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至,萬物華實。今天上午,蘇州產業鏈全球合作雲對接活動,在美麗的金雞湖畔正式啟動。
5個產業鏈、6家企業依次出場,在啟動儀式現場對接。產業鏈線上對接、線下對接同步進行,啟動儀式上,總金額近4000億元的項目和訂單籤約,這是蘇州邁出產業鏈全球合作的第一次「雲中漫步」。在共商產業鏈合作大計,共話高質量發展新篇的賽道上,蘇州再一次領跑。
一條條產業鏈,讓彼此「心心相印、緊緊相連」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注意到,此次應邀前來參加啟動儀式的嘉賓,分別為來自生物醫藥、軟體集成電路、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新型顯示等五大產業鏈的學界、業界、商界精英。這五大產業,都是蘇州重點發展的產業,其中生物醫藥更是蘇州全力打造的地標產業。
這些嘉賓來自五湖四海,也許相互之間並不都認識,但在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看來,大家「心心相印、緊緊相連」,因為在他們中間,有一條最重要的紐帶——產業鏈。
如此緊密的聯繫,也在本次活動的很多細節處可見一斑。例如,參與啟動儀式的嘉賓在步入會場時,首先就會看到入口處的立體LOGO——它像是兩隻手在雲朵上緊緊相握,一彎曲水流淌其間,又像是兩塊零部件嚴絲合縫地嵌在一起。
不難看出,這樣的精心設計既凸顯「雲對接」的主題,也寓意著蘇州這座東方水城敞開懷抱歡迎各界賓朋,攜手共創產業鏈全球合作大業。
「開展產業鏈全球合作雲對接,我們是全國第一家。」藍紹敏很有底氣地說。
為什麼蘇州是「全國第一家」?不妨回過頭來看看。改革開放以來,「小康社會」願景最先在蘇州得到印證,「三大法寶」在這裡茁壯成長。不難看出,實幹的傳統與創新的膽魄根植在蘇州的城市「血脈」中,早已水乳交融。他這樣評點今天活動的非同尋常:
——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重要指示精神的創新舉措。通過產業鏈的協同合作對衝全球產業變局的不確定性,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為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注入澎湃的產業動能。
——蘇州開放再出發「這盤棋」的精彩落子。以開放促創新發展、以開放促產業轉型,關鍵就是要在開放合作中形成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的產業鏈。
——在複雜外部環境下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現實抉擇。在推動協同復工復產中積極重塑、改造新的產業鏈,不斷彰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蘇州,作為對外開放前沿城市的強勁活力和強烈自信。
「今天的活動,就是要實現『連結蘇州,連結世界,連結未來』。」藍紹敏信心滿滿,傳遞出蘇州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發展的信心、決心與雄心。
實幹苦幹巧幹,一張白紙隆起座座群山
啟動儀式上,藍紹敏同與會嘉賓分享了一個「拆筆電招商」的故事。
改革開放之初,崑山人正是把一臺筆記本電腦拆開,發現裡面有1000多個主要零部件,他們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進行招商,於是,招來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檔次越來越高,產業鏈越拉越長。
「今朝的參天大樹源自昨日不舍晝夜的向上生長。」藍紹敏感慨地說,正是一個個類似於「拆筆電招商」的故事,靠著幾十年如一日的苦幹實幹巧幹,蘇州的產業發展才能從幾乎一張白紙到隆起座座群山。
昨天的蘇州,以實幹為筆,在歲月的捲軸中繪就出「千樹萬樹梨花開」的產業勝景。今天的蘇州,已經成為全國前三大工業城市。一幅底盤紮實、基礎穩固的強大產業鏈全景圖赫然在目。
回首過往,蘇州能發展成為最強地級市,強大的產業鏈功不可沒。藍紹敏用一個個「首屈一指」給蘇州產業鏈畫像——
產業鏈「配套整合」首屈一指。蘇州擁有35個工業大類,涉及167個工業中類、489個工業小類,從不起眼的生活用品到高尖端產品,蘇州都能生產。我們的產業鏈是錯落有致、生機勃勃的茂密森林,400多個世界500強投資項目是頂天立地的參天大樹,200萬個市場主體是鋪天蓋地的灌木花草,他們相融共生,釋放出強大的產業氣場,支撐著這座城市一路飛奔向前。
