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生活在墨西哥的一些部族與大洋彼岸的中國人長相十分接近,屬於黑眼睛、黑頭髮、黃膚色的黃色人種。
近年來,中外學者紛紛提出印第安人來自於中國的假說,這些假說也並非憑空杜撰。
研究者發現,印第安人與中國人的建築風格、習俗、信仰、思維方式、飲食習慣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更令人驚訝的是,印第安人的日常用語也十分接近漢語。
如智利印第安人稱小孩兒為「娃娃」,墨西哥的印第安人稱呼「河流」發音為「河」,「你、我、他」發音為「寧、內、依」,古漢語「伊」就是第三人稱,哥倫比亞有的印第安人把木質的小船稱為「塞班」,與中國南方說的「舢板」發音相同。
墨西哥的奧爾梅克人和中國人一樣喜歡玉器,當地考古發掘的玉圭竟然刻著殷商時期的甲骨文。
一些印第安人喝童子尿養生,吃蝌蚪敗火,擲骰子賭輸贏,玩翻雞爪扣遊戲等等與中國民間的習俗毫無二致。
1908年,墨西哥國內戰爭,有三百多華人喪生,清廷以歐陽庚為駐墨西哥專案特使,前往處理善後事宜。
當時有一支印第安部族找到歐陽庚,自稱為「殷福布族」,祖先在三千年前來自中國,經由天之浮橋來到了墨西哥,請求清廷保護他們。
歐陽庚上報朝廷,攝政王載灃批覆:「印第安殷福布族自稱為中國人,於法無據。」未加理睬。
1922年,歐陽庚出任民國駐智利第一任公使,他在公使館馬車房的後面發現三畝涕竹,涕竹也叫百葉竹,原產於閩粵一帶,剖開兩半可以製作小船。
歐陽庚感到奇怪,就問身邊的印第安僕人這種植物的來源,僕人稱,涕竹是他們祖先侯喜王在三千年前不知從何地移植到此地的,是他們祖傳的治療外傷的藥材,印第安人竟然也會以針灸治病。
歐陽庚為之心動,當年盤庚避水遷都,發明以針灸治療水災後的瘟疫。
《神異經》中記載:涕竹葉煮著吃可以治療惡瘡,印第安人如何得知這些醫療技術呢?
印第安人自稱來源於中國,中國史料有沒有相關記載呢?
根據《左傳》等史料記載:公元前1046年,周部落與商朝政府爆發了牧野之戰,商朝主力部隊在東夷之地(山東、江蘇等地),一時無法回援勤王,商紂王無奈之下,徵召七萬奴隸迎戰,最終失敗。
駐紮在東夷的十五萬商軍主力拒絕投降,一度準備反擊周朝,但是主帥攸侯喜卻帶領十萬大軍和十萬百姓莫名其妙地失蹤了。
歷史同一時期,中美洲卻突然出現了一個新國家——日出國,這個國家的元首叫侯喜王,他與商朝勤王主帥攸侯喜僅僅是名字巧合嗎?
《漢書》記載:「倭國東四千餘裡,有裸國,裸國東南有黑齒國,船行一年可至也。」由此可見,當時乘船是可以抵達美洲的。
美國人愛較真兒,生物學家道格拉斯華萊士檢驗了美洲土著的DNA,結果發現,印第安人與中國人的遺傳基因完全一致。
秘魯人與中國人有天然的親近感,2008年,中國汶川發生大地震,秘魯國率先降半旗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