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可以說是大家公認的一部奇書,整部著作所涉及的領域非常廣,其中包括了地理、歷史、動植物甚至是醫藥等各方面的內容,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可是,從古至今3000年來,無數名人大家卻對它的真實性產生了質疑:史學大家司馬遷都直言書中內容為''餘不敢言也'';清朝紀曉嵐在《四庫全書》中評價山海經為''百無一真'';朱元璋看完後直呼''荒唐''。雖說歷代文人名家對它的態度和評價不盡相同,然而經過美國學者的實地考察後發現,《山海經》是一部真正的''世界地理''。
《科學》(Science)雜誌,刊載一篇研究論文,證實中國四千年前的大洪水及大禹治水不是神話。在中國最為人所知的是發生在大約公元前2000年的大洪水及大禹治水故事。據說當時的洪水看上去像是「無止盡的滾滾開水」,兇猛的洪水摧毀黃河河道、古城的街道和農田。一位偉大人物馴服洪水和恢復萬物生機,使中華古文明得以延續,那個人就是創建中國第一個王朝夏的禹帝。
關於大洪水的傳說,不僅僅是西方神話和東方神話有記載,古巴比倫,古代墨西哥,印第安地區,瑪雅地區等等,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神話傳說中,都有關於這一場史前大洪水的記載,它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發生的,這樣的巧合根本無法用偶然解釋,而在那個連交通都不便利的年代,唯有的確發生過史前大洪水,才會讓世界各地的人將這場巨大的災難和神話牽扯到一起。
《華盛頓郵報》報導,這種千年一遇的大洪水,即使在科學很發達的今天仍是束手無策,沒有治理方案。因此對現代人來說,四千多年前發生在中國的大洪水及大禹治水,多數將之視為神話。成為神話的原因是,歷史學家找不到有關治水功效或大洪水造成毀滅性破壞的考古證據,沒有禹或夏朝遺留下來的歷史文物,研究人員找到的只是後人根據世代流傳的故事記載下來的內容。
一位美國的學者墨茲對《山海經》裡面的內容產生了很大的興趣,並試著進行按經考察,用雙腳去丈量勘測那些山脈。她的方法是:《山海經》讓你向東,你就向東,讓你走三百裡,你就走三百裡,看看會發現什麼。經過幾次失敗,一英裡一英裡地依經上記過的山系走向,河流所出和流向,山與山間的距離考察,結果勝利了。查驗出美國中部和西部的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喀斯喀特山脈,海岸山脈的太平洋沿岸,與《東山經》記載的四條山系走向、山峰、河流走向、動植物、山與山的距離完全吻合…
《山海經》是一部上古奇書,也是一本百科全書,裡面記載了非常多的神話故事,奇獸珍禽,奇珍異寶以及地理人文等。它詳細記錄了遠古時期的世界地貌以及當時的故事。
《山海經》的出現對人類來講是十分有歷史價值的。而其中的資料更是提供了豐富的參考文獻。
《山海經》裡面記載的內容非常豐富,有關遠古時期的天文、地理、神話、巫術、宗教、物產、民俗、醫藥、異國等諸多方面的內容。
在很多中學語文地理學習的《水注經》中,有數十處引用了《山海經》。說明山海經也已經走進了人們的生活。
著名作家賈平凹說過:中國人的文化思維都在《山海經》裡,中國對外部世界形成的觀念是怎麼來的,其實都是從《山海經》裡來的。
唐朝的魏徵在讀過山海經之後,也被它徵服了,並把這本書編寫進了史冊。
不過想要看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擔心,那就是怕看不懂裡面的文言文,想像不出來裡面的千奇百怪的異獸模樣。
因此這裡我推薦自己正在讀的全注全譯+圖解版本的《山海經》。
它不但添加白話文注釋,讀起來毫無障礙,翻譯的語言還非常流暢,我讀它才知道什麼叫做故事講得酣暢淋漓。
為了可以讓我們可以生動的領略內容的神奇,它貼心的附上了插圖,一些想像不出來的神獸怪物,用一張張精美的繪圖傳神的呈現出來,不再需要你苦思冥想它到底長什麼樣,還能可以增加我們閱讀時的樂趣。
現在這套精裝圖解版的《山海經》,恰逢出版社活動僅需49元,對於很多朋友來說,平常兩頓午餐的支出,在這裡能品讀見證華夏文化演變的上古奇書。
除了對成年人拓展見識,豐富文化底蘊的角度外;從孩子的科學教育方面,這本精準圖畫版的《山海經》趣味性十足,故事豐富,能大大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隨著科學的發展,品讀《山海經》也是一個科學探索的好事。
想要品讀的朋友們,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得正版書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