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為何只能用鈽和鈾製造,它們又各自具備哪些優勢和缺點?

2020-12-03 滄海天下

原子彈也就是傳說中最低級的裂變核武器,它的原理非常簡單,都是將次臨界狀態的核裝藥通過擠壓或者撞擊達到超臨界狀態,從而發生鏈式裂變反應,根據撞擊和壓縮方式的不同,分為槍式和內爆式兩種原子彈。槍式原子彈主要是利用TNT炸藥將一坨小的核裝藥高速撞擊至另一個大的核裝藥,二者結合從而使質量密度增加,從而達到超臨界狀態。而內爆式原子彈則是採用在核裝藥四周布置炸藥,利用炸藥衝擊波壓縮中心核裝藥的方式來提高材料密度,從而達到超臨界狀態。

(槍式原子彈)

(內爆式原子彈)

雖然構型有兩種,但是原子彈對核裝藥的屬性是有一定要求的,為了讓裂變產生倍增效應,首先要求材料受到中子撞擊後能夠較容易發生裂變,並且在裂變後能夠釋放多個中子,繼續撞擊其他原子核,從而使裂變速度越來越快,而符合這一條件的目前只有鈾235和鈽239兩種材料,所以根據核裝藥的不同,也就有了鈾彈和鈽彈的區別。

鈾彈和鈽彈最大的區別就在於鈾235可以兼容槍式和內爆式兩種原子彈構型,而鈽彈卻只能使用內爆式結構。槍式原子彈最大的缺點就是核裝藥在加速過程中先接觸部分會發生劇烈核裂變並將後續核材料炸飛,核裝藥的利用率極低,廣島原子彈是典型的槍式結構,裝有60千克鈾235,最後發生裂變反應的只有1千克左右,利用率不到2%。由於鈽239本身反應截面就更大,物理活性比鈾235要強,而且通常情況下鈽239裡面肯定會夾帶微量的脾氣更暴躁的鈾240,如果使用鈽239製造槍式原子彈很容易發生過早點火的現象,從而讓原子彈威力大幅度減少!

除了無法兼容槍式結構外,鈽239本身具有超強毒性,如果要使用它來製造原子彈,必須建立完整的後續處理廠和安全程序,對參與人員的身體傷害也更大。其次鈽239的衰變期相比鈾235而言也更短,理論上原子彈的保質期也就更短。

但是事物的性質總是具有兩面性,有弊必有利,鈽239相對鈾235還有兩個明顯的優勢!

第一、鈽239的提純相比鈾235要簡單的多,鈾235需要從豐度只有0.711%的鈾礦石中不斷使用離心機將與自己只有三個中子差別的佔據鈾238分離出去,幾萬臺離心機同時工作幾年才能得到幾十個公斤豐度在95%以上的武器級鈾235。而鈽239可以從核反應堆燃燒過後的乏燃料中提取,難度要大大降低,正因為鈽彈的難度較低,許多企圖快速跨入核俱樂部的國家製造的第一顆原子彈都是鈽彈(美國、半島某國)。

(美國的胖子原子彈是典型的內爆式鈽彈)

第二、鈽239由於自身物理活性更強,反射截面積更大,更容易產生裂變,因此其臨界質量比鈾235更小。理論上鈾235臨界質量在20千克左右,而鈽239可以達到10千克,更小的臨界質量意味著鈽235可以將原子彈做的更小!而原子彈的小型化是核武器實戰應用的必備技能!

(小型化的分導式核彈頭)

