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諾泰生物科技2批次米粉、韓國進口膳府釀造醬油501不合格

2021-01-09 同花順財經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2020年 第34號〕。

  其中,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區哈皮寶貝母嬰用品生活館銷售的、標稱江西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咪可鈣鐵鋅營養米乳、原味營養米粉,(規格460g/罐、生產日期2020/8/12)維生素A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檢驗結果為9.66μgRE/100kJ、9.73μgRE/100kJ;標準值為14 ~ 43 μgRE/100kJ;產品包裝明示值為17.8μgRE/100kJ,17.5μgRE/100kJ。

  維生素A又名視黃醇,是人類必需的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眼部症狀,最主要的是夜盲症和乾眼症;維生素A補充劑用量過大可引起中毒,中毒主要表現為嗜睡或過度興奮、頭痛、嘔吐等高顱壓症狀。《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GB 10769―2010)中規定,嬰幼兒穀物輔助食品維生素A含量應處於14~43μgRE/100kJ之間,且《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GB 13432―2013)中規定,營養成分的實際含量不應低於標籤明示值的80%。本次不合格樣品實際檢測含量既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也不符合產品標籤標示要求。特殊膳食食品中維生素A不達標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原料質量不達標;也可能是受生產工藝條件的限制,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產生損耗;還可能是企業對相關法規標準的理解不夠透徹或者是企業未按標籤明示值的要求進行添加。

  河北省邯鄲市陽光超市有限公司天鴻店銷售的、標稱SEMPIO FOODS COMPANY出口的、膳府(上海)商貿有限公司進口的膳府釀造醬油501(原產國:韓國)(規格930ml/瓶、生產日期2019/9/30),胺基酸態氮(以氮計)不符合產品標籤標示要求,檢驗結果為0.96g/100mL;標準值為≥0.4g/100mL;產品包裝明示值為≥1.06g/100mL。

  不久前,另一批次膳府醬油也被檢出胺基酸態氮項目不合格。

  據2020年11月6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關於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27號),四川省麥德龍商業集團有限公司成都青羊商場銷售、標稱SEMPIO FOODS COMPANY出口的、膳府(上海)商貿有限公司進口的膳府釀造醬油501(原產國:韓國,生產日期:2019/7/2),胺基酸態氮(以氮計)檢測值為0.93g/100mL,標準規定為不小於1.06g/100mL。

  胺基酸態氮是醬油的特徵性品質指標之一,胺基酸態氮含量越高,醬油的質量越好,鮮味越濃。胺基酸態氮不合格主要影響產品的風味。《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醬油》(GB 2717―2018)中規定醬油中胺基酸態氮≥0.4g/100mL,該批次產品中胺基酸態氮的檢出值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但是由於該批次產品標籤明示值規定「胺基酸態氮≥1.06g/100mL」,所以不符合產品標籤明示要求。醬油胺基酸態氮含量不符合產品明示值要求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生產工藝不符合標準要求,未達到要求發酵的時間或是產品配方缺陷的問題;也可能是標籤明示值標識過高與實際情況不匹配;還有可能是個別企業為降低成本而故意摻假。

  據膳府中文官網簡介,膳府成立於1946年,以醬油工廠發家。1958年,膳府為管理醬品質,在韓國成立首家「醬類專業研究所」。2008年,膳府在上海成立分公司。而在產品介紹頁面中,膳府稱旗下的「釀造醬油501」經6個月的緩慢發酵而成,屬特級醬油,是韓國的代表性釀造醬油。

  貴州省貴陽家旺興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的、來自貴州省貴陽嘉旺屠宰加工有限公司的豬肝,多西環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多西環素是一種四環素類藥物,一般用於治療衣原體、支原體感染。長期大量攝入多西環素殘留超標的食品,可能在人體內蓄積,引起胃腸道症狀、皮疹、嗜睡、口腔炎症、肝腎受損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規定,多西環素在豬肝中的殘留限量值為300μg/kg。豬肝中多西環素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養殖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疫病,養殖戶違規加大用藥量或不遵守休藥期規定,致使上市銷售產品殘留量超標。

  淘寶網康膳熟食(經營者為山東省聊城市冠縣貴族食府)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山東省聊城市冠縣喜樂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山椒鳳爪,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標稱廣東省肇慶市萬鄉園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蜂蜜(百花蜂蜜),菌落總數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不是致病菌指標,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的衛生狀況。如果食品的菌落總數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還會加速食品腐敗變質,可能危害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熟肉製品》(GB 2726―2016)中規定,熟肉製品(除發酵肉製品外)一個樣品中菌落總數的5次檢測結果均不得超過105CFU/g,且至少3次檢測結果不超過104CFU/g。《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蜂蜜》(GB 14963―2011)中規定,蜂蜜中菌落總數不得超過103CFU/g。肉製品、蜂蜜中菌落總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企業未按要求嚴格控制生產加工過程的衛生條件,也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或儲運條件不當等有關。

