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奇妙!沒了這8種器官 人也不會死-人體,器官, ——快科技(驅動之...

2020-12-06 快科技

教皇弗朗西斯在青年時期就切除了一部分肺部,但是根據梵蒂岡的觀點,這並不影響他現在的健康。

根據NBC新聞報導,76歲的教皇為了治療他大約40年前的感染,切除了一部分肺。

當時,這種方法更多地用於治療感染,例如結核病,因為抗生素還未能廣泛應用。

來自紐約的雷諾克斯山醫院的Len Horovitz博士說,即使一整個肺被切除,人們仍然可以生存。當一個肺被去除時,剩餘的肺會膨脹佔據剩下的空間。只用一個肺生活,並不會影響日常的工作或壽命的預期。雖然只有一個肺的人並不能像有兩個肺的人那樣強壯。

雖然你想儘可能想保持你所有的器官,但是這裡要告訴你,離開哪些器官你仍然可以生存:

腎臟:你可能知道,人類有兩個腎臟,但一個就足夠生存了。有的人天生只有一個腎臟,有的人因為損傷或捐贈後剩下一個。根據國家腎臟基金會,一般來說,有一個腎臟的人很少或沒有健康問題,並有正常的預期壽命。從技術上來說,人們可以沒有腎臟,但需要透析。

脾臟:脾臟過濾血液,幫助身體對抗感染,但它不是生存所必需的。如果它被損壞,脾臟可以被去除。當然,沒有脾的人會更容易被感染。

生殖器官:女性可以在子宮切除術中切除子宮,作為治療癌症,子宮肌瘤,慢性骨盆疼痛或其他病痛的方法。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數據,在美國,大約1/3的婦女在60歲以前進行過這種手術。男性可以將其睪丸移除以治療睪丸癌。

胃:有時為了治療胃癌會切除整個胃,稱為全胃切除術。在該過程中,小腸會直接連接到食道。英國國家衛生服務中心稱,已經進行過胃切除術的人在恢復期間,需要通過靜脈接收幾個星期的營養。之後,他們能夠吃大多數食物,但如果在吸收維生素時遇到問題,就需要吃比較細小的飯菜,並服用膳食補充劑。

結腸:人們可能將結腸切除作為治療結腸癌或克羅恩病的方法,或在某些情況下預防結腸癌。人們沒有結腸也可以生存,但需要在他們的身體外面戴上袋子收集糞便。然而根據梅奧診所的說法,可以進行外科手術在小腸中產生小袋代替結腸,這樣就可以不必在身體外戴袋子了。

