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水產品要煮熟!寄生蟲在人體寄生會產生致命後果!

2020-12-04 騰訊網

吃魚的好處不用多說,強身健腦,易於消化。海魚鮮嫩,河魚肥美。小孩吃了聰明,老人吃了易消化。

但是你知道嗎?有些水產品裡寄生的「奪命幽靈」可以悄無聲息深入血脈,遊走寄生在你的器官中造成巨大的傷害!

近日,有媒體曝光稱家住東陽市橫店鎮五官塘村的村民何先生買魚回家刨開肚子被嚇了一大跳:他家的鯽魚肚子裡竟然有團很噁心的「麵條蟲」!

鯽魚肚子鼓鼓的,像是懷孕了。剖開後發現了一團白色的東西,從外觀上看,這團白色的東西長得有點像平時我們吃的麵條。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向有關專家了解到,藏在魚肚子裡的不是所謂的麵條,而是活物!這個活物就是寄生在水產品裡面的寄生蟲。

水產品裡的寄生蟲是什麼?

會寄生人類嗎?

藏在魚肚子裡的是一種寄生蟲,學名叫「舌狀絛蟲」,因為外表像麵條,所以俗稱「麵條蟲」。

一旦知道了這酷似麵條的東西竟然是寄生蟲,就忍不住令人頭皮發麻。且這種寄生蟲為人畜共患病,也能夠寄生在人體裡面,對人類的健康也會產生巨大的威脅。

當人們食用了被感染的魚後,幼蟲開始在腸內生長。幼蟲可在3至6周內長大為成年蠕蟲,蠕蟲附著在腸壁上,最長可達9米。

絛蟲會從感染者體內攝取營養,導致維生素B12缺乏和貧血。大多數感染者沒有明顯症狀,嚴重情況下表現為腹部不適或疼痛、腹瀉、虛弱、體重減輕等。

此外,除去上面的新聞案例,水產品中常見的另一種寄生蟲為異尖線蟲。

無獨有偶,杭州市民吳女士在超市購買了一袋鱈魚片,拿回家就在魚肉內部發現了這種奇怪的線狀物體!

市民吳女士:我就怕這個東西是蟲子,我用刀把它切開,裡面一條長的東西出來了,還有的切開是蜷在裡面的,像一個小圈,拉出來就是一條長長的蟲子!

對此,浙江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海洋生物領域專家劉廣緒說,從形態上看是比較典型的異尖線蟲,異尖線蟲是一種在深海海魚身上非常常見的寄生蟲類,它一般寄生在魚的消化道內,並且能夠在宿主的體內遷移。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異尖線蟲在人體內部也能存活,會引起腹痛、嘔吐等症狀!

當記者詢問是否有針對寄生蟲的藥劑可以快速治療的時候,專家表示目前沒有特效藥可以治異尖線蟲寄生疾病,異尖線蟲可以遷移,從消化器官遷移到其他的器官裡去。

為何頻頻發現寄生蟲?

水產品中的寄生蟲是個例嗎

首先,從品種來說,寄生蟲並不會特別「偏愛」某一類品種。

寄生蟲多是從別的宿主中的糞便掉入水中從而感染水產品,如異尖線蟲的宿主為鳥類,大多是由於感染了寄生蟲的鳥類排出含有蟲卵的糞便進入水中。

還有曾經震驚一時的福壽螺。

曾經有網友@鄭一諾er在網上說出了自己的真實經歷:因為吃了這個福壽螺,治了半年病,連剛懷上的孩子都打掉了!

原來網友吃的福壽螺裡寄生蟲寄生在人身體上,最終竟然遊走到大腦!

每隻福壽螺內可含廣州管圓線幼蟲3000~6000條。如果生吃螺肉,或食用未煮熟的螺肉,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

其具體症狀表現為頭痛,伴有噁心嘔吐、頸項強直、活動受限、抽搐等症狀,重者可導致癱瘓,甚至死亡。

企業說水產品寄生蟲問題

大部分寄生蟲都可以靠極高溫和極低溫消滅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採訪國聯水產京東自營旗艦店客服,客服表示目前沒有收到有寄生蟲的反饋,並言明無論是撒鹽還是蘸芥末都不如煮熟對寄生蟲殺滅的徹底。

隨後,《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就魚類寄生蟲問題採訪了京東生鮮海外直採的客服。面對寄生蟲是否存在於魚類中的問題,京東客服回復與國聯水產的雷同,推薦煮熟殺滅寄生蟲

