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蒙古馬精神 身邊的榜樣」小康路上不落一戶牧民

2020-12-05 微觀白雲

小康路上不落一戶牧民

立夏時節的草原,大風夾雜著溫暖的氣息,慢慢吹綠著大地。

在達茂旗達爾汗蘇木額爾登敖包嘎查,一處肉牛養殖場的續建項目正在緊張建設中。達茂旗達爾汗蘇木額爾登敖包嘎查村民委員會主任、黨支部書記董智成告訴記者,嘎查從去年開始謀劃擴大肉牛養殖規模,以集體經濟的形式帶動更多牧民共同致富。

額爾登敖包嘎查位於達茂旗達爾汗蘇木東南38公裡處,是一個半農半牧、以牧為主的牧業嘎查,常住著124戶309位牧民。曾經這裡草原荒漠化嚴重,生態十分脆弱。傳統的生產方式加上牧區基礎設施落後、交通不便制約著牧民增收致富。

「一定要帶領牧民趟出一條保護生態、綠色發展、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十六年前就是嘎查幹部的董智成始終憋著一股勁兒,想讓牧民們都過上好日子。為了讓牧民有牧可放,同時不破壞生態,董智成率嘎查兩委成員多次開會,並外出考察、學習,最終決定改良牲畜品種。2004年他籌措資金大膽購進了4頭西門塔爾母牛,在自己的草場上辦起了肉牛養殖場,探索舍飼半舍飼規模化養殖之路,兩年後純收入即達到8萬元。

董智成說

「只靠嘴上說,牧民們不會相信,我要帶頭實驗,告訴大家別的地方可以養,我們這裡也可以做到。」

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董智成在自己致富後,積極為周邊牧民平價提供種公牛20多頭,示範帶動周邊30多戶牧民走上了肉牛養殖之路,有十幾戶牧民家的肉牛已發展到30頭以上,效益非常好。

除了致富帶頭人的標籤外,董智成通過十幾年如一日勤勤懇懇的工作,還成了牧民心中發展生產的貼心人,脫貧攻堅的有心人。

近年來,董智成為嘎查經濟建設東奔西跑,馬不停蹄,每年的工資不及跑路的油錢。但只要是為了牧民,為了集體,他就樂此不疲。2016年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在跌卜新村打機電深井7眼,新增水澆地800畝,埋設低壓管道8000多米,落實全區鄉村建設項目在哈日嘎那新建統建房64套、周轉房19套、衛生室1間,徹底改變了當地牧民的生產生活條件;2017年爭取市級對口幫扶單位幫扶資金10000元,幫助嘎查5名患癌症牧民渡過難關;2019年爭取10000元幫扶資金,用於原額爾登敖包自來水管網的修理和嘎查婦女健康體檢活動。

由於發展畜牧業基礎條件較好,再加上享受國家禁牧補貼等優惠政策,這裡的牧民們慢慢地都過上了好日子,各項生產活動欣欣向榮。但董智成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在發展嘎查集體經濟方面,2017年他積極爭取旗財政一事一議項目20萬元在哈日嘎那新村新建了便民超市一處,採取出租等方式增加集體經濟的收入。2019年爭取光伏扶貧國家投資43萬元,新建光伏發電項目,當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4600元;以嘎查固定資產入股合作社的形式興辦肉牛養殖場,實現集體經濟收入10000元。這些項目為嘎查今後集體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董智成說

