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9月12日訊前兩天,家住浙江寧波的肖女士在菜市場買了幾隻梭子蟹蟹,將螃蟹剪開後,肖女士居然發現了一些紅色的物體。「當我對半切開清理蟹鰭時,發現有紅色物體,有單獨分布的,也有一堆一堆在一起的,蟹黃裡也有。我用剪刀碰了一下,居然會蠕動。」
在肖女士提供的圖片上可以看到,這些紅色物體長的有一釐米左右,長得像小蘑菇,頭部呈現淡紅色,身體微透明。大多分布在蟹鰭中。
不少網友也是頗感震驚。「好嚇人啊,這肯定是寄生蟲。」「這東西會動,肯定是寄生蟲,吃了會不會對身體不好啊?」
一般情況下,螃蟹都是買回去蒸著吃的,很少會直接剝開生的生的,所以也不會去留意螃蟹裡有沒有別的東西。網友說肖女士遇到的,肯定是寄生蟲。那麼螃蟹裡真的有寄生蟲嗎?隨後記者來到了海鮮市場了解情況。
青島團島市場海鮮攤位攤主都紛紛便是螃蟹裡沒有粉紅色的小蟲子,並直言「看網上你什麼也不敢吃」。
剝生螃蟹會發現「寄生蟲」嗎?
雖然海鮮商販都紛紛表示,螃蟹裡不會有寄生蟲,讓記者放心吃。可是,肖女士遇到的粉紅色物體又是什麼呢?為此,記者從市場上購買了石夾紅和梭子蟹,想要掰開螃蟹一探究竟。
記者將幾隻石夾紅螃蟹依次剝開,並仔細地檢查了內臟、腮腺、蟹肉等部位。但並沒有發現肖女士遇到的淡紅色物體。可是,記者卻在螃蟹內臟的部分發現了有一條白色的線狀物,團成一團。可是這個線狀物卻和肖女士所遇到的情況不一樣,這又會不會是另外一種寄生蟲呢?
據山東省海水養殖病害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葉海斌介紹:「我們看到的白色線狀物體,其實是螃蟹的一個性腺,並不是一個寄生蟲。性腺,在螃蟹發育過程中它都會存在的。」
雖然是虛驚一場,但是肖女士所遇到的粉紅色物體到底是不是寄生蟲呢?記者又依次剝開買來的梭子蟹。
密密麻麻,蟹鰭布滿「紅色物體」
不剝不知道,一剝還真嚇一跳。當記者剝開買來的梭子蟹時,在腮根部位置,發現了一個粉紅色線狀物,渾身通透,長度大約在五毫米左右,頭部扁平,呈半圓形,記者碰它一下還會動。而在接下來的幾個螃蟹裡,記者發現了更多的數量的紅色物體,密密麻麻,有的長在蟹腮腺上,有的直接長在了蟹殼上,而在內臟和蟹肉等部位並沒有發現。而從外觀上看,這與肖女士遇到的情況極為相似。那麼這粉紅色的物體,究竟是什麼呢?
山東省海水養殖病害防治重點實驗室主任葉海斌告訴記者,這種生物名叫梭蟹板茗荷。
螃蟹內寄居的茗荷是啥東西?
這東西會對人體有害嗎?葉海斌表示:「茗荷,屬甲殼類動物,和螃蟹屬近親關係。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它並不是一種寄生蟲,多附著在貝殼、珊瑚礁和蟹類身上。且茗荷的生長跟水質環境有關係,隨著我國養殖水質條件的改善,螃蟹身上的茗荷附著物也在逐漸減少,茗荷已經不會對螃蟹的生長產生影響了。」
茗荷寄居體內,螃蟹還能吃嗎?
據了解,雖然螃蟹體內寄居著茗荷,但其實它對消費者來說是無毒無害的,且如果溫度高於60度就會被殺死,如果我們把螃蟹煮熟了吃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選擇吃生螃蟹的話,茗荷對人體也是沒有危害的。
雖然茗荷對人沒有危害,但專家也強調,像螃蟹這一類海產品裡,會存在一些對人體有害的寄生蟲或者細菌,建議不要生吃,還是煮熟了再吃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