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控貪汙上千萬,逮捕近5年未宣判,曾經的「最年輕院士案」再度開庭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據新華社報導,2019年12月30日,吉林省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張磊貪汙一案。

1962年生於江西南昌的李寧,為中國動物生物學方面的著名科學家。2007年,時年45歲的他,即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為當時中國最年輕的「兩院」院士。

2014年6月20日,李寧院士在與他的學生們拍完畢業集體照後,即被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檢察院以配合調查之由帶走。後來,檢方宣布對李寧予以逮捕,緣由是涉嫌貪汙科研經費。

2015年4月,松原市檢察院就李寧案,向松原市中院提起公訴。同年8月20日、21日,此案一審,在吉林省松原市中院連續開庭了兩天。

隨後4年多來,該案再無任何進展。

法院並未當庭宣判

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李寧系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擔任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李寧課題組負責人,還擔任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負責人,被告人張磊系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特聘副研究員、科技部多項課題負責人。被告人李寧同張磊利用其管理課題經費的職務便利,自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期間,採取侵吞、騙取、虛開發票、虛列勞務支出等手段,貪汙課題科研經費共計人民幣3756萬餘元。上述款項被李寧、張磊轉入李寧實際控制的公司佔為己有,並投資其他多家公司。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庭審中,公訴機關出示了同案被告人張磊的供述、證人證言以及用於套取科研經費的虛假合同、發票等書證,還出示了司法會計鑑定書等,李寧、張磊及辯護人進行了質證。控辯雙方在法庭主持下充分發表了意見。李寧對指控的犯罪事實進行辯解,張磊當庭表示認罪悔罪。李寧、張磊還進行了最後陳述。

庭審結束後,法庭宣布休庭,擇期宣判。

首個被停止資格的工程院院士

2014年10月1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通報,承擔「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有關課題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等被依法批捕。

通報稱,2014年5月,最高檢決定將審計署審計發現的李寧涉嫌職務犯罪線索指定吉林省人民檢察院查辦。6月,吉林省檢察機關以涉嫌貪汙犯罪對李寧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經初步查明,李寧利用職務便利,以虛假發票和事項套取科研經費轉入本人控制公司方式,先後涉嫌貪汙公款2000餘萬元」。

2014年12月9日,中國工程院停止李寧的院士資格。李寧也成為首個被停止資格的工程院院士。

李寧是我國動物分子遺傳育種學專家,時任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他發現和克隆了多個影響動物重要生產性狀的基因,發展和應用了一批動物分子育種工程技術,建立和發展了我國動物克隆和乳腺生物反應器研製體系。同時,李寧在動物功能基因組、克隆分子機理等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了原創性成績。

根據中國農業大學官網發布的簡歷,出生於1962年的李寧1982年大學畢業後,在2007年當選為院士,堪稱「罕見速度」,當時被稱為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以及「轉基因院士」。他所負責的科研課題同樣重大:其中的「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2008年經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立項,投資約200億元。而李寧長期擔任這一業內公認「航母級」科研項目的副總工程師。

2006年至2010年,國際論文、省部級獎項等「學術產出」中,李寧佔據其所在院系全部獎項的一半多。同一時期,李寧所在的生物學院獲得科研項目達374個,獲得國家及各類經費達6.8億餘元。

據了解,長期擔任重大課題負責人、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的李寧,還參股或控股開辦了多家企業。其中,成立於2009年的「北京三元濟普霖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以李寧為法人的公司。

一位知情專家表示曾表示:「李寧最受爭議的,就是他既是專項主要負責人、把關者,也是數十個子項目的負責人或顧問。」根據巡視整改通報,李寧等人承擔的、農業部牽頭組織實施的「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有關課題,正是套取經費事發的導火索。

有律師認為,李寧案的發生與當年科研經費管理制度不合理密切相關,2014年之前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要求每年年底未用完的經費以及結題後的結餘經費都應上交,但由於新一年的課題經費經常出現較長時間的滯後,迫使很多科研人員用假發票等形式將經費留用,以解決來年經費斷檔期的經費使用問題,否則將導致課題無法繼續進行。具體到李寧案中,他為實施科研項目而飼養的那些實驗動物群體,都將因科研經費斷檔,而無法維持養活。

