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發布禁令,印度精銳山地部隊遭重創,12萬軍人放下武器回家

2020-11-21 網易新聞

2020-11-21 18:11:03 來源: 易北河之冬

舉報

  據媒體報導,近日尼泊爾突然宣布,禁止任何尼泊爾人再受印度僱傭成為僱傭兵,此舉無疑會對印度邊境部隊造成重創。因為印度此前有一支王牌部隊,那就是印度山地作戰部隊。這支部隊是印度專門為應對高海拔惡劣環境下的作戰任務設立的,大家都知道二戰時期德國佩戴雪絨花的山地部隊曾讓盟軍吃盡苦頭,所以印度對他們的山地部隊也是十分的重視。

  

  目前印度山地部隊共有15萬人左右,其中有不少都是來自尼泊爾的廓爾喀人僱傭兵,他們大多來自於尼泊爾加德滿都以西的廓爾喀村,在全世界都十分有名,除了印度山地部隊有大量廓爾喀僱傭兵之外,19世紀初,英國人殖民印度和尼泊爾時,廓爾喀人奮起反擊,英國人看中了他們極強的身體素質和堅韌的品格,當時英國的3萬入侵者對抗1.2萬廓爾喀人,憑藉著裝備優勢,打了整整兩年才徵服整個尼泊爾。尼泊爾成為英國殖民地後,英國與其籤署條約,享有招募廓爾喀兵的特權。

  

  尼泊爾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是廓爾喀僱傭兵不僅擁有極高的薪水,此前還常常受到伊莉莎白二世和查爾斯王儲等英國王室的愛戴,英國大大小小的各種衝突中,都有他們的身影。廓爾喀人從小在山地長大,所以印度組建山地部隊時就看中了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山地作戰經驗,招募了大量的廓爾喀人。

  

  這些廓爾喀僱傭兵吃苦耐勞,作戰勇猛,是印度山地部隊的骨幹力量,一旦失去了這些僱傭兵,印度山地部隊的戰鬥力將大打折扣,印度本地的士兵不論是身體素質,榮譽感還是作戰素養,都與廓爾喀僱傭兵有著很大的差距。而近幾年尼泊爾也與印度有著領土爭端,再加上尼泊爾人也不願意在印度參與的邊境爭端中成為印度的幫兇,所以他們才出臺了這一禁令。

  

  事實上,禁令發出前,印度也在考慮該如何處理此事,因為他們招募到的廓爾喀僱傭兵也越來越少了,所以在禁令發出後, 印度山地部隊也首次發出消息稱,廓爾喀軍團公開面向印度招募印度士兵,如果對戰鬥力影響不大的話,就開始大力推廣招募印度士兵,以替代廓爾喀僱傭兵的位置。

  

  不過顯然印度將問題考慮的太過簡單了,雖然印度二戰期間也曾組織過抗日戰爭,但最終的戰果連印度人自己都不好意思提及,印度邊界地區雖然都是高原,但大部分印度人從小生活在溫暖溼熱的印度低海拔地區,他們的身體很難適應高海拔環境,所以這一禁令對印度山地部隊的打擊非常大,此前英國人的經驗就是最好的例子,為何他們熱衷僱傭廓爾喀士兵,卻不願意僱傭印度士兵呢,就是因為兩者的戰鬥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有句老話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印度自詡南亞大國,常年欺壓周邊的尼泊爾,斯裡蘭卡,孟加拉等國家,此前這些國家迫於印度的強大敢怒不敢言,但是印度的做法最終會遭到反抗,這次尼泊爾發布禁令就是一個例子,未來印度如果還執迷不悟,周邊國家會越來越反感他們,目前印度山地部隊共有12萬尼泊爾僱傭兵,禁令發出後他們也準備著手回家。