「肉牛養殖基礎框架搭起來後,我們要註冊自己的商標品牌,開發牛肉乾、民族工藝品等延長產業鏈的商品,帶動周邊牧民積極參與進來,多渠道增加他們的收入。」

來源:包頭日報

記者:張燕青

編輯:青 森

一審:藺 月

二審:楊秀琴

終審:宋兆華

相關焦點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烏蘭察布日報轉發關注了身殘志不...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烏蘭察布日報轉發關注了身殘志不殘 養兔圓夢想 2020-12-02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李剛:種下黑玉米 甜了農戶心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李剛:種下黑玉米 甜了農戶心 2020-08-31 23: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敖特根巴特爾:更多牧民通過駱駝...
    阿拉善右旗固日班圖拉嘎嘎查牧民敖特根巴特爾依靠駱駝養殖 ,從建檔立卡貧困戶成為脫貧致富帶頭人,現在,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帶領全嘎查的牧民,推動駝產業發展。請看視頻正在講課的就是敖特根巴特爾,他是阿拉善右旗固日班圖拉嘎嘎查的宣傳委員,今年,嘎查建起了駝奶加工廠,打算8月份正式投入生產,牧民賣駝奶原料平均每公斤50元,加工成酸奶、奶酒等銷售,附加值起碼能翻一番。
  • 2021寧夏省考申論熱點:弘揚「蒙古馬精神」,奮力「闖」出新天地!
    他首先表示完全贊成政府工作報告,充分肯定內蒙古一年來的工作,希望內蒙古的同志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蒙古馬精神」就是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2014年初,習近平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市參加牧民那達慕大會時,曾這樣勉勵內蒙古各族幹部群眾:蒙古馬雖然沒有國外名馬那樣的高大個頭,但生命力強、耐力強、體魄健壯。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真心真情真扶貧,實心實意為百姓...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真心真情真扶貧,實心實意為百姓 —— 記駐村第一書記王俊龍 2020-06-24 10: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駿馬長歌 詩意北疆」弘揚蒙古馬精神詩歌朗誦音樂會舉行
    「駿馬長歌詩意北疆」弘揚蒙古馬精神詩歌朗誦音樂會舉行 白玉剛觀看演出 8月25日下午3點,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駿馬長歌詩意北疆」弘揚蒙古馬精神詩歌朗誦音樂會在烏蘭恰特舉行。
  • 「弘揚蒙古馬精神」《千古馬頌》久別重逢
    該劇以民族馬術、馬背雜技、舞馬表演、蒙古族歌舞樂等藝術元素為主要表現形式,融合聲光電、裸眼3D等技術,再現了蒙古民族守望相助、砥礪奮進、追求文明進步的歷程,展示了人與馬、人與草原和諧共處、詩意棲息的大美境界。全劇由序《遷徙》、上篇《馬背家園》、下篇《馬背傳奇》、尾聲《千古馬頌》四部分組成,演繹了蒙古民族與馬相遇、相識、相伴、不離不棄、生死與共的故事。
  • 這些年│贛州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這些年│贛州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2020-12-03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吳軍華用真情灑滿扶貧路
    在這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日子裡,吳軍華對幫扶工作每一步都走的踏實,每件事都幹的穩當。風雨兼程、苦樂相伴,已經數不清多少次走進貧困戶家中噓寒問暖、獻計獻策;已經道不明多少次為助推嘎查集體經濟項目的開展協商對接、籌措資金……走訪調研,摸清底數,打出精準扶貧「組合拳」。
  • 小康路上不落一人
    「孩子都出去打工了,平時有點不舒服,自己去不了醫院。幸虧黨的好政策,現在有你們上門給看病。」每次見到服務團隊的醫務人員,韓桂英都十分激動。當天,扶貧醫療團隊裡的全科醫生、護士、B超及心電圖工作人員,攜帶檢查設備,分別為她提供了體格檢查、用藥指導、健康宣教等醫療服務。  從韓桂英老人家中出來,扶貧醫療團隊又馬不停蹄地來到另一戶老人家中,這早已經成為他們的工作常態。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堅韌不拔挑重擔,卯足幹勁求發展...
    自王彩豔當選上石村的黨支部書記以來,時刻謹記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當時上石村是出了名的後進村,班子不健全,八個村民組只有兩個組通自來水,僅有四個組完成了電力低壓整改,沒有一條完整出行的路,民心渙散,經濟蕭條。從那時起她就暗暗發誓一定要讓上石村舊貌換新顏,開始了艱難的扶貧工作旅程。
