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氏豬籠草(N.chaniana)——婆羅洲豬籠草巡禮(一)

2021-02-09 IM農場

陳氏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個品種,全身都有絨毛,密集程度和有腺豬籠草(N.glandulifera)有的一拼。上位籠呈黃綠色,瓶口寬闊而瓶身細長,最高可達25cm。瓶蓋基部下方有一個尖鉤狀突起,這個特徵只在細毛豬籠草(N.pilosa)和胡瑞兒豬籠草(N.hurelliana)上出現過。

產於婆羅洲北部,馬來西亞的沙巴(Sabah)和砂拉越(Sarawak)高山中的苔蘚森林(mossy forest)。

(紅色區域為陳氏豬籠草分布區草圖)

這裡經常性或季節性的環繞著雲霧,也稱為雲霧森林。地面和植被上通常覆蓋著豐富的苔蘚,持續性的雲霧環繞著植被,也減弱了陽光及蒸發。大多數降水是以霧氣凝結的形式出現的,霧氣先凝結於葉片上,再滴落至地面。

陳氏表面的絨毛,能非常有效的收集霧氣凝結的水分。

陳氏的名字來源於馬來西亞自然歷史出版社的常務董事,博物學家陳周倫(Chan Chew Lun)。

這個品種在2006年正式命名前,一直被大家當作細毛豬籠草(N.pilosa,現在是另一種顏色完全不一樣的品種),故2006年之前人工種植的細毛基本上都是陳氏。

陳氏是很好養的中-高地豬籠草,在北京夏季基本不會縮水,就是生長速度比較慢。光照方面沒有特殊要求,半日照到明亮散射光都可以,也看不出明顯差別。是比較適合小缸種植的品種。

陳氏1號:2015年4月購得。由於冬季需要卷棉被保溫,導致缺光,所以籠子基本沒啥看頭。

陳氏2號:老徐寄養的

BE出售過新加坡植物園捐贈的單個個體的克隆(BE-3673),以及無菌播種的實生苗(BE-3434,目前無法確定是否為雜交)。

(BE-3673,陳氏)

在野外,陳氏和維奇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N. chaniana x veitchii)是比較常見的,BE也出售過這個雜交種,不過似乎不是很受歡迎?

(BE-3137,陳氏交維奇)

MT還出售過一款風鈴豬籠草和它的雜交種N. campanulata x chaniana,看到這交種的父母本時,我的期待值還是蠻高的。但我看過「臺灣蝕」給出的照片,不太理解為什麼出現了有斑點的個體

(「臺灣蝕」的風鈴交陳氏圖片)

