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居蟹拼房地產 動物世界也有"經濟法"

2021-01-10 南方新聞網
 

  南方網訊 人類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悟出並形成了一系列經濟法則,動物也不例外。美國埃默裡大學心理學和動物行為學教授德瓦爾在《科學美國人》上撰文說,動物的經濟傾向與人類有相似之處,它們知道怎樣得到好處,知道分享、合作與禮尚往來。

  ■ 寄居蟹:房地產市場的法則

  德瓦爾說:「我有一間辦公室,如果我搬出去了,它不會空很久就會有人搬進來。自然界的房地產也一樣,經常出現不斷更換房主的情況。」

  寄居蟹由於其特殊的需求,而形成了一種簡單的「房地產法則」。寄居蟹的腹部較軟弱,需要堅硬的外殼來保護,它們用海螺等動物遺棄的外殼作自己的房子,並背著房子到處走。寄居蟹會長大,但外殼卻不會變。長大了的寄居蟹就要拋棄舊房,尋找新屋。它們可能會住進別的寄居蟹騰出來的舊居,也可能強行佔領其他同類的房子。

  ■ 猴子:懂得與合作者分享

  德瓦爾教授說,動物懂得相互協助、相互利用,以保證群體生活的共同利益。德瓦爾及其研究人員曾經在美國亞特蘭大約克斯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進行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將兩隻捲尾猴分別關在兩個相鄰的籠子裡,將兩隻盛滿食物的杯子放在籠子外面一個可移動的託盤上,託盤連著拉杆,伸進猴子籠。由於託盤很重,一隻猴子拉不動,於是兩隻猴子共同拽動拉杆,將託盤拉到伸手可及之處。一隻猴子動作很快,一把抓住食物杯,並鬆開了拉杆。反應慢的那隻猴子急得大喊大叫。那隻得到了食物的猴子在大快朵頤之後,並沒有拋棄自己的同伴,而是再次拿起拉杆,幫同伴得到了盤中餐。捲尾猴的行為更接近人類的經濟交換,因為它表現出了合作、傳遞信息等特徵。

  ■ 裂唇魚:主觀為己,客觀為他

  裂唇魚是一種小海魚,它以大魚身上的寄生蟲為生,因此也有一個俗稱叫「魚醫生」。裂唇魚需要生存,大魚需要去除身體上的寄生蟲,它們之間的交易是一個互利共生的絕妙例子。

  裂唇魚「醫生」一般都在礁石附近等著大魚上門,它們要將「病人」體表、魚鰓,甚至嘴裡的寄生蟲一口一口地吃掉。裂唇魚的顧客有兩大類,一種是只在當地活動的魚,一種是四處週遊的魚。只在當地活動的魚沒有多少選擇餘地,只能找固定的裂唇魚,而四處遊弋的魚則可貨比三家。所以對於裂唇魚來說,它們對後者的服務要更好一些,這樣可以吸引更多的外來「回頭客」。

  ■ 狒狒:要想得到,先需付出

  雌狒狒對嬰兒狒狒都會表現出母性的愛。它們不僅對自己的孩子如此,對其它的孩子也一樣。但狒狒媽媽都對孩子呵護備至,不會讓其他狒狒來逗弄自己的寶貝。為了有機會接近「別人」的孩子,雌狒狒會為狒狒媽媽梳理毛髮,藉此機會多看嬰兒兩眼。狒狒媽媽得到了梳理毛髮的服務之後,也會放鬆戒心。通過梳理毛髮「買」來接近嬰兒的時間,這就是狒狒之間的交易。如果狒狒群體的嬰兒較少,交易價格就會貴一些,雌狒狒給狒狒媽媽梳理毛髮的時間就要延長。

