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原子彈的鈾到底是什麼鬼?

2020-12-03 百家號

最近有一個新聞非常轟動,新聞中說,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帶領的研究團隊採用光電能譜方法,對產於我國典型熱液型鈾礦床中瀝青鈾礦的成分和價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發現瀝青鈾礦中鈾不僅有四價和六價形式,還以金屬鈾(零價)形式存在。

為什麼這個新聞會引起轟動呢?

因為大家都知道,鈾是可以製造原子彈的。但為什麼原子彈那麼難造,原因就在於自然界的鈾礦中存在的鈾一般都是化合物,提煉起來非常困難,而純淨的金屬鈾的存在簡直就是「放在一起就可以直接爆炸成為原子彈」,非常有意思。

關於鈾可以製造原子彈的事情,說起來還真有一段風雲往事。

偶然發現原子核的分裂秘密

1938年的聖誕節,比以往時候來得要冷一些。

德國的哈恩教授與他的助手斯特拉斯曼在柏林的威廉皇家化學研究所裡,正在拿一個中子源轟擊92號鈾元素,在他們的工作計劃中,他們希望在轟擊的產物中能找到大量的88號元素——也就是居裡夫人發現的那個鐳元素。

可是,事情似乎正在變得不可控,他們發現大量的92號鈾元素正在分裂為差不多質量的2部分,比如說56號元素鋇就產生的特別多一些。但是,這情況是以前從來沒有預料到的,所以哈恩覺得很困惑。

對於原子核的分裂,則有點類似於整數分拆,如果沒有強相互作用的束縛,那麼整個原子核系統可以任意分裂:

比如4=1+1+1+1=2+1+1=3+1=2+2,一共是5種可能。

鈾原子核的分裂,也像整數分拆,有很多可能。這背後有一定的規律,但這種規律是隱藏的,而且看上去像是隨機的。

在那個時候,哈恩作為一個化學家,對這個規律有點吃不準。他很希望別的實驗組也能夠做類似的實驗,大家相互驗證一下實驗結果。

於是,他就寫信給當時已經被迫離開德國的女物理學家邁特納。哈恩把實驗的過程與結果全部和盤託出,告訴了邁特納,他希望邁特納也能做一下相同的實驗,然後再提供一下相應的看法。

這種事情,邁特納也是第一次聽說,於是她把自己的外甥弗裡茲(Otto Frisch)找來,一起討論這個事情。兩人最後想到,可以用玻爾的液滴模型來解釋這個現象。

液滴模型的大概意思就是說,原子核就好像是一個小水滴,依靠表面張力保持一個近似球形的形狀,但是,水滴是會變形的,也是會破碎的。

在鈾原子核的內部存在一對矛盾——那就是正電荷之間的庫侖的排斥作用,以及強相互作用的吸引力這一對矛盾。(什麼意思?能寫得詳細些嗎)在正常的情況下,這一對矛盾力處於平衡狀態,但當外來中子闖入的時候,平衡就有可能被打破。

這就好像是一個氣球,裡面已經不能再充多一點空氣,如果有新的空氣充進來,氣球就會爆炸。

這個液滴模型很好的解釋了原子核為什麼會在中子的撞擊下被破碎。但是,邁特納與她的外甥畢竟是學物理的,比哈恩這樣的化學家走得更遠一些,他們計算了一下鈾原子核分裂為2個碎片的質量,發現2個碎片的質量之和小於原來的質量,這當然就意味著質量損失,而根據愛因斯坦的E=Mc2這個公式,損失的質量會全部轉化為能量,這是相當可觀的。

原子核時代的到來

當時的國際形勢已經很明顯,德國正在準備入侵波蘭,準備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這種情況下,邁特納與她外甥就把這個關於原子核裂變的消息轉告給了正要登船去美國的玻爾,讓這物理大師把這個消息轉告給在美國的愛因斯坦,評估一下這個事情是不是可以用在炸彈的製作上。

作為物理人,大家都懂的,這原子核裂變會放出能量,而且,還有一個細節也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每次裂變的時候,會有多餘的自由中子射出來,這就是類似以前湯生研究放電的時候所謂的雪崩效應一樣,中子越來越多的話,反應會越來越激烈——當然前提是你有足夠多的鈾。

