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植物學家在菲律賓發現一種豬籠草,體積之大可以「吞食老鼠」。
發現者將這一植物命名為「阿滕伯勒豬籠草」,以示對英國著名自然學家、自然類紀錄片製作人戴維·阿滕伯勒爵士的尊敬。
「吞食」老鼠世界上已知大約120種豬籠草。這類植物通常色彩豔麗,以方便誘捕動物,主要是昆蟲,並利用消化酶將其分解吸收。而能夠「吃掉」老鼠的豬籠草比較少見。
植物學家斯圖爾特·麥克弗森、阿拉斯泰·羅賓遜和沃爾克·海因裡希考察小組於2007年在菲律賓巴拉望島中部維多利亞山區的一座山峰上發現了一種豬籠草,高達1.2米。
考察組發表聲明說:「這種大型的食肉植物非同尋常。一些食肉植物不僅可以"捕捉"昆蟲,還可以"捕捉"像老鼠這樣的嚙齒類動物。毫無疑問,新發現的這種豬籠草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英國《泰晤士報》18日援引麥克弗森的話報導:「這不是玩笑話。它是豬籠草中外形最大的一種,這種類型完全可以"吞食"老鼠。」
除這種大型豬籠草外,考察組還發現了另外一些稀有植物。麥克弗森說,他們發現了超過10種新植物。
食肉植物考察組今年早些時候將其發現發表在《林奈學會植物學雜誌》上。
阿滕伯勒豬籠草葉頂的瓶狀體又大又深,「瓶內」充滿液體。這種豬籠草分泌花蜜以吸引昆蟲和一些嚙齒類動物。麥克弗森說:「當獵物掉入"陷阱"中,液體中的酸類和消化酶類物質會腐蝕獵物的柔軟部分,最後只剩下骨頭。」
關於食肉植物的記載早已有之。1862年英國自然學家在東南亞婆羅洲地區觀察到老鼠淹死在植物中的現象。
阿滕伯勒爵士1995年在他參與製作的系列電視節目「動物園探索」中介紹過豬籠草這種植物。他當時說:「我曾經在野外見到過這種植物,主要是在婆羅洲地區。它們是很討人喜歡的植物。」
2000年,兩名傳教士在巴拉望島安裝廣播轉播裝置時看到這種植物。麥克弗森等人正是沿著傳教士當時的路線行進,發現了這種大型豬籠草。
真人命名發現這種植物後,考察組決定將其命名為「阿滕伯勒豬籠草」,以示對阿滕伯勒的尊敬。
麥克弗森說:「他(阿滕伯勒)激勵了整整一代人去保護環境並使人們廣泛地理解植物的多樣性。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對他的感謝。」
現年83歲的阿滕伯勒則表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發現的豬籠草讓他深感榮幸。他說,豬籠草家族是「非常神奇的植物,我一直認為它們不同尋常,非常優雅、迷人」。(彭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