編輯:黃宏平


相關焦點

  • 可愛智慧的寄居蟹
    一般海棲的寄居蟹生活在海洋裡、海灘礁巖淺水裡或珊瑚礁的潮間帶上部,而陸寄居蟹則生活在海灘沿岸等內陸地帶。寄居蟹的外形介於蝦和蟹之間,雖然與蝦和蟹同屬於甲殼綱,都有一對強壯的螯肢,用來取食禦敵。但它們的甲殼並不像普通蟹的甲殼那樣堅硬,尤其是它們的腹部比較柔軟,因此它們為保護自身不受傷害,常寄居於死亡軟體動物的殼中,因而得名。
  • 寄居蟹:躲在殼裡的小精靈
    1害羞內斂的「殼中仙」店老闆Chili清純可愛,卻已經是飼養寄居蟹的「老行家」了。她告訴我,那一個個躲在貝殼裡生活的就是寄居蟹,店裡賣的屬於陸生寄居蟹,其外形介於蝦和蟹之間,主要產於馬來西亞、印尼等東南亞地區。因為腹部退化變得薄而軟,無法適應日曬和粗糙的外部環境,所以必須要依靠其他軟體動物的螺殼生存。
  • 我就是這樣掉進了寄居蟹的坑……
    第一次想寫一下關於寄居蟹的文章,有點緊張,小生文筆欠佳,還望大家海涵。其實我接觸這個小精靈時間不長,大約快2年吧。也是因為它,慢慢的進入了爬的世界,因此認識了很多小夥伴,真的很開心,所謂的志同道合可能就是這樣了吧。
  • 看膩了猛虎巨獸,微型動物的世界其實也相當精彩!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小朋友特別喜歡跟老虎、大象、鯨魚這些「大動物」,而成年人呢,迷你型的動物反而更受歡迎。比如這種芝麻粒大小的偽蠍,最近就成了網紅寵物。我個人是挺好奇養它的樂趣在哪,是為了找到它嗎?話說回來,小小的動物,像寄居蟹、切葉蟻之類的,的確很迷人,不信,你看看!
  • 【寄居蟹】的簡易飼養!
    寄居蟹說難養也不是很麻煩,說好養吧死亡率也很高,這裡試著介紹一些簡單的飼養方法和常識,爭取讓更多朋友認識這種有意思的生物。有錯誤歡迎指正,都是根據已有信息整理的,只求簡明,更詳細的可以去百度「寄居蟹吧」和在「香港陸寄居蟹研究室」。
  • 《魔獸世界》8.2極其聰明的寄居蟹怎麼獲得 寄居蟹獲得攻略
    導 讀 魔獸世界8.2版本更新了很多任務,例如魚人商人任務正是當中之一。很多人在做該任務時,遇到了不少難題,比如極其聰明的寄居蟹獲取。
  • 寄居蟹和海葵
    第一次聽說寄居蟹,還是和小朋友看動畫片知道的!在海裡,到處都可以見到寄居蟹的身影,任何腹足類的貝殼都是寄居蟹的棲息之所。如果找不到空貝殼,寄居蟹就會採用暴力行為,將貝殼裡的主人撕扯出來,鳩佔鵲巢。住進貝殼裡後,寄居蟹會用一隻螯堵住入口,防止其他海洋生物的攻擊。
  • 寄居蟹換殼時會將舊殼上的海葵也一起搬過去
    寄居蟹生活在被它掠食者的鎧甲裡,卻也因為這副鎧甲,它必須得背著跑來跑去,甚至讓自己右螯腳大於左螯腳,或左螫腳大於右螯腳。寄居蟹常寄居於死亡軟體動物的殼中,以保護其柔軟的腹部,故名。世界上現存500多種寄居蟹,絕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也有少數生活在陸地。更有一些寄居蟹不再寄居在甲殼裡,而是發展出了類似螃蟹的硬殼,也叫硬殼寄居蟹,著名的椰子蟹即屬此類。
  • 凌冰說養殖:寄居蟹換殼的秘密
    寄居蟹是甲殼動物的海洋動物,生活在底部的泥底水中,偶爾在陸地上或樹上,也可以稱為白色房屋、幹屋等,經常用來吃軟體動物的貝類肉,佔據它的殼為了家庭,房子有一個海螺殼、殼、蝸牛殼,甚至因為生態環境,瓶蓋被用作家。我們來看看寄居蟹殼變化的秘密!
  • 會利益交換懂分工合作:動物也守經濟法則(圖)
    人類在長期的生存競爭中悟出並形成了一系列經濟法則,動物也不例外。美國埃默裡大學心理學和動物行為學教授德瓦爾在《科學美國人》上撰文說,動物的經濟傾向與人類有相似之處,它們知道怎樣得到好處,知道分享、合作與禮尚往來。
  • 這個塑料瓶子,葬送了500多條小生命|野生動物|黑鳶|寄生蟲|寄居蟹...
    原創 南川木菠蘿 物種日曆  人類製造的各種垃圾隨處可見,有的野生動物在築巢時也開始使用人造垃圾作為「建材」,不禁讓人覺得它們也挺與時俱進的,畢竟有句話說「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嘛。然而,雖然有些野生動物確實通過將垃圾作為可利用資源獲得了一定的好處,但新的資源也可能帶來新的風險。
