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墨無聲,墨沉煙起

2021-01-09 中國社會科學網

【序跋】

如今的散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和重視。這是應有之義,是文學發展與時代前行所交織而成的一種必然。

散文是一種古老的文體,在我國的文學傳統中,小說戲劇一直被認為是「小道」,而集部的詩和文才向來是文學的主要表現形式,或者說是文學的「正宗」。

就詩與文相比,按照布羅茨基所說:「藝術就其天性,就其本質而言,是有等級劃分的。在這個等級之中,詩歌是高於散文的。」但按照詩人阿赫瑪託娃所說,散文則是高於詩的,她說:「走進散文時似乎有一種褻瀆感,或者對於我意味著少有的內心平衡。」她還說,散文對於她「永遠是一種誘惑與秘密」。在我們的作家與詩人中,似乎少有她這種對於散文創作的虔誠與敬畏之感。想想自己,慚愧得很,儘管常與散文為伍,有時卻顯得過於隨意,沒有散文寫作時獨有的那種「誘惑與秘密」的感覺。

曾經,散文寫作中出現了抒情散文一說,並大行其道。其實,在我國的文學傳統中,散文寫作一直是以敘事為主的,所謂抒情散文難見其影。如果真的有抒情,也只會蘊含在敘事之中,如蕭紅的散文;或在敘事之中含有人生哲思,如孫犁的散文;或在敘事之中浸透生活情趣,如汪曾祺的散文。這三位作家,都是我喜愛的。

我的散文是以敘事為主的。我渴望能夠將上述三位作家的風格與品質,相互滲透,融合一體。因此,在《肖復興散文》的四輯裡,無論寫親情,還是寫友情,或是食之雜憶,或是懷人念遠,都是在司空見慣的敘事中,關於庸常生活瑣事或綿長回憶的一些拾穗小札。

能夠在平常素樸的敘事中,將這些瑣碎的人與事,景與物,娓娓道來,一一寫好,串連成珠,化蛹為蝶,並非容易。鬱達夫在論述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散文創作時曾經說:「原來小品文文字的所以可愛的地方,就在於它的清、細、真三點。細密的描寫,若不慎加選擇,巨細兼收,則清就談不上了。」

我重視鬱達夫所強調的散文寫作的「清、細、真」這三點,並期冀自己能夠做到這三點,起碼應該向著這三點的方向努力,所謂「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真,不用去說了。真情實感,應該是一切文學寫作之要義。但是,對於和小說等虛構文體相對應的散文而言,真,這一點和現實有著別一樣密切的關係。真,便不止於面對真切逼真的生活,還在於面對自己的內心。

細,鬱達夫說得很明確,細不是巨細兼收,不是絮絮叨叨,不是老太太的裹腳布越寫越長。細,便涉及文章的剪裁,乃至構思的角度。細,便不只是對生活的透視和態度,更是對藝術把控的能力。

鬱達夫是把清放在首位的,他沒有具體解釋如何才能做到清。清,便最難以做到。在我的理解中,我國傳統散文中一向講究含蓄,講究餘味。那是一種月朦朧,鳥朦朧的畫面,似乎和清並不是一回事。清,應該指向文字和文氣以及心地。以前讀冰心的《往事》,記得有一句是「濾就了水晶般清澈的襟懷」,想那該就是清的最好寫照了。如果說含蓄是散文講究的味道,那麼,清則是散文講究的境界了。

能寫好散文的人,心地一定不會如亂麻那麼複雜,心機也一定不會如蜂巢那麼千瘡百孔。所以,阿赫瑪託娃能寫那麼好的詩,然而對於散文,她說自己害怕寫。散文確實是一種易寫難工的文體,所有人都能寫,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寫好。能寫好散文的人,一定首先都是善良的人,前面說的蕭紅、孫犁、汪曾祺,都是寫一手漂亮散文的人,都是這樣善良的人。

「著墨無聲,墨沉煙起。」這是張岱《陶庵夢憶》裡的一句話。這應該也是散文寫作的一種境界,或者說是鬱達夫所說的「清、細、真」的一種寫意吧。我希望讀者能夠在讀完我的這本散文集後,多少感受到這樣境界的一絲絲氣息,如果我做得還遠遠不夠好,那麼,就讓我再做努力。

(此文為《肖復興散文》自序)

(作者:肖復興)

來源:《光明日報》( 2020年06月26日 07版)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相關焦點

