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剛剛露頭,阿拉善右旗阿拉騰敖包鎮固日班圖拉嘎嘎查牧民敖特根巴特爾就開始忙開了,擠駝奶、給駱駝餵草料。「駱駝可是我的寶貝『疙瘩』,今年我接了30多隻駝羔,一天光母駝就能擠20多斤駝奶,政府和扶貧部門對我發展養駝產業可給了很大的幫助和支持!」敖特根巴特爾說。
「我家有4口人,今年除了自己的養駝的收入,再加上國家發的公益林補貼每人每年1.5萬元,今年預計人均收入要超過5萬元,一家4口就有20萬的收入。」說起現在的幸福生活,敖特根巴特爾滿面笑容。今年33歲的敖特根巴特爾,不僅是嘎查黨員,還是嘎查黨支部宣傳委員。可在幾年前,他還是一名貧困戶。
自幼在固日班圖拉嘎嘎查長大的敖特根巴特爾,對養駝很有經驗,2010年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開始養駝。由於他對駝奶銷售渠道不了解,再加上資金缺乏,一時他的養駝業變得舉步維艱。2014年,敖特根巴特爾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讓敖特根巴特爾的養駝產業走出困境,嘎查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了解到敖特根巴特爾的生產經營情況,幫助他申請了貸款。
在政府的幫扶下,要強而勤勞的敖特根巴特爾經常天沒亮就起床, 每天為駝群按時補飼、飲水、查看膘情,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在他起早摸黑的辛苦養殖下,家裡的駱駝畜群一天天壯大,產奶量也在穩定提升。而此時,隨著阿拉善右旗鼓勵駝產業發展一系列政策的實施,該旗駝奶生產企業的駝產業也迎來了春天。在全旗駝奶生產企業的快速穩步發展下,他家的駝奶在市場上供不應求。2017年,敖特根巴特爾實現穩定脫貧。2019年,他蓋起了600平方米的駝圈擴大養殖規模,其中政府為他補貼12萬元。現在,他家每年僅賣駝奶的收入就達到8萬多元。
「我自己脫貧致富了,但自己富不算富,只有全嘎查貧困牧民脫貧致富才算富!」敖特根巴特爾說。作為嘎查黨支部委員的敖特根巴特爾,脫貧致富後思考最多的是,如何讓每一名貧困戶脫貧致富?他在入戶了解貧困戶心聲時,發現嘎查在發揮黨建宣傳引領作用方面還存在短板。為了進一步帶動和激發廣大農牧民群眾特別是貧困戶「我要發展、我要致富」的信心和決心,他發揮自己是嘎查黨支部宣傳委員的作用,從強化理論武裝入手,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發起聯繫領導基層講、第一書記帶頭講、支部書記微信講、牧民黨員自選講的「四講活動」,並讓每一名黨員參與到講學活動中。
敖特根巴特爾還藉助自己多年養駝具有的豐富經驗優勢,當起牧民養駝的輔導員。他發揮自己養駝特長,走入貧困戶及嘎查養駝戶家中,積極與養駝戶分享養駝經驗,傳授科學養殖方法,指導嘎查養駝戶走科學養殖的發展新路子。在輔導傳授科學養殖技術時,他發現部分嘎查群眾對養駝積極性不太高,於是跟嘎查領導提出了以駱駝文化發展帶動養駝產業發展的思路。
有了思路就立即付諸行動。他和嘎查兩委班子結合嘎查悠久的養駝歷史,引進了駝球體育項目,成立了阿右旗首家駝球協會,並通過積極爭取資金建起了標準化的駝球場地,組織嘎查青年牧民成立了駝球隊,並邀請外來專家對駝球隊認真開展訓練、外出參加比賽,還在本地舉辦了駱駝文化節等自辦文體活動。如今,嘎查駝球隊在全旗打出了名號,嘎查自辦的駱駝文化節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文體盛會。
在敖特根巴特爾和嘎查的努力下,群眾發展駱駝產業的積極性越來越高,養殖模式也從傳統散養方式轉變成為現在的「黨支部+合作社+農牧民」的現代化的科學養殖模式,嘎查的貧困戶依靠駝產業全部脫貧。2019年,固日班圖拉嘎嘎查集體經濟增收5.08萬元,穩定脫貧戶增收2000元以上,正常脫貧戶增收1萬元以上。
「現在我們嘎查修建起了一座駝奶加工廠,牧民們銷售奶、儲存奶都比以前方便多了。下一步我們要進一步擴大嘎查駝產業發展規模,讓嘎查農牧民養駝致富路越走越寬廣!」敖特根巴特爾說。
記者手記:
6年前,敖特根巴特爾還是一個建檔立卡貧困戶。6年來,在黨的脫貧攻堅好政策的幫扶下,敖特根巴特爾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發展駝產業,脫貧「摘帽」走上致富路。勤勞奮進的敖特根巴特爾致富不忘鄉親,他充分發揮自己作為嘎查黨支部宣傳委員的職責和致富帶頭人的示範作用,投身於脫貧攻堅政策的宣傳和幫扶帶動嘎查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工作中,讓貧困戶擺脫了固步不前、猶豫不決的思想包袱,走上了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短短幾年中,嘎查的貧困戶依靠發展駝產業全部脫貧。
駝鈴聲聲,跋涉腳步依舊鏗鏘。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如今敖特根巴特爾仍在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嘎查的群眾致富奔小康而奮鬥,他的事跡充分展示了一名當代共產黨員的情懷與擔當。(記者 劉宏章)
[責任編輯: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