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7世紀到20世紀末,人類文明飛速發展,生活質量飛速提升,由於種種原因地球上有很多美麗的動物走向滅絕。
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動物滅絕的問題。為了保護在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除了賣萌打滾的大熊貓,我國還有哪些「國寶級」動物?你知道嗎?
第一個,斑鱉
生活於江河湖沼中,以水生動物為食物。卵生。斑鱉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數量稀少極其珍貴,是龜類中最瀕危物種之一,全球已知存活僅4隻,其中蘇州動物園2隻(一雌一雄)、越南同莫湖1隻、越南宣漢湖1隻。分布於亞洲,中國特有種。分布於長江下遊及太湖周圍。
2019年4月13日,中國最後1隻雌性斑鱉離世。
第二個,小熊貓
在原產地東部,尤其沿雲南和緬甸邊界分布更為普遍,但並非常見物種該物種全球種群約為一萬隻。過去50年,由於棲息地大規模減少以及人類狩獵活動的影響,該物種的種群數量減少了40%。中國的小熊貓種群數約三千到七千隻,印度約五六千隻。
第三個,綠孔雀
孔雀是體型最大的雉科鳥類,加之它們漂亮的羽毛,很容易成為被捕獵對象。雖然綠孔雀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裡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嚴禁捕捉獵殺,但在交通不便的邊遠山區,偷獵仍是很難控制的違法活動。另外,一些在耕地附近的綠孔雀,經常結群去耕地覓食,對農作物造成破壞,農民為保護自己的莊稼,播種前會用農藥浸泡種子,這種做法常常讓整群綠孔雀遭到「滅門之災」。綠孔雀的生存環境日漸萎縮,是難覓它們蹤跡的一大原因。全球種群數量約15,000~30,000隻,成鳥約10,000~19,999隻。
第四個,雪豹
雪豹原產於亞洲中部山區,中國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布地。有「雪山之王」之稱。瀕危物種公約(CITES)將雪豹列為附錄I物種,禁止其進入國際貿易。1980年,中國政府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條例》(草案)將雪豹列為二類保護動物,至1988年正式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提為I級保護對象。
第五個,麋鹿
麋鹿是世界珍稀動物,屬於鹿科。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曾經廣布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為了以供遊獵,殘餘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到19世紀時,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內一群。在西方發現後不久被八國聯軍捕捉並從此在中國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國購買並繁殖到255頭,並在1983年將部分個體送回中國。
為了我們美麗可愛的地球,為了與我們共同享受這美麗的土壤的生靈,請身體力行的珍惜動物、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