  • 書畫用墨的技法
    可以說墨濃但適宜、燥潤相雜,是書法藝術的一大關鍵。有功力的書法家都會根據書體而掌握墨色的濃淡、燥潤,使字有血有肉,色彩光鮮。濃墨作品可以煥發精神,淡墨作品也可以別具神採。清代的劉墉善用濃墨,精華內含;王文治善用淡墨,風流儒雅,當時人稱:「濃墨宰相,淡墨探花」。黃賓虹云:「古人書畫,墨色靈活,濃不凝滯,淡不浮薄,亦自有術。
  • 呂進II淡墨寫作無聲詩——郭克教授和他的畫
    淡墨寫作無聲詩—郭克教授和他的畫文/呂進詩與畫有許多相通處,詩論與畫論也有許多相通處,這似乎是古今中外的不移之論。古希臘西蒙尼底斯說:「畫為不語詩,詩是能言畫」。北宋張舜民說:「詩是無形畫,畫是有形詩」。
  • 墨墨的旋齒鯊
    繪畫/解說:墨墨     此作品是墨墨繪製並解說,童言無忌僅供娛樂,不能作為科學讀物
  • 墨墨喜歡的尖吻真鯊
    繪畫/解說:墨墨     此作品是墨墨繪製並解說,童言無忌僅供娛樂,不能作為科學讀物----
  • 如何挑選到好墨 墨塊的保存技巧
    黃賓虹外出畫畫時,紙和筆都可以用別人的,但墨絕對不能馬虎,只用自帶的古墨。由此可知墨的重要性。好墨不便宜,也不易尋。許多學書畫的朋友想買好墨又不敢買,一不了解價格,二怕遇到假貨。便宜的墨也不想買,擔心使用效果太差。下面為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挑選好墨的經驗。
  • 墨墨喜歡的雪茄達摩鯊
    繪畫/解說:墨墨     此作品是墨墨繪製並解說,童言無忌僅供娛樂,不能作為科學讀物
  • 清墨不見得「清」,聊聊老墨的正確收藏姿勢
    那個年代,他們眼中的清墨,就像我們現在看到八九十年代的墨一樣常見,買的時候還可以挑著買。故宮藏墨墨這個品種,畢竟是合成製造出來的東西,很大程度上不太具有古玩的概念。很多品質優良的墨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被用掉,留存下來的墨再好如果失去了本質的使用目的,那便給收藏價值的上限打上很大的折扣。在古墨的身上,還有一個最重要的特點,那就是退膠程度與年限的關係。墨是煙料與膠合成後的物體,上到百年的墨其退膠後衰老的程度,本身就已經不能體現墨的最好特性了。
  • 抑制槍械射擊時發出的噪音,「無聲手槍」在無聲中完成任務
    墨鏡男子將一根金屬管旋轉安裝在手槍槍口上,魅影般潛入一間臥室,向床上連開數槍,輕微「撲、撲」聲伴隨著子彈射向被褥,弄得房間一地雞毛……我們常在影視中看到這樣的情節,執行特殊任務的人經常在月黑風高夜用無聲手槍去消滅敵人,取人性命於無聲,這種槍由於裝了消音器,所以射擊時候聲音很小,故俗稱
  • 煙雨江湖墨學學習方法 墨學效果一覽
    小編今天給各位玩家朋友們帶來的是煙雨江湖墨學學習方法 墨學效果一覽,很多的玩家朋友最近在問煙雨江湖的遊戲中墨學怎麼才能學習呢?墨學的效果是什麼呢?相信不少的玩家朋友都有此疑問,小編也是特地幫大家整理匯總了這篇攻略來幫助大家解決煩惱,感興趣的話,快來往下看看吧!一定會幫到你的!
  • 落雪無聲——讀赫俊紅先生的《墨跡精粹》有感
    我讀俊紅先生的這部大著,就是在姑蘇這難得一見的落雪無聲中,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是用時間和生命這根長長的絲線,穿起一粒粒散落在大地上的歲月珍珠。在那些個無數次落雪無聲的日子裡,我分明更能感受到,作者用善於發現美的悲憫之心和對中華文化不棄不離之情,在光陰的素箋上定格了一段段鮮為人知的記憶,把人最平常的親情撥動出具有濃鬱鄉情的音符,於平實的文字中,撩撥起讀者心中的波瀾,喚起最廣泛的共鳴。
  • 《煙雨江湖》點墨劍法怎麼樣 點墨劍法學習方法