  天貓醇厚食品專營店(經營者為四川省成都醇厚食品有限公司)在天貓(網店)銷售的、標稱重慶逗樸客坊食品有限公司委託貴州苗寨情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重慶香腸(茴香味)、重慶香腸(辣香味)、重慶香腸(陳皮味),氯黴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氯黴素是醯胺醇類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長期食用檢出氯黴素的食品,可能引起噁心、嘔吐、食慾缺乏、舌炎、口腔炎、過敏以及其他不良反應,還可能對造血系統、神經系統造成損害。我國發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五批)》(整頓辦函〔2011〕1號)中將氯黴素列為在肉製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在肉製品中不得檢出。肉製品中檢出氯黴素的原因,可能是養殖戶在養殖中違法使用。

  淘寶網蘭州亞可喜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經營者為甘肅省蘭州亞可喜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甘肅省蘭州亞可喜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甘草杏肉,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以脫氫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脫氫乙酸及其鈉鹽作為一種廣譜食品防腐劑,對黴菌和酵母菌的抑制能力強。脫氫乙酸及其鈉鹽能被人體完全吸收,並能抑制人體內多種氧化酶,長期過量攝入脫氫乙酸及其鈉鹽會危害人體健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中規定,不允許蜜餞中使用脫氫乙酸及其鈉鹽。甘草杏肉中脫氫乙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為防止食品腐敗變質超限量使用了該添加劑,也可能是其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該添加劑含量較高,還可能是在添加過程中未準確計量。

  標稱江蘇省宿遷市洋河鎮藍陽河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紅色回憶 濃香型白酒」(珍藏版),酒精度不符合產品標籤標示要求。

  酒精度又叫酒度,是指在20℃時,100毫升酒中含有乙醇(酒精)的毫升數,即體積(容量)的百分數。酒精度是酒類產品的一個重要理化指標,含量不達標主要影響產品的品質。《濃香型白酒》(GB/T 10781.1―2006)中規定,酒精度實測值與標籤標示值允許差為±1.0%vol,其含量應符合相關要求。酒精度未達到產品標籤明示要求的原因,可能是個別企業生產工藝控制不嚴格或生產工藝水平較低,無法準確控制酒精度;也可能是個別企業為降低成本,用低度酒冒充高度酒;還可能是生產企業檢驗器具未檢定或檢驗過程不規範,造成檢驗結果偏差。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sqc

