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奇葩的提問說,如果在地球上兩點之間打一個洞,人跳進洞裡,會發生什麼呢?那今天呢,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這件事,為了研究這件事兒,我們首先從一個很簡單的運動,簡諧運動說起。什麼是簡諧運動呢?
我們首先來看最簡單的簡諧運動,假如有一根彈簧。這根彈簧他的平衡位置在這個位置,但是我拉長這根彈簧,前面連著一個小橋,然後呢,把小球釋放,此時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小球就會回縮到原長的這個位置,但是到了這個位置之後,他一直在加速,所以他速度不會變成零,他會繼續往前衝,壓縮彈簧。壓縮到一定時候,他又會停下來,然後再反向運動,如此往復。如果沒有任何阻力的話,他就會來回的震動,那麼這種震動呢,我們就稱之為彈簧振子,而彈簧振子就是最簡單的簡諧運動。簡諧運動有什麼樣的特點呢?我們以彈簧振子為例。
首先,我們來看第一個特點,小球會受到彈簧的彈力,彈簧的彈力是跟你的彈簧形變量成正比的,如果彈簧的原長在這個位置,那麼從這兒到小球此刻的位置,這個距離叫x,x彈簧的彈力就應該等於kx,其中這個k叫做勁度係數。這個公式就叫做胡克定律。也就是說,彈簧伸長或者壓縮的越多,他彈力就越大,這是第一個特點。這叫回復力與位移成正比。這x是你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f是你的受力,而k也是一個比例係數。第二個特點就是當這個小球在右側的時候,他的回覆力是向左的。但是如果小球跑到左端壓縮彈簧了,那麼這樣的話呢,它的彈力就會向右,所以呢,是恢復力與位移是反向的。
在這樣的一個作用力下,小球的來回震動,我們就稱之為簡諧振動。簡諧振動是一種最基本的震動,他有很多種方法可以進行研究,比如說,我們可以把簡諧振動類比成一個圓周運動。怎麼類比呢,我們可以畫一個圓,並且讓這個圓的半徑剛好等於簡諧運動的振幅,此刻這裡有一個小球正在做勻速圓周運動,那麼這個小球的水平分運動其實就是一個簡諧運動。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當小球在這個圓上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時候,上面的彈簧振子在左右震蕩,他們兩個總是可以保證在同一條豎直線上。同樣道理,這個小球圓周運動的豎直分量,其實也是可以等效成一個簡諧運動的。我們可以看成是有一根彈簧連接一個小球,在豎直面內上下的震動,於是呢,二者之間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效果,所以其實一個圓周運動是可以分解為兩個簡諧運動的,或者說兩個簡諧運動可以合成一個圓周運動。通過這種方法呢,我們可以計算簡諧運動的周期,就是他往復來回一次的時間。具體的計算,不給大家推導了。
結論就是簡諧運動周期和圓周運動一樣,那麼這個周期應該等於2pi倍的根號下m比k,其中這個m就是這個物體的質量,這個k呢,就是他的回覆率與他偏移的距離之比,就是這個彈簧,它的勁度係數k。我們之前講過波的問題,假如說有一個波源,他正在做簡諧運動,正在做簡諧運動,上下震動,同時我們讓這個彈簧再勻速向右的移動,小球一邊上下震動一邊勻速向右移動,那麼,你知道小球的軌跡是什麼樣的嗎?小球的軌跡就會是倒s型的。
就會有一個正弦的情況,這種情況他就形成了一個波,這就叫簡諧波,也就是說,如果波源是一個簡諧運動,那麼這個波源發出的波呢,就稱之為簡諧波。簡諧運動在生活中是非常非常常見的,我們舉幾個例子,比如說呢,有一個小鳥,在樹枝上站著,這個時候呢,因為樹枝是有彈力的,而且呢,壓縮樹枝壓縮的越厲害,彈力就越大,所以這個小鳥會受到一個重力的作用,同時會受到一個彈力的作用,那麼,這兩個力的合力就構成了小鳥的回覆力,在運動過程中,小鳥存在一個平衡位置,然後他在上下震動就是一個簡諧運動。
再比如說,舉個例子,比如說在一個水面上漂浮了一個木塊,木塊有一個平衡位置,此時他受到的重力mg和他的浮力是平衡的,那麼假如我把這個木塊往下摁一點,浮力就會增大,所以這個木塊合力就向上,如果把木塊往上提一點,那麼浮力就減小,這樣的話就木塊就往下掉。所以木塊的上下震動也是簡諧運動,還有一個最典型的頸型運動,就是單擺,什麼意思呢?一個小球連在一根繩子上左右擺動,如果這個擺動的角度不太大的話,那麼小球的左右擺動也是一個簡諧運動,他受到了一個重力的作用,這個重力可以分解成兩個力,一個力是沿著這繩子的力,一個力是垂直繩子的力,而這個垂直繩子的力就使這個小球往回運動,所以他也是一個簡諧運動。根據傅立葉變換我們知道這樣一件事,就是哪怕這個運動形式,他不是簡諧運動,只要它是周期性的,我總可以把它分解成一系列的簡諧運動的合成,所以簡諧運動的就是最基本的運動了。
我們理解簡型運動之後,我們就可以研究一下關於這個地球打洞的問題,到底該怎麼樣去處理了?首先呢,我們來看一下,假如說這是一個地球,我們暫時不考慮地球的自轉,也不考慮地球的公轉,也不考慮地球密度的變化,而且也不考慮地球裡邊有巖漿之類的,什麼都不考慮。我們就從地球的一端打一個洞到另外一端,這個洞非常非常小。那麼假如一個人跳到這個洞裡面會有什麼效果呢?
