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空之眼》是一部通過戰爭對人性探討的影片(值得深思)

2021-01-13 東林溪庭

電影《天空之眼》是一部通過戰爭對人性探討的影片

《天空之眼》沒想到這麼扣人心弦的電影,只是關注一次行動,前後都無心去擴展,一氣呵成。不斷插入阻礙,構造緊張的情形,牢牢揪住觀者的神經,片子那種對緊張感的渲染,顯得很純熟。各方線索推進得也是清晰緊湊。整體會感覺比較幹練、利落。《天空之眼》值得一看,道德悖論,看熱血片的心態進去看了一部倫理片。可能上帝視角的習慣,從頭到尾沒有在我心裡產生悖論,許是歷事太多頭頂無事早疲乏了,不是快餐類的文化少有了。

一個悖論,是救一個人還是救一群人?每一個無辜的生命都值得尊重,一部通過戰爭對人性探討的影片,很寫實,很現實。看完蠻壓抑的,技術的進步給人類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在安全領域也是如此,以往特工、臥底冒著生命危險都進不去的地方、看不見的東西、聽不見的聲音,現在通過各種傳感器都能獲取了。可我們自以為通過技術優勢打破戰場迷霧、形成信息優勢的時候,恰恰又陷入了另一個境地:小我和大我,怎麼選擇?

估計這是到達一定程度的文明都需要面對的問題,因為我們不是野蠻人,不能為了自己的利益就去犧牲別人的利益,就像劇中中將說的——我們喝著咖啡、吃著餅乾討論危險的時候,那邊的人面對的是生命的威脅。很自然就想起了多年前看過的《絕密飛行》,在人類因附帶損傷太大而否決攻擊計劃的時候,無人機乾淨利落地解決了目標,結果帶來的損失不可估量,畢竟電腦不是人,它在乎的只是完成既定目標而從不考慮其他。

1人換80人,看起來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但那預估的80人並不客觀存在,沒有人會感激這一切,只有那1人是真正的逝去了。這種心的煎熬,在劇尾展現得淋漓盡致,只願世界和平。當戰爭來臨個體顯得那麼渺小和無助,面對生死和大海,人都脆弱的不堪一擊,真實的人性無所遁形,雖然全篇沒有描寫與敵軍的對戰,鏡頭語言營造得更像是潛在的、無形的威脅,緊張感、壓迫感如影隨形,其實,看似妥協的撤退,不失為是另一種勝利,和《天空之眼》一樣,是一部透過戰爭值得發人深省的好電影,還好沒有錯過。

選擇真的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因為你面臨的局面會很複雜,而每一個生命都必須要尊重。在生命的面前,我們不能單純地去討論數量。她是那麼鮮活,又那麼懂事,把呼啦圈玩成了舞蹈,但她的生命就這麼消失了,無辜地消失了。我們該譴責麼?但把這個選擇交給我們,我們又該如何決定呢?從頭到尾,沒有一點多餘,情節緊張揪心不做作,很好看的一部劇,看的我心都要跳出來了。

那個小女孩如果不把餅撿起來再賣,或者賣了之後立馬興奮的跑回家,或許她能躲過一劫。為死去的小女孩難過,無法解決的難題我第一個反應是應該作為「奇葩說」的辯題以反恐為題材,實際上講述的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產生的各種倫理和道德問題,其實根本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這些問題本身就是悖論。領導激動的滿含熱淚批判軍人我覺得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能成為一個政客,心裡強大的承受能力絕對不在久經沙場的軍人之下。

這部反恐電影看完好糾結,犧牲小女孩的生命還是接受自殺襲擊的重大破壞,兩難抉擇,人永遠都無法預計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在成熟的決策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視角,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行使屬於自己的權利,而邊界是規則,無論怎樣的理由,都必須在規則範圍內行事。這有時候看著很不人性,但它其實相對穩定的公平保護了每一個人。

