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令人忙碌得如同機器,地獄才是懶漢的殿堂 | 一周新書推薦

2020-11-30 界面新聞

記者 | 董子琪

編輯 | 朱潔樹

《從催眠的世界中不斷醒來》

姜濤 著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0年1月

如何讀懂並寫好一首詩?當代詩的抱負是什麼?北大學者、批評家和詩人姜濤梳理了現當代詩歌的歷史脈絡,也指出詩歌面臨的問題和困境,本書涉及多位當代詩人——包括郭沫若、周作人、穆旦、海子、張棗等等,也對近年的「文壇新現象」餘秀華詩歌進行了點評。

在一篇名為「村裡有個叔叔叫雷鋒」的文章中,作者梳理了自己閱讀海子的歷史。與當時所有的同齡人一樣,他為海子詩中的激情所折服,也為其中的憂傷、幻想與挫敗的表達而動容,更重要的是,作者還從海子的詩中品味出了天真的、孩子氣的亂寫中有精巧、準確的風格。作者分析道,像是收入課本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用的實際上是一套俗濫的日常語言,然而語言的風格與傳達的情緒卻構成了一種張力,這體現出了西川所說的「文化的轉化力「——將不相干的文化資源都包容到自己的詩中,再像巨人一般吞噬一切。

作者在後記中說,書中的文章其實分為「現代詩」與「當代詩」兩個部分,中國現代詩與當代詩因為其歷史背景有著美學的區別:現代詩追求傳統以外的心性與語言的解放,是五四前後激進文化政治的一部分,白話書寫也包含了新人、新社會的想像;而當代詩,興起於革命頓挫與轉軌「我不相信」一類的精神氣場,力求甩脫的是歷史的沉痾。在分析詩歌與歷史關係的觀點之外,這本書也提供了當代詩歌的歷史概貌,因此對專業讀者和普通讀者來說,都一樣適用。 

《天堂的電腦》

[法]伯努瓦·迪特爾特 著 龍雲 譯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9年12月

在這部小說的設定中,一個人死了之後,需要進入一個像機場一樣的天堂等候區,這裡看起來與人間一樣充滿繁瑣的行政手續與鐵面無情的等級秩序。小說主角就需要在此等待行政人員回溯他的一生,以甄別他是否有資格進入天堂,甚至有律師可以幫助他處理升天的相關事宜。主角本來信心滿滿,後來卻被天堂拒之門外,等待他的只有墮入地獄一條路了。為什麼呢?為什麼他會通不過天堂的甄選?小說倒敘了死去的主角為什麼去不了天堂,以及他的死因究竟是什麼,將故事的重點從對天堂審判的嘲弄轉向對人間諸種思潮的質疑。

小說假設天堂的審判建立在對人間所有作為都知曉的基礎上,而對人類行為進行數據分析統計的是天堂裡的電腦,就像人間的電腦可以攫獲越來越多的私人信息、甚至洞察性癖好一樣,天堂電腦也要對凡人的私密想法進行統計和分析——所謂的隱私是不存在的,正因為這樣,主角去不了天堂,但去不了天堂並沒什麼關係,地獄裡的人也許更自由。小說將日益泛濫的現代技術與古老的宗教審判結合一體,並以戲謔的筆法道出,所謂的天堂令人忙碌得如同機器,地獄才是懶漢的殿堂,「當全人類和真福者都在忙忙碌碌轉動機器——你生產,我消費——的時候,地獄如同懶漢的殿堂,他們不足以永生,所以什麼都懶得幹」,實在新潮。

《腐敗》

[澳大利亞]萊斯利· 霍姆斯 著 胡伍玄 譯
譯林出版社 2019年11月

這部通識讀本闡釋了為什麼腐敗在國際社會一直存在,卻僅在近20年間才得到重視。腐敗涵蓋的活動範圍極廣,可能超出了人們的「官僚主義腐敗」想像,從跨越全球的非法販賣到恐怖主義,再到行賄受賄和任人唯親;不論在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腐敗都是經濟不平等的主要推手。正如汪丁丁指出的,腐敗具有多面性,「官員隨意侵奪社會普通成員的產權,是腐敗。利益群體操縱公共政策和立法機構以尋求超過公平份額的租金,是腐敗。大公司運用市場權力阻礙公平競爭,是腐敗。交易不誠,可演化為腐敗。學術不端,可演化為腐敗。假天下之名以謀私利,可演化為腐敗。」