產業鏈「創新能力」首屈一指。蘇州對創新有著非同一般的執著,沒有條件創造條件,有條件就努力再多一點。科技進步貢獻率連續11年保持江蘇省的第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超7000家,還是全省第一,今年正朝著超1萬家目標大步邁進;262人入選「國家重大人才工程」,其中創業類專家135人、居全國第一;科創板上市企業9家,居全國第三。頂尖的人才資源、豐沛的要素保障,每天都在這座城市創造無限可能。
產業鏈「開放形態」首屈一指。蘇州已多年保持3000多億美元的進出口總額,產業鏈中原材料、零部件、中間品,超過70%是蘇州本地或周邊地區提供,加工貿易「兩頭在外」的「舊客船」早已遠去;高度集群、高度開放、深度融入全球的「產業巨艦」正挑戰遠洋。蘇州敞開大門,歡迎全球的企業家朋友們與我們共謀產業合作、分享發展紅利,抵達夢想的彼岸。
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缺,補全產業鏈、厚植產業林,蘇州的專注與專業令人嘆服。「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注意到,今天活動現場,五大產業鏈線下簽約總額超3991億元,其中項目籤約總額逾2044億元,訂單籤約總額逾1947億元。這些項目,分布在蘇州各個板塊,既有50億元的大項目,也有900萬元的「小」項目,但不管投資多少,都是產業鏈發展不可或缺的環節,甚至是關鍵一環。
試問,這樣不滿足於「首屈一指」,一路飛奔向前的蘇州,又有誰能拒絕到這裡「闖」出一片未來呢?
華麗轉身,從高速度發展標兵到高質量發展標杆
因為擁有紮實的產業基礎,蘇州的產業鏈修復能力很強。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大戰大考中,蘇州為其他城市復工復產作出不小的貢獻。藍紹敏介紹說,一批跨國公司對上下遊產業配套的要求很高,在聯繫不上國外配套企業的情況下,最終還是在蘇州找到替代企業。
領跑者的步伐不停歇。面對超3.3萬億元的工業經濟總量,蘇州如何更進一步?藍紹敏說,蘇州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產業鏈向「微笑曲線」兩端延伸。他直言:「我們遇到了很多別人還沒有遇到過的問題。」
「我們深入思考、反覆研究,一致認為,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藍紹敏道出蘇州的答案,那就是:
在更高的山峰上眺望未來,在更快的跑道上奔向未來。
從高速度發展標兵向高質量發展標杆轉變,蘇州正全力實現華麗轉身。「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注意到,啟動儀式上,藍紹敏系統介紹蘇州推動產業鏈發展的「六個圍繞」創造性思路。
圍繞產業鏈做強產業鏈。就是針對產業鏈薄弱環節抓關鍵企業招商,支持龍頭企業進行產業鏈上下遊橫向聯合、縱向整合,「一事一議」精準扶持,切實提高垂直整合程度,讓產業鏈一通到底、強而有力。我們已經著手「產業大腦」建設,深化挖掘產業發展規律,大力建設「一體化、一盤棋、一張網」的產業集聚大數據云平臺。企業在蘇州,你的未來發展,我們主動幫忙比對、判斷、預警;你要優化布局,我們主動提供重大決策參考。
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就是在產業鏈上搭建創新平臺、推動創新突破和關鍵核心環節的攻關,深入推進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解決好研究「最先一公裡」和市場轉化「最後一公裡」的銜接問題。蘇州大力推進姑蘇實驗室建設,構建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一體的國家實驗室。同時,我們對引進諾貝爾獎實驗室、重大研發機構、多學科交叉創新平臺,給予重點支持;對創新型企業,我們推出「3+3」鼓勵政策(3年內滾動遴選1000家創新型企業,給予3年獎勵。自貿區蘇州片區內部分產業高企,發展態勢良好的,獎勵期再延長3年)。企業在蘇州,你能獲得最頂尖的創新平臺、最前沿的技術合作、最一流的人才支撐。
圍繞產業鏈配置資金鍊。就是創新服務模式,提供更多金融產品,深化小微企業數字徵信實驗區建設,打造「線上+線下」一站式金融服務體系,讓金融活水為產業鏈的關鍵領域、關鍵環節通經活絡、舒筋活血。時間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蘇州永遠是企業發展路上最可靠的天使服務人。