被羈押近5年未宣判

2014年6月20日,李寧院士在與研究生們拍完畢業集體照後,被吉林省松原市長嶺縣檢察院以配合調查為由帶走。之後,檢方宣布對李寧予以逮捕,緣由是涉嫌貪汙科研經費。

2015年4月,松原市檢察院就李寧案,向松原市中院提起公訴。同年8月20日、21日,此案一審,在吉林省松原市中院連續開庭了兩天。

隨後,4年多來,該案再無任何進展。

此後,李寧的辯護律師及及其家屬,雖然多次申請,對李寧進行取保候審,亦被拒絕。時至今日,李寧已經被羈押超過4年。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公訴案件,應當在受理後二個月以內宣判,至遲不得超過三個月。對於可能判處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帶民事訴訟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因特殊情況還需要延長的,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據經濟觀察報,李寧的辯護律師表示,對於李寧案,報請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進行延期的,至少已經超過10次。但是在這超過十次的延期時間裡,「法院從2015年8月之後,就再也沒開過庭。檢方或法院,既未補充調查也沒有任何新情況、新事由,這實在令人費解。但法律對具體可以延期多少次,又沒有具體規定或限定。」

2019年2月,沈國舫、任繼周等15位中國工程院及中國科學院院士,曾聯名致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希望儘早審結李寧院士案。

他們在聯名信中表示:「我們認為,如果司法機關有確鑿證據證明李寧涉及犯罪,宜儘早依法判決;如果無充分證據證明李寧有罪,自然應該按照法律疑罪從無的規定判決無罪,讓其回到工作崗位,參與科技創新,繼續為國效力。」

2018年,《光明日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指出,李寧案主要歧義在於控方所指控的李寧將部分科研資金轉至其任法人代表或控股的濟普霖公司和濟福霖公司的帳目上:

控方顯然又難以否定下述事實,即濟普霖和濟福霖兩家公司都只是李寧所做項目的科研協作平臺,公司定位為創新型技術企業,以服務科研為主旨,「為成果轉化提供技術支撐和轉化平臺」;並且,公司所有經費都全部花在了科研研究和探索產業化研究中,並無其他業務支出;尤為重要的是,這兩家公司自成立以來,從未有分過紅,李寧也從未有從公司領過任何報酬。

文章認為,按照國家規定,申請國家重大專項中需要產業化的項目,必須要有產業部門的加入且以產業部門為主,否則就失去了申請國家重點專項資金的資格。因此,作為學科引領人的李寧,要麼找到他難以控制技術轉化進程的現成公司合作,要麼放棄申請項目經費;而如果成立自己可控的產業轉化公司,那麼,只要與其已有的科研項目有帳目往來,就有構成貪汙罪的風險。

此前,也有許多人認為,藉助企業參與科研以便「報帳」為什麼不受監管?將經費結餘作為研究人員個人收入,為何成為各方「默許」的明規則?李寧案暴露出我國科研經費管理方面諸多制度性漏洞。