電影《天空之眼》意外的好看,突破了常規戰爭片的著眼點,每個人物都立體飽滿不生硬,後半段情節緊湊扣人心弦,結局讓人久久不能平靜。故事背後有很好的立意,喜歡這類電影。四個場景,幾個關鍵人物,一部優秀的電影。雖說電影中女孩的生死可能在現實中根本不會這麼影響決斷,但是電影就是電影,它必定要放大宣揚它所需要傳達理念,突出矛盾,強化博弈的過程,才能讓它深入人心。看的不是結果而是人性,博弈過程每個人或者說不同利益集團的選擇。

簡單的故事情節,就是這顆地獄之火的按鈕要不要按下去,太多的假仁假義在裡面了,不真實,每個人所在位置不一樣,為了救這個女孩子的出發點也就不同,政客可能為了如何避免輿論的譴責,凱薩琳可能為了規避法律責任。典型的一個道德悖論,有軌電車撞死一個人還是撞死五個人的問題,但是當具體到一個上一秒在你面前轉著呼啦圈的鮮活小生命的時候,很多人就沒有這麼容易選擇了。構架簡單,意義深遠值得深思的片子。

這部電影跟美隊三裡爭論的話題一致,永遠的電車難題。是為拯救一個女孩而耽誤可能導致的八十人傷亡還是犧牲這個女孩去拯救潛在的八十人?如果把一個人比作數學裡的無限,那麼一個女孩和八十個人的價值並沒有很大區別,同樣都是無限大。但拯救更多的人無疑又是一種更正確的做法,所以電影最後選擇了犧牲小女孩,儘管已經為救她實施了很多方案。但最暗黑的其實是,一個執意要救小女孩的女官員說道,我寧願指責恐怖分子殺害了八十餘人,也不願意被指責為殺害一個小女孩的兇手。換句話說:死掉八十多個人跟我有什麼關係?只不過又多了一場恐怖襲擊。但因為拯救八十個人要犧牲一個小女孩,而讓自己陷入道德的困境,那我寧願不去救那八十個人而讓自己處於道德的制高點。所以有時候,很多所謂的同情心,真的只是出於對自己利益的考慮罷了。就像其他影評說的,這種問題永遠都沒法有完美解法,但我尊重決意做出選擇的人。

今日話題:

《天空之眼》對人性的深思?