對於有條件養中、高地豬籠草的愛好者,陳氏也算是一個極有特色的收藏品種吧。

歡迎關注IM農場的微信公眾號:imnongchang

會不定期給大家帶來最新最有趣的食蟲植物圈裡的資訊

相關焦點

  • 水陸缸裡的豬籠草
    水陸缸裡的溼度高所以很適合豬籠草。
  • 豬籠草,美麗的陷阱!
    【11】Nepenthes macrovulgaris大型平庸豬籠草大型平庸豬籠草是婆羅洲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在拉丁語中「macro」表示大型的,「vulgaris」表示普通的、平庸的。【27】Nepenthes veitchii維奇豬籠草是原產於婆羅洲。多存在於婆羅洲北西部也可在加裡曼丹地區(Kalimantan)發現
  • 豬籠草:熱帶雨林的豬籠草與動植物-瑪麗安娜·諾斯
    美術作品繪製材質:植物油畫 – 板面油畫美術作品名稱:塞席爾盛開的豬籠草和變色龍 美術作品作者:瑪麗安娜·諾斯(Marianne North) 美術原作收藏國家:聯合王國 原作收藏方所在城市:英國里奇蒙(Richmond) 原作收藏方:皇家植物園,英國皇家植物園 藝術家創作時間:大約在1883年 畫家作畫年齡:大約是53歲。
  • 二齒豬籠草怎麼養?豬籠草科植物二齒豬籠草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二齒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bicalcarata),又稱二距豬籠草,是婆羅洲西北部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其種加詞來源於拉丁文,「bi」意為「二」,「calcaratus」意為「尖狀物」,指其兩個尖齒狀結構。二齒豬籠草為蟻棲植物,與弓背蟻之間存在著互利互惠的關係。
  • 豬籠草陪你過年——白環豬籠草
    白環豬籠草白環豬籠草 Nepenthes albomarginata,是一種分布很廣泛的物種,在婆羅洲、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都有分布。海拔分布範圍為0~1200米。白環豬籠草種加詞是由拉丁詞albus(白色)和marginatus(邊緣)形成的,是指該物種特有的白色毛狀體,在它的籠身上非常顯眼。除了籠身上這特別的白環,最特別的是它很挑食。對於大多數豬籠草來說,生存環境那麼惡劣,有的吃已經不錯了,而有些更是為了活命甘願做「馬桶」。可白環豬籠草就是那麼任性,它只捕食白蟻。
  • 豬籠草陪你過年——王侯豬籠草
    王侯豬籠草王侯豬籠草Nepenthes rajah,又名馬來王豬籠草,是婆羅洲、馬來西亞沙巴坦布幼崑山附近及基納巴盧山地區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王侯豬籠草以巨大的甕形捕蟲籠而聞名於世,其捕蟲籠可高達41釐米,寬至20釐米,容積可達3.5升,其中的消化液可達2.5升,相當於兩瓶大可樂的量,是豬籠草屬中捕蟲籠容積最大的物種之一。傳說成熟的王侯豬籠草可以吃下一隻體型正常的老鼠或小型哺乳動物,可謂十分彪悍!
  • 豬籠草陪你過年——風鈴豬籠草
    風鈴豬籠草N. campanulata,種加詞「campanulata」意為鐘形,描述的正是它捕蟲籠的形狀,它原產於婆羅洲,分布範圍十分狹窄。風鈴豬籠草整體短小,莖有20~50釐米長,4毫米厚。籠蔓短而硬,很少超過4釐米長,可謂是十分迷你,是最小的豬籠草之一。
  • 神奇豬籠草,會吃東西的植物
    觀察大自然的時候,通常我們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動物身上,對植物的關注則不夠。圖為二齒豬籠草,它們生活在汶萊低地的沼澤林中。  我一直為食蟲的亞洲豬籠草著迷不已,於是2013年我前往婆羅洲進行了為期6周的考察。
  • 全球最大的肉食植物,豬籠草之王:馬來王豬籠草
    馬來王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rajah),又名王侯豬籠草、拉賈豬籠草及豬王豬籠草,是婆羅洲馬來西亞沙巴坦布幼崑山附近及基納巴盧山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馬來王豬籠草僅生長於蛇紋石土壤基質中,特別是有地下水滲出、土壤鬆散且長期溼潤的地區。
  • 二齒豬籠草(N. bicalcarata):食蟲植物中的蟻棲植物
    二齒豬籠草的尖牙狀結構特寫:二齒豬籠草原產於婆羅洲,野外主要棲息地發現於加裡曼丹西北部,砂勞越,汶萊和沙巴西南部的泥炭沼澤森林中,因底層土壤缺氧常富含有毒的高濃度生物鹼和單寧,所以淺根系的二齒豬籠草一般生長在紅柳桉(Shorea albida)林下上表層泥炭和落葉層中,有時也出現在白沙土上的石楠林中。