比方說,一個中子轟擊鈾後,假設會發出2個中子,那麼2個中子去轟擊鈾,會發出4個中子……

那麼碰撞n次以後,中子的個數就有個了,這樣的話,如果有大量的鈾,能發出十分巨大的能量。

這被稱為鏈式反應,或者說自持反應。

哈恩也沒有閒著,自己寫了一個文章,把這個事情在學術界全部公開了。他這樣一喊,消息既然已經走漏出去,馬上就有新的物理組跟進研究,其中居裡夫人的女兒,約裡奧·居裡(曾是錢三強先生的研究生導師)的小組也驗證了這些現象,並且也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自然》雜誌上,文章的題目是「一個慢中子轟擊鈾核引起的快中子的發射」。

於是,在1939年,一些聰明人都可以看出來,人類已經從電與光的時代,進入了一個原子核能量的新時代。這一切是在1939年發生的。從1925年海森堡建立原子核外電子運動與光譜學,到1939年,這14年可以被認為是一個過渡時期。

現在,這個過渡時期終於結束了。

1939年4月24日,也就是在居裡的文章發表後兩天,德國漢堡大學就有教授給德國軍事部領導寫信,要求研究核爆炸裝置的可行性,並且說:「第一個擁有核爆炸裝置的國家,一定會具有其他國家無法超越的軍事實力。」

