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豔,女,漢族,1971年6月生,赤峰市巴林右旗人,1991年9月參加工作,2002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查幹諾爾鎮上石村黨支部書記。從參加工作至今,王彩豔同志一直奮戰在農村基層一線,一步一個腳印,從一名鄉村教師到上石村黨支部書記,她始終把改變農村貧困面貌,促進群眾生活幸福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和人民的鄭重承諾。
自王彩豔當選上石村的黨支部書記以來,時刻謹記肩膀上沉甸甸的責任,當時上石村是出了名的後進村,班子不健全,八個村民組只有兩個組通自來水,僅有四個組完成了電力低壓整改,沒有一條完整出行的路,民心渙散,經濟蕭條。從那時起她就暗暗發誓一定要讓上石村舊貌換新顏,開始了艱難的扶貧工作旅程。
易地扶貧搬遷是上石村脫貧致富重要方式之一,為破解「一方水土養育不了一方人」的困局,實現偏遠地區建檔立卡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王彩豔把「扶貧+易地搬遷」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她一方面積極與上級部門對接,對安置地點、搬遷後生產生活便利程度、後續扶貧產業支撐等問題與上級部門積極溝通反饋,確保了各項環節無問題。另一方面努力做群眾工作,由於部分群眾顧慮太多,不理解易地扶貧搬遷重大意義,更不願意離開土生土長的老房子,擔心家畜無法飼養,沒有經濟來源,很多群眾仍然處於觀望狀態,還有的群眾對相關政策了解的不全面、不充分,導致誤會頻發,上訪事件不斷,易地扶貧搬遷工程遇到重重阻力。王彩豔面對這一情況,主動帶領村「兩委」、駐村工作隊走村入戶宣傳易地搬遷脫貧致富相關政策,用群眾聽得懂的話語方式去溝通和講解,在她們的不懈努力下,逐漸打消了群眾的種種顧慮,化解了百姓的種種矛盾。在上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及王彩豔等幹部們不斷地宣傳鼓勵下,成功完成了莫日古其格小組的易地扶貧搬遷工程。搬遷之後,王彩豔主動對接鎮黨委、政府和扶貧部門,落實了後續產業項目,脫貧致富的路子變得寬闊起來。

如今的上石村完成了全村的人飲工程3處,達到全村人畜安全飲水全覆蓋;完成全村的電力低壓整改;並成功修通多年來老百姓最期盼的柏油馬路18.6公裡,街巷硬化19.6公裡;2016年至2018年新打農灌井10眼,安裝了6臺變壓器,新增水澆地2000多畝,每畝增收500元左右;申請退耕還林2000多畝;累計申請棚圈6000多平方米;完成了「四室」重建工作,並建成文化活動廣場,使村民辦事有場所,開展活動有陣地;在抓產業調結構方面,藉助赤峰龍騰農牧業發展有限公司,積極的調結構、轉方式,淘汰劣質肉羊和絨山羊,向優質湖羊養殖方面發展,逐步打造全鎮乃至全旗的純種湖羊繁育基地。現在全村共存欄湖羊6千多隻,人均增收1千元左右。王彩豔帶領「兩委」成員,積極想辦法壯大村集體收入,招商引資,搞土地流轉,為村裡創收4萬元左右;爭取自治區派駐巴林右旗扶貧總隊的扶持,新建了一處冷棚,用於壯大集體經濟;爭取組織部的扶持資金40萬元,投入到龍騰公司,公司每年給村集體3萬元紅利,作為村的集體收入。現在上石村的集體收入已達到7萬元左右,爭取年底村集體收入超過10萬元。通過幾年的努力,上石村的整體面貌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群眾生活明顯好轉。村支部也由後進村終於跨進了先進行列,並被評為「十星級」黨支部。
幾年來的村支書工作,王彩豔和人民群眾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也因此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讚譽,並感受到了無比充實和快樂。她說:「今後我會更加努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一名人民滿意、群眾擁戴的好黨員、好幹部」。
圖文:松波
編輯:霍雅麗
審核:麻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