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強子對撞機效用較廣,它能幫助人類更好地鑽研高能物理世界。早前,曾有科學家提議在中國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楊振寧為何表示反對?
經過多年努力與探索,中國已在多個領域上取得巨大進步,中國的工業、製造業等逐漸趕上了發達國家的步伐。同時,中國的科技水平也較以往有了很大提高,如今,中國的科研水平已躋身世界前列。
雖然中國在飛速進步,但還是有個別方面落後於別國,例如高能物理領域。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對高能物理研究較深的是歐洲,他們還斥巨資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強子對撞機。說到這,不少朋友或許不解,強子對撞機是什麼?它為何頗受科學家喜愛?
科學家表示,強子對撞機本質上是粒子加速器,它的強大之處在於它能把粒子的速度提升至很高水平。給粒子加速有什麼作用?當兩個速度相當的高速粒子相撞時,它們可能會相互結合從而生成一種全新的粒子,這為研究人員探索物質本質起到了輔助作用。另外,即便高速粒子沒有相撞,研究人員也能通過粒子在運動過程中發生的變化來找尋微觀世界的變化規律,從而為進一步研究與發展微觀世界奠定基礎。與此同時,了解微觀世界也能幫助人類更好地構建與調整宏觀世界。
另外,科學家還介紹到,一般來說,體積越大的強子對撞機,其效用往往越高,因為體積越大代表內部運轉空間越大,這便意味著機器能給粒子提供更多能量,以幫助粒子更好更快地加速。如此,研究人員便能得到更準確的實驗結果。
目前,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為世界內體積最大的強子對撞機,它周長達27公裡,為了建造它,歐洲科研團隊花費了超80億美元。由此可見,強子對撞機效用雖大,但它並不是平價的科研設備,它屬於科技產品中的奢侈品,若非國家經濟實力雄厚,難以建造並投入使用,畢竟除建造時期需要投入大量費用,後期使用與維護亦需大筆費用,這也是多個發展中國家無法獨立建造它的原因之一。
看到強大對撞機的巨大效用,國內有科學家投出了羨慕與期待的目光,他們希望中國也能建造一座屬於自己的強子對撞機,如此,一方面方便研究人員開展科研工作,另一方面,或能更好提高國人對高能物理的認識與理解。但是,以中國目前的實力,中國真的能建造一座大型強子對撞機嗎?
對此,有科學家分析,在中國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並不現實。曾經,國內有科研團隊提議建設一座世界第一大強子對撞機,它的周長達100公裡,耗資至少200億美元,比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還貴許多。對於這一宏偉計劃,各界專家搖頭表示否定,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楊振寧先生便是其中之一。在出席國內某高校的報告會時,當被問及對中國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看法,楊振寧先生直言,完全沒必要在國內搭建大型對撞機。
對於其中緣由,楊振寧先生表示,人類研究高能物理學的鼎盛時期已過去,在時代的帶領下,人類未來將認識與攻佔新的領域,高能物理學不再是「香餑餑」。因此,現在開啟建造計劃並不明智。另外,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及財力,這會影響國家經濟。而且,強子對撞機屬於科研產物,它能在科研領域發揮較大作用但卻難以產生經濟效益。所以說,對於國情特別的中國來說,並不適合。看到此,你有什麼想法?你認同楊振寧先生的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