巧用資源「曲線救亡」

但是,鈾元素具有2種不同質量的同位素,就好像雙胞胎一樣,就是重量稍有區別,一個是235amu,一個是238amu。

而且,鈾238在中子的轟擊下是不會發生裂變的(就是分成質量差不多相等的2小塊),因此,它不可能被用來做原子彈。可是,地球上的鈾礦石中,99%以上的含量是鈾238,鈾235少得可憐。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科學家馬上發現,鈾238不是不堪一用的廢物,在中子的轟擊下,它可以變成93號元素,然後再轉變為94號元素。94號元素是鈽元素,與鈾235一樣是可以裂變的,因此鈾238也可以做原子彈的原材料。因此,這是一次「曲線救國」的故事——相當於你花100元錢買來了鈾238,用中子轟擊一下,它們變成了原子彈的原材料,價值就會翻n番,變成100萬,因此,鈾238可以成為原子彈生產的原材料。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北京燕清聯合文化產業發展中心 張軒中;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轉載請註明「來源: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製造原子彈的鈾到底是什麼鬼?看完這幾張圖就知道了!
    說到金屬鈾,估計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原子彈才知道的。畢竟作為製造原子彈的主要元素之一,鈾元素不僅決定了原子彈爆炸時的威力有多大,同時也決定了原子彈爆炸後的輻射有多強。然而除了作為原子彈的核心元素外,似乎大家對鈾元素本身並不了解,甚至是連金屬鈾來自哪裡都不清楚。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如此神秘的金屬鈾到底是什麼鬼。
  • 製造原子彈的鈾到底是什麼?看完這幾張圖就知道了!
    說到金屬鈾,估計大多數人都是通過原子彈才知道的。畢竟作為製造原子彈的主要元素之一,鈾元素不僅決定了原子彈爆炸時的威力有多大,同時也決定了原子彈爆炸後的輻射有多強。然而除了作為原子彈的核心元素外,似乎大家對鈾元素本身並不了解,甚至是連金屬鈾來自哪裡都不清楚。
  • 原子彈秘史:鈾到底是個什麼鬼?
    前段時間有一個新聞非常轟動,新聞中說,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帶領的研究團隊採用光電能譜方法,對產於我國典型熱液型鈾礦床中瀝青鈾礦的成分和價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發現瀝青鈾礦中鈾不僅有四價和六價形式,還以金屬鈾(零價)形式存在。為什麼這個新聞會引起轟動呢?因為大家都知道,鈾是可以製造原子彈的。為什麼原子彈那麼難造?
  • 核武器中的「彈藥」鈾到底是什麼樣子?
    咱們先看一下什麼是槍式核彈?投到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的內部構造這是典型的槍式原子彈, A、B為兩塊鈾。兩塊鈾合為一體時就會出現核爆炸,B後面為引爆用的普通炸藥,用於把B鈾塊推過去。類似於下面這個樣子↓↓
  • 原子彈為何只能用鈽和鈾製造,它們又各自具備哪些優勢和缺點?
    (槍式原子彈)(內爆式原子彈)雖然構型有兩種,但是原子彈對核裝藥的屬性是有一定要求的,為了讓裂變產生倍增效應,首先要求材料受到中子撞擊後能夠較容易發生裂變,並且在裂變後能夠釋放多個中子,繼續撞擊其他原子核,從而使裂變速度越來越快,而符合這一條件的目前只有鈾235和鈽239兩種材料,
  • 鈾的發現歷程是什麼?鈾有什麼作用?最簡單的原子彈是什麼結構?
    鈾化合物早期用於瓷器的著色,在核裂變現象被發現後用作為核燃料。  鈾是緻密而有延展性的銀白色放射性金屬。鈾在接近絕對零度時有超導性,有延展性。鈾的化學性質活潑,能和所有的非金屬作用,能與多種金屬形成合金。空氣中易氧化,生成一層發暗的氧化膜,能與酸作用,與U-234、U-235、U-238混合體存在於鈾礦中。少量存在於獨居石等稀土礦石中。
  • 重水在原子彈和氫彈的製造當中,起了什麼作用?
    重水是氫的同位素氘(D)和氧原子組成的水,原子彈有鈾彈和鈽彈之分,重水主要的作用是在核反應堆中用作中子減速劑,而鈽元素是核反應堆的副產物。 重水 我們知道,氫元素一共有三種同位素,分別是氕(H)、氘(D)、氚(T)。
  • 重水到底是個啥玩意,製造原子彈一定要用重水嗎?
    製造原子彈最重要的是製造出有巨大爆炸威力的「裝藥」,這個「裝藥」主要有3種,即鈾235、鈽239和鈾233。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採用的是鈾235裝藥,投放到日本長崎的原子彈「胖子」採用的是鈽239裝藥。
  • 博客網頁居然教人製造原子彈 內容非常詳細
    記者首先將這篇文章裡所說的製造原子彈的方法向孫教授進行了簡單的介紹,記者還沒介紹完,孫教授就告訴記者,這種製造手段雖然簡單粗糙,但是確實可以產生核爆炸。  孫教授告訴記者,使用鈾為核爆炸物的爆炸裝置製造起來從理論上來說確實是比較簡單的。按照這篇文章所教的製造方式是可以製造出簡易的核爆炸裝置的,其與經過核試驗的原子彈比較起來,惟一的區別就是爆炸的當量大小不同。
  • 土法煉鈾 廣東鈾礦成就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圖)