  • 特色各異的豬籠草,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們長不了的形狀!
    對於豬籠草,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有很多植物愛好者也常常將它養來觀賞或者利用它來捕捉蚊蟲。但是我們常常以為豬籠草就只有一種,其實它品種繁多,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它長不了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形狀各異的豬籠草吧!
  • 科普一下,了解蘋果豬籠草的請舉手
    由於蘋果豬籠草擁有特別的捕蟲籠和獨特的生長習性,使得它在豬籠草屬中十分的與眾不同。F.E.勞埃德翻譯了以下特羅爾在1932年對蘋果豬籠草的描述:。「在蘇門答臘島以西的西比路島上,我在一個沼澤森林的大量植被中發現了蘋果豬籠草。這真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又難忘的景象。
  • 菲律賓發現新豬籠草 體積之大可「吞鼠」(圖)
    英國植物學家在菲律賓發現一種豬籠草,體積之大可以「吞食老鼠」。  發現者將這一植物命名為「阿滕伯勒豬籠草」,以示對英國著名自然學家、自然類紀錄片製作人戴維·阿滕伯勒爵士的尊敬。  「吞食」老鼠  世界上已知大約120種豬籠草。這類植物通常色彩豔麗,以方便誘捕動物,主要是昆蟲,並利用消化酶將其分解吸收。而能夠「吃掉」老鼠的豬籠草比較少見。  植物學家斯圖爾特·麥克弗森、阿拉斯泰·羅賓遜和沃爾克·海因裡希考察小組於2007年在菲律賓巴拉望島中部維多利亞山區的一座山峰上發現了一種豬籠草,高達1.2米。
  • 8種豬籠草,奇葩食蟲植物一覽
    豹斑豬籠草(學名:Nepenthes burbidgeae),其種加詞「burbidgeae」來源於弗雷德裡克·威廉·伯比奇的姓氏「Burbidge」。豹斑豬籠草可能是所有產於基納巴盧山的豬籠草中最稀有的。 豹斑豬籠草生長習性:它典型的原生地為苔蘚森林和山地森林中低矮的灌木叢和開闊的陡峭山脊。豹斑豬籠草只紮根於泥炭中。
  • 新年繼續看「豬"-《51種豬籠草》續集
    >Nepenthes ampullaria英文名:Apple Nepenthes↓蘋果豬籠草的地籠和攀緣莖蘋果豬籠草是一種非常特別且分布廣泛的豬籠草,其存在於婆羅洲(通常認為蘋果豬籠草與同屬其他物種的近緣關係並不密切,而被視為豬籠草屬中的一個獨立的分支↓蘋果豬籠草的上籠
  • 全球最大食肉植物豬籠草 最喜歡吃老鼠青蛙(圖)
    豬籠草「吞吃」老鼠(資料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26日報導,20世紀80年代在婆羅洲發現的巨型食肉植物「紅心女王」日前被英國皇家園藝協會(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正式認定為一個新物種
  • 8種豬籠草和外來食蟲植物名錄
    他可能是在基納巴魯山發現的所有豬籠草中最稀有的。豬籠豹的生長習性:其典型的原生棲息地是苔蘚林和山林中低矮灌木叢和開闊陡峭的山脊。泥炭中的豬籠草紮根。在更開闊的地方,豬籠豹經常爬到灌木叢(Leptospermumjavanicum)。偶爾,他會生長在竹林中。
  • 豬籠草不是食蟲植物麼,為什麼它們心甘情願成為動物的馬桶?
    豬籠草是豬籠草科豬籠草屬植物的統稱,它的葉子特化出一個獨特的器官——捕蟲籠,這個捕蟲籠呈圓筒形,籠口有蓋子,因為長得像豬籠,所以得名豬籠草。動物的糞便中也含有豐富的營養,有些豬籠草便開動腦筋:直接吃糞便不是也很好麼~樹鼩的馬桶生活在婆羅洲的馬來王豬籠草(Nepenthes rajah),是世界上捕蟲籠最大的豬籠草。它的籠蓋上有很多分泌腺,能分泌香甜的蜜汁吸引山地樹鼩等哺乳動物前來舔食。
  • 植物知識科普,小編帶你了解長毛豬籠草
    長毛豬籠草的生長適溫為25~30℃,3~9月為21~30℃,9月至翌年3月為18~24℃。冬季溫度不低於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長,10℃以下溫度,葉片邊緣遭受凍害。長毛豬籠草對水分的反應比較敏感。豬籠草在高溼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發育,生長期需經常噴水,每天需4~5次。如果溫度變化大,過於乾燥,都會影響葉籠的形成。長毛豬籠草為附生性植物,常生長在大樹林下或巖石的北邊,自然條件屬半陰。
  • 豬籠草形態特徵
    豬籠草形態特徵: 豬籠草為多年生藤本植物,莖木質或半木質,差不多3米多高,攀援於樹木或者沿地面而生。葉一般為長橢圓形,末端有籠蔓,以便於攀援。在籠蔓的末端會形成一個瓶狀或漏鬥狀的捕蟲籠,並帶有籠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