至於是否大部分魚類都有寄生蟲問題?江蘇省寄生蟲病防治研究所絲蠕蟲病室副主任戴洋告訴記者,一般海魚中的寄生蟲主要是異尖線蟲,體型比較大,肉眼直接可以看到。如果是淡水魚一般是肝吸蟲,對人體的危害是最嚴重的。

有些生魚片處理不當,會有感染寄生蟲的風險。

高溫或冷凍是抑制細菌生長和殺死寄生蟲的有效方法

深海魚有一個標準的處理過程,從打撈上來到市場上去銷售,必須要冷凍一段時間,冷凍的主要目的是把蟲子凍死。

專家解釋,魚的中心溫度凍結至-5攝氏度以下,可以使寄生蟲死亡,生化反應停止,達到防止腐敗的目的。同樣,在60攝氏度高溫條件下,異尖線蟲幼蟲存活不足一秒,肝吸蟲囊蚴也會在15秒內死亡。

吃水產品,海貨比淡水安全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經了解得知,海水水產品中的寄生蟲依附在宿主身上已經適應了海水中的壓強,從深海中被捕撈上來壓強變化很大,其體內的寄生蟲也會受不了劇烈的環境變化而被消滅一大部分。

戴洋介紹,目前中國約有1200萬肝吸蟲病感染者,主要分布在東北,廣東廣西地區。有研究顯示,淡水魚可感染的寄生蟲種類要高於海水魚,最主要原因就是淡水水域魚的多樣化程度更高,寄生在這些魚身上的蟲子也更豐富。

對於水產品中寄生蟲問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對此問題接受採訪:「相較於陸生動物,水生動物中能夠與人感染的寄生蟲很少,但目前我國水產品中對人類健康危害較大的寄生蟲——線蟲、吸蟲和絛蟲,上市前都必須經過檢驗,都要求不得檢出。」今年廣東省權威檢測部門專門對包含海水及淡水養殖的260多個三文魚樣品進行檢測,均沒有發現寄生蟲問題。

不過對於水產品中的寄生蟲情況,大家也不用害怕到人人自危,因噎廢食。水產品規定在上市前要經過嚴格的篩檢,是可以規避大部分風險的,建議消費者在正規廠家與市場購買合格的水產。

此外,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要只顧「原汁原味」而總是生吃海鮮!想要萬無一失,一定要把水產品煮熟,保證水產品內部溫度高於63°,大部分寄生蟲就會被殺死。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