相關焦點

  • 重水在原子彈和氫彈的製造當中,起了什麼作用?
    重水是氫的同位素氘(D)和氧原子組成的水,原子彈有鈾彈和鈽彈之分,重水主要的作用是在核反應堆中用作中子減速劑,而鈽元素是核反應堆的副產物。 重水 我們知道,氫元素一共有三種同位素,分別是氕(H)、氘(D)、氚(T)。
  • 用星星命名的鈽
    日前有報導稱,日本在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的報告中漏報了640公斤鈽。
  • 揭秘:二戰日本造原子彈失敗 因缺少金屬鈾和鈽
    揭秘:二戰日本造原子彈失敗 因缺少金屬鈾和鈽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向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兩枚原子彈。僅僅幾天後的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就通過廣播宣布向同盟國投降。1943年3月,日本海軍在首份研究評估報告中說,雖然製造原子彈在理論上是可行的,「但估計就連美國也很難在戰爭中實現對原子能的使用」。於是,日本海軍對此失去興趣。  鈾礦缺乏導致失敗  但日本陸軍並未放棄。上述報告出爐不久,陸軍就啟動了通過氣體擴散法分離鈾235的實驗項目。但該計劃依舊毫無成果。在此期間,日本人發現缺少實驗所需的鈾礦石。
  • 重水到底是個啥玩意,製造原子彈一定要用重水嗎?
    製造原子彈裝藥並不一定需要重水。製造原子彈最重要的是製造出有巨大爆炸威力的「裝藥」,這個「裝藥」主要有3種,即鈾235、鈽239和鈾233。美國投放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採用的是鈾235裝藥,投放到日本長崎的原子彈「胖子」採用的是鈽239裝藥。
  • 為什麼非要用鈾235和鈽來做原子彈?最後一點不說你可能想不到
    1934年,33歲的羅馬大學教授費米在約裡奧居裡夫婦的實驗基礎上,改用中子來轟擊元素,連續轟擊了鋁、鉛、鈾、鉑等二十多種元素,很遺憾,轟擊大多數元素都沒有發生裂變反應,只有鈾釋放出了新的粒子,費米意識到中子和鈾發生了核反應並且產生了新的元素。
  • 美日「敏感核材料」紛爭新進展 日本答應歸還鈾和鈽
    1940年末,美國科學家用60英寸回旋加速器加速的16兆電子伏特氘核轟擊鈾時發現鈽238,次年又發現了最重要的同位素鈽239。  金屬鈽是銀白色的,與氧氣、水蒸氣和酸作用,但不與鹼反應。它和鈾一樣用於核燃料和核武器。現在已經可以獲得成噸的鈽。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用星星命名的鈽
    新聞連結  日前有報導稱,日本在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的報告中漏報了640公斤鈽。
  • 製造原子彈的鈾到底是什麼鬼?
    最近有一個新聞非常轟動,新聞中說,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院長李子穎帶領的研究團隊採用光電能譜方法,對產於我國典型熱液型鈾礦床中瀝青鈾礦的成分和價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發現瀝青鈾礦中鈾不僅有四價和六價形式,還以金屬鈾(零價)形式存在。為什麼這個新聞會引起轟動呢?因為大家都知道,鈾是可以製造原子彈的。
  • 怎麼用鏈式反應點燃一顆原子彈
    對於原子彈的破壞力和恐怖程度,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 中國歷經諸多磨難和失敗,終於在1964年成功引爆了第一顆原子彈,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有核國家。 如今,原子彈等核相關研究工作仍在繼續,核實力也成為了我國國防建設的重要部分,但是你真的了解原子彈製造和引爆的基本原理麼,下面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 用星星命名的鈽|元素|英文名稱|放射性同位素_網易新聞
    日前有報導稱,日本在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的報告中漏報了640公斤鈽。消息一出,鈽這種可用於製造核彈的放射性元素再次成為新聞焦點,那麼鈽究竟有哪些特點?