  • 一起養——寄居蟹
    寄居蟹多產於黃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邊,在沙灘和海邊的巖石縫裡容易發現,有時在竹子節、穗椰子殼、珊瑚、海綿等其它地方也能看到這種有「清道夫」之稱的雜食性動物。       飼養寄居蟹十分簡單,但若不使用科學的養殖方法,會導致寄居蟹生病甚至死亡。首先要給它準備一個舒適的飼養缸,飼養缸溫度不能低於華氏70度,不高於78度。
  • 寄居蟹,做一個「老實」的房奴!
    寄居蟹寄居蟹(拉丁學名:Paguridae)又名「白住房」、「幹住屋」,主要以螺殼為寄體,寄居的最大螺體最大直徑可達15釐米以上。其外形介於蝦和蟹之間,多數寄居於螺殼內。寄居蟹多產於黃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邊,在沙灘和海邊的巖石縫裡容易發現,有時在竹子節、穗椰子殼、珊瑚、海綿等其它地方也能看到這種有「清道夫」之稱的雜食性動物。
  • 陸寄居蟹品種簡介
    陸寄居蟹的品種有很多,據權威人士統計已經達到了18種之多。體型最大的非椰子蟹莫屬了,椰子蟹和其他的品種寄居蟹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就是它的成體已經不再背螺殼了,而且體型碩大,可以長到1米長,是最大的陸生節肢動物,但它仍然屬於陸寄居蟹科。
  • 《寄居蟹》及時雨-協助拍攝
    寄居蟹又稱為蝦怪白住房、幹住屋。它的鼎鼎大名是由於它常常吃掉貝類等軟體動物,把人家的殼佔為己有。寄居蟹多產於黃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邊,通常能在沙灘和海邊的巖石縫裡找到它,有時還在竹子節、穗椰子殼、珊瑚、海綿等等其他地方看到它。
  • 養只寄居蟹 只因同病相憐(圖)
    他們突然發現,自己現在的生活,很像是小小的寄居蟹,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只好寄居在「別人的屋簷」下,頑強地生活著。它們都有啥品種在本市的花鳥魚蟲市場,大多有寄居蟹出售,天氣轉暖以後,這種小東西上市會更多,它們的價格根據品種、大小以及配套的附料(替換殼、攀爬物等)不同,從幾元錢到幾十元都有。適合家養的品種主要是「陸寄居蟹」,顧名思義它們不是生活在海裡,而是生活在陸地上。
  • 一生為「房子」奔波的寄居蟹
    ,在沙灘和海邊的巖石縫裡容易發現,有時在竹子節、穗椰子殼、珊瑚、海綿等其它地方也能看到這種有「清道夫」之稱的雜食性動物。--網友給寄居蟹做的造景缸--視頻【造景過程】視頻【成景欣賞】【寄居蟹和他的房子】視頻:寄居蟹換房子(換殼)沒有房子的寄居蟹到哪裡都象是無家可歸
  • 寄居蟹的房奴傳奇:聚眾排隊換房,交配工具也要為房「變異」
    而我們熟悉的螃蟹則屬於短尾下目(Brachyura),意思是指尾巴短,具有一對鰲肢和八條腿的十足目甲殼類動物。簡單來說,螃蟹是尾巴很短的甲殼類動物。雖說寄居蟹也有一對強壯的螯(áo)肢,但它的甲殼並不像普通蟹的甲殼那樣堅硬,尤其是腹部十分柔軟。所以為了保護自身不受傷害,它們必須找到更加堅硬的海螺殼來保護自己。
  • 一生為「房子」奔波的寄居蟹,對殼的痴迷,引發集體死亡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塑料源源不斷被傾斜在環境中,已經對地球上的野生動物造成了非常可怕的影響。海鳥父母給飢餓的雛鳥吃塑料碎片,死去的鯨魚體內有無法消化的人字拖,海豹被塑料勒住腦袋,並深深嵌在肉裡,只能痛苦哀嚎......
  • 一生為「房子」奔波的寄居蟹,對殼的痴迷,引發集體死亡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裡,塑料源源不斷被傾斜在環境中,已經對地球上的野生動物造成了非常可怕的影響。海鳥父母給飢餓的雛鳥吃塑料碎片,死去的鯨魚體內有無法消化的人字拖,海豹被塑料勒住腦袋,並深深嵌在肉裡,只能痛苦哀嚎......這些只是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