    1964年,用201鈾礦材料製造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鮮為人知的是,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所使用的鈾材料,絕大部分都來自廣東。日前,曾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作出巨大貢獻的廣東地質勘查局迎來了她的50華誕。  記者採訪了當年找鈾地礦隊的技術負責人、原廣東省地質勘查局副局長覃慕陶老人,他講述了一代地質人為中國原子彈上天而艱苦找鈾的故事。
  • 製造一枚原子彈需要多少核材料?
    問 網友提問: 製造一枚原子彈需要多少核材料? 專家解答: ▲ 槍法(上)和內爆法(下)原子彈結構示意圖 原子彈是利用鈾235或鈽239的原子核自持裂變鏈式反應原理製成的核武器,也稱為「裂變核武器」。
  • 為什麼製造原子彈時工人可以直接接觸鈾球,難道輻射不強嗎?
    沒有發生裂變前的鈾-235根本就沒有什麼太大的輻射,正常情況下帶個橡膠手套就能有效的屏蔽,這跟鈾-235本身的特性有關。至於為什麼原子彈輻射強,那是因為裂變過程以及之後產生的副產物具有很強的放射性,但那炸了之後才會發生的事情。
  • 揭開日本核武器假象,重水反應堆為什麼是製造原子彈的必備條件?
    如果說生產原子彈為什麼要使用重水,其實這和核反應堆有著莫大的關係,而這一切都得從原子彈的構成說起。原子彈是通過物質的核裂變釋放能量而產生破壞的殺傷性武器,而目前能夠產生自發性裂變的材料只有鈾和鈽兩種元素,根據這兩種核裝藥的不同,原子彈被分為鈾彈和鈽(bu)彈。
  • 原子彈主要元素是鈾,直接用手去摸,手會因為輻射被廢掉嗎?
    原子彈之所以在引爆時會產生非常大的破壞力,一方面是因為原子彈內含有非常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在引爆時會被釋放出來,從而對周圍的建築物和人造成破壞。另外一方面原因則是原子彈裡含有放射性元素鈾,其在原子彈引爆後會擴散到空氣中,從而對周圍的環境造成輻射汙染。
  • 歷史的光輝:55年前中國人只靠土法煉鈾,卻能突破原子彈技術壟斷
    光榮的秘史:55年前中國人僅靠土法煉鈾,就突破了原子彈技術壟斷在人類世界依然遵循著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我們必須保持進步才有可能不被其他人趕超,人與人之間是這樣,國家與國家之間也是如此。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日子,我們能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祖國的變化,當時令人聞風喪膽的原子彈,如今我們也掌握了其研發的技術,這其中就有不少科學家的功勞。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在55年前,我們先輩是用什麼方式來煉鈾的(鈾是製造原子彈的重要材料)。當時沒有人願意將自己國家的技術分享出來,而且我們當時國內的條件非常艱苦,但是為了使得自己強大起來,就不得不朝著困難前進。
  • 核武器中的「彈藥」鈾究竟是什麼樣子?
    一起來看看核彈的結構圖投到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的內部構造這是典型的原紫彈。A、B為兩塊鈾,兩塊鈾合為一體時就會出現核爆炸,B後面為引爆用的普通ZHA藥,用於把B鈾塊推過去。類似於下面這個樣子A、B鈾到底是什麼樣子?下面是一塊武器級鈾金屬,從退役的原紫彈中拆出。鈾是如何提煉製造的?鈾是具有緻密而有延展性的銀白色放射性金屬。鈾通常被人們認為是一種稀有金屬。
  • 在科學家眼裡,一塊CPU和原子彈相比,哪一個更難製造?
    ,無論是CPU還是原子彈都不是能夠輕易製造的,因此,有人產生了這種想法,CPU和原子彈相比究竟哪一方的難度更大一些呢? 其實,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方程式只能解釋原子彈為何會釋放出如此驚人的威力,並不能為人們製造原子彈提供參考。
  • 觀察者網一周軍事觀察:第一顆原子彈的鈾從哪裡來?
    軍事博物館展出的第一顆原子彈模型1955年1月,我國決定製造原子彈,當年考慮到核工業所需的鈾礦石數以萬噸計,從鈾礦石到濃度90%以上的鈾-235又需要經過漫長的精煉濃縮,這些工廠裡的礦石最終錯過了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
  • 為何造「原子彈」的鈾球,工人能用車床車!難道不怕核輻射嗎?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你們有沒有想過原子彈輻射那麼厲害,那是怎麼造出來的,而且為什麼造原子彈的鈾球,工人能用車床車,濃度那麼高沒有輻射嗎?但原公浦師傅就屬好的哪一種,沒有明顯受到輻射影響,只是到80多歲時後,檢查確診為前列腺癌,與當年車制鈾球相隔幾乎半個世紀,幾乎很難確認兩者之間有什麼直接聯繫,至少我們也可以認為當年的車制鈾球對這次癌症應該沒有強相關聯性。
  • 如何造出一顆原子彈
    ,再到1964年我國成功地在羅布泊引爆我國的第一顆原子彈,原子彈技術至今已經經過了76年的發展。那麼,原子彈的原理是什麼,如何才能製造出一顆原子彈呢?      要想造出一顆原子彈,首先要知道原子彈的原理是什麼,以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彈「小男孩」為例,這是一顆裂變式的原子彈,其內部包含64kg的鈾-235,鈾-235由143個中子和92個質子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