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等到開學前一天,很多孩子才急急忙忙補暑假作業,因此寫作業的態度和質量,令父母很堪憂。父母只能一邊不停地教訓孩子,另一邊不厭其煩地輔導孩子寫作業。於是,家長便發現孩子寫的答案怎麼那麼不對勁呢?
小學生作業走紅,「腦迴路」清奇逗笑網友
比如這個孩子寫的語文作業,考察孩子交流與表達的能力。題目的意思是:班上同學起爭執了,作為班幹部應該怎麼處理?結果這個孩子寫的是「我會扇每人一巴掌!」
這個答案太霸氣,家長看了卻怒火中燒,「你怎麼不講道理!」殊不知孩子有這樣的想法,不但是為了敷衍作業,可能平時在家也是被這樣對待的,所以才產生了暴力的傾向。
還有這一題,讓孩子寫出詞語的近義詞,結果孩子把「挑釁」 近義詞寫成了「來啊」。網友看了被逗笑,「乍一看好像也沒毛病,腦子裡自動浮現出那個挑釁的表情包。」老師邊改作業邊笑出聲:「德雲社歡迎你!」
小孩子的腦袋裡裝有奇奇怪怪、天馬行空的想法,用一句流行語來形容就是「腦迴路太清奇」!讓人不禁想發問:「現在的孩子都在想些什麼? 」
分析:
如今已經是00後、10後的時代,接觸網絡的程度比以往任何一代都多,了解到的各種信息,可能家長都不一定知道。
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代溝很正常,家長不能再把孩子當成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他們究竟在討論一些什麼,這樣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導孩子。
父母要怎樣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呢?
01不要總是把學習成績放在首位
很多家長平時沒時間和孩子聊天,但只要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聊天的內容都是:「學習成績怎麼樣?考試多少名?作業寫完了嗎?」諸如此類,家長關心孩子的成績沒有錯,但在重視學習之餘,更應該多關心孩子的生活需要和心理需求。
02不要按自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
很多家長都仗著自己在家裡的權威,總是按照自己傳統的想法去要求孩子,而不接受孩子各種超出常規的想法。比如孩子喜歡打遊戲,相當電競選手,家長因為覺得打遊戲一定會影學習,打遊戲沒有出路,所以不管孩子說什麼都堅決反對。
03尊重並試著理解孩子不同的想法
孩子接觸到的思想和事物更先進、潮流一些,在父母看來可能違背常規,但父母不要墨守成規,尊重並試著理解孩子不同的想法,讓孩子向你介紹他的興趣愛好,很容易就能判斷出孩子是真的喜歡還是3分鐘熱度,那麼父母就可以考慮支持他。
說給父母聽:
當然,網絡信息魚龍混雜,孩子也可能會接觸到一些不好的內容,那麼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變化,對孩子上網的時間和內容都要有所控制,避免孩子產生不好的言行。
今日話題:作為父母,你了解你家孩子的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