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過(不一定看過)世說新語。裡面記敘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名士的一些事跡,文言文稍顯枯燥,但翻譯成白話就顯得格外有趣,我隨便舉個例子。
說當時有個孝子名叫王祥,這個人非常孝順,孝順到什麼地步呢?他的生母去世,父親給他找了個後媽,他侍奉後媽像親生母親一樣。然而就和所有後媽一樣,這個叫朱夫人的後媽很不喜歡王祥,於是想方設法來折磨他。家裡有棵李樹,結出的李子又大又好,正值李樹結果的日子,朱夫人就讓王祥守著,不讓一顆李子掉下來。
但就在李子快要成熟的時候,來了一陣暴風雨,王祥也不躲雨,抱著樹開始哭,直到雨停。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已經被古人的邏輯深深的震驚了!這哪裡體現出孝子的本質了!這不就是個死心眼兒嗎?但這還不是本書帶給我的最大震撼,接下來不到四十個字的描述才是這本書稱之為神作的理由。由前文看出,這個後媽並不喜歡王祥,不喜歡到什麼地步呢?有一天王祥在別處睡覺,後媽半夜偷偷跑去他床前……砍他。沒錯!這不是我瞎編的,王祥的後媽已經喪心病狂到直接行兇的地步了!
你以為到這個時候就已經足夠獵奇了?並沒有。王祥因為半夜上廁所,恰好躲過了一劫。按照正常人的思路,王祥就算不報警哦不對報官,也應該跟後母進行一番嚴肅而深刻的談話,以確保自己的人身安全。然而,作為一本奇書,怎麼會讓你猜到套路。朱夫人因為沒有砍成王祥而懊惱不已,王祥知道這件事情後二話沒說……跑去跪在朱夫人面前求她殺了自己!what!這是什麼套路?因為考慮到後媽心情不好求她殺自己玩???
而你以為,朱夫人一定冷笑著說:「那好,求之不得呢!」這種話的時候你就輸了,作為一本奇書,轉折之快,構思之奇是你想像不到的。朱夫人聽後瞬間感悟,速度堪比頓悟,頓時從半夜醒來都要行兇的反社會份子轉變為一個盡職盡責的好媽媽,原文是這麼描述的:母於是感悟,愛之如己子。
愛之如己子!沒錯,人生的大起大落只需要不到一百字就可以全部寫完,按我說這一小節故事題目應該叫「我是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我那反社會後母的虐待殺人傾向的」順便說一句,這個王祥在另一個故事中也是主人公,那個故事叫臥冰求鯉。這個兄弟長大後位極人臣,比列三公,青史留名,令人蛋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