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重力的作用,人類可以生活在地球上,但也是因為重力的關係,地球每年都要吞噬掉大量的水。尤其是全世界的最低點馬裡亞納海溝,每年都會有數億噸的海水進入其中,然後通過馬裡亞納海溝海水就會進入地球的內部。但研究人員發現海平面並沒有什麼變化,那麼消失的海水哪裡去了呢?
首先,我們要了解地球的組成。地球的中心有一個地核,這裡非常的熱,可以說是一個大火球。然後地球的外一層是地幔以及地殼,所以說海水大部分都是進入到地殼和地幔中,但也有一部分會滲透到了地下水系中。我們知道,地球的內部一直都是運動的,尤其是地球板塊運動。
早期地球其實只有一片大陸,最後因為地殼板塊運動,才有現在的歐亞大陸、南美大陸等陸地板塊。而且這些板塊運動並沒有停止活動,目前人類經歷的地震、火山噴發等自然災害都是由於板塊運動的原因。那麼,這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地球的水沒有變化了,隨著火山的噴發,地球內部的水分也隨之噴射了出來。所以,總體上來看的話,地球的水一直處於一個平衡狀態。
在地殼中,有一種巖石叫做林伍德石,它有一個特性就是可以儲存水分。相對於陸地上的巖石,林伍德石至少可以存儲3倍以上的水,這也是為什麼地球內部可以裝下這麼多水的原因了。此外,水的揮發性特別好,很多水分都會在地殼裡面變成氣體,而這些水分子就會隨著空氣進入大氣層中。然後,再通過下雨的方式降臨到地面上。
地球本身擁有自己的運行規律,它經過了數億年的變遷,最終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平衡。可以說,這些都是自然賜予人類的禮物。但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對大自然造成了太多的破壞,如果人類再不加以制止的話,那麼地球就會開始懲罰我們,而且毀滅性的災難也會降臨到人類身上。
所以,保護地球保護環境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了,希望我們全人類都可以愛護地球,保護水資源,保護動植物。只有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人類才可以走得更長遠。大家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