《光明日報》還指出,該事件不僅事關科研及科研成果轉化,更關乎智慧財產權的價值及產業化效益問題。而對於羈押已超4年的李寧,審而不判不正常,「應宜早給出定論」。

編輯|孫志成 杜波

相關焦點

  • 時隔4年4個月李寧院士案再開庭,李寧當庭兩次眼睛短暫失明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勃逖 2019年12月3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一案,再次在吉林省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這距離2015年8月20日李寧院士案一審第一次開庭,時隔4年4個月又10天。
  • 「最年輕院士」,被撤銷院士稱號!
    頭頂「中國最年輕的工程院院士」「中國動物克隆體系創始人」等光環,擔任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經費約200億元的重大科研專項副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的李寧卻因侵吞科研經費,於2014年6月被吉林檢方逮捕。作為1949年建國後首位被逮捕的院士,李寧一案受到司法界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此案一度被媒體稱為「中國院士第一案」。
  • 孟晚舟案再度開庭:正義會遲到,但不會不來
    在前些天的凌晨時刻,孟晚舟案再度在加拿大溫哥華開庭,開庭的結果對於孟晚舟和華為很有利,形勢開始反轉。畢竟美國當時和加拿大聯合逮捕的時候,證據是不完整的,純粹是滙豐銀行基於自身利益保護而出售的「證據」。加拿大安全局曾經警示過,一旦逮捕肯定會引發全球震蕩。
  • 湖南新晃「操場埋屍案」將於明日開庭,杜少平被控六宗罪
    湖南新晃「操場埋屍案」將於明日開庭,杜少平被控六宗罪 澎湃新聞記者 蔣格偉 2019-12-16 13:59 來源:澎湃新聞
  • 安徽工程大學教師被控殺害女學生案今日宣判,被告人被判處死刑
    新京報訊(見習記者 周思雅 記者 彭衝)11月20日15時30分,安徽工程大學教師被控殺害女學生案在安徽蕪湖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宣判。15時49分,被害人家屬代理律師樊顒和張梅告訴新京報記者,被告人郭某牛被判處死刑。
  • 羈押長達5年的院士李寧案終於塵埃落定,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
    《新聞濃縮料》第八十七期 行業資訊快報 1、羈押長達5年的院士李寧案塵埃落定,判處有期徒刑十二年 1962年生於江西南昌的李寧,為中國動物生物學方面的著名科學家
  • 「最年輕院士」李寧貪汙科研經費案公開宣判,這筆錢不是「唐僧肉」!
    近日,歷時5年的中國「最年輕院士」李寧貪汙科研經費案公開宣判。法院對被告人李寧以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300萬元。此案的宣判對相關領域腐敗行為敲響了警鐘。從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到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科技和創新一直備受重視。然而,隨著科研經費投入逐年增大,科研人員違規違法套取科研經費的案件不時發生。
  • 走私瀕危蝴蝶標本案濟南開庭 3人被控走私珍貴動物製品
    濟南中院開庭審理「蝴蝶大案」 齊魯網1月19日訊(記者 李俊峰)近日,全國特大宗走私瀕危蝴蝶標本案在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開庭
  • 「龍愛量子」重大傳銷案開庭歷時17天將擇日宣判
    2018年12月13日至12月29日,賀州市八步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龍愛量子」重大傳銷案件,林躍慶等20人被八步區人民檢察院指控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開庭審理「龍愛量子」重大傳銷案該起案件案卷多達250餘卷,涉案金額約37.88億元,有32名律師出庭辯護,100多名社會各界人士及被告人家屬旁聽,為八步區法院建院以來最大的一宗刑事案件。
  • 王書金案將於11月20日開庭,此前該案因一起未認定姦殺案現新證據發...
    11月16日,紅星新聞記者從王書金代理律師朱愛民和周兆成處獲悉,王書金故意殺人、強姦一案將於2020年11月20日在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據此前媒體報導,張某芬被害案疑似上述出現新證據的張某乙被害案。張某芬家屬和家屬申訴案的代理律師也證實,這一起當年因技術條件未被認定死者的案件,於2020年5月鑑定結果證實屍骨是張某芬。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貪汙案二審宣判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貪汙案二審宣判】據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官方微信,12月8日,該院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同案張磊貪汙上訴一案進行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
