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報導稱,日本在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的報告中漏報了640公斤鈽。消息一出,鈽這種可用於製造核彈的放射性元素再次成為新聞焦點,那麼鈽究竟有哪些特點?
在元素周期表上,鈽的元素符號是Pu,原子序數是94,大家比較熟悉的鈾元素的原子序數為92,它們同屬於錒系元素。鈽元素由格倫·西博格和埃德溫·麥克米倫等人在1940年發現,當時科學家決定用太陽系最邊緣的行星名稱來為鈾之後的元素命名,第93號元素按海王星英文名稱命名為錼,第94號元素就按照冥王星的英文名稱命名為鈽。
鈽元素和許多其他元素一樣擁有多種同位素。鈽的幾種同位素都頗有特點,比如鈽244,半衰期約為8000萬年,在自然界中可長期存在。鈽238的半衰期為88年,可放出阿爾法粒子,被用於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在一些航天飛船中有應用。
最受關注的鈽同位素可能還是鈽239,因為它易於裂變,常被用於製造核武器。美國「曼哈頓計劃」在1945年7月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三一試驗」,其核原料就是鈽。在人類歷史上僅有的兩枚被實際用於戰爭的原子彈中,投放到日本廣島的原子彈「小男孩」使用的原料為鈾,而投放到長崎的原子彈「胖子」使用的原料就是鈽。(據新華社報導)
本文來源:北方新報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