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長江珍稀水生動物保護概況

2020-12-03 搜狐網

  新華網武漢4月22日電(記者董峻)長江流域內縱橫交錯的河流和星羅棋布的湖泊孕育了極為豐富的水生野生動植物資源。據統計,長江流域共有淡水魚類378種,包括長江特有魚類142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14種,其中白鰭豚、中華鱘、白鱘、達氏鱘和胭脂魚等是我國的特有種類,也是長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典型代表。

  由於水利工程、航運開發、航道整治、水汙染和過度捕撈等人類活動不斷增加,長江流域珍稀、特有魚類的原有生境發生了重大改變,生存空間被擠佔,棲息地面積縮小,種群數量和幼魚補充群體數量減少,資源仍在衰退。為保護長江珍稀水生動物資源,農業部組織制定並實施了一系列保護管理措施:

  ——建立健全制度。2002年起,長江流域全面實行禁漁期制度,雲南省德欽縣以下至葛洲壩以上水域,每年2月1日12時—4月30日12時;葛洲壩以下至長江口水域,每年4月1日12時—6月30日12時。禁漁期內禁止一切捕撈作業,有效養護了長江水生野生動物資源。2006年,國務院批准頒布了《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確定了「漁業資源保護與增殖」、「生物多樣性與瀕危物種保護」和「水域生態保護與修復」三項重大行動。

  ——建設自然保護區。近年來,沿長江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共建立各級、各類水生野生動植物及水域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30多處,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處,地方級自然保護區30處,使白鰭豚、中華鱘、江豚、大鯢、胭脂魚等一批珍稀水生動物及其棲息地得到保護,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資源急劇下降的趨勢。

  ——推動馴養繁殖及增殖放流工作。近年來,農業部組織沿長江各省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科研機構,開展了中華鱘、達氏鱘和胭脂魚等珍稀水生動物的馴養繁殖和增殖放流工作。1983年以來,共組織放流中華鱘苗種700多萬尾;2005年起,放流胭脂魚25萬尾;2007年,放流大規格達氏鱘苗種2000尾。

(責任編輯:宛振宏)

