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角藻因外觀上類似於鹿角的分枝而得名,在水草缸中很常見,有時也會被誤認為是黑毛藻,但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鹿角藻有很明顯的分枝,而黑毛沒有,而且藻體沒有黑毛纖細。
鹿角藻的成因:主要是其孢子被無意中帶入水草缸,然後在合適的條件下伺機萌發所致,一般認為是在高光度,水循環不良及低二氧化碳及高氨氮的水體中更容易萌發。然後在過濾的出水口及二氧化碳細化器上也有發現鹿角藻的痕跡,所以水循環不良及二氧化碳偏低並不是鹿角藻的成因,然而發現在鹼性水質、高硬度、高TDS的水質中鹿角藻更容易萌發,通過反覆試驗發現,高硬度高TDS水質是鈣含量較高,鈣含量較高會抑制水草對於鉀肥的吸收從而抑制水草生長,水草生長不良會更加導致鹿角藻蔓延,所以,水質的調節與適量添加鉀肥才是鹿角藻預防的關鍵。
幸運的是鹿角藻生長速度並不快,小範圍的鹿角藻爆發可以通過2%濃度的戊二醛點射去除,以每40升(魚缸水量計算是:長*寬*高/1000)水草缸,水質PH7.0以上不超過3毫升的使用量,PH7.0以下不超過5毫升,用打肥器或者注射器進行小範圍噴射,同時關閉過濾,防止局部濃度被稀釋。
大範圍的鹿角藻爆發只能全缸添加戊二醛,劑量同樣2%濃度的戊二醛,以每40升(魚缸水量計算是:長*寬*高/1000)水草缸,水質PH7.0以上每日添加3毫升的使用量,PH7.0以下每日5毫升,連續三天,需開過濾器循環,鹿角藻會變紅,然後變白慢慢枯萎消失。但是一些耐受性差的水草,如珍珠草、迷你矮、水芹等會有溶葉現象,但是幾天後就會長出新葉,而且很健康的新葉。魚蝦的耐藥性很強,沒有發現魚蝦死亡的現象。
用藥三天後發現鹿角藻變紅,或者用藥第一天發現鹿角藻變紅就可以第二天大量換水了,不過建議還是三天為好,主要為了徹底去除鹿角藻孢子。
如果原水質硬度較高,硬度GH超過12以上,TDS超過800,可以添加一些RO過濾水,或者純淨水進行調節,儘量使GH維持8左右、TDS維持在300左右,同時添加鉀肥,促進水草生長。只有水草生長良好,鹿角藻就無在爆發可能。
注意事項:
戊二醛有刺激性氣味,注意通風換氣,如粘到皮膚應用自來水清洗乾淨;
小範圍點射應關閉過濾器半小時,大範圍去除過濾器應24小時開;
戊二醛添加後,水質會出現白灼,為正常現象;
鉀肥應適量添加,鉀肥過多會抑制水草對鈣的吸收而出現縮頂新葉矮小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