從腐敗的古老含義開始談起,墨爾本大學政治教授萊斯利·霍姆斯強調腐這個詞主要是指與個人的公共職務相關的不當行為。在書中,作者考察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定義腐敗的棘手之處,以及在評估其規模和性質時出現的問題;對於腐敗問題,作者從環境、經濟、社會、政治和國際等角度進行了極為重要的探討,為腐敗提供了心理-社會解釋和文化解釋,並對這個世界性難題的解決之道提出了思路,例如國家能做什麼,以及除了國家舉動以外還能做些什麼。 

《講談社·興亡的世界史(全九卷)》

[日]森谷公俊等 著 龐寶慶等 譯
理想國 | 北京日報出版社 2020年1月

這是一套由日本一流歷史學家——森谷宮俊、本村凌二、森安孝夫、杉山正明等撰寫的動態世界史,包括《亞歷山大的徵服與神話》《絲綢之路與唐帝國》。《興亡的世界史》要講出世界的動態歷史,它以帝國為錨點,橫向連接各個地區,構建出全球歷史的四維圖景,作者的學科背景包括歷史學、美術史、考古學、建築師、政治學等多領域。這套叢書日本版策劃歷經十年,共21卷,簡體中文版首輯精選9卷。

在首輯推出的九本中,杉山正明的蒙古史講述世界從蒙古時代開始真正全球化,林佳世子的奧斯曼帝國史則分析多民族共存的伊斯蘭世界如何實現長期安定,石澤良昭筆下的東南亞仿佛一個自給自足的世外桃源,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森安孝夫認為安史之亂是整個歐亞大陸的轉折點,此書的敘述主線有三條:與絲綢之路的歷史表裡一體的粟特人的東方發展史;唐朝的建國史與唐朝建國前後突厥的動向;由安史之亂而帶來的唐朝的變貌以及回鶻的活動。關於「講談社」叢書,新經典文化也將推出《講談社:日本的歷史》,此外2014年理想國曾推出《講談社:中國的歷史》系列。

《近代國字號事物的命運》

桑兵、關曉紅 著 
世紀文景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年1月

我們現在熟悉的國學、國畫、國語、國樂,這系列國字號概念是如何興起的?又曾招致哪些爭議?這本書關注的是在中西文化糾葛的背景之下國字號事物概念的歷史。 

以中醫為例,作者指出,中西醫的分辨至今仍是重要的話題,關於中醫是否有效、是否有存續價值的爭論仍然此起彼伏,在作者看來,只要確定以科學為目標,就很難不抹殺中醫的特性,原因在於中醫注重個別、凡事都要具體分別,不能夠以科學的標準反覆驗證,因此在將中醫進行科學化,實質上是以西醫的標準來衡量中醫。與中醫的尷尬處境相比,國畫的命運似乎更好一些,因為國畫的藝術性不能簡單套用西方標準——這點較容易為人接受。中醫、國畫這些國字號事物的命運起伏也折射出現代化的過程是怎樣發生的,作者反對以單一尺度裁量文明多樣性與以歐洲中心的價值論,批評道,「進化論試圖將人類歷史納入同一系統,且依照文明發達程度排列先後次序。忽略歷史的個別性不能強求一律,以及文化的多樣性難以用單一尺度來裁量。」 

桑兵現任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史、清代以來的學術與思想,關曉紅系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這本書屬於「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書系,都由桑兵、關曉紅撰寫,這本以外,還有《近代學術的清學糾結》《「教」與「育」的古今中外》等。

《愛神之淚》

[法]喬治·巴塔耶 著 尉光吉 譯
南京大學出版社·守望者 2020年3月

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系法國哲學家、評論家、小說家。除了《眼睛的故事》《愛德華妲夫人》《我的母親》等色情小說外,巴塔耶先後出版了三部探討色情的專著:《色情史》《色情》《愛神之淚》。這本《愛神之淚》是巴塔耶的最後一部作品,可以算是一部另類「色情史」。

本書延續了巴塔耶《色情》《藝術的誕生:拉斯科奇蹟》的主題,試圖重現藝術進程中色情觀念的變遷與興衰:從史前的拉斯科壁畫到現代的超現實主義繪畫,從原始部落的獻祭到封建社會的酷刑,愛欲的樂園與死亡的煉獄構成了人類激情的兩極,巴塔耶談及情色的笑聲、悲劇的情色還有18世紀的薩德侯爵。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國內首次譯介此書。此前《色情》也由南大社出版推出,圍繞禁忌與僭越、從內在體驗、死亡禁忌、生殖禁忌等方面分析色情作為人類內心生活的一部分。《色情史》由商務印書館引進,在《色情史》中,巴塔耶試圖在被社會排斥的色情活動中尋找至高無上的意義,主張人類要不顧厭惡與羞恥,對可能性進行探索。