  • 原子彈的製作原理簡單,為何多數國家造不出來?這一項技術很關鍵
    我們拿原子彈來說,以前的科學家們為了製造原子彈,真的是絞盡腦汁,克服重重困難,壯大國家的軍事實力。但現在不一樣了,製造原子彈的技術基本是公開的,但為何大多數國家還是造不出來呢?原子彈,又稱裂變彈,是一種利用核原理製成的核武器。它最初由美國研製,破壞力極大,在爆炸的同時還會釋放強烈的核輻射,危害生物和非生物組織。
  • 揭開日本核武器假象,重水反應堆為什麼是製造原子彈的必備條件?
    原子彈是通過物質的核裂變釋放能量而產生破壞的殺傷性武器,而目前能夠產生自發性裂變的材料只有鈾和鈽兩種元素,根據這兩種核裝藥的不同,原子彈被分為鈾彈和鈽(bu)彈。(鈾彈和鈽彈)鈾彈是由鈾235填充,而鈾235主要是從鈾礦石中提取,經過離心機鈾濃縮後成為豐度在90%以上武器級鈾,這樣才能成為製造原子彈的材料,而在這些步驟當中,沒有任何一個環節需要使用原子反應堆,因此也就不需要重水的參與。
  • 核電站燒過燃料中還有大量的鈾和鈽,就白白地埋地下了?
    裂變堆就是利用放射性原子核的裂變質量虧損產生能量,常見的易裂變材料是鈾-235和鈽-239,裂變的過程看上去並不難,即重核吸收受到中子撞擊俘獲後,比如U235變成U236,由於236基不穩定,它馬上又會裂變成氪-92和鋇-141,當然這兩種元素也具有放射性,半衰期也不一致,會繼續衰變成其他放射性元素。
  • 明明自然界中鈾-238最豐富,為什麼還要用稀有的鈾-235做核燃料?
    原子彈中常用的核材料是鈾和鈽,但在核能利用的核電站中,用的卻都是鈾,為什麼選鈾呢?為什麼核反應堆的核燃料都是鈾,而且還是鈾-235,不能是大量存在的鈾-238嗎?為什麼是鈾-235?核電站的中的核燃料利用的都是U-235,在鈾元素中含量超過99%的U-238除了吸收中子增值成鈽元素外,其他的用處就只能拿來知奧貧鈾裝甲或者貧鈾彈了!那麼為什麼不用U-238呢,非得用一丟丟含量的U-235?
  • 製造一枚原子彈需要多少核材料?
    ▲ 槍法(上)和內爆法(下)原子彈結構示意圖 原子彈是利用鈾235或鈽239的原子核自持裂變鏈式反應原理製成的核武器,也稱為「裂變核武器」。
  • 鈾的發現歷程是什麼?鈾有什麼作用?最簡單的原子彈是什麼結構?
    鈾化合物早期用於瓷器的著色,在核裂變現象被發現後用作為核燃料。  鈾是緻密而有延展性的銀白色放射性金屬。鈾在接近絕對零度時有超導性,有延展性。鈾的化學性質活潑,能和所有的非金屬作用,能與多種金屬形成合金。空氣中易氧化,生成一層發暗的氧化膜,能與酸作用,與U-234、U-235、U-238混合體存在於鈾礦中。少量存在於獨居石等稀土礦石中。
  • 二戰結束後,美國擁有原子彈明明可以統一全球,為何沒這麼做?
    當然,也並不是完全不會用。曾經美國向日本廣島投放了兩顆原子彈,也讓日本完全收斂自己侵略的步伐,宣告本國的投降,讓世界各國看到了原子彈的威力。因此,那個時候的美國的確有著遠超世界任何國家的實力。不過在這其中,也存在一個問題。二戰結束後,美國擁有原子彈明明可以統一全球,為何沒這麼做?其實,美國在日本投放了原子彈之後,也間接向世界宣布本國的核武器擁有制約全世界的力量。
  • 你以為原子彈是玩具麼?
    其實,民用核技術和軍用核武器根本是兩回事。能研製出核彈頭,並不意味著就能夠將其實戰化,不做個百八十次各種核實驗或準核試驗,可能連門路也摸不到。日本如果想要製造核武器,有兩條路可以走,分別是生產鈽239和鈾235,它們是製造核武器的最重要原料。
  • 在科學家眼裡,一塊CPU和原子彈相比,哪一個更難製造?
    ,無論是CPU還是原子彈都不是能夠輕易製造的,因此,有人產生了這種想法,CPU和原子彈相比究竟哪一方的難度更大一些呢? 其實,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方程式只能解釋原子彈為何會釋放出如此驚人的威力,並不能為人們製造原子彈提供參考。
  • 原子彈原理早已公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國家造不出原子彈?
    核彈有兩種,一種是我們本文要說的原子彈,另一種則是原子彈作為扳機的氫彈,兩種統稱為核武器,它們的原理並不複雜,甚至中學生都能了解他的原理,但在地球行能製造出核武器的國家不過十幾個而已!為什麼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