我們看這個人跳到這個洞裡之後,他就會受到地球的引力,而且這個引力大小該怎麼去計算呢,我們根據物理公式可以知道,此時地球的引力要分兩個部分,一個部分是在這個人下方的這一部分地球質量對人的引力。另外一部分呢,是人上方的這個外邊,這個殼他對人的引力,但是我們會發現呢,就是外邊這個殼,他的合力其實是零這個引力,其實是零。人受到的引力,其實都是裡邊的這個小球,小的地球給人的,這是通過物理學公式,我們可以證明的。假設這個小的球半徑是r,我現在想計算一下人受到的引力有多大,根據萬有引力的公式,萬有引力等於等於GM,
那麼,我們還知道一件事,就是地球的裡邊的部分,他的質量等於地球的密度再乘以裡邊這個球的體積三分之4派r的三次方,然後我們把這個結果帶入到上面這個結果裡去,我們看f等於多少。
所以我們說呢,此時的回覆力怎麼著,是不是與他的位移成正比了,回復力與位移成正比,並且指向地心,這就是簡諧運動。所以這個人會加速到達地心,然後減速到達另一端,剛好速度變為零,然後再反向加速到地心,然後再反向減速到這一點出發點,那來回運動就是一個周期了,那麼現在問題來了,你的周期是多少,我們剛才根據剛才的公式,這個公式可以計算一下。周期等於二派倍的根號下m比k,誰是k,k就是回復力與位移之比,我們發現呢,這個周期其實與人的質量是沒有什麼關係的。
他只跟兩個兩因素有關,一個是ρ,這個ρ是地球的密度,還有一個是G,G是萬有引力常數,我們可以把這兩個數值帶進去,地球的密度是5.5乘以10的三次方千克每立方米。引力常數是6.67乘以10的-11次方,我們把這些數據都帶進去,最後會算出多少呢?會算出這個周期t是多少,是5077秒,大約是84分鐘,84分鐘什麼意思?就是說你從這個a點出發走到了b點,然後再回來,一共是84分鐘,那你要是從a到b需要多長時間呢,我們就可以知道了,從a到b只需要42分鐘。
我們在地球上打一個直徑,結果從一端進去,然後呢就會加速到地心,然後再減速到另外一端,一共只需要花42分鐘時間,我們連飛機都不能做了。飛機你從一點到另外一點,你需要十幾個小時,但是現在我們只需要42分鐘。利用就是地球的引力,其實呢,也不一定非得打穿一個直徑。地球上任意兩個點打一個洞都是一樣的,為什麼呢?
因為人在運動過程中會受到一個指向地心的引力,然後我們把這個引力分解,分解成一個水平方向的和一個豎直方向的,豎直方向的這個力呢,可以靠這個管壁的支持力抵消掉。水平方向的這個力也是與距離成正比的,所以他在水平方向依然是簡諧運動,那這個周期跟剛才算的是一樣,5077秒,所以呢,你依然是花了42分鐘左右就會到達地球,所以以後如果科技發達了,我們可以從一個點打一個洞,打到另外一個點,然後把那個管壁做得非常光滑,人跳進去就得了,我們就不用開飛機了,是吧?關於這個問題呢,結論就是這樣,大家如果還有什麼其他的問題呢,也可以給我留言或者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