相關焦點

  • 上海市浦東新區抽檢醬油樣品10批次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2019年5月調味品監督抽檢信息,共抽檢醬油樣品10批次,均未發現不合格。本次抽檢的調味品為醬油。抽檢依據是《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醬油衛生標準》(GB 2717)等標準及產品明示標準和指標的要求。
  • 食藥監總局:7批次米粉被檢出黃麴黴毒素B1項目不合格
    在特殊膳食食品監督抽檢中,共抽檢130家企業的520批次產品,有44批次不合格。   本次抽檢的特殊膳食食品主要包括嬰兒配方食品、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食品、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和嬰幼兒罐裝輔助食品。抽檢項目包括重金屬、生物毒素、微生物、品質指標、其他汙染物等69個指標。   從本次公布的不合格產品中發現,標稱江西海斯易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5個批次米粉被檢出黃麴黴毒素B1項目不合格。據了解,黃麴黴毒素B1不但具有極強的三致毒性,而且急性毒性也相當高,半致死劑量為0.36mg/kg體重。
  • 寧夏抽檢調味品樣品131批次 不合格6批次
    信息顯示,本次共抽檢調味品樣品131批次。其中:醬油14批次,10批次合格,4批次不合格;食醋8批次,7批次合格,1批次不合格;味精5批次,合格;固體複合調味料49批次,48批次合格,1批次不合格;半固體複合調味料29批次,合格;香辛料類14批次,合格;液體複合調味料12批次,合格。
  • 查出兩個牌子的醬油不衛生,黃豆醬油、葵花醬油全在內
    炒菜放點醬油添味,做湯滴幾滴醬油提鮮,就連醬油拌白米飯,都能吃得津津有味,醬油是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調料品黑龍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1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該局組織完成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421批次,16類食品,共10批次不合格。
  • 國家食藥監局檢出5批次水產品不合格 含孔雀石綠鎘超標
    對於在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我局已組織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依法對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進行立案調查,並已對相關企業產品及時採取下架、召回等措施。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督促企業認真落實主體責任,查明生產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防控食品安全風險。
  • 食藥總局通報糧食抽檢結果 37批次不合格
    抽檢米粉製品樣品162批次,不合格樣品數為7批次,樣品不合格率為4.32%,檢出不合格的檢測項目為大腸菌群。2. 抽檢方便粥、方便盒飯、冷麵及其他熟制方便食品等樣品93批次,不合格樣品數為5批次,樣品不合格率為5.38%,檢出不合格的檢測項目為菌落總數、黴菌。3.
  • 21批次食品不合格!廣西這些堅果炒貨、調味品等被通報
    其中,3批次水果製品和2批次蔬菜製品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不合格產品分別為:廣西南百超市有限公司桂平分公司銷售的標稱「廣西南寧琴華貿易有限公司江南分公司」生產的「甜欖」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8-04-21,規格:250g/瓶)、南寧市大麥百貨商行銷售的標稱「廣西仙珠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珍珠桂圓肉」樣品(生產日期/批號:2018-07-24,規格:250克/
  • 質檢總局:8月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化妝品274批
    (釀造醬油)中國臺灣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廈門科名星商貿有限公司10188超範圍使用添加劑對羥基苯甲酸丁酯退貨廈門1832103100000金蘭油膏(釀造醬油)中國臺灣金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廈門騰榮貿易有限公司
  • 市場監管總局抽查48批次玻璃食品瓶罐產品 不合格2批次
    本次共抽查了河北、遼寧、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和陝西共14個省、自治區44家企業生產的48批次玻璃食品瓶罐產品,有2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抽查發現,贊皇縣海華玻璃製品有限公司、大連環魯包裝有限公司兩家企業生產的2批次產品不符合標準的規定,涉及到內表面耐水性項目。
  • 天津抽檢發現7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汙染、農藥殘留、質量...
    抽檢樣品共計202批次,其中合格195批次、不合格7批次,本次抽檢合格率97%。不合格食品涉及肉製品、食用農產品、調味品。不合格項目涉及微生物汙染、農藥殘留、質量指標問題。  2批次肉製品檢出微生物汙染超標,分別為味通天下食品科技(天津)有限公司生產的香辣翅尖、香辣鴨脖,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超標。
  • 江蘇省消保委發布120款醬油產品比較試驗報告
    5、真菌毒素和汙染物指標醬油使用的原料以大豆、小麥等糧食為主,因此我們對這類原料中容易出現問題且最易致癌的黃麴黴毒素B1進行了檢測,結果所有的樣品均未檢出黃麴黴毒素B1,這說明企業在生產醬油時的選料是非常嚴格的,沒有使用不合格的原料進行生產。
  • 多款醬油不達標!安徽發布9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據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消息:近期,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速凍食品、調味品、飲料、食品添加劑等4類食品344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35批次、不合格樣品9批次,不合格樣品涉及微生物指標、質量指標與標籤不符等問題。
  • 湖南省市場監管局抽檢8大類食品202批次樣品 不合格4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6月14日,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202批次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的公示。信息顯示,該局近期組織開展監督抽檢調味品、飲料、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製品、蔬菜製品、水果製品、水產製品等8大類食品202批次樣品,根據食品相關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不合格4批次、合格198批次。
  • 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6批次食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2020年10月22日,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關於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第41期)。據通告,近期,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餐飲食品、糧食加工品、保健食品等27大類食品共846批次,其中合格樣品830批次,不合格樣品16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 3月2.36噸進口蜂蜜不合格,有紐西蘭蜂蜜違規用化學物質
    3月2.36噸進口蜂蜜不合格,有紐西蘭蜂蜜違規用化學物質 新華網 2016-04-29 17:28 來源:澎湃新聞
  • 廣東長興生物科技公司又一批次保健食品檢出不合格
    本期監督抽檢中發現的1批次不合格保健食品,廣東長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貝興牌大豆磷脂軟膠囊,批號:RDD192241,菌落總數超標,檢驗結果為4600CFU/g,標準值為≤1000CFU/g。菌落總數是用來判定食品被細菌汙染的程度及衛生質量,它反映食品在生產過程中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以便對被檢樣品做出適當的衛生學評價。
  • 質檢總局:7月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化妝品428批
    1.92違規添加「紅花提取物、仙人掌提取物、銀杏提取物」銷毀上海2582103100000金蘭油膏(釀造醬油廈門騰榮貿易有限公司5000違規使用對羥基苯甲酸丁酯退貨廈門2602103100000金蘭油膏(釀造醬油
  • 21噸進口菲律賓香蕉不合格 被依法銷毀(圖)
        昨日,山東檢驗檢疫局發布今年上半年山東口岸截獲疫病疫情及進口貨物檢出情況,共在進境動植物及其產品中截獲植物疫情15263批,檢出涉及重要安全衛生項目的不合格進口食品化妝品122批,共檢驗監管進口工業品42340批、275.92億美元,檢出不合格6523批次、42.51億美元。
  • 河南省市場監管局通告2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關於2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 第38號〕。近期,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了糧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方便食品、餅乾、罐頭、速凍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酒類、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19大類食品547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521批次,不合格樣品26批次。
  • 青海這10批次食品檢出不合格,涉及牛羊肉、草魚、米粉等
    餐(飲)具中檢出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可能是部分單位使用的洗滌劑不合格或使用量過大,未經足夠量清水衝洗或餐具漂洗池內清洗用水重複使用或餐具數量多,造成交叉汙染,進而殘存在餐(飲)具中。   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問題,分別為西寧家樂購超市有限公司城中分公司銷售的米粉(生產日期為2020-10-13),經青海省食品檢驗檢測院檢驗,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