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地中海發現恐怖寄生蟲 專吃魚舌頭

2020-12-05 科學網

學名「ceratothoa italica」的寄生蟲,被科學家形象地稱之為「貝蒂」。這種寄生蟲通過腮進入真鯛幼仔口內,佔據舌頭位置,靠吸食血液生長,最後完全將其吞噬

一條海鯛口內的「貝蒂」,已經發育成熟。在過度捕撈的海域,有近一半的海鯛感染這種寄生蟲

 

北京時間3月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地中海發現一種恐怖的寄生蟲,它們寄生在海鯛口內,吞噬掉宿主的舌頭,而後取而代之。現在,這種好似外星生物的寄生蟲正快速蔓延。在一些地中海海域,幾乎有一半海鯛感染這種寄生蟲。它們首先通過腮進入真鯛幼仔口內,而後佔據舌頭位置,靠吸食血液生長。

 

這種可怕的寄生蟲學名「cerathotoa italica」,科學家也形象地稱其為「貝蒂」。研究人員發現「貝蒂」在過度捕撈的海域蔓延速度最快。雖然並不對人類構成威脅,但「貝蒂」卻讓海鯛遭受滅頂之災,抑制它們的生長,降低它們的壽命。研究人員指出「貝蒂」在過度捕撈的海域最為猖獗。西班牙沿岸一個受保護的海域有30%的海鯛感染「貝蒂」,但在過度捕撈的義大利海域,這一比例則高達47%。

 

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斯特凡諾·馬裡安尼博士表示:「這種寄生蟲的出現再一次證明人類過度消耗魚類資源能夠產生非常深遠的副作用。在監管不力的海域,魚類的個頭和年齡更小,感染寄生蟲的情況也更嚴重。『貝蒂』非常恐怖,讓人不免聯想到描寫外星生物的影片。它們的適應能力更強,針對特定的動物發動攻擊。在種群繁衍方面,它們顯然更加成功。過度捕撈打破了寄生蟲與宿主之間的平衡,進而影響整個生態系統。這項研究表明,建立保護區至關重要,能夠確保我們所吃的魚的數量和品質。」

 

