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新知:我們的大腦是如何讀秒的?

2020-09-20 掙脫枷鎖的囚徒


10,9,8……3.2.1!

Go!

在很多重要的時刻,我們都會儀式性地進行倒計時讀秒。

讀秒,雖然是在用嘴巴讀數,實際上真正負責計時的卻是我們的大腦。

追蹤時間的流逝說我們大腦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功能,對於運動控制,學習和認知,以及預測未來事件的能力都至關重要。

先前的研究已知,我們的大腦是依靠其內置的生物鐘來計量小時數和天數的。

但是,目前所知的生物鐘卻沒有秒針——不涉及如何讀秒。

那麼,我們的大腦是如何來讀秒的呢?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在這個方面獲得了突破,已經成功將大腦時鐘的秒針進行了精確定位,並揭示了大腦讀秒的工作機制。

研究結果顯示,大腦是通過神經元序列性放電活動進行讀秒編碼的。

科學家首先讓實驗小鼠接觸到兩種不同的氣味;並且通過重複給藥,讓小鼠知道,當聞到其中的一種氣味後3秒鐘就會獲得甜味液體獎勵;而聞到另一種氣味時6秒鐘後才會獲得獎賞。

觀察發現,小鼠聞到第一種氣味後比聞到第二種氣味更早開始做出舔嘴的動作——說明小鼠可以進行精確到秒的計時。


實驗期間對小鼠大腦紋狀體和前運動皮層的單個神經元電活動記錄顯示,


小鼠是通過這兩個區域中神經放電活動模式的變化來對時間進行編碼,這與先前發現的大腦多個時鐘的工作機制一樣。


打個比方來說,每個神經元的放電就如同一排多米諾骨牌的倒下一樣,上一個神經元放電激活下一個神經元,逐個神經元放電的序列作為標識對時間進行編碼記錄。


比如說,如果100個多米諾骨牌的倒下(神經元放電)正好需時10秒,那麼當50個多米諾骨牌的倒下(神經元放電)時就恰好是5秒。

當然,紋狀體和前運動皮層的功能並不相同。

其中紋狀體中神經元的電活動更接近於序列倒下的多米諾骨牌,而前運動皮層神經元的放電則負責向紋狀體提供輸入信息,可能我們的運動節律可以幫助我們的大腦進行讀秒計時,真正負責讀秒的還是紋狀體。

