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陸缸裡的溼度高所以很適合豬籠草。
諾斯豬籠草養殖難很高,在原生地生長在石灰巖上,石灰巖是鹼性,但土壤又是酸性的,這二者很矛盾,調解好酸鹼度它也就能養好了。
諾斯豬籠草是特產於婆羅洲的熱帶食蟲植物。分布於海拔0~500m的地區。諾斯豬籠草得名於首先發現它的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諾斯豬籠草相當的出名, 在19世紀後半葉它作為沙撈越特有植物的一個代表。諾斯豬籠草最先由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在石隆門(Bau)地區發現。哈裡·維奇(Harry Veitch)將其鑑定為一個新的物種,並派查爾斯·柯蒂斯(Charles Curtis)去尋找,最後將諾斯豬籠草的種子寄往了英國。1881年,約瑟夫·道爾頓·胡克(Joseph Dalton Hooker)用瑪麗安娜·諾斯的名字命名了諾斯豬籠草。1876年,編號為M.North s.n.的諾斯豬籠草的模式標本收集於沙撈越(Sarawak)的燕窩山(Jambusan)。現存於英國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在瑪麗安娜·諾斯的自傳《一生快樂的回憶(Recollections of a Happy Life)》中,提到了諾斯豬籠草,她對諾斯豬籠草的發現這樣寫道:諾斯給捕蟲籠畫了一幅畫,畫像現存放於英國國家植物的瑪麗安娜·諾斯畫廊(Marianne North Gallery )中。
以下是水陸缸裡種了4年的,啥也不說了,看籠子大小(可對比一下1.86米身高的一隻大手下的籠子),看開唇之大,華麗無比,看籠子的顏色。
葫蘆豬籠草比較小型的一種,因籠子外形比較像葫蘆而得名,比較適合水陸,我這個種在水面頂部,強大的溼度使它非常舒服的環境,結籠不斷。
這是水陸缸其中一角,各種豬籠草,鳳梨,辣椒榕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