馬裡安尼和都柏林大學學院以及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科學家對兩個地中海海域的斑紋海鯛進行了考察,一個是西班牙受保護的海域,一個是義大利的過度捕撈海域。研究人員發現,「貝蒂」雖然抑制義大利海鯛的生長,但對西班牙海鯛的身體並沒有產生明顯影響。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地中海發現魚舌寄生蟲 吃掉魚類舌頭而代之
    核心提示:日前科學家在地中海發現一種類似於「外星生物」的可怕寄生蟲,它們會將鯛魚的舌頭吞食掉,並且取而代之,繼而潛伏在宿主的口腔內等待進一步繁殖傳播。據悉,在部分水域,幾乎有半數的魚類都感染了這種寄生蟲。
  • 世界八大恐怖寄生蟲 殭屍螞蟻如同行屍走肉
    、貝蒂寄生蟲、七鰓鰻、暴君水蛭等等,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世界八大恐怖寄生蟲。世界八大恐怖寄生蟲:一、殭屍螞蟻所謂的殭屍螞蟻是一種生活於4800萬年前的真菌能夠通過釋放化學物質改變和控制螞蟻的行為,使其變成自己的傀儡,直到螞蟻最終死亡。其恐怖之處的證據發現於德國達姆施塔特市附近梅塞爾化石坑的樹葉化石上,這些樹木大約生活於4800萬年前,所有的殭屍螞蟻就宛如行屍走肉一般,只剩下一副軀殼。
  • 縮頭魚蝨到底算不算寄生蟲呢?
    很多朋友說縮頭魚蝨是寄生蟲,其實不然,縮頭魚蝨的偏利共生/偏利寄生Commensalism和廣大盆友說的傳統意義上的寄生Parasitism
  • 舌頭有自己的想法:寄生蟲將魚的舌頭取而代之,魚還與它友好相處
    近日,網上出現了一組令人毛骨悚然的照片,照片中,一種嗜血的寄生蟲蠶食了魚的舌頭,並取而代之,生活在魚的口中。本周,一位美國科學家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一張x光照片,照片顯示一條等足類動物,也被稱為舌食蝨子的寄生蟲,寄生在一條隆頭魚的頭骨裡。
  • 恐怖的寄生蟲,縮頭魚蝨:讓我成為你的舌頭,魚類的夢魘
    詭異的寄生蟲——縮頭魚蝨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今天講的是一種會寄生在魚舌頭上的寄生蟲,它就是縮頭魚蝨,也被稱為魚舌蟲。縮頭魚蝨的寄生很詭異,通常它會先找到一隻魚,用自己的勾狀足狠狠的掐住魚舌,保證自己不會脫落。
  • 十大魚類寄生蟲,慎入!!!
    寄生蟲一般指的是具有致病性的低等真核生物,會攜帶疾病,總所周知,魚類有很的寄生蟲。探討下對人體有沒有害,有沒有可能轉移到人類身上,這裡有十大魚類寄生蟲,有可能轉移到人類哦。可能是最著名的寄生蟲,目前在世界各大海洋都有發現蹤跡,依附在魚、海龜或兩棲動物身上。水蛭的特點是通過皮膚的毛孔呼吸,有兩顆心臟,對環境汙染的抵抗能力很強。
  • 23歲女子常吃生肉 全身長滿了寄生蟲十分恐怖 盤點最常見的人體...
    23歲女子常吃生肉 全身長滿了寄生蟲十分恐怖 盤點最常見的人體寄生蟲  【23歲女子常吃生肉 全身長滿了寄生蟲】因誤食豬帶絛蟲卵而感染,也可因體內有豬帶絛蟲寄生而自身感染。一家人吃生肉,其他人會不會也感染了囊蟲呢?在醫生的建議下,婷婷的哥哥也做了相關檢查,但並未發現囊蟲感染。  醫生表示,寄生蟲的感染也會因人而異,對於一些胃酸分泌比較多的人來說,少量寄生蟲進入人體後,可被胃酸破壞,對人體危害不大。
  • 地中海魚舌上現「外星寄生蟲」 疑過度捕撈所致
    「貝蒂」通過魚鰓進入魚體,雌性寄生蟲佔據舌尖後,逐漸蠶食血液,以供自己生長。  來源:中國日報網  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日地中海發現一種可怕的寄生蟲,其外形與科幻電影中的外星人無異,它們「攻佔」了鯛魚的舌頭,並一直呆在那裡吸寄主的血。  這種寄生蟲在地中海地區迅速繁殖,有些地區幾乎一半的魚類都被其感染,研究人員將其命名為「貝蒂」。
  • 雌雄共體的寄生蟲,不僅在宿主嘴裡「蹭飯」,還取代了宿主的舌頭
    審核-小文前段時間韓國一部名為《寄生蟲》的電影奪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一時間很多人都對韓國電影有了新的認知。筆者認為,該片之所以取名為寄生蟲,其中一定蘊含著與寄生蟲相關的寓意。現實世界中的寄生蟲可以說是生物體又愛又恨的存在,恨它們是因為它們會通過寄生的方式不斷剝奪生物體內的營養,還可能導致宿主的死亡。愛它們是因為其中有些種類的寄生蟲能夠和宿主形成共生關係,從而協同發展下去。今天要介紹的這種寄生蟲非常奇葩,它就是縮頭魚蝨。看到這個名字,相信很多朋友會先入為主地認為這是一種寄生在動物身上的蝨子。
  • 最喜歡附在海魚身上的寄生蟲,對人體沒有太大影響,模樣有些可愛