  全部評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印衝突的印軍精銳部隊素質如何:都沒敢來收屍
    原標題:晨楓:比哈爾的生鐵膽撞上解放軍的金箍棒——論印度精銳部隊的素質[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晨楓]據說,在加勒萬河谷被解放軍的棍棒和石塊打得抱頭鼠竄的印軍屬於精銳的山地師。
  • 印度感染病例過億,軍隊損失慘重,莫迪還有什麼資本挑釁他國?
    不過,與印度軍隊耀武揚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印度國內的慘狀卻讓外界觸目驚心。截止26日10時30分,印度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接近600萬,累計死亡病例也即將突破10萬大關。外媒指出,印度現在已經成為感染率和死亡率最快的國家。
  • 環境惡劣,印度邊境警察部隊扛不住了,向莫迪哀求不想當「炮灰」
    據《印度時報》12月23日報導,負責在中印邊境西段與解放軍對峙的「印藏邊境警察部隊」已經向莫迪政府發出了申請,懇請委派他們回到國內執行國內安全任務。該部隊表示,在高海拔低溫地區執行任務,讓部隊士兵的身體狀況受到了非常嚴重的影響,現在他們都需要健康的休息,避免出現各種健康問題。在最近一段時間,該部隊一直在向內政事務常設委員會和內政部提出申請。
  • 留給印度的時間不多了,20萬大軍隨時全軍覆沒,莫迪已騎虎難下
    ,由於在相關地區的後勤體系不完善,此前部署上高原的20萬印度大軍已陷入深淵,不撤退或隨時可能全軍覆沒,對此有網友指出,由於此前一再表現出強硬姿態,莫迪已經騎虎難下,因為如果他此時下令撤兵,很可能導致國內民眾的不滿情緒爆發。
  • 莫迪下令重獎印度科學家,美感慨難怪失敗
    根據印度當地媒體1月12日的最新報導稱,印度自從去年11月月底的時候,就在北部邊境地區至少部署了20萬大軍,這些部隊雖然看起來規模相當龐大,但是真正的戰鬥力卻非常感人。因為印度軍隊缺乏足夠的武器彈藥與後勤物資,這樣一來根本無法維持前線軍隊的戰鬥力。
  • 印度邊境再次遭重創,8名警察被武裝分子伏擊,身體被打成馬蜂窩
    圖為印度警方遭遇伏擊最近印度在邊境再次遭到重創印度面對這次伏擊毫無準備,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預料到襲擊的地點,這夥武裝分子率先佔領了房屋,還事先準備了陷阱,在警察經過的時候突然發難開槍,直接將印度警方打懵了,多名警察還沒有來得及掏出槍反擊就倒在了血泊中,在這些被陣亡的警察中,很多都是上半身中槍並且直接被擊中要害導致死亡,他們的武器也被武裝分子搶奪。
  • 「嗜血,變態,絕對變態」 澳軍人在阿作惡細節震驚世界
    參考消息網12月3日報導負責調查澳大利亞軍人在阿富汗暴行的布裡爾頓委員會,最終給出了震動澳大利亞全國的正式報告。布裡爾頓少將本人對調查結果給出了極其嚴厲的評價:「我國軍隊史上最可恥和不光彩的片段。」據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網站12月1日報導,澳大利亞當局因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推特帳戶上發布的圖片而感到憤怒。但實際上,中國外交部只是對澳大利亞在開展調查期間公布的資料作出反應。調查過程中揭露了澳軍人在阿富汗殺戮平民的大量事實。2001年,澳軍人作為美國領導的反恐聯軍的組成部分出現在這個國家。
  • 印度陸軍尋求戰略攻擊轉型 守勢防禦到攻勢防禦
    南方日報駐京記者 魏香鏡 實習生 欒相科  策劃統籌:戎明昌 殷劍鋒  規模最大  四分之一兵力部署北部邊境  印度陸軍是印度軍隊規模最大的軍種,在其130萬軍隊人數中,其中陸軍有90萬多。  近幾年,印度陸軍為實現「精確打擊」的目標,逐漸向戰略打擊部隊轉型,根據克什米爾地區作戰和國內維穩的任務需要,印軍專門制定了組建新型特種部隊、打造新型快反部隊和數位化部隊的計劃,重點發展立體進攻、遠程打擊和快速反應能力。去年12月,印度國防部高級官員透露,印度陸軍將批准增加1萬名航空兵,以操控即將採購的攻擊直升機等新武器裝備。
