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蒙古馬精神】敖特根巴特爾:讓嘎查農牧民養駝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2021-01-09 正北方網

太陽剛剛露頭,阿拉善右旗阿拉騰敖包鎮固日班圖拉嘎嘎查牧民敖特根巴特爾就開始忙開了,擠駝奶、給駱駝餵草料。「駱駝可是我的寶貝『疙瘩』,今年我接了30多隻駝羔,一天光母駝就能擠20多斤駝奶,政府和扶貧部門對我發展養駝產業可給了很大的幫助和支持!」敖特根巴特爾說。

「我家有4口人,今年除了自己的養駝的收入,再加上國家發的公益林補貼每人每年1.5萬元,今年預計人均收入要超過5萬元,一家4口就有20萬的收入。」說起現在的幸福生活,敖特根巴特爾滿面笑容。今年33歲的敖特根巴特爾,不僅是嘎查黨員,還是嘎查黨支部宣傳委員。可在幾年前,他還是一名貧困戶。

自幼在固日班圖拉嘎嘎查長大的敖特根巴特爾,對養駝很有經驗,2010年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開始養駝。由於他對駝奶銷售渠道不了解,再加上資金缺乏,一時他的養駝業變得舉步維艱。2014年,敖特根巴特爾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讓敖特根巴特爾的養駝產業走出困境,嘎查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了解到敖特根巴特爾的生產經營情況,幫助他申請了貸款。

在政府的幫扶下,要強而勤勞的敖特根巴特爾經常天沒亮就起床, 每天為駝群按時補飼、飲水、查看膘情,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在他起早摸黑的辛苦養殖下,家裡的駱駝畜群一天天壯大,產奶量也在穩定提升。而此時,隨著阿拉善右旗鼓勵駝產業發展一系列政策的實施,該旗駝奶生產企業的駝產業也迎來了春天。在全旗駝奶生產企業的快速穩步發展下,他家的駝奶在市場上供不應求。2017年,敖特根巴特爾實現穩定脫貧。2019年,他蓋起了600平方米的駝圈擴大養殖規模,其中政府為他補貼12萬元。現在,他家每年僅賣駝奶的收入就達到8萬多元。

「我自己脫貧致富了,但自己富不算富,只有全嘎查貧困牧民脫貧致富才算富!」敖特根巴特爾說。作為嘎查黨支部委員的敖特根巴特爾,脫貧致富後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讓每一名貧困戶脫貧致富?他在入戶了解貧困戶心聲時,發現嘎查在發揮黨建宣傳引領作用方面還存在短板。為了進一步帶動和激發廣大農牧民群眾特別是貧困戶「我要發展、我要致富」的信心和決心,他發揮自己是嘎查黨支部宣傳委員的作用,從強化理論武裝入手,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發起聯繫領導基層講、第一書記帶頭講、支部書記微信講、牧民黨員自選講的「四講活動」,並讓每一名黨員參與到講學活動中。

敖特根巴特爾還藉助自己多年養駝具有的豐富經驗優勢,當起牧民養駝的輔導員。他發揮自己養駝特長,走入貧困戶及嘎查養駝戶家中,積極與養駝戶分享養駝經驗,傳授科學養殖方法,指導嘎查養駝戶走科學養殖的發展新路子。在輔導傳授科學養殖技術時,他發現部分嘎查群眾對養駝積極性不太高,於是跟嘎查領導提出了以駱駝文化發展帶動養駝產業發展的思路。

有了思路就立即付諸行動。他和嘎查兩委班子結合嘎查悠久的養駝歷史,引進了駝球體育項目,成立了阿右旗首家駝球協會,並通過積極爭取資金建起了標準化的駝球場地,組織嘎查青年牧民成立了駝球隊,並邀請外來專家對駝球隊認真開展訓練、外出參加比賽,還在本地舉辦了駱駝文化節等自辦文體活動。如今,嘎查駝球隊在全旗打出了名號,嘎查自辦的駱駝文化節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文體盛會。

在敖特根巴特爾和嘎查的努力下,群眾發展駱駝產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養殖模式也從傳統散養方式轉變成為現在的「黨支部+合作社+農牧民」的現代化的科學養殖模式,嘎查的貧困戶依靠駝產業全部脫貧。2019年,固日班圖拉嘎嘎查集體經濟增收5.08萬元,穩定脫貧戶增收2000元以上,正常脫貧戶增收1萬元以上。