《愛德華·蒙克:愛與焦慮》

[英]歌莉婭·巴特魯姆 著 谷吉梅 譯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有書至美 2020年1月

根據一項網絡調查數據顯示,這個捂著臉尖叫的表情包在眾多表情包的使用頻率中名列前茅。估計這是這個表情包的原型創作者從未想到的。1893年,挪威藝術家愛德華·蒙克創作出了《吶喊》,它是一幅木板畫,隨後,蒙克還創作出這幅作品的其他幾個版本。

本書是2019年大英博物館同名特展(Edward Munch: Love and Angst)實錄,這也是45年來大英博物館舉辦的最大一場蒙克藝術回顧展。本書由大英博物館與70餘年歷史的著名藝術出版社Thames & Hudson授權推出中文版。書中匯集了西方學者對蒙克藝術最新的研究與解讀,以及大量關於蒙克生平攝影、速寫,甚至不同階段創作的遺物留存。

《兩棲爬行動物的神話與傳說》

[美]馬蒂·克倫普 著 黎茵 譯
未讀·探索家 | 貴州人民出版社 2020年1月

兩棲動物,有人喜愛它們,有人害怕它們甚至覺得噁心。這是一部關於蟾蜍、蛇、蠑螈、蜥蜴、鱷魚和烏龜的專書。在這本書裡,爬蟲學家兼科普作家馬蒂·克倫普探索了世界各地從古至今的民間傳說、創世神話乃至小道消息,從生育和重生到火災和雨水,從兩棲爬行動物在民間醫藥和魔法中的用途到它們在文學、視覺藝術、音樂和舞蹈中扮演的角色,揭示了我們為什麼會對這些動物又愛又恨。在「良藥與毒藥」一章中,作者寫道,蛇是民間藥物中常見的成分,越南人將蛇血、膽汁和蛇肉作為壯陽佳品和一般補品食用,世界各地比如哥斯大黎加的治療師主張將傷人的蛇作為治療毒蛇咬傷的最佳藥物,書中還記載了一些被用來害人和復仇的巫術和法術。

作者強調,人類與特定動物的感覺影響著他們對待動物的方式,人類的觀念影響著法規和公共政策的制定,而法規政策又涉及動物福利、動物權利以及馴養動物和野生動物的事項,人類的語言也可以體現出人類對動物的關係及情感,比如人類將蛇類想像成惡毒的,蜜蜂則是勤勞的,而人類也會對與我們親緣關係相近的動物更有好感,還會特別喜歡那些擁有令我們聯想到嬰兒特徵的動物。這既是一部博物之書,也是一部兩棲動物的文化史。作者馬蒂·克倫普(Marty Crump)目前是猶他州立大學和北亞利桑那大學的生物學兼職教授,從童年開始便痴迷兩棲爬行動物。