歡迎留言討論。

本文由百家號東林溪庭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電影賞析《天空之眼》:真理在戰爭中是不存在的,殘酷的戰爭
    《天空之眼》就是一部典型的撞槍口作品,雖然不是以真實事件為基礎改編,但將反恐作為題材便註定了其不平坦的命運。就劇情而言,賣麵餅的小女孩的設定固然是好的,這一點有利於「電車難題」問題的形成。作為該部影片的核心所在,使命和人性道德的矛盾衝突是必不可少的張力點,而恰恰因為這一點的存在,又使得影片陷入了不切實際的輿論當中,如同雞蛋裡挑骨頭,狠抓「現實」這一價值觀。
  • 《天空之眼》: 我們淚奔了,你呢?
    《天空之眼》: 我們淚奔了,你呢?《天空之眼》將於1月13日在中國內地的大銀幕正式上映。儘管影片早在2015年就已經在多倫多電影節上進行過展映,但是內地觀眾卻一直無緣大銀幕的版本。事實上影片的畫面和故事十分適合在大銀幕上觀看,緊張刺激的節奏,在電影院裡觀眾也感受得分外真實。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主角也包括了2016年初已故的「斯內普教授」艾倫·瑞克曼,影片1月13日上映,而艾倫是2016年1月14日去世的。他去世一年後,《天空之眼》在中國內地的上映,也顯得特別有意義。
  • 《天空之眼》如果這是一場遊戲?對不起,這就是戰爭!
    《天空之眼》如果這是一場遊戲?對不起,這就是戰爭!大家好!今天小森話娛樂繼續給大家分享娛樂八卦,不過今天咱們的視野需要轉入到這部《天空之眼》影片當中,在小編講解之前,我想先給大家出一道選擇題,題內容大致是這樣的:一個瘋子把五個無辜的人綁在電車軌道上。
  • 反恐題材影片《天空之眼》將映 不見槍彈卻見戰爭殘酷
    原標題:「斯內普教授」遺作 《天空之眼》將映 反恐題材影片《天空之眼》將於明日上映,作為「斯內普教授」艾倫·裡克曼的遺作,影片的演員陣容受人關注。但影片昨日在漢試映,比老戲骨們飆戲更精彩的,其實是片中呈現出的現代戰爭的殘酷與荒誕。
  • 《天空之眼》:一部被忽視的佳片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不由自主地會讓人聯想到另一部戰爭片《拯救大兵瑞恩》,兩部影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戰爭中,無論戰勝者,還是戰敗者,抑或是無辜者,都會受到傷害。因此,在電影一開始,影片就引用了希臘詩人埃斯庫羅斯的話:在戰爭中,第一個倒下的是真理。
  • 《天空之眼》曝終極預告 "純金"無人機轟炸奧斯卡
    《天空之眼》曝終極預告 "純金"無人機轟炸奧斯卡 《天空之眼》終極預告 純金無人機轟炸奧斯卡 時長:01:59 來源:電影網
  • 《天空之眼》今日登陸內地院線 四大看點全揭秘
    真實細膩的現代反恐戰爭場面、全套奧斯卡陣容的演員班底和「斯內普」教授最後一部電影作品,以及令人揪心的「電車難題」式道德困境這四大看點,都讓《天空之眼》成為年初最不容錯過的院線佳片。  而與影片首映一同亮相的,還有一款公映版海報。這款海報風格看似簡潔卻暗藏玄機。「女王」海倫-米倫佔據畫面中心,不怒自威的強硬表情和一襲軍裝迷彩昭示了她反恐精英的特殊身份。
  • 《天空之眼》中的背景小知識
    》在艾倫·裡克曼離世一周年之際登陸內地影市1905電影網訊 1月13日,恰逢飾演「斯內普教授」的艾倫·裡克曼離世一周年,他的最後一部作品《天空之眼》也選在這天登陸內地影市。 作為一部戰爭題材影片,《天空之眼》主創在描繪現代反恐戰爭場景的同時,加入了更多人性抉擇,打擊恐怖主義和避免平民傷亡成為推動情節發展的主要矛盾。海倫·米倫出演的英國情報單位軍官追鋪一名女性恐怖分子長達六年,在找到她的同時,偵查人員發現這名恐怖分子正與其他人密謀自殺炸彈攻擊,為了防止更多傷害,凱薩琳下令將敵人遠程消滅。
  • 影片《天空之眼》劇情裡的這2點,從軍事角度分析真的可能嗎?
    最近看了電影《天空之眼》,講述的是一名女軍情報官為抓捕一名恐怖分子實施無人機飛行轟炸任務中發生的故事。影片裡有無人機、地獄火和納米機器人的對壘,充分啟示了戰爭的殘酷,在絕對實力的差距下,強弱的懸殊就是那麼大。
  • 天空之眼劇情簡介 斯內普教授遺作今日上映
    由於在《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實驗斯內普教授而被中國影迷熟知的裡克曼生前最後一部電影《天空之眼》即將在1月13日國內公映。  《天空之眼》是Moonlighting Films South Africa,Raindog Films和eOne Productions公司聯合製作的戰爭劇情片。
  • 電影中的無人機——《天空之眼》
