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 ——習近平
人人健康,人人幸福,是新時代的呼喚,也是百姓的期盼。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地委、行署以總目標為引領,謀長遠之策,行固本之舉,紮實推動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和自治區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地委、行署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推進「健康阿克蘇」建設中,深化改革、優化服務、強化管理、狠抓惠民,在深化醫改、堅持醫療惠民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6年來,地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分級診療制度初步建立,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和基本醫療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自2016年啟動的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工程,得到各族群眾的充分認可。大病保險全覆蓋,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和慢性病籤約服務全覆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城鄉困難群眾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持續提高。
>> 讓百姓享受更多醫改紅利 <<
今年61歲的張慧琴長年服用治療糖尿病的阿卡波糖膠囊,每個月都到醫院取藥。「以前一盒藥60多元,取消藥品加成後是41元。後來醫生告訴我,通過國家集中採購,這個藥只要9.6元一盒。」張慧琴拿著藥費帳單算帳,一個月可節省280多元,一年算下來能省3000多元。
2015年10月1日,地區縣級公立醫院全面取消藥品加成。降低藥費、檢查費,提高醫療服務價格,這「兩降一升」成為破除「以藥補醫」的關鍵之舉。
2019年年底,地區穩步推進藥品集中採購工作,第一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中選品種25種,其中涉及治療高血壓、抗B肝病毒、降血脂、抗腫瘤等藥品,價格與自治區藥品採購平臺原價格相比平均降幅68%。今年5月初,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已在阿克蘇落地,共有32種藥品中選,覆蓋糖尿病、高血壓、抗腫瘤和罕見病等治療領域,中選價格與集中採購前相比將平均降幅78%。
6月25日,拜城縣賽裡木鎮居民沙拉木·託乎提腰不舒服,到離家不遠的鎮衛生院看病,醫生通過數位化成像拍片檢查,把影像通過遠程會診平臺即時傳至拜城縣人民醫院。不到5分鐘,診斷結果和治療方案清晰地展現在衛生院的大屏幕上。
2019年,拜城縣人民醫院加強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對賽裡木鎮衛生院全面實行合作式「託管」,成立拜城縣人民醫院賽裡木鎮分院,讓村民在家門口享受到縣級醫療專家的服務。
阿克蘇市民古麗尼尕爾·艾合買提生病時,最愁的就是到醫院排隊掛號。「現在來看病,都是女兒幫我在網上預約。」古麗尼尕爾·艾合買提在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就診時說完話,在等待取藥的間隙拿出手機撥通家庭醫生的電話,預約上門服務。
去年籤約後,古麗尼尕爾·艾合買提享受上門服務等十幾項「私人訂製」優惠服務。家庭醫生不僅時常上門進行健康指導,還為所有家庭成員建立健康檔案,及時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提供診療服務。
自2017年起,地區穩步建立起「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的改革機制,分級診療制、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制度不斷健全完善;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穩步推進,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全面推開。
原地區衛健委黨委書記張潤德介紹,今年地區將繼續加大縣域內緊密型醫共體建設,爭取年內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覆蓋率達到100%。繼續加大「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工作力度,縣域醫共體內遠程醫療服務覆蓋率達到100%。加強醫療衛生系統信息化建設,年底前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實現群眾網上預約、網上掛號、網上結算和網上查詢健康檔案等服務。
>>築牢全民健康「防火牆」<<
6月28日,溫宿縣克孜勒鎮農民米力坎木·艾則孜像往常一樣,天還沒亮就起床忙活起來。
去年9月,在參加全民免費健康體檢時,米力坎木·艾則孜被查出肝和腎有囊腫。在鎮衛生院醫護人員建議下,他到溫宿縣人民醫院複查,由於囊腫體積較小,醫生建議每3個月複查1次,等待時機成熟後再手術。
「以前從來沒把體檢當回事,現在經過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全家人都有了體檢和保健意識,比如養成吃早飯、講衛生的習慣。」米力坎木·艾則孜說。
「自2016年起,地區每年開展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工作,把醫療惠民政策落到實處,累計體檢825.24萬人次。」地區衛健委基層辦相關負責人迪力夏提·肉孜介紹,4年來,地區不斷推進鄉村兩級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91家鄉鎮衛生院標準化率達100%,1155個村衛生室標準化率達100%。不斷加大人才引進力度,通過集中培訓、現場督導檢查等方式,解決基層醫療機構的醫技、影像、化驗人員緊缺等問題。4年來,地區累計投入體檢工作人員13090人次,累計投入體檢經費6.8億元。
2018年4月,自治區、地區、縣(市)三級醫院,實施危重症孕產婦、新生兒監護救治網絡建設項目,建立覆蓋地區城鄉的服務網絡,開展婦幼健康提升工作,實施孕產婦妊娠風險評估與管理,完善危重孕產婦、新生兒的急救、轉診、會診網絡建設,建立貧困孕產婦(新生兒)救助金。實行婚檢、孕前優生、產前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新生兒聽力篩查免費服務,不僅覆蓋常住人口,而且對來阿務工的外地人員也實行免費服務。
>>不讓「病根」變「窮根」<<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場大病全泡湯」,曾經是群眾面臨大病時的寫照。要啃下因病致貧返貧這塊「硬骨頭」,必須強化兜底保障、精準救助救治。
2017年,地區衛健委等7部門聯合出臺《阿克蘇地區健康扶貧工程「三個一批」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對患大病、慢性病的農牧區貧困人口進行分類救治,全面落實「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籤約服務管理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工作要求,將健康扶貧落實到人、精準到病。
對家住新和縣的吐爾遜·麥麥提來說,「三個一批」行動計劃的實施,徹底解除了他的後顧之憂。
「2016年,我查出患有直腸癌,治病花了很多錢,去年健康扶貧工程實施後,醫療衛生部門把我列入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減輕了負擔。」吐爾遜·麥麥提說。
實施健康扶貧工程,對於保障農村貧困人口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推進「健康新疆」建設,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具有重要意義。
「入院沒收押金,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高,黨的政策就是好。」17歲的庫爾班·阿吾提介紹,前段時間,他感覺乏力、食欲不振,到庫車市人民醫院就診。經檢查,他患了慢性腎功能衰竭。經過5天的住院治療,他的病情得到控制。出院結算時,總花費8193.76元,減去「一站式」報銷的部分,他只付了86.39元。
「這次生病住院,『先診療、後付費』讓我享受到了便利的醫療服務。」庫爾班·阿吾提說。
為改革傳統的住院病人先交押金的做法,切實減輕群眾住院墊資壓力和費用負擔,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地區從2017年11月起實施「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結算」工作方案,最大程度方便群眾就醫。
「我們要健全精準扶貧機制,採取『靶向治療』,讓困難群眾看得起病。」張潤德表示,通過深入落實「三個一批」行動、擴大集中救治病種範圍、健全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機制、發揮遠程醫療網輻射作用、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等措施,堅決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堅決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
只有人人健康,才有全民健康;只有人人幸福,才有全民幸福。推進「健康阿克蘇」建設,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必將為阿克蘇各族群眾帶來更多福祉。
來源:阿克蘇日報 記者 張晨涓
原標題:《醫療惠民守護群眾健康——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地區貫徹落實總目標工作綜述之十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