相關焦點

  • 健康新知:科學家首次實現逆轉複雜組織的年齡,並成功恢復其功能
    新知來源:柳葉刀TheLancet,柳葉刀2020年報告|沒有一個國家能倖免於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危害 詳細為你展示新冠病毒是如何入侵人類大腦的 我們最早注意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與患者的肺部相關,而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逐漸意識到它不僅是一種呼吸系統的疾病。
  • 10大未來科技盡在「未來新科技少兒新知」系列
    2015年12月,接力出版社將推出由美國多位頂尖科學家聯手打造的「未來新科技少兒新知」系列,該系列圖書在科技全球化與前沿化的大背景下,為孩子描繪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未來並深入淺出地解釋這些能夠改變未來的科技。
  • 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分配注意力的
    在電影《超體》中,一種名為CPH4的毒品被注入女主露西體內,露西在毒品的刺激下,大腦得到了100%開發,給予她異於常人的力量,包括心靈感應、瞬間吸收知識等技能,最終形成了一種無形無狀的超級形態,她能夠穿梭時空,成為一名無所不能的「女超人」。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的大腦真的無所不能嗎?
  • 我們的大腦是如何構建內在的意義的?
    我們許多人都知道,我們之所以能通過語言表達交流,那是因為語言所包含的意義。意義是語言的核心。我們人類如何結合我們所認知的思想和語言的構成要素,來構建其具體的含義與內在的意義呢?這是自人類文明以來一直在探索的、極為基本而又重要的科學與哲學課題。
  • 我們是如何區別人聲的 原來是大腦這一區域起作用
    Siri和Alexa依靠諸多部件和雲服務來了解人們所表達的意思,而研究人員最近發現我們人類大腦中有一個小區域也有著類似的工作能力。德國一所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我們能夠藉助大腦顳葉將唐納·川普的聲音與自己母親的聲音區分開,而顳葉是哺乳動物大腦的四大腦葉之一。
  • 新知| 機場塔臺管制員如何工作?
    原標題:新知 | 機場塔臺管制員如何工作?新知 | 機場塔臺管制員如何工作?文 沈寧塔臺管制員的班組一般由7人構成,一名領班主任,跑道、機場地面、航空器放行席位各配主副兩名管制員。如果是獨立運行的雙跑道機場,跑道和機場地面席位人數需要翻倍。2016年10月12日凌晨3點,上海虹橋機場塔臺下坐著幾個人,他們是我同事。
  • 圖說英語:一套自然拼讀閃卡,助力單詞秒讀秒寫
    我們學校課本的拼讀內容,要是可以單獨成冊,那將多好。或者小學課本的拼讀,集中放在課本後面,這樣方便集中教學引導,學生可以集中學習拼讀知識,這樣,學生的拼讀基礎和拼讀意識,就可以輕鬆融會貫通,觸類旁通了。個人覺得,小學階段,排在首位的應該是拼讀系統引導和訓練,在平時的練習和測試中,也應該適當加入語音考核。
  • 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召喚夢境的?
    有很多人每晚都會做幾個小時的夢,這看起來是件挺平常的事情,但夢境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其實絕大多數人並不知道所以然,這是個非常神秘的過程,不是嗎?幸而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s)等技術日趨成熟,才讓我們可以記錄大腦活動並使之可視化
  • 新知|「最強大腦」的記憶密碼
    具有超強記憶能力的「最強大腦」是如何練就的?前不久,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李澄宇研究團隊對「過目不忘」背後的神經機制進行了研究,認為這些其實都是人類的工作記憶,而工作記憶的好壞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把信息深深刻在腦海裡並不容易在生活中,從看到目標到記住目標,似乎是一個簡單且常見的過程,但這對人體來說卻是一個「浩大工程」。
  • 「新知聯盟·致知鹽究員」齊聚萬科公園大道,洞察生活新知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膠州便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而今在「三灣三城」的發展戰略下,上合示範區的落定、新機場的規劃、膠州灣大橋的連通等重大利好的釋放,我們可以預見膠州未來經濟地位的重要性。
  • 健康新知丨重症病毒感染人體為何會致命?細胞因子失調導致免疫系統...
    】 新知來源:騰訊新聞知識官@王老師說免疫 【單劑注射接種即可免疫?解讀一款正在研發的新冠疫苗】 2021年1月13日,強生公司在醫學頂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發布了其正在研究的新冠疫苗臨床1/2a期數據。 這款候選疫苗只需一次注射接種,而目前美國批准的前兩種疫苗均為兩劑疫苗,時間間隔三到四周。相較於已經上市的幾款疫苗來說,這款正在研究的疫苗具有很大的潛力。
  • 精準醫學:徹底改變大腦和心理健康
    All rights reserved準醫學的進步給癌症患者帶來了福音,但是針對阿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痴呆)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相關診療方法卻剛剛起步。神經免疫學家Maria-Teresa Ferretti向我們解釋,投資精準醫學對改善人們的大腦健康至關重要。
  • Neuron:我們的大腦為什麼在快速不停的轉換注意力?
    但研究感知的神經科學家現在發現:我們的大腦實際上會以驚人的速度轉移焦點-每秒四次。集中注意力需要我們的大腦做出平衡舉措:對可能需要更高優先級的活動的進行聚焦。為了做到這一點,感知似乎表現得像一部老式電影,不斷地從一幀到另一幀跳動,比眨眼之間更快。
  • 新知|「最強大腦」的記憶密碼
    具有超強記憶能力的「最強大腦」是如何練就的?前不久,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李澄宇研究團隊對「過目不忘」背後的神經機制進行了研究,認為這些其實都是人類的工作記憶,而工作記憶的好壞也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 「芯」想事成:大腦晶片將使我們成為記憶超人
    假如有那麼一天,我們回憶美好往事就像放電影一樣歷歷在目、沒有遺忘,你覺得可能嗎?在現代科技尤其是人工智慧、神經醫學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這絕不是天方夜譚、空穴來風,只需要把這份記憶儲存起來備份就可大功告成,而完成這個光榮使命的就是大腦記憶晶片。神經醫學的高速發展,對於提高我們的記憶力不再是難事,預計需要數十年時間,作為人類智慧結晶的大腦晶片將可以對我們記憶進行破解、操控、重寫。
  • 機體大腦如何控制我們的語言功能?
    如果利用盲人點字法來進行閱讀,你就會利用到大腦頂部的感覺皮層,如果你聽別人在閱讀,你就會用到距離耳朵不遠的聽覺皮質。大腦中後部的系統區域能夠幫助我們對文字進行解釋,這其中就包括大腦頂葉中的角回結構,也就是常說的威爾尼克語言區域(Wernicke’s area)、島葉皮質、基底神經節和小腦結構;威爾尼克語言區域主要由大腦顳葉後面的部分所組成。
  • 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區分幻覺與現實
    ,那我們是如何區分幻覺與現實的?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我們可以區分,因為我們的大腦會一直質疑我們過去的期望與信念來讓我們知道現實,幻覺只會在檢查現實的機制出現問題才會產生,這項研究同時也為治療精神分裂症和一些其他的精神失調症提供了更好的治療手段。
  • 心理學:如何保護大腦,讓我們不變遲鈍?
    我們人類對大腦的研究歷史並不久,古人一直認為我們的思想是從心臟產生的,這也對我們的用語習慣產生影響,比如我們會說:「我知道你心裡在想什麼」,又或者心理學這個詞,明明我們的思想都是大腦產生的,但是就是叫心理學,而不叫「腦理學」。
  • 儘管我們對大腦了解甚多,但仍有許多待解之謎
    1489後來,醫學之父跟隨了羅馬帝國的主要醫師Aelius Galenus,他是一個通常被稱為Galen的人,他致力於確認大腦確實控制了思想和感覺。蓋倫(Galen)死後的15個世紀中,他的影響力在醫學領域一直佔據統治地位,儘管他的許多理論後來都遭到了推翻。但是地中海人在發現大腦秘密方面並沒有壟斷。
  • 貴陽藝考編導培訓班-選擇貴陽新知教育
    如何選擇一家專業靠譜的藝考培訓學校呢?首先看教學場所。硬體設施非常重要,它不止關係考生之後的學xi和生活條件,還能從側面體現出學校的辦學實力。不要認為這種觀點太勢利,即便是清華、北大至少也需要每年數十億的資金才能維持辦學水平。現今國內的藝考培訓學校,有實力的一般都選擇駐校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