    上映於2016年的影片《天空之眼》由著名商業片導演加文·胡德執導。雖然近些年與無人機有關的電影層出不窮,但多以票房、口碑雙雙失敗而告終。本片則因是著名演員「斯內普教授」艾倫·裡克曼的遺作,故上映前就吸引了大批影迷的關注。
  • 《天空之眼》電影及劇情分析 片名有兩重含義介紹
    ­  《天空之眼》不算是一部新片,它於 2014 年的 9 月 11 日這個特別日子開拍,以提醒世人"反恐戰爭"的黑白難辨,2016 年 3 月 11 日上映。我看到這部電影時,已經是 2016 年 7 月,此時在片中扮演將軍的艾倫 • 裡克曼已經於 2016 年 1 月 14 日去世,此片也成為他最後一部真人出演的作品。
  • 《天空之眼》:陷入深淵的道德悖論|荔枝娛評
    這個究竟是用一條命換五條命,還是坐視五人斃命的問題,成了「功利主義」中最具爭議的人性死穴。   在《天空之眼》中,「電車」變成了隨時可以撲向地面的飛彈,「五個人」變成了即將被恐怖分子消滅的80個平民,「一個人」則是一個人畜無害的穆斯林少女。至於「瘋子」是誰,這是影片最想討論的事。
  • 從《天空之眼》一瞥多倫多參展片裡的中國形象
    《天空之眼》是一部奇特的戰爭題材電影,海倫-米倫身穿迷彩軍裝飾演一位英國將領海倫-米倫和巴克德-阿巴蒂現身《天空之眼》多倫多首映    >>>>外媒評《天空之眼》:犀利的政治驚悚片  搜狐娛樂訊(森月/文)多倫多當地時間
  • 一部經典的歷史戰爭電影,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潛艇作品,值得一看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部經典的歷史戰爭巨著《從海底出擊》影片《從海底出擊》改編自戰地記者布克海姆的暢銷自傳。是德國導演彼德森揚威國際影壇的作品。尤爾根普洛斯咯,克勞斯溫奈曼領銜主演,本片有三個版本分別為劇場版149分鐘導演,導演剪輯版209分鐘,藍光終極版293分鐘將近五個小時的電影,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潛艇作品。2010年《帝國》雜誌將該片評為史上最偉大的一百部電影的第二十五名。可謂是一部公認的經典。在劇情上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艘德國u型潛艇受命前往北大西洋海域,負責阻攔擾亂英國船隻的運輸補給工作。
  • 《天空之眼》人性有多複雜,選擇就多艱難
    《天空之眼》是部獨立製作電影,拍攝時長只有六個月在南非開普敦完成,但質量絲毫不遜色於正兒八經的槍戰大片——可謂是一場心靈的戰役(遠程操控的無人空襲)。本片也是英國演員艾倫裡克曼(出演《哈利波特》斯內普、《虎膽龍威》大反派)身前最後飾演的真人角色,另有大牌「女王」海倫米倫、亞倫保爾(《絕命毒師》)加盟。
  • 《猴子》是一部將社會關懷與人性關懷相結合的優秀作品
    《猴子》是一部2020年的哥倫比亞戰爭驚悚片,由亞歷杭德羅·蘭德斯執導,莫伊塞斯·阿里亞斯、凱倫·金特羅、蘿拉·卡斯特裡洛約8名兒童兵駐紮在一個孤立的山上。在這片現代文明無法進入的蠻荒之地,他們建立起自己的儀式和生活。
  • 《天空之眼》艾倫裡克曼遺作危機四伏
    《天空之眼》懸念海報八卦來了訊 由好萊塢著名導演加文-胡德執導,海倫-米倫、艾倫-裡克曼、伊恩-格雷,亞倫-保爾、巴哈德-阿布迪等新老戲骨主演的反恐巨作《天空之眼》已定於1月13日全國上映。日前,片方推出新版海報及預告片,各大角色逐一亮相,激烈、火爆的場面得以全面曝光。
  • 豆瓣評分7.8分,《天空之眼》解析,戰爭中真的沒有人性存在嗎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想做一件事都會遇到一些意外,或這個或那個,讓我們不得不取消要做的事,但這些只是一些生活中的瑣事,可一旦到了戰爭中,有些時候,一些決定是不可更改的,即使遇到了一些幹擾。今天我們要講的這部電影,就是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當任務遇到了人性到底該如何抉擇呢?
  • 《終極颱風》一部試圖探討災難面前人性變化的「災難神電影」
    那天打開了某在線視頻網站,看到首頁推薦一部電影《終極颱風》。曾經看過《超強颱風》,心想「終極」總歸比「超強」更厲害一些,好奇之下點開了這部電影。開場是海面上的一條普通漁船,船上的搞笑三人組正在享受暴風雨前的寧靜,突然,颱風來了。三人誇張的表情、嘶聲力竭的喊叫、扭曲的天空,還有體型堪比龍捲風的颱風,讓人有點吃不準這部電影的路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