「現在我們嘎查修建起了一座駝奶加工廠,牧民們銷售奶、儲存奶都比以前方便多了。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擴大嘎查駝產業發展規模,讓嘎查農牧民養駝致富路越走越寬廣!」敖特根巴特爾說。

記者手記:

6年前,敖特根巴特爾還是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戶。6年來,在黨的脫貧攻堅好政策的幫扶下,敖特根巴特爾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發展駝產業,脫貧「摘帽」走上致富路。勤勞奮進的敖特根巴特爾致富不忘鄉親,他充分發揮自己作為嘎查黨支部宣傳委員的職責和致富帶頭人的示範作用,投身於脫貧攻堅政策的宣傳和幫扶帶動嘎查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工作中,讓貧困戶擺脫了固步不前、猶豫不決的思想包袱,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短短幾年中,嘎查的貧困戶依靠發展駝產業全部脫貧。

駝鈴聲聲,跋涉腳步依舊鏗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如今敖特根巴特爾仍在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嘎查的群眾致富奔小康而奮鬥,他的事跡充分展示了一名當代共產黨員的情懷與擔當。(記者  劉宏章)

[責任編輯:張彬]

相關焦點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敖特根巴特爾:更多牧民通過駱駝...
    請看視頻正在講課的就是敖特根巴特爾,他是阿拉善右旗固日班圖拉嘎嘎查的宣傳委員,今年,嘎查建起了駝奶加工廠,打算8月份正式投入生產,牧民賣駝奶原料平均每公斤50元,加工成酸奶、奶酒等銷售,附加值起碼能翻一番。
  • 「只爭朝夕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阿右旗:讓農牧民依「駝」致富
    阿右旗在推進精準脫貧攻堅戰中,把駝產業作為農牧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支柱產業來抓,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讓一大批農牧民及貧困戶走上了致富的快車道。一大早,居住在阿右旗巴丹吉林鎮巴音博日格嘎查的脫貧戶張明紅一家就開始在駝圈內擠奶。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吳軍華用真情灑滿扶貧路
    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日子裡,吳軍華對幫扶工作每一步都走的踏實,每件事都幹的穩當。風雨兼程、苦樂相伴,已經數不清多少次走進貧困戶家中噓寒問暖、獻計獻策;已經道不明多少次為助推嘎查集體經濟項目的開展協商對接、籌措資金……走訪調研,摸清底數,打出精準扶貧「組合拳」。
  • 阿拉善右旗:「駝」起小康夢
    、入股分紅、託管代養的模式建立了扶貧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帶動模式;三是創新幫扶模式,以項目支持、金融貸款方式進一步激發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內生動力。阿拉善右旗依託資源稟賦,將發展駝產業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通過劃定駱駝保護區、出臺各種政策補貼、確定養駝大戶,引導農牧民實行專業化集中飼養、成立一批專業合作社,引進駝產品精深加工項目,扶持農牧民向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探索走出了一條以駱駝產業發展引領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 2021寧夏省考申論熱點:弘揚「蒙古馬精神」,奮力「闖」出新天地!
    弘揚「蒙古馬精神」,根本目的是用「蒙古馬精神」提振幹群士氣,引導和激勵我區各族幹部群眾奮發有為、幹事創業。要讓「蒙古馬精神」發揮作用,就要讓更多的人了解「蒙古馬精神」,讓更多的群眾產生廣泛的認同感。我們有必要進一步擴大「蒙古馬精神」的影響力和感召力。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烏蘭察布日報轉發關注了身殘志不...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烏蘭察布日報轉發關注了身殘志不殘 養兔圓夢想 2020-12-02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李剛:種下黑玉米 甜了農戶心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李剛:種下黑玉米 甜了農戶心 2020-08-31 23: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駿馬長歌 詩意北疆」弘揚蒙古馬精神詩歌朗誦音樂會舉行
    「駿馬長歌詩意北疆」弘揚蒙古馬精神詩歌朗誦音樂會舉行 白玉剛觀看演出 8月25日下午3點,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駿馬長歌詩意北疆」弘揚蒙古馬精神詩歌朗誦音樂會在烏蘭恰特舉行。