    點墨劍法值得學習嗎?來看看九遊小編帶來的煙雨江湖點墨劍法評價。 出處:泰安鎮孫邪 品階:一般武學 描述:點墨劍法是從書法中演變而來的一套劍法,其招式靈活,多為點、... 煙雨江湖點墨劍法獲得方法是什麼?點墨劍法值得學習嗎?來看看九遊小編帶來的煙雨江湖點墨劍法評價。
  • 《天命奇御》藏墨劍法怎麼樣 藏墨劍法詳細介紹
    導 讀 天命奇御藏墨劍法是一種什麼武學心法呢?
  • 「正色流馨」明清古墨展:有明隆慶御墨,也有清蕉林書屋墨
    正在上海嘉定南翔舉行的「正色流馨」明清古墨展匯集了國內八位收藏家所藏自明代隆慶至民國時期的代表墨品100種。展覽中最古老的展品,是明代隆慶年間的石綠色墨「龍香御墨」。品級上講,有乾隆朝的御墨,康熙朝的貢墨,各墨家市品高級墨,也有不少文豪大儒的私家定製墨——比如清初大收藏家梁清標的蕉林書屋墨,清中晚期篆刻家趙次閒的五百斤油墨,還有晚清書畫大家趙之謙的二金蝶堂墨。形制上講,有超過500克的巨笏大錠,也有僅重數克的極小錠。材質上講,有松煙、有油煙,更有礦物顏料墨。這是一次門類全,品級高,種類豐富的古墨精品展示。
  • 電壓篇-uv印表機電壓對列印斷墨滴墨影響
    波形是控制噴頭出墨的一組電壓組合,波形和溫壓曲線是噴頭廠商根據墨水的特性定製的一組數據。這組數據保證了噴頭噴墨時的流暢性,落點精準性。而市場上絕大多數的墨水是分析原裝墨水的參數調製而來,參數難以保證100%吻合。所以在使用兼容墨水時需要調整電壓來保證流暢性(不斷墨),或者達到更好的墨滴噴射效果。遇到列印斷墨或墨滴效果不好時怎麼去調整電壓呢?容易斷墨時,需要降低電壓。
  • SK2000墨滴觀測系統
    大家好,我是耐磨,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款墨滴觀測系統。
  • Beyond《歲月無聲》賞析
    歲月無聲,寂靜的流淌。回望當初,感慨良多。塵封的記憶,依然清晰。杯中的烈酒,依然濃烈。只是任由自己再怎麼改變,錯過的已都成了遺憾。獨守悠然的時光,品嘗著歲月的寂寞,對往事深情的訴說。《歲月無聲》由黃家駒作曲、劉卓輝填詞,原唱麥潔文,但大眾所熟知的卻是黃家駒演唱的版本。比起麥潔文舒緩而抒情的曲調,黃家駒則以重金屬風格進行演繹,這相對來說更貼切這首歌所要表達的意境,因為以黃家駒沙啞、渾厚的嗓音唱出來,更顯得大氣、豪邁。不過如果喜歡清新自然的情歌風格,聽聽麥潔文的版本,也是別有一番滋味的。
  • 犀飛利Touchdown TD上墨系統
    犀飛利挽救了氣壓上墨系統犀飛利在1949年推出了Touchdown鋼筆上墨系統。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上墨方式,利用金屬製成的活塞杆,在壓下金屬杆的過程中擠壓內部的墨囊,從而利用所形成的空氣負壓,使墨水進入墨囊,這與1924年Chilton品牌的鋼筆所採用的氣動自動上墨鋼筆非常相似,但與之不同的是,Touchdown上墨系統的活塞杆上沒有呼吸孔,作為在壓下的過程中排出空氣之用。
  • 黑墨麥冬——植物界的黑色傳說
    別急,小魚這就為大家奉上今日主題——黑墨麥冬!黑墨麥冬 學名Ophiopogon planiscapus 來自於單子葉植物綱百合科沿階草屬形態特徵黑墨麥冬的最大特徵便是它的葉子。當然,黑墨麥冬的葉子不是純黑色的,它只是十分接近黑色。
  • 國畫基礎之用墨的技法
    中國畫通過墨的幹、溼、濃、淡、清來體現物象的遠近、凹凸、明暗、陰陽、燥潤和滑澀。一、墨分五色:清、淡、濃、墨、焦,而決定這五種墨色的關鍵是這五種墨色的比例。焦墨是半乾的墨汁,烏黑而有光澤。濃墨是深黑的墨汁,加了水分而不顯光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