  • 大清最為慘烈的戰役:1萬精銳遭遇重創,多位高級將領戰死沙場
    這一消息讓雍正高興的昏了頭,立馬出兵7萬,浩浩蕩蕩的開始西徵之路。無疑這個消息是假的,他們內部不僅精誠團結,還從沙俄引進了先進的武器,有些甚至是從歐洲弄回來的。他們的目的就是讓雍正出兵,一雪前恥。雍正派出的主將是傅爾丹,也是他帶了一萬的先頭部隊西徵。
  • 重創美軍機場,太平洋上空的夜戰幽靈,日本海軍 「芙蓉部隊」
    但是日本海軍航空隊有一代號叫做"芙蓉部隊"的航空隊,在被下達神風作戰的命令後,卻一次也沒有執行,反而是在夜間集群出動,多次重創了美軍艦隊和機場。其作為日方航空隊,不用神風攻擊便取得如此戰績實在是令人震驚,而其對夜間攻擊的戰術以及讓飛行員適應夜戰所進行的訓練,也值得我們參考。
  • 「嗜血,變態,絕對變態」 澳軍人在阿作惡細節震驚世界_新聞中心...
    負責調查澳大利亞軍人在阿富汗暴行的布裡爾頓委員會,最終給出了震動澳大利亞全國的正式報告。布裡爾頓少將本人對調查結果給出了極其嚴厲的評價:「我國軍隊史上最可恥和不光彩的片段。」據俄羅斯《論據與事實》周報網站12月1日報導,澳大利亞當局因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推特帳戶上發布的圖片而感到憤怒。
  • 一旦印度封鎖馬六甲海峽,石油運輸該怎麼辦?日本人送上神助攻
    而日本人態度很詭異的與印度舉行了聯合軍事演習,並送上神助攻,看來周邊鄰國要警惕印度拿馬六甲做文章,如果真的開戰決不能再留情。,造成周邊居民數人傷亡多人逃亡,在巴基斯坦警告之後不但沒有收斂反而將大批軍隊及武器裝備移至邊境,據報導印度目前在邊境部署的軍隊已經遠遠超過了預期的數量,不僅預備了裝甲車,還有大部分精銳的山地作戰部隊蓄勢待發,而且印度為了擴充空軍的實力,還專門從俄羅斯購買米格29及蘇30戰機等為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衝突做準備。
  • 軍事解讀:伊拉克數十萬精銳部隊在哪裡?
    軍事解讀:伊拉克數十萬精銳部隊在哪裡 NEWS.SOHU.COM  2003年04月07日12:15  新華網  主持人:新華社記者江亞平  問:伊拉克號稱有近40萬正規軍隊,其中不乏像「共和國衛隊」這樣的精銳部隊。但為什麼在伊拉克戰爭中至今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軍事對抗?伊拉克的幾十萬大軍究竟怎麼了?  答:人們原來想像的惡仗、苦仗和大仗的確到現在還沒有發生過。
  • 印度針對多款中國App發布禁令,印度經濟學家:可能引火燒身
    近日,新德裡突然禁用了包括TikTok(抖音海外版)、微信在內的59款中國應用程式,印度政府稱這些軟體可能會對其主權和隱私信息安全產生威脅。儘管印方稱該禁令只是一項臨時措施,但還是引起了不小的輿論震動。
  • 「水煤氣禁令」逼停印度450家陶瓷廠!
    據了解,此禁令一出,已有約450家陶瓷廠暫時關閉。據了解,3月初,佛山中國陶瓷城集團副總裁兼營運中心總經理餘敏女士一行人曾到印度莫爾比產區考察,參觀了當地一些瓷磚生產工廠並拜訪了當地協會,當時並未收到關於「煤改氣」的消息。
  • 美精銳部隊遭遇硬茬:頭號陸軍名不虛傳
    美國精銳部隊很可能會遭遇硬茬。專家表示,世界頭號陸軍果然名不虛傳。 這一水準的穿甲彈,可以擊穿M1A2主戰坦克的前裝甲,也能一炮打穿59坦克。
  • GDP大比拼,印度VS俄羅斯,印度:你不中!
    比如印度經濟發展,在疫情前基本是維持了10年的快速增長,10年來印度GDP總量,從全球第十,躍居到現在的第六位。俄羅斯的GDP每年增長1—2%左右,如今還沒完全恢復到2014年的GDP水平。俄羅斯在全球經濟體總量的排名上,已經滑落到第12位了。因此從這個指標看,印度要比俄羅斯發展更快。這意味著在整體素質上,印度可能會超越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