  • 「弘揚蒙古馬精神 身邊的榜樣」小康路上不落一戶牧民
    在達茂旗達爾汗蘇木額爾登敖包嘎查,一處肉牛養殖場的續建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達茂旗達爾汗蘇木額爾登敖包嘎查村民委員會主任、黨支部書記董智成告訴記者,嘎查從去年開始謀劃擴大肉牛養殖規模,以集體經濟的形式帶動更多牧民共同致富。
  • ...楊正芳,楊氏,徒弟,致富,寬廣,基尼係數,先富,胸懷,無論是,高架...
    「先富帶後富」的「共同富裕」道路被楊正芳和「楊氏一脈」走通了,走活了。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也是億萬人民的切身感受。致富典型、致富故事,也遍布媒體,但是我們也不能不承認,這些致富故事的主人,單打獨鬥的多,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還太少。也正因為如此,楊正芳這位致富帶頭人的故事就成了大新聞,在很多人憂心基尼係數擴大的當下,也就格外有意義。
  • 蘇尼特右旗: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激發內生動力 弘揚烏蘭牧騎精神 立足地域優勢和地方特色,蘇尼特右旗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內生動力,注重大力弘揚烏蘭牧騎精神。合唱團先後參加了自治區「小小烏蘭牧騎」匯報演出、內蒙古蒙古語衛視少兒春晚、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合唱節等,烏蘭牧騎精神鞭策著老一輩文藝工作者堅持不懈的在文化事業中執著努力,發揮著「傳幫帶」作用,培育本土的業餘和小小烏蘭牧騎文藝志願服務隊伍,把優秀的本土文藝作品展現給農牧民,將藝術品質和紅色精神血脈更好地播種傳承。
  • 「弘揚蒙古馬精神」《千古馬頌》久別重逢
    該劇以民族馬術、馬背雜技、舞馬表演、蒙古族歌舞樂等藝術元素為主要表現形式,融合聲光電、裸眼3D等技術,再現了蒙古民族守望相助、砥礪奮進、追求文明進步的歷程,展示了人與馬、人與草原和諧共處、詩意棲息的大美境界。全劇由序《遷徙》、上篇《馬背家園》、下篇《馬背傳奇》、尾聲《千古馬頌》四部分組成,演繹了蒙古民族與馬相遇、相識、相伴、不離不棄、生死與共的故事。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真心真情真扶貧,實心實意為百姓...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真心真情真扶貧,實心實意為百姓 —— 記駐村第一書記王俊龍 2020-06-24 1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萬駝園」:沙漠中的脫貧「綠洲」
    據了解,自「萬駝園」項目園區落成以來,為促進企業增效和農牧民增收,吉木乃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當地45支駐村工作隊、村「兩委」班子開展集中摸排,建立意向勞動力轉移名單,通過逐一面試、審核培訓,最終確定1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和5戶具有一定養殖經驗戶成為旺源萬駝園有限公司員工。
  • 為什麼中國軍馬選擇蒙古馬 細數蒙古馬的幾大優勢
    明朝北徵蒙古就發生過戰馬大批死亡的事例,出動多少騎兵忘了,但未見敵人,戰馬死了5000匹,對比GDP,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試想一下,如果騎著高頭大馬,從呼倫湖打到匈牙利,是什麼局面?那肯定打不到。不要講打,走也走不到。走到了,馬也沒有勁衝鋒了。解放戰爭中,一個萬人左右的騎兵師,從東北、內蒙、打到南方,什麼馬能勝任?
  • 特色鴕鳥養殖讓農民走上致富路
    東北網虎林10月24日訊 慶豐農場鴕鳥養殖戶趙金柱經過10多年的摸索實踐,走出了一條鴕鳥養殖致富路。走進他的鴕鳥養殖場,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特色養殖、規模養殖帶給他的益處,鴕鳥養殖也讓趙金柱的致富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 這8種花,再喜歡也得「窮養」,用小盆、少澆水,越養越精神!
    點擊上方關注,訂閱《百花姐姐》獲取更多養花小技巧!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這8種花,再喜歡也得「窮養」,用小盆、少澆水,越養越精神!很多花友喜歡養花卻經驗不足,閒來沒事就喜歡給它們澆澆水、施點肥,結果卻越養越差。其實,越是好養、皮實的花,照顧越精細了反而養不好,比如下面這8種花,再喜歡也得「窮養」,用小盆,少澆水,越養越精神。
  • 大專辯論會:路為何越走越窄?
    中國青年報消息:    專家指出,犀利張揚卻套話連篇的模仿秀時代該結束了    8月27日,歷時8天的泰豪杯2004全國大專辯論會落下帷幕,最後的決賽在電子科技大學、暨南大學兩支代表隊之間展開,辯論題目是「生之恩重於養之恩」還是「養之恩重於生之恩」,電子科技大學最終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