覺得不錯,請點讚 轉發 ↓↓

相關焦點

  • 小龍蝦寄生蟲感染圖曝光 專家提醒煮熟煮透不吃蝦頭
    微信上流傳的寄生蟲蟲卵圖長江網5月3日訊(長江日報記者武葉 通訊員高翔)近日,一組患者因吃小龍蝦導致寄生蟲感染的照片,在微信朋友圈瘋傳。眼下正值「食蝦季」,專家提醒小龍蝦易攜帶寄生蟲,一定要煮熟煮透再吃。
  • 這些餐桌上常見的「野味」,幾乎都是寄生蟲或病毒的宿主
    但是據現在的科學研究,很多野味經過加工後色香味俱全,但是這些就著酒飯進入肚子的「美味」,它們確實寄生蟲或者病毒的主要宿主,直接接觸或者加工不當,就會將寄生蟲或者病毒引入自己身體,造成嚴重的後果。後果會非常的嚴重。
  • 寄生蟲多達6000條,嚴重可致命!貴陽這個公園已出現,這東西千萬別誤食!
    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因此,食用福壽螺時一定要注意徹底加熱。所以對一切螺類、魚、蝦、蟹等水產品,一定要警惕,煮熟後再吃,任何可能造成不熟的烹調方式都要拒絕。除了福壽螺,以下食品也需謹慎食用!( 敲黑板 劃重點啦!)幾乎所有哺乳動物和鳥類都可以傳染弓形蟲,而且感染率很高,其中羊群的感染率超過60%。
  • 企業需重視輸歐水產品寄生蟲危害控制與寄生蟲汙染的關係
    2012年前8個月,我國輸歐水產品因因寄生蟲汙染而被通報的共2起,佔歐盟此類通報的22%.    我國出口水產品生產企業都已經建立、實施HACCP體系,對水產品寄生蟲危害已按照水產品HACCP指南的控制措施加以控制,將寄生蟲危害降低至可以接受水平,為什麼還會被通報了呢?
  • 網曝螃蟹裡有寄生蟲?記者走訪臨沂水產市場沒發現
    網友從日照海邊買回的梭子蟹裡面有寄生蟲。網友:海邊買回的梭子蟹驚現寄生蟲據臨沂網友王女士反映,十天前和家人一同去日照遊玩並帶回一些海鮮。「大個的梭子蟹才25塊錢一斤,兩個就有一斤多,肉很肥,就買了一些回來。」王女士回家當晚便將螃蟹蒸熟,在食用時卻在掀開蟹殼後發現一堆聚集在一起的紅色顆粒狀物體。
  • 生吃三文魚會不會有寄生蟲?煮熟了吃不是更安全嗎?
    三文魚中有寄生蟲嗎?當然有,野外生活的動物或多或少都會有寄生蟲,所以煮熟了吃是最安全的。雖然有些人都知道煮熟吃是安全的,但是面對生食三文魚的美味,還是甘願冒一點點風險的。海產三文魚感染寄生蟲主要是異尖線蟲,這個寄生蟲在人體內並不能很好的存活,真正感染人體是有一定難度的,除非大量的食用了含較多異尖線蟲活體的生肉。但並不是說生食就相對安全了,還是有一定風險的。
  • 10歲男孩疑吃未熟蛙肉腦生蟲 專家:肉要煮熟再入口
    原標題: 10歲男孩疑吃未熟蛙肉腦生蟲 專家:肉要煮熟再入口  專家提醒:天轉冷打邊爐 避免寄生蟲感染 肉要煮熟再入口  眼下天轉冷,專家提醒廣大街坊,打邊爐莫過於追求鮮嫰口感,特別吃田雞、蛇肉時一定要煮熟透再吃,避免寄生蟲感染。
  • 緊急提醒!深圳多地雨後頻現這種動物,寄生蟲「成堆」!千萬不能碰
    它們的黏液或糞便裡,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這種蟲會傳播腦膜腦炎或腦膜炎等疾病。甘立勤介紹,廣州管圓線蟲感染人體後可在人體各器官間移行,侵襲中樞神經、肺部、眼部等,造成腦膜炎、腦膜腦炎、視覺損傷甚至失明。
  • 人體肺吸蟲是寄生蟲?這5樣食物中寄生蟲太多,再喜歡也要少吃
    3-6周的潛伏期,甚至更長時間,會出現腹痛、腹瀉、便血的症狀,成蟲在人體內可以存活多年,人體肺吸蟲是寄生蟲,這5樣食物中肺吸蟲太多,為了避免身體被感染,再喜歡也要少吃,平時飲食要保證食物全都熟透,不喝生水,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助於養生。
  • 螃蟹裡發現粉紅色「寄生蟲」?專家:近親,煮熟了吃沒問題
    「好嚇人啊,這肯定是寄生蟲。」「這東西會動,肯定是寄生蟲,吃了會不會對身體不好啊?」一般情況下,螃蟹都是買回去蒸著吃的,很少會直接剝開生的生的,所以也不會去留意螃蟹裡有沒有別的東西。網友說肖女士遇到的,肯定是寄生蟲。那麼螃蟹裡真的有寄生蟲嗎?隨後記者來到了海鮮市場了解情況。青島團島市場海鮮攤位攤主都紛紛便是螃蟹裡沒有粉紅色的小蟲子,並直言「看網上你什麼也不敢吃」。
  • 吃貨注意:網上人體寄生蟲卵圖瘋傳,專家提醒吃蝦莫忘防蟲!
    下面這條新聞可能會讓一些有密集恐懼症的朋友感到不適了,因為最近有一組疑似吃蝦後,人體寄生蟲蟲卵的照片在瘋傳,十分驚悚。這難道真的是吃小龍蝦導致的寄生蟲感染嗎?為此,經視直播記者找到醫生評判。不過專家介紹,這些蟲卵的來源並非是小龍蝦,而是我們日常所食用的豬肉中所寄生絛蟲卵。這種沒煮熟的蟲卵一旦進入人體後,就有可能通過小腸進入血液,出現在肌肉、大腦裡。雖然這張照片並非是因為吃蝦引起,但專家提醒市民,每年吃蝦季同樣也是寄生蟲病多發時期。
