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可以說是對於一位男演員業務能力的最大肯定。同時,成為影帝後也意味著會有更好的資源主動找上門來,讓這些優秀演員有更好的機會發揮自己的演技。也是因此,影帝們通常也是「爛片絕緣體」。
周潤發、成龍、梁朝偉等名字以前就是佳片的代表。但是這幾年以來,這些曾經代表著電影質量的影帝們卻也開始拍爛片了。對於許多人來說,這也是不能理解的事情,所以今天我就從幾個角度來分析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
一,梁朝偉:選片謹慎,也難免馬失前蹄
要知道,即使是諸如薛仁貴這種大唐戰勝也曾馬失前蹄,在大非川大敗於吐蕃軍隊。
拍電影其實也有點像打仗,而挑劇本這一環節則像是在檢閱軍隊的戰力。如果挑到的軍隊士兵都乃精銳,武器輜重也非常充足,那麼打勝仗的把握自然也更高。梁朝偉當年就本著這個心思挑中了《擺渡人》。
王家衛監製,金城武演對手戲,鮑德熹攝影,張叔平美術指導,陳奕迅的音樂。想來梁朝偉在看到這個陣容的時候就決定拍這部戲了,畢竟以以往的經驗來看,這不就是一部豆瓣評分8.2+電影的標準陣容嗎?
但這次梁朝偉錯了。雖然他們有一對王,四個二,奈何碰上了一個不會打牌的導演張嘉佳,一開局就四帶二把6張牌走完了。最後,《擺渡人》收穫了半個娛樂圈明星的「我喜歡」,同時也收穫了豆瓣4.1的評分。
梁朝偉用實際經驗告訴我們,不是你選片謹慎就能避免拍爛片的。
正所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人倒黴時躺著也能接到爛片。
二,周潤發:功成名就,人情帳卻難捋清
我國是禮儀之邦,也是「人情社會」。你今天幫了你,來日有機會你也應該幫我,這可以說是我們社會的「潛規則」。人情社會充滿著人情味,所以有時你會感到很溫馨;但人情社會也難免產生人情債,讓人感到無奈。
兩部《賭神》可以說奠定了周潤發在賭片中至高無上的地位,同時也讓他的事業步入了一個新的高峰。而作為《賭神》系列的導演兼編劇,王晶對於周潤發自然是有恩的。也是因此,當王晶在時隔19年後再找周潤發拍《澳門風雲》時,他自然沒有了拒絕的理由。
誠然,《澳門風雲》算不上很優秀的劇本,但在懷舊題材的加持和王晶的盛情邀請下,發哥也只能和他「玩一把」了。而且這一玩就連拍出了三部。雖然評價不高,但是看得出周潤發還是比較享受這一過程的。
還好,在《澳門風雲3》後發哥也回歸了正常,又拿出了《無雙》這樣的傑作。
話說「人情不是債,急時把鍋賣。」也希望發哥的人情還的差不多了,以後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優秀作品。
三,梁家輝:出名甚早,有爛片但無爛角
1983年,27歲的梁家輝就憑藉《垂簾聽政》問鼎了金像獎影帝,成為了金像獎歷史上最年輕的影帝。但就是這樣一位年輕影帝,卻一度成為無情的「爛片生產機器」。
在上世紀就曾主演過《阮玲玉》、《監獄風雲》、《新龍門客棧》的梁家輝,卻在這幾年出演了《阿修羅》、《封神傳奇》這樣實打實的爛片,也是讓觀眾很是不解。
在拍《阿修羅》與《封神傳奇》前,梁家輝常在媒體前說:「我演過爛片,但沒有爛角色」。確實,「千面影帝」梁家輝雖然演過爛片,但是在這些電影中他的表演卻是無可挑剔的。這些爛片在一定程度上其實也磨鍊了他的演技。
不過在拍完以上兩部「裡程碑」式的爛片後,梁家輝也很少說這句話了。
正所謂「詩稱國手徒為爾, 命壓人頭不奈何。」是影帝又如何,碰到這樣的劇本你也沒處發揮呀。
四,成龍:大哥難當,為兄弟不能停下
2019年對于成龍的事業來說是「關鍵一年」。在這一年裡,他相繼拿出了《神探蒲松齡》和《龍牌之謎》兩部究極爛片,也把他通過《英倫對決》建立的好感消耗殆盡。「成龍演爛片」也逐漸形成了共識。
成龍演爛片首先自然是考慮到了他自己,具體原因可能包括片酬、人情之類的,我也不太清楚。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其實也考慮到了成家班。
了解成龍的都知道,他自己是有著一個團隊,也即成家班來協助他完成電影中各種打鬥場面的。所以有時候,為了照顧這一批人,成龍也難免拍一些製作水準沒那麼高的電影了。
不過,相比於這個原因,我是更願意相信成龍只是不願意停止工作罷了。畢竟一個演了幾十年戲的人,如果哪天突然不工作了,那麼他自己也會感覺不習慣的。
正所謂「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大哥可能不怕「高處不勝寒」,但奈何人間依然有牽掛呢。
小結
除了上面提到的周潤發,劉德華其實也是看在與導演孫健君友情的份上,才決定出演的《富春山居圖》。而古天樂演爛片則和成龍有著相似的原因,畢竟作為香港演藝人協會的會長,不少人還指望著他「吃飯」呢。
總的來說,很多時候出演爛片也並非「影帝們」的本意,只不過人生在世總難免遇到諸多無奈與意外。所以以後再看到影帝們「自掉身價」演爛片大家也無須驚訝了,畢竟,影帝也終究只是演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