  • 孩子做夢都在叫:「別打我」四川3歲女童遭繼母虐打致死案開庭
    母虐待案在彭州市法院開庭審理。「畢竟是一條人命,我們希望量刑從重,站在我這個生母的角度就是判她死刑都不解氣……」杜某浩的生母劉女士表示。 2020年4月29日凌晨,四川彭州3歲女童杜某浩在被送醫搶救前已經死亡。
  • 35分鐘在線宣判!深圳這個法院「三大利器」讓群眾居家開庭
    「現在開庭!」2月10日上午9點30分,隨著一聲清脆的法槌敲擊聲響起,兩宗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在福田法院第三十一庭開庭審理。與傳統庭審不同的是,這次庭審中,當事人未到場,只有兩臺顯示屏連接著法官和當事人。
  • 中國同性戀婚姻登記第一案長沙開庭並宣判
    內容提示:中國內地的首宗同性戀維權案件13日在湖南長沙開庭,芙蓉區法院根據審理認為,根據婚姻法第二條第五條以及婚姻登記條例的規定,一夫一妻以及締結婚姻關係的兩個人必須是一男一女
  • 「槍形鑰匙扣」案近日開庭,當事人妻子及律師發聲
    「槍形鑰匙扣」案近日開庭  引發社會關注  今年12月15日,「槍形鑰匙扣」案件在遼寧省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開庭,庭審圍繞槍枝鑑定的程序、細節,槍枝認定標準等問題展開。  喬峰律師:目前一些城市關於涉槍案槍枝的概念、標準、鑑定程序、鑑定依據、起訴和量刑等呈現出混亂的狀態。  據了解,遼寧省鞍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槍形鑰匙扣」案並沒有當庭宣判。
  •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大教授李寧貪汙案一審開庭
    來源:央視網2019年12月30日,吉林省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張磊貪汙一案。被告人李寧同張磊利用其管理課題經費的職務便利,自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期間,採取侵吞、騙取、虛開發票、虛列勞務支出等手段,貪汙課題科研經費共計人民幣3756萬餘元。上述款項被李寧、張磊轉入李寧實際控制的公司佔為己有,並投資其他多家公司。庭審中,公訴機關出示了同案被告人張磊的供述、證人證言以及用於套取科研經費的虛假合同、發票等書證,還出示了司法會計鑑定書等。
  • 高雲翔被判無罪,他能否再度衝雲飛翔?
    高雲翔被判無罪,他能否再度衝雲飛翔?圖片來源於新聞配圖兩年前,演員高雲翔在澳洲因涉嫌性侵被逮捕。據今日《今日澳洲》報導,該案件於今天宣判,法官當庭宣判,高雲翔、王晶所有罪名不成立。報導稱,聽到結果後,高雲翔雙手合十,放在胸前,王晶瞬間淚目,二人深深向陪審團鞠了一躬。(3月19日紅星新聞)兩年多的官司纏身,兩年多的人身自由被限,對一個當紅的影星意味著什麼,高雲翔應該深有體會。雖然澳洲法官還了高雲翔自由之身,但曾經的如日中天還能找回來嗎?
  • 被羈押四年仍未宣判,院士李寧的案件何時能了結?
    2013年5月,北京市檢察院介入調查,但調查後未立案。李寧的妻子吳曉青告訴本刊,當時檢察院給李寧的結論是屬於違規,但不是犯罪。只是這一結論沒有形成書面文件,後來開庭時,律師要求調取當時的記錄也無果而終。根據身邊人的回憶,檢察院調查之後,李寧以為問題已經解決,告訴大家繼續專心搞科研。
  • 「中國公務員色盲歧視第一案」長沙開庭
    湖南公務員考生將省地勘局和省公務員局告上法庭,被稱為「中國公務員色盲歧視第一案」,昨日開庭但未當庭宣判     何朝霞 圖  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4月7日訊(長沙晚報記者 邱釗)2010年,婁底市民劉雲(化名)在全省公務員考試中以綜合第一的成績通過了湖南省地質礦產勘探開發局
  • 欺詐案3日開庭後還押,最重恐判14年
    前「香港眾志」成員黃之鋒、周庭及林朗彥3人,2日遭香港法院判處有期徒刑,黎智英等多名壹傳媒高層當天也返回警署報到、並且遭到羈押不准保釋,3日上午首次開庭後還押,明年4月續審。黎智英等人疑嫌「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與「串謀欺詐」等罪,其中光是欺詐罪最重就可判處有期徒刑14年。香港壹傳媒集團的股票3日上午暫停交易,以待發出有關公司內幕資料的公告。香港警方8月高調逮捕黎智英與壹傳媒集團4名高層、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香港故事」成員李宇軒等10人,並指控他們涉嫌「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及「串謀欺詐」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