  • 這是寄生蟲嗎?
    蕭山一小夥發帖說,自己吃螃蟹時發現一種奇怪的東西,不知道是不是寄生蟲? 網友 @Buzzi:水產品上或多或少都會有寄生生物,徹底熟食安全無憂。 網友 @明人不放暗屁:這是螃蟹的內丹精元,你走運了,趕緊拿下來放到自己的肚臍眼上去,法力無邊啊。 網友 @不會停止:看著有點像蟹奴啊。 網友 @蕭山小雷哥:蟲卵吧。
  • 水產品裡有寄生蟲 如何安全吃海鮮?
    但是,最近一則展示海鮮中存在寄生蟲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裡有寄生蟲在小龍蝦、魚類、貝類、螃蟹等海鮮體內的存在情況,並展示了分離過程。這其中,有些「寄生蟲」有大拇指大小,可以通過蠕動進入小龍蝦體內,有的比髮絲略粗,存在於活魚體內,讓人看後不禁心驚膽戰,擔心起海鮮等水產品的安全性。對此,視頻呼籲網友要少食用海鮮。我們應該如何健康、安全的吃海鮮呢?
  • 福建男子高燒10天,肝臟驚現寄生蟲!廈門人最近這些食物慎吃!
    醫生通過X光診斷發現,洋洋的體內長滿了寄生蟲,這些寄生蟲保守估計有5000條之多,其中一部分已經入侵身體器官,腦補、胸腔和腹腔都出現了明顯的空洞。醫生表示, 洋洋體內是一種名為肺吸蟲的寄生蟲,一旦進入人體就會到處遊走「四處為家」,還會以人體組織為食。而洋洋感染這種可怕寄生蟲的原因就是生吃了帶有肺吸蟲卵的螃蟹所致。
  • 蘇州已出現 這個東西寄生蟲達6000條嚴重可致命
    據了解一個成年福壽螺一年可產卵20~40次,每次數量成百上千每年5~8月是繁殖盛期可含6000條寄生蟲,誤食會有致命危險福壽螺是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的中間宿主其幼蟲主要侵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腦膜和腦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嚴重的可使人致死或致殘。名城君了解後發現誤食福壽螺的事件時有發生
  • 人體寄生蟲,無孔不入
    要說到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生物,那寄生蟲一定當仁不讓。
  • 魚肉一般要煮熟,為什麼三文魚能生吃?原來「假貨」才有寄生蟲!
    一般我們在烹飪魚肉的時候,不是水煮就是油煎,製作好之後非常的美味,還能夠去掉魚的腥味,但是說起生魚片來,相信大家印象非常深刻吧,尤其是在日本那邊,非常流行吃生魚片,一般我們烹飪魚都要水煮,因為魚裡面會有很多的寄生蟲,為什麼三文魚還能夠生吃呢?
  • 小龍蝦身上最可怕的寄生蟲是什麼?高溫能夠殺死嗎?
    以上幾種寄生蟲出除了纖毛蟲不能夠感染人類,只能寄生在魚蝦身上之外,其他的寄生蟲都可以在人類身上寄生。下面來簡單介紹一下:1,吸蟲:包括肺吸蟲,肝吸蟲,血吸蟲,顧名思義都可以寄生在人體和小龍蝦身體裡面的血液和器官上,吸取營養,最終引起器官病變,導致肝和肺病變纖維化,以及各種積水,最終能夠引起人的死亡。
  • 千萬別大意,夏秋遇到這種小蟲子可能會致命
    據統計,一隻福壽螺中含有寄生蟲少的有3000條,多的達6000條。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可能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在人體內感染,極易引起食源性廣州管圓線蟲病,感染此病,線蟲幼蟲會入侵人腦,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引起嗜酸細胞增多性腦膜炎,可引起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 對蝦體內有白色寄生蟲?其實是雄性生殖腺
    近日網上有視頻稱,剪開蝦頭後會看到兩條白線,這是蝦中的寄生蟲,但是事實真如此嗎?小龍蝦不宜快炒,若烹飪時間不夠,不能保證小龍蝦中的寄生蟲被徹底殺死,對身體不好。另外,小龍蝦頭部容易蓄積重金屬和細菌,最好不要吃。捏肚子辨別注膠蝦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系海洋藥物教研室主任吳文惠教授介紹,蝦類等水產品死亡後,腹腔和身體部分會變軟,如果肚子特別鼓脹,且捏起來發硬,就得當心被「注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