榜!不管你看懂看不懂都要收藏!尊重前輩,尊重物理。因為我們這裡選用的形式才是牛頓當年提出這個定律時的原始形式,而且這個形式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也是正確的。但是話又說回來了,牛頓的第二定律終究還僅僅是力學中的基本定律,不能走出力學這個狹隘框架半步。所以這個牛頓的式子排名第十。
  • 世界上最偉大的十個公式,看看你懂得幾個?
    No.9 傅立葉變換創立者:讓·巴普蒂斯·約瑟夫·傅立葉 意義:任何不規則的信號都可以表示為規則的正弦波無限疊加。它是數位訊號處理領域的很重要的方法。 這個挺專業的,一般人完全不明白。不多作解釋。簡要地說沒有這個式子沒有今天的電子計算機,所以你能在這裡上網除了感謝黨感謝政府還要感謝這個完全看不懂的式子。另外傅立葉雖然姓傅,但是法國人。
  • 要不是美國造出了原子彈,這個世界可能都毀滅了!
    原子彈,作為現代核武器之一,對維護世界和平有著絕對的話語權。從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到現在差不多有80餘年的歷史,但目前還有很多國家懷揣夢想,研究著原子彈。眾所周知,原子彈是二戰時的產物,最早被美國科學家組團研發出來。
  • 一克重的核彈完全爆炸,爆炸面積是多少,會有什麼影響?
    我們熟知的核彈一般是指原子彈和氫彈,作用原理是核裂變和聚變。不過氫彈需要原子彈來引爆,而原子彈存在臨界質量才能起爆,所以1克的核彈是不存在的。除此之外,核聚變的能量轉化率只有0.7%,所以即便能爆炸,對1克來講,只有0.007克能完成轉化為能量,通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算出能量是6.3*10^11焦耳,相當於150噸TNT威力。什麼事臨界質量呢?簡單說,放射性物質並不是隨時爆炸的,要不然自然界裡的放射性物質早把宇宙炸掉了,平時小塊分散的放射性元素都是在慢慢的發射能量,具體有多慢呢?
  • 原子彈爆炸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能量
    原子彈的基本原理是核裂變核裂變就是某些質量較大的原子核在一定條件下分裂成為兩個或多個質量較小的原子核的一種核反應形式。這裡要提到一個方程:E=mc²(E表示能量,m代表質量,c表示光速),這是由德國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於1905年提出的。裂變過程中粒子反應前和反應後的質量並不相等,反應前的粒子質量要略大於反應後的粒子質量,虧損的質量就以能量的形式釋放出來。假如1g鈾-235原子核全部裂變,虧損的質量△m約等於0.0009g,質量虧損率為0.09%。
  • 【物理公式】這4個物理公式改變未來,重新定義世界.
    對於牛二,相信各位模友都應該很熟悉了,是的,基本上每個人的青春都被這條公式「摧殘」過。它說明了什麼?力可以用質量乘以加速度來表示。啥意思?!這條公式給你解釋了:為什麼你推一個重箱子比推一個輕箱子容易的多呢!
  • 是愛因斯坦不懂數學,還是我們不懂科學?
    對此網友紛紛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覺得是他的研究公式太累了,犯了老眼昏花的毛病。在運算時將前面的6看成了9。也有不少的網友認為這是網上故意惡搞的圖片。還有些人找到了陰影部分的毛病,認為這是P出來的照片。不過,按照我們以往的經驗來看,天才和瘋子之間似乎並沒有什麼區別。
  • 原子彈沒發明出來之前,愛因斯坦怎麼知道原子核裡有著巨大力量?
    簡而言之,愛因斯坦提出的偉大方程式E=mc^2,也就是著名的質能方程式,對於原子彈的製造沒有直接的指導作用,只是核裂變理論假設被提出來之後,質能方程式是可以用到解釋這一現象上面來。隨後愛因斯坦在洛倫茲變換的以及兩個基本假設的前提下推導出了狹義相對論的公式,而根據狹義相對論的公式,愛因斯坦進一步推導出來了質能方程式。所以可見的是,質能方程式完全是純理論推導出來的結果,在原子彈被發明之前,愛因斯坦也不知道他的這個公式竟然蘊藏著這麼大的秘密,並且這個公式日後還成為了製造原子彈的理論依據。
  • 愛因斯坦製造了原子彈?跟他關係不大,只是提供了理論支持
    實際上質能方程和原子核中的巨大能量並不是大家想像的那種關係,而是愛因斯坦在洛倫茲變換和兩個基本假設:光速不變和慣性參考系中的物理定律都是在相同的前提下,推導出了狹義相對論的公式,闡述了質量與能量的關係。
  • 從宇宙本源到原子彈,看愛因斯坦的生死方程如何掌控人類命運
    對此,愛因斯坦曾經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比喻:「要從原子核內釋放能量就好比在一個國家漆黑的夜晚用槍打鳥,關鍵問題是這個國家只有幾隻鳥!」其難度可想而知!但是有些科學家就是不信邪,他們建立了粒子加速器,通過加速阿爾法粒子去撞擊原子核,結果是一次又一次失敗,偶爾的成功也要耗費更多的能量,自然是得不償失。
  • 【7.16】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背後的四個人
    但是,這份聲明引起了包括美國科學家在內的很多人的不滿,認為他在撒謊。海森堡到底是不是不希望納粹製造出原子彈,所以故意點錯了「科技樹」?這個爭論其實直接關係到海森堡在二戰期間究竟扮演什麼角色。但是,現在依舊沒有明確的答案,所以被稱為20世紀人類科學史上的「海森堡之謎」。
  • 原子彈發明前,愛因斯坦怎麼知道原子核中含有巨大能量?
    上圖是由兩張圖片合成的,愛因斯坦本人從未出現在原子彈的爆炸地點,並且他和原子彈之間沒有直接關係,愛因斯坦知道原子核中含有巨大能量,也僅僅是從質能方程間接了解的。質能方程的發現1905年,愛因斯坦首次提出狹義相對論的概念,並從洛倫茲變換中推導出了質能方程。揭示了質量和能量之間的轉換關係,非常小的質量虧損在光速平方的作用下,都可以產生巨大的能量。
  • 製造原子彈的鈾到底是什麼鬼?
    為什麼這個新聞會引起轟動呢?因為大家都知道,鈾是可以製造原子彈的。但為什麼原子彈那麼難造,原因就在於自然界的鈾礦中存在的鈾一般都是化合物,提煉起來非常困難,而純淨的金屬鈾的存在簡直就是「放在一起就可以直接爆炸成為原子彈」,非常有意思。關於鈾可以製造原子彈的事情,說起來還真有一段風雲往事。
  • 原子彈的發明與愛因斯坦有關係嗎?
    這是誤解,一些人以為一個質能方程就能發明原子彈?質能方程只是闡述了質量和能量的關係,表明的質量和能量是統一的,能夠用來解釋為什麼核反應會釋放出這麼多的能量,但是不能解釋為什麼會發生核反應。愛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質能方程的時候,湯姆遜已經發現了原子中存在電子,雖然原子內部結構模型滿天飛,但是物理學家盧瑟福在1912年才發現了原子核的存在,愛因斯坦當時根本不可能知道自然界中存在核反應。因此,原子彈的原理和設計都與愛因斯坦無關。愛因斯坦只是一名偉大的理論物理學家,並不是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