圍繞產業鏈部署服務鏈。瞄準重點產業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形成更多的載體,構建更優的生態。今天,我們將首發「蘇州產業鏈全球合作對接圖」,它是「開放創新合作熱力圖」的第五張圖,以1萬家產業鏈重點企業為基礎,建立產業鏈供需資料庫,打造永不落幕的雲上產業鏈對接平臺。無論企業需要普通零件、精密儀器,還是高端設備,都能實現供需精準對接。「熱力圖」還加載政務服務功能,24小時全天候的「店小二」陪伴左右,第一時間把金牌服務送貨上門。
圍繞產業鏈謀劃替代鏈。既立足於國際大循環配置自身產業鏈,實現要素配置最高效,同時積極布局極端情況下,最高效率在國際實現多邊多元替代配置、最大限度在蘇州及省內和長三角替代配置,提高內循環的能力、小循環的活力、微循環的動力,推動大中小企業、內外貿配套協作各環節協同發展,保證重要產品和供應渠道,在蘇州至少有一個替代來源。我們正在為之努力:企業只要在蘇州,就不會有上下遊的斷供之憂;企業只要來蘇州,就能找到所需的替代和備份。
圍繞產業鏈拓展柔性鏈。就是推動供應鏈向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提升柔性製造當中生產線和供應鏈的反應速度。蘇州是首批5G網絡國家試點城市,目前擁有5G基站超萬個,在省內領先。我們大力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建設,著力培養「雙化融合」龍頭企業、基礎共性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細分領域領先企業,推動蘇州製造業從提供產品向提供整套解決方案轉變,讓現有生產設備有更多的柔性轉換、生產線有更多的功能拓展,讓企業適應市場反應更快、應對挑戰能力更強。
並肩奮鬥,開闢「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產業未來
「蘇州的發展能取得今天的輝煌成就,離不開各位企業家朋友的辛勤耕耘和傾力奉獻。」主旨演講中,藍紹敏向企業家們送上最誠摯的感謝。面對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明天,他希望政企同心、並肩奮鬥,攜手開闢發展新未來。
「明天的蘇州,我們將以奮鬥作序,在前行的航程中開闢『直掛雲帆濟滄海』的產業未來。」藍紹敏以激情點燃夢想,向來自天南海北的企業發出蘇州的鄭重承諾——
我們將全力營造最優的產業生態,讓企業做自己「該做」的事,讓政府做企業想做但「做不了」「做不好」的事。各級黨政「一把手」要帶頭做產業鏈的倡導者、支持者、維護者、守望者,通過建立「鏈長制」等制度,強化對資源和要素的組織協調,研究出臺更為精準的產業政策,引導產業鏈做大做強,特別是注重對新興產業鏈和面臨較大風險產業鏈的支持,幫助企業提高產業鏈細分領域集中度和跨鏈融合度。
我們尊重市場規律、尊重企業主體地位、尊重企業家精神。大家有哪些打造平臺、整合資源、做大做強產業集群的金點子,隨時可以通過服務企業「三項機制」告訴我們,我們將倍加呵護那些非凡的創意,用心激勵那些獨具的創新。只要你相信美好,你終將會遇見美好;只要你相信蘇州,你必將會收穫成功!
名城蘇州,「聞之」已然心生嚮往;產城蘇州,「見之」令人流連忘返;激情蘇州,「來之」必將熱血沸騰。今天的活動中,蘇州市市長李亞平連用「三個蘇州」,期待與嘉賓一道,在蘇州產業版圖中共同勾畫濃墨重彩的一筆。他說出「三個將」——
將以「十年磨一劍」的堅韌毅力,打造生物醫藥等地標產業,努力為軟體集成電路、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新型顯示等產業插上搏擊藍天的「翅膀」。
將以「春泥護花紅」的工作態度,全力架起資本與技術的「連心橋」,打造勞動者就業創業首選城市,優化土地、人才要素配置效率,為優質項目提供廣闊空間。
將以「會當凌絕頂」的全局視野,前瞻強化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三鏈」整合,推進「產業大腦」建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這裡的產業配套一應俱全,尋商機、謀合作,可以直接避免『眾裡尋他千百度』的無端周折;這裡的營商環境年年升級,幹大事、創大業,可以安心享受『好風助力上青雲』的至高服務;這裡的平臺保障多點開花,可以線上線下實現『千裡姻緣一線牽』的實時交互。」演講結束前,藍紹敏不忘為蘇州詩意「拉票」激情「代言」。
產業鏈合作,何須走千走萬、兜兜轉轉——
登上五彩雲端,我們總會在蘇州這片晴朗上空相遇握手;
踏上堅實大地,我們定會在蘇州這方風水寶地創造奇蹟!
整合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方思偉
圖片 蘇州發布 蘇州日報 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