  • 中國三大名馬,蒙古馬都排不上?
    當時,俄國人曾攜帶後貝加爾馬及其改良馬在額爾古納河畔放牧或定居,1897年,沙俄修築中東鐵路時,曾輸入一部分種馬改良蒙古馬。1917年至1918年,哥薩克人來到呼倫貝爾草原定居,又帶來了不少馬匹。1934年,日本人在海拉爾設種馬場,引進盎格魯阿拉伯、英純血等種公馬與當地馬雜交。
  • 弘揚勞模精神 凝聚奮進力量
    長期以來,廣大勞模以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卓越的勞動創造、忘我的拼搏奉獻,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作出了巨大貢獻,鑄就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偉大勞模精神,生動詮釋了中國人民具有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為全國各族人民樹立了光輝的學習榜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寶貴精神財富和強大精神力量。
  • 牧民養了一百多匹駿馬,一匹馬12000元,看草原上富裕的牧民
    今年10月份去新疆,在巴音布魯克草原上,看到一位牧民養了100多匹駿馬,是個放牧大戶,按每匹馬8000元計算也是不少資產。巴音布魯克位於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這裡的馬吃天然的牧草,頭大頸短、胸寬鬃長、體格健壯、善奔跑,處於半野生狀態,保留著野性。
  • 陳寶生:偉大時代需要弘揚黃大年精神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對黃大年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以黃大年同志為榜樣,學習他的愛國情懷、敬業精神和高尚情操。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具有深刻的時代內涵和重大的時代意義,是我們進一步做好教育工作的行動指南。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處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時代。偉大時代需要弘揚偉大的精神。
  • 10部「馬主題」公益電影在馬博會期間展映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馬麗俠)為弘揚「蒙古馬精神」, 進一步豐富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期間文化惠民服務內容, 8月20日,自治區電影局、內蒙古電影集團在凱諾星空影城七彩城店舉辦「弘揚蒙古馬精神」電影展映月展映禮。
  • 存欄不足百匹,蒙古怯薛軍已走進歷史,他們的鐵蹄馬也面臨滅絕?
    東北三省也是蒙古馬的產區。華北和西北的部分地區也有分布。蒙古馬根據地域不同分為很多類群其中比較有名的如烏珠穆沁馬、百岔鐵蹄馬、烏審走馬和巴爾虎馬等。而例如三河馬、科爾沁馬、錫尼河馬等則是建國後的培育品種,不歸於蒙古馬進行討論。本文則主要說說百岔鐵蹄馬的故事。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國北方民族就已馴化馬匹。
  • 「悅馬星空」用戶共創計劃,長安馬自達"用戶+"的進化論
    11月20日,長安馬自達正式在廣州車展發布「悅馬星空」用戶共創計劃。2021年—2023年,圍繞「品牌&用戶價值共創」的願景,長安馬自達將依託「悅馬星空」線上工具,打造「悅聯」、「悅創」、「悅享」3大平臺,開展「智享購車」、「舒享用車」、「專享管車」、「價值傳遞」、「價值共創」、「合伙人計劃」、「產品共創」7大行動,進一步強化品牌和用戶粉絲的互動與連接,實現
  • 弘揚探月精神 築夢航天強國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雲端……」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一首《古朗月行》浪漫而形象地描繪了心中對神秘月亮的無限遐想。7月20日,我們迎來了人類月球日。從嫦娥奔月的遠古傳說到如今的探月工程,中國人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歇。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秉持初心,堅定信念,猶如戰馬一路披荊斬棘,一路高歌猛進,不斷追逐著屬於自己的飛天強國夢。
  • 【弘揚蒙古馬精神】敖特根巴特爾:讓嘎查農牧民養駝致富路越走越寬廣
    由於他對駝奶銷售渠道不了解,再加上資金缺乏,一時他的養駝業變得舉步維艱。2014年,敖特根巴特爾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讓敖特根巴特爾的養駝產業走出困境,嘎查兩委班子和駐村工作隊多次上門,了解到敖特根巴特爾的生產經營情況,幫助他申請了貸款。在政府的幫扶下,要強而勤勞的敖特根巴特爾經常天沒亮就起床, 每天為駝群按時補飼、飲水、查看膘情,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