相關焦點

  • 環保志願者參觀長江珍稀水生動物展館
    金山網訊 昨日上午,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環保志願者走進設於市農業農村局的鎮江長江珍稀水生動物展覽館,了解本地長江珍稀水生動物,踐行和宣傳環保,關心身邊環境問題。鎮江長江珍稀水生動物展覽館2008年建成,運用高清視頻展示鎮江江豚保護區現狀、範圍、環境等以及保護區歷史過程的影像。除了江豚、白鱀豚和中華鱘之外,還以高科技手段展示70多種長江珍稀水生生物標本。尤其是在江豚骨骼標本基礎上以全息手法還原瀕危「江中精靈」的微笑、表情、叫聲。自開館以來,該展覽館已經接待了20批次1000多人次參觀。
  • 新聞背景:保護瀕危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
    新聞背景:保護瀕危珍稀動物:中華白海豚 石軼君 2017-10-26 10:23 來源:澎湃新聞
  • 中國海洋館如何保護水生動物:今年已救、放29隻斑海豹
    中國海洋館如何保護水生動物:今年已救、放29隻斑海豹 澎湃新聞記者 呂新文 2019-10-17 13:05 來源:澎湃新聞
  • 江豚、中華鱘保護現狀如何?水生野生動物保護論壇給出這樣的答案
    楚天都市報11月4日訊(記者佘惠)4日,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論壇在湖北武漢召開。論壇是「長江生物資源保護論壇」四個分論壇之一,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和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承辦,長江水產研究所和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協辦。
  • 4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長江鱘」獲解救放歸長江
    大江持續奔流,保護水生動物也在時刻進行之中。  日前(7月25日),在四川宜賓長江李莊段水域,有4尾被非法困於地籠的長江鱘,被當地漁政執法人員解救,並放歸長江。  據了解,長江鱘是我國長江獨有的珍稀野生動物,距今已有1.5億年的歷史,是世界「十大瀕危滅絕物種水生動物」之一。
  • 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歷程及展望
    同時,中國水生野生動物中還包括有大量珍稀種和特有物種,例如與恐龍同時代的海龜、世界上現存最大的兩棲動物大鯢、素有長江微笑天使之稱的長江江豚、被東南沿海漁民視為媽祖象徵的中華白海豚等。這些物種從很早就開始被人們熟悉和熱愛,為人民群眾提供了物質和精神財富,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1949年建國時,我國經濟根基還比較薄弱,迫切需要通過多種方式完成國民財富積累。
  • 再見了,長江白鱘!白鱘已滅絕 更多長江水生生物生存堪憂
    從3月15起,央視財經新媒體推出十期系列訪談《別再傷害我:十種野生動物的告白》,每天晚上七點半在央視財經客戶端播出帶你走進一種野生動物,聽聽他們的告白。第三期節目我們請到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博士說說長江白鱘。
  • 《人民日報》:長江活化石,法律來保護
    《人民日報》:長江活化石,法律來保護 2020-12-04 14: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保護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的「三峽方案」
    ▲ 三峽大壩全景 攝影:湯偉▲ 金沙江溪洛渡水電站 攝影:王連生▲ 金沙江向家壩水電站 攝影:高峰三峽集團在葛洲壩、三峽、向家壩、烏東德建立了多個保護基地,持續開展中華鱘、長江鱘等長江珍稀特有魚類物種保護技術研究和增殖放流。
  • 我國採取措施緩解長江水生生物資源衰退趨勢
    長江水利委員會最新完成的《維護健康長江,促進人水和諧研究報告》指出,長江流域的370種魚類(含特有魚類142種,重要經濟魚類36種),受水域環境汙染、過度捕撈和水利工程建設等因素的影響,瀕危種類增多,已有20多種魚類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主要經濟魚類趨於低齡化和小型化;魚類種群數量減少,一些重要經濟魚類已經不能形成實際產量。
  • 2020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在貴州龍川極地海洋世界啟動
    文佳佳)10月30日,由貴州省水生野生動物科普基地、貴州龍川極地海洋世界承辦,為主題的「關愛水生動物共建和諧家園」,2020年貴州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科普宣傳月暨長江流域禁捕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貴州龍川極地海洋世界隆重舉行。
  • 《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 長江江豚擬調整為一級保護動物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封面新聞記者6月19日從農業農村部了解到,《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名錄》)當天發布。長江江豚等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色物種名錄列為極危物種,本次調整考慮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物種。
  • 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中國珍稀動物上榜
    &nbsp&nbsp&nbsp&nbsp2016年5月5日,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中國珍稀動物上榜。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很多的珍稀動物,有很多野生動物面臨滅絕的危險,近日,動物協會盤點了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中國的的幾種珍稀動物都排在其中,下面小編帶你看下全球僅存十大珍稀動物。
  • 「國寶」們帶來好消息,珍稀動物喜迎春天
    獲救長江鱘被放歸長江 紅星新聞 圖巡護隊隊長周濤於4月5日將它們放歸長江,他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兩尾魚在捕撈起來之後,發現有一些輕微傷勢,經過救助後,現在符合放流體徵。長江鱘是我國長江獨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三部門制訂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遏制物種衰退
    嚴格管控破壞珍稀、瀕危、特有物種棲息地,超標排放汙染物,開(圍)墾、填埋、排乾溼地等對水環境和水生生物造成重大影響的活動。《方案》還對七大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提出具體的保護重點和保護任務。以長江為例,《方案》指出,長江流域長期圍湖造田、挖砂採石、交通航運及幹支流部分已建、在建水電站,壓縮了水生生物生存空間,導致水生生物棲息地破碎化。
  • 物種保護 為長江添活力(大江大河·長江保護這五年④)
    制訂保護方案,留住「江豚的微笑」;開展野外放歸,保護揚子鱷……當前,沿江省份加大力度保護珍稀物種,接下來,多地多部門還將按照《長江保護法》有關規定,全面落實瀕危物種相關保護工作。 揚子鱷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2億多年,曾廣泛分布於長江中下遊地區。因自然環境變遷與人類活動幹擾,其分布範圍逐漸縮小,種群數量銳減。到上世紀70年代末,野生揚子鱷總數已不足500條,零星分布於皖東南地區和皖、浙交界地帶。 為拯救這一珍稀物種,我國把揚子鱷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並相繼建立了人工繁育中心和自然保護區。
  • 長江水生生物多樣性面臨挑戰
    但是,隨著長江經濟帶的迅猛發展,不可避免導致了長江水生生物資源衰退、物種瀕危或消亡。   魚類捕撈量逐年下降   據不完全統計,長江中有魚類17目52科178屬370種,其中,特有魚類42種,重要經濟魚類36種。其他動物有白鰭豚、揚子鱷和大鯢等。
  • 長江活化石,法律來保護
    上海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孫雷說,中華鱘獨特的生活習性,讓這條魚的命運與長江緊緊聯繫在一起。近些年來,隨著長江流域水域環境狀況的不斷惡化,水生生物資源急劇衰退。2005年,中華鱘監測數量不足500尾;2010年,中華鱘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級保護物種,2013到2019這7年間,在長江口有5年沒有監測到中華鱘的幼魚。
  • 珍稀,珍惜!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科普系列直播邀你關注……
    即將到來的4月8日是國際珍稀動物動物保護日讓我們的目光聚焦於這些珍貴的朋友國際珍稀動物動物保護日珍稀動物(rare animal)是在自然界較為稀有和珍貴的動物。國際上各個國家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珍稀動物滅絕的問題。為此,國際上將每年的4月8日定為國際珍稀動物保護日。
  • 江西多舉措保護水生生物多樣性
    新華社南昌8月17日電(記者範帆)江西省農業廳日前印發《江西省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攻堅行動農業重點任務工作方案》,其中提出,進一步加強水生生物保護區管理,加強日常巡邏管護,嚴厲查處違法行為,有效維護保護區生態環境和秩序,為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