相關焦點

  • 天堂令人忙碌得如同機器,地獄才是懶漢的殿堂|一周新書推薦
    《天堂的電腦》[法]伯努瓦·迪特爾特 著 龍雲 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9年12月在這部小說的設定中,一個人死了之後,需要進入一個像機場一樣的天堂等候區,這裡看起來與人間一樣充滿繁瑣的行政手續與鐵面無情的等級秩序。小說主角就需要在此等待行政人員回溯他的一生,以甄別他是否有資格進入天堂,甚至有律師可以幫助他處理升天的相關事宜。
  • 大柴旦——天堂在左,地獄在右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有個地方被稱為天堂那麼這裡肯定是大柴旦如果這個世界上有地獄那麼他應該也在大柴旦這裡有如天堂一般夢幻的翡翠湖也有如地獄一般蠻荒的雅丹地貌一眼地獄,一眼天堂!圖片源自中國國家地理圖片源自網絡天堂之旅——翡翠湖大柴旦翡翠湖原是一化工企業的採礦區翡翠湖並非只是一個湖泊而是由各種大大小小的湖泊群組成湖水幽碧深邃,如同一塊塊豔麗絕美的翡翠鑲嵌在柴達木盆地之中
  • 「天堂」還是「地獄」?
    作者:五洋化工孔麗君分享一則寓言故事:地獄中眾人手持長長的筷子,卻無法將夾到的食物放進自己的嘴裡,於是人人挨餓、個個愁眉苦臉;而天堂中的人也有很長很長的筷子,但是他們夾的食物都放進對方的嘴裡,所人人飽食、個個心滿意足。聽完你又有什麼想法,「天堂」和「地獄」,你想在哪裡?
  • 心靈是自己的地方 你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 也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
    在那裡,你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也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一位名為艾倫·朗格的實驗心理學教授在1979年做過一個實驗:在美國匹茲堡的一個修道院中,她精心搭建了一個「時空膠囊」,將它布置得和20年前一模一樣。她邀請了16位七八十歲的老人,隨機分為8人一組。一組人讓他們生活在時空膠囊裡一個星期。
  • 天堂-地獄或許真的存在!
    天堂-地獄存在嗎?古往今來的諸多信仰者對此堅信不疑,像佛家講的六道輪迴,他們相信行善者在死後將升入天堂,而行惡者將被打入地獄,接受各種刑罰。 14世紀義大利詩人但丁的《神曲》就描述了從地獄到天堂的歷程。與虔信者相反,還有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旗號否認天堂和地獄的存在。
  • 家長解讀八中與三中,地獄VS天堂
    重慶七大直屬初中,尤其一三八是家長和孩子們心中理想的學習殿堂。這三所比鄰而居的學校,永遠都被糾纏在一起,在不停的被比較,頗有「剪不斷,理還亂」之勢。但在重慶小升初的家長們中流傳著「八中管得好嚴啊,三中自由」;「八中是地獄,三中是天堂」。然而,重慶的一位過來人對三中和八中的解讀卻是:「如果說八中是地獄,那麼三中也不是天堂」。
  • 上帝》幫你創造自己的天堂和地獄
    上帝)是由Clown Games推出的天堂地獄題材的休閒遊戲免費手遊。玩家在遊戲中扮演一念封神一念成魔的神聖法官,在天堂和地獄中通過各種趣味的迷你遊戲,將正義的靈魂送往天堂,抹殺地獄中的邪惡靈魂,讓世間的正義得以弘揚。構思巧妙的遊戲背景,豐富多彩的迷你遊戲,逼真細膩的遊戲畫面是《Oh God!》的最大特色。遊戲亮點《Oh God!》
  • 震驚:科學家發現了天堂、地獄
    天堂存在嗎?地古往今來的諸多信仰者對此堅信不疑,他們相信行善者在死後將升入天堂,而行惡者將被打入地獄,接受各種刑罰。14世紀義大利詩人但丁的《神曲》就描述了從地獄到天堂的歷程。與虔信者相反,還有不少人打著科學的旗號否認天堂和地獄的存在。他們認為科學沒有證明的,就不能確認其是存在的。然而,如果科學發現天堂和地獄的確是真實的存在呢?
  • 天堂與地獄
    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讓他去做明星粉絲,在哪裡他將擁有天堂。那裡遍地鮮花,充滿陽光雨露。明星會與他坐而論道,會讓他聆聽渺渺仙音,會解他人生之惑,會升華他的身心。明星會成為他的朋友,他簡直擁有明星了。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也讓他去做明星粉絲,在哪裡他將墮入地獄。一旦明星震怒,那也是赤地千裡。
  • 大科學家史威登堡往返天堂地獄(4)人在天堂的光中如實顯出本相
    57歲那年,1745年4月,一生順順噹噹、功名成就的史威登堡被神揀選,賦予他上天堂下地獄的能力,讓他把親身的經歷寫成書,留給後人。272年之後,2017年,當人類的道德墮落到地獄的時刻,我們再來閱讀他的文章,覺得不但不過時,而且提供了很多佐證。
  • 家教小故事:天堂和地獄