    海裡面肯定也是存在著寄生蟲,就連鐵線蟲的雙胞胎兄弟,也進化出在海裡生存的能力,但是今天主要講的是最常看到的寄生蟲,只要有吃過海魚的人,基本上都有見過它的模樣,它的學名叫做「貝蒂寄生蟲」,看起來卻不是那麼恐怖,反而還有一種卡哇依的感覺,當然它對人的威脅不大。
  • 吃掉你,變成你--魚蝨的恐怖生存法
    這種吃掉小丑魚舌頭的魚類寄生蟲,叫Cymothoa exigua,這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代替動物身體某個器官功能的寄生蟲。之後其中一隻變成雌性,用自己多條腿抓住魚舌頭的根部。然後它慢慢地吸乾魚舌的血液和體液,使魚舌逐漸消亡,它緊緊附著在魚舌的位置,實際上充當了魚的舌頭,幫助魚磨碎食物,同時通過吸取魚的血液和體液為生。
  • 青蛙體內藏有寄生蟲 青蛙肉能不吃就不吃
    一些商販大肆捕殺青蛙從小學課本上,我們就學過,青蛙是我們的朋友,專吃害蟲。同時,青蛙也是國家禁止捕殺的保護動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把青蛙肉當做補品或美味佳餚,導致一些商販大肆捕殺青蛙。青蛙肉農藥殘留多,多吃影響人體健康,還是能不吃就不吃。
  • 雌雄切換,從小蹭飯最終成為寄主舌頭,這種寄生蟲有多野蠻?
    為了獲得永久居住權,它刺穿了魚的舌頭形成切口,開始吸食魚的體液,這種貪得無厭的胃口最終導致了魚舌頭裡所有血液都被消耗。 縮頭魚蝨和魚的關係,從寄生變成了「共生」,寄生過程並不愉快,但是它並沒有殺死魚,相反,魚實際上開始把這種寄生蟲當成一種有機的假舌頭。 這麼大的寄生蟲生活在嘴裡,佔據了這麼大的空間,很難相信這條魚是否真的能吃到東西,大自然的奇妙就在於,這條魚仍然可以生存。
  • 寄生蟲侵襲人腦 手術挖出恐怖巨型囊腫
    不少人喜歡吃生食,但其實這對人體會有極大的風險,日前在廣西南寧有位病人愛吃生肉,結果排出500釐米長的帶絛蟲。最近網路上流傳一段影片,國外一名醫生替病人進行腦部手術,結果從中取出「吃腦寄生蟲」,過程十分恐怖,引發網友一陣驚呼。
  • 魚口中的寄生蟲,會吃掉魚的舌頭,讓自己取而代之,直至死亡
    詭異的寄生蟲——縮頭魚蝨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今天講的是一種會寄生在魚舌頭上的寄生蟲,它就是縮頭魚蝨,也被稱為魚舌蟲。縮頭魚蝨的寄生很詭異,通常它會先找到一隻魚,用自己的勾狀足狠狠的掐住魚舌,保證自己不會脫落。
  • 擔心寄生蟲?這樣做才能放心吃魚
    最近網上出現了一段視頻,標題叫做《恐怖,魚身上長滿寄生蟲》。視頻中男子用剪刀破開一條魚的鱗片,然後挑出一條很長的線狀物體,接連幾處都是如此。正如視頻中另一位男子所言,那些寄生蟲讓人「頭皮發麻」,再也沒有吃魚的欲望。
  • 這蟲專吃魚的舌頭,吃完就住魚嘴裡
    在墨西哥,如果你掰開一條魚的嘴巴,發現裡面還有一張嘴,千萬別驚訝,這是縮頭魚蝨,它是寄生在魚口腔內的一種甲殼類寄生生物。當魚舌頭萎縮之後,它們就會扒拉在原本的舌肌上,從此替代舌頭,呆在魚的嘴裡。神奇的是,被縮頭魚蝨吃掉舌頭的魚並不會因此產生什麼進食的問題,因為縮頭魚蝨會非常稱職地起到舌頭的作用,幫助魚類進食。當然了,縮頭魚蝨肯定不是來當活雷鋒的。它們靠著吸收魚的血液、分泌的黏液為食。
  • 螃蟹裡發現粉紅色「寄生蟲」?專家:近親,煮熟了吃沒問題
    「好嚇人啊,這肯定是寄生蟲。」「這東西會動,肯定是寄生蟲,吃了會不會對身體不好啊?」一般情況下,螃蟹都是買回去蒸著吃的,很少會直接剝開生的生的,所以也不會去留意螃蟹裡有沒有別的東西。網友說肖女士遇到的,肯定是寄生蟲。那麼螃蟹裡真的有寄生蟲嗎?隨後記者來到了海鮮市場了解情況。青島團島市場海鮮攤位攤主都紛紛便是螃蟹裡沒有粉紅色的小蟲子,並直言「看網上你什麼也不敢吃」。
  • 野生水產普遍攜帶寄生蟲 加熱冷凍放心吃魚
    最近網上出現了一段視頻,標題叫做《恐怖,魚身上長滿寄生蟲》。視頻中男子用剪刀破開一條魚的鱗片,然後挑出一條很長的線狀物體,接連幾處都是如此。正如視頻中另一位男子所言,那些寄生蟲讓人「頭皮發麻」,再也沒有吃魚的欲望。從視頻中,無法看出這條魚從哪裡來,也沒法分辨那些線狀物體到底是不是寄生蟲。不過,水中出現寄生蟲,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 視頻展示海鮮多寄生蟲,如此恐怖還敢吃嗎?
    近日,一則展示海鮮中存在寄生蟲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裡有寄生蟲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的存在情況,並展示了分離過程。這其中,有些「寄生蟲」有大拇指大小,可以通過蠕動進入小龍蝦體內,有的比髮絲略粗,存在於活魚體內,讓人看後不禁心驚膽戰,擔心起海鮮等水產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