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選擇專業的時候,很多考生或者家長經常憑藉專業的字面意思來解釋相關專業,並不對其實際就業情況進行了解,所以導致很多其實不錯的專業被深深誤解,而有些字面上看似很吃香的專業常常被大家爭相報考,近幾年的計算機相關專業很受歡迎,而生物、化學、環境科學、材料則成了冷門專業,常常是調劑的對象,而誤解最深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大家認為屬於生化環材類的專業,導致很多985高校的該專業只比提檔線高一分,是為可惜。
該專業往往被誤以為是生物工程專業,很多考生將其混為一談,我們以2018中山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錄取為例,中山大學的生物醫學工程居然幾乎是全校分數最低的專業,比投檔線只高一分,還不如生物、生態等專業,這就令人汗顏了,生物醫學工程分數理應該和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等專業分數差不多才合理。
該專業準確的說,是屬於電子、醫學、計算機交叉專業。該專業都是目前熱門專業的組合,不管裡面那一個方向學好了都很好找工作,就這一專業所開設的專業課來說,有模電、數電、信號與系統、算法等80%的課程和電子、計算機相關,快接近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工程了。
如果往大了說,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需要用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從事研究、開發。所以它和醫學、生物有關係,但和電子信息關係最大,不是醫學類專業、生物類專業,是典型的工科專業,屬於計算機和電子類專業大方向,畢業後授予的不是醫學學士,而是工學學士。如果是自動化是製造業和IT產業的橋梁,生物醫學工程則是醫學和IT的橋梁,二者都是有交叉複合特點的弱電信息類專業,屬於不錯的專業系列,比大部分傳統工科要好。
該專業的就業方向,舉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比如醫學臨床中的人工器官、超聲波成像技術、CT、核磁共振等醫療技術和器械,就來自於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學生就業的主要去向為醫療器械領域的企業,像飛利浦、西門子等知名企業,也可以在醫院工作的設備、影像科、臨床工程、信息中心等相關科室工作。除了這些最相關的就業去向,生物醫學工程也可以從數學算法,醫學電子、生物醫學信息學,生物醫學光子等等。
生物醫學工程方向很多,不同的學校方向有差別,有的還和智能醫療大數據結合,比如復旦的醫學影像方向。北航偏人體力學,骨骼相關,北大醫偏人體力學、醫用材料、生物結構等,華科更偏電子,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號稱第一,有三個方向,生物納米材料,人體力學和神經工學複合,重慶大學材料方向名氣大,浙大的醫用精儀基本上屬於電子了。納米、材料方向比較坑,其它都不錯,生物醫學工程強校本科都差不太多,所以研究生應該選好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