    原標題:家教小故事:天堂和地獄 兩隻老虎路過一片肥美的草地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虎嘯深山,駝走大漠,是因為它們選擇了適合自己發展的位置才造就了生命的極致;任何事物只有選擇了適合自己的方式,找準了自己的位置才是最好的,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而這隻餓死的老虎無視聯繫的客觀性,割裂了自身生存與周圍環境的聯繫,對本不屬於自己的景色的留戀,對自己生存條件的漠視,帶來了生存危機,決定了其生命的終結,也詮釋了天堂與地獄間的逆轉。這啟示我們:別人的天堂也許就是自己的地獄。
  • 【天堂地獄】 在天堂領受耶穌的教導 (訪地獄天堂 下)
    ,把我帶到天堂。耶穌來到我身邊說:(主耶穌對他的評價)             「我的兒子,你在地上做得很出色,你從未離開過我的方向。如果你這樣做,他們會做一些事,他們會妨礙(擋住)我的路。」              如果一些突然的事件(死亡的事件)臨到他們,而他們沒有時間悔改,他們就會下地獄。(在這裡主再次向我們提醒,跟著有名的牧者跑是非常危險的。他們講的道也許正確,然而他們的動機在主的眼裡是站不住腳的。我們一定要跟主搞好關係,按照祂的旨意去行,才不會失腳。
  • 「讀與賞」《蜘蛛之絲》: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需一念,便是天堂轉身一念,竟是地獄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生活既非天堂更非地獄置於天堂地獄之間只在一念一念善意即是天堂一念惡意就是地獄善惡之念就在一瞬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獄天堂地獄到底是什麼樣子,且看國際版畫大師周東申先生如何用版畫描述的。
  • 從《天堂與地獄》故事說起
    天堂與地獄先從一則宗教故事《天堂與地獄》說起,是關於天堂與地獄的生活場景對比。同樣是一鍋肉湯,地獄裡的人圍著肉鍋一臉餓相、瘦骨伶仃,每個人都拿著比手臂還長的湯勺,每個人都無法把湯送嘴裡;而天堂裡的人,雖然也拿著長柄湯勺,但是互相餵給對方,個個臉色紅潤、身寬體胖,幸福而快樂。故事著眼在人與人、人與物結成的社會關係,寓意人類協作可創造天堂,反之就是製造地獄。也是彌爾頓《失樂園》裡「人可以把地獄變成天堂,也可以把天堂變成地獄」的註腳。
  • 天堂和地獄的寓言,你明白什麼了?
    天堂和地獄  有這樣一則寓言故事:兩隻老虎路過一片肥美的草地,其中一隻老虎見這裡的環境優美,便留戀起來。    另一隻老虎勸說道:「這裡雖然景色不錯,便不見一隻牛羊,它根本不適合我們的生存啊。」那隻老虎不聽,在草地上居住了下來,結果沒幾天就餓死了。
  • 天堂和地獄
    有一天,一個人來到上帝那裡,要和上帝討論天堂和地獄的問題。 上帝對那人說:「好吧,我讓你看看什麼是地獄。」 他們走進一個人房間,房間裡有一大群人正圍著一大鍋肉湯,但每個人看起來都營養不良,飢餓而且絕望。原來,雖然他們手裡都拿著一個可以伸到鍋裡的湯勺,但湯勺的柄比他們的手臂還長,他們沒法把湯送進自己嘴裡。
  • 從南非到巴西,西班牙隊從「天堂」走向「地獄」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電 題:從南非到巴西,西班牙隊從「天堂」走向「地獄」  中新社記者 王祖敏  北京時間19日凌晨,西班牙隊在小組賽第二輪的「生死之戰」中,以0:2再負智利隊,衛冕冠軍小組出局,這也是世界盃賽史上的第五次,西班牙隊更是在小組賽剛兩輪之際創造了衛冕冠軍的最快出局紀錄。
  • 盜墓玄幻文:天堂之下是地獄,地獄漆黑陰森,荒涼寂寞,烏煙氧氣
    盜墓玄幻文:天堂之下是地獄,地獄漆黑陰森,荒涼寂寞,烏煙氧氣大家好,小編又來為大家推薦精彩的盜墓玄幻小說了!今天為大家推薦5本盜墓玄幻小說!每一本都有不一樣的精彩,看了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最近鬧書荒的朋友們趕緊迎接屬於你們的而驚喜吧!
  • 《神曲》——一部關於西方地獄與天堂傳說的百科書
    我這才發現,原來人生的恐懼底線,是不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妖魔鬼怪和地獄。那麼這個世界上有妖魔鬼怪以及天堂和地獄嗎?其實這個世界本無天堂與地獄,天堂與地獄只在每個人的心間,你心向天堂即在天堂,心向地獄即在地獄。我們今天就來聊一部關於地獄與天堂的書——《神曲》,《神曲》的作者但丁·阿利蓋利(1265–1321)是封建的中世紀和近代歷史交替時期義大利的一位偉大詩人。
  • AFs.TusiN的塔姆之殤:一線天堂,一念地獄
    或許對於擁有脆弱雙C的AFs來說塔姆可能不是個很壞的選擇,但對於TusiN來說,這也許就是一念地獄。一個在自己5年的職業生涯裡。一次又一次經歷過的那個地獄。一線天堂,一念地獄。即使身處地獄之中,TusiN也努力尋找能夠重登賽場的一線生機。皇天不負有心人。2017年伊始,重建中的AFs戰隊將TusiN招致麾下。TusiN的新隊友都是一些成名已久的大牌選手——MaRin、Spirit、Kuro以及Kram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