闌尾:闌尾是一個小的管狀器官,從大腸的第一部分伸出。它的功能並不清楚,但是如果它發炎或破裂,就可以被切除。 

相關焦點

  • 人被拿掉哪些器官不會死?這7個無用的器官,醫生一般不會跟你說
    人被拿掉哪些器官不會死?人體實在是一個奇妙的東西,似乎有解也解不完的謎團。當然,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對自己身體的了解越來越多,有很多發現還會令你大吃一驚:我們人體有些器官十分無用,有時候即使是不小心失去了,也對性命沒有太多影響。
  • 人體離開哪些器官不會死?
    人體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機器之一,基本上各個器官都有用,不過缺了某些部分卻不會死,只是會對人體的生命活動產生有限的影響。比如一輛汽車,缺了一個門,還是照樣能開動。只有核心部位的缺失或者損壞,才會導致死亡。任何器官的缺失,只要不影響到基本的生命活動,人短期內就不會死亡。
  • 知道人體有多少種器官嗎?隨著人進化,未來是否會增加新器官?
    人類對人體構造的研究已有數千年歷史,例如,古埃及人曾對人體器官進行過防腐處理,我國古代醫生曾撰寫過人體解剖著作。在人體內部,有多種器官已被確認為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心臟,大腦,還有用來呼吸肺等,但有些器官至今還沒有搞清楚實際功能和用途。那麼截止到21世紀今天,我們所知道的人體器官到底有多少種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事實上人體器官數量的多少,這取決於你用何種觀點來計數。現在,來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醫學院細胞與發育生物學系副教授Lisa MJ Lee表示,人體器官數目為78個。
  • 人體有多奇妙?這些器官的獨特功能,你都知道嗎?
    生物,是大自然最奇妙的產物。從一個受精卵開始,不斷地發育,變成不同的物種。這個過程,是非常神奇的。在發育的過程中,我們要感謝一種細胞——胚胎幹細胞。是它們擁有如此強大的分化能力,發育出了各種不同功能的器官,組成了我們一個個的個體。今天,咱們來看看胚胎幹細胞的「傑作」,看看它所形成的各個器官,分別有哪些功能、在哪些功能上」笑傲人體「。
  • 人體器官捐獻 用另一種方式活著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6月11日,是我國第二個人體器官捐獻日,今年的主題為「器官捐獻——我願意」。當天,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舉行主題為「器官捐獻——我並沒有離開,只是用另一種方式活著」的義診活動。不少市民來到現場諮詢,並填寫了《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自願書》。  「現在,我們醫院的器官供給比例達到30:1,患尿毒症需要進行器官移植的病患是最多的,但30個患者裡面只有一人可以得到器官移植。
  • 人體器官違規捐獻調查:封口費46萬 假捐獻真買賣?
    石子慧說,在捐獻表籤字的那天晚上,楊素勳找到她和父親,稱捐獻器官後,國家會補償20萬元,「他說從那邊醫生要的,說一般不會給,多了也沒有,只有20萬元。」  石昌永說自己曾猶豫過要不要籤字,但2月14日那天晚上,在楊素勳辦公室,他一下子沒了主意,「人家說什麼就是什麼。」  捐獻表上的字,是女兒幫石昌永籤的。
  •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是什麼 快來看看吧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是什麼 快來看看吧時間:2020-06-22 12:23   來源: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體最大的器官是是什麼 快來看看吧 人體皮膚是人體器官中最大的嗎?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這個是螞蟻莊園2020年6月22日莊園小課堂的問題,大家知道答案嗎?
  • 溫州已有111人捐獻人體器官
    「在這方面,溫州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全省位居前列。」2010年11月,我市作為浙江省首批三個試點城市之一,正式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工作。截至2019年12月18日,我市器官(遺體、角膜)捐獻志願登記數量達6026人,實現人體器官捐獻111例,遺體捐獻51例,角膜捐獻543例,其中今年新增器官捐獻登記數量為4137人,較2010年至2018年登記總數翻番。
  • 幹細胞再造人體器官
    如果把人體比作一輛汽車,那麼體內的各種器官就相當於車裡的零件。汽車出現故障,更換零件後還能上路,要是人的器官能像汽車零件一樣,壞了就做個器官移植,這輛「人體汽車」一定會跑得更久。  為了解決人類移植器官的來源問題,人們紛紛把目光聚焦在動物身上。
  • 向死而生:紅會專家解讀器官移植基本常識
    這裡面有太多的好奇,太多的故事,太多的感恩,也有太多公眾對於器官捐獻和移植的疑問待解,對於尚處於神秘地帶的器官移植工作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科普機會,對於我們每個人生命的延續和未來,又何嘗不是一次科普的機會?
  • 人沒有哪些器官不會死亡?不瞞你說,這5個器官可能有點「沒用」
    人的五臟六腑在人體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果某個器官功能受損,受到疾病的影響出現了功能障礙,在防止疾病加重的過程中會通過切除器官的方式來改善疾病,而部分器官拿掉之後患者並不會造成患者死亡,但是可能會有一些不良症狀出現,因此需要提前去了解相關的常識,讓人們注重器官的保護,以免某些疾病出現
  • 人體的最大器官竟然是它,女生付出大代價保護它
    人體最大的器官是什麼?這是一個醫學專業的理論問題,很多人可能會猜是肝、胃、腸子等器官,但是這些都不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是皮膚,這原本是醫學課本上寫一條冰冷的理論而已,但是對於不了解的人來說,還是挺有趣,挺重要的!
  • 西安又有16人組團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第一次捐獻後央視跟進 網友點讚  在11月16日組織了第一批13人前往陝西省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後,11月24日上午,邱華帶著16人再次前往該中心,進行器官捐獻志願登記。
  • 生命落幕時的美麗饋贈 陝西省又有16人登記捐獻人體器官
    熱點追蹤 熱線電話029-8888000013人組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生命落幕時,他們願意給世間最美麗的饋贈。在11月24日的志願登記人體器官捐獻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愛。
  • 科學家利用新技術在鼻腔發現了新器官,人體的秘密還有多少
    哈佛大學物理學教授埃利奧特·佩裡曼曾經說過:「在以前,最聰明的人會選擇學習物理,而現在,最聰明的人都跑去學醫了。」事實上,人體是一個巨大且複雜的工程。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雖然我們已經有了克隆技術、基因編輯技術等先進技術,但是人類還有許多未解之謎等著我們去發現。例如,人類衰老問題、愛滋病問題還有癌症等。
  • 人體器官運作時間
    一天24小時,每個時間段我們的器官都在運作,而它們井然有序在每個時間段分工合作。不同時間段不同器官的運作,維持了我們身體正常的排毒和新陳代謝。23:00~1:00肝排毒時間  除肝臟外,大部分人體器官運作緩慢。
  • 人體器官移植應該注意的問題
    本案主要涉及人體器官捐獻的相關問題。  (一)關於人體器官捐獻的主體。根據2007年5月1日施行的《人體器官移植條例》第8條的規定:「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本案中陳某二系精神病人,不管其精神病情如何(特指如何輕微),我們都可以肯定陳某二不可能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 科學家發現人體新器官?咽鼓管唾液腺真的是新器官嗎?
    有的人說了唾液腺不是早就發現了嗎?為什麼是新器官?我們以現在所熟知的唾液腺分為三種:一個在舌頭下,一個在下顎下,還有一個在臉頰後部的下顎的後面。除此之外,咽喉和口腔黏膜散布著上千個極小的唾液腺。而新發現的咽鼓管唾液腺是認知三種唾液腺之外的又一個唾液腺。
  • 奔走於生死之間:我在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工作這十年
    而這三個人,從事同一個職業——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隸屬於同一個組織——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s,簡稱opo)。 死亡,只是生命的結束,卻不是最終的結局。而在死與生之間,他們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因為「器官捐獻」這份來自生命盡頭的饋贈,是許多家庭重生的希望。
  • 科學家發現未知人體新器官
    近日荷蘭科學家在一篇雜誌上發文,文章內容表示:他們在身體上發現了一個新的人體器官。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疑惑了?現在科技那麼發達,人體不是早已經被透了嗎?為什麼還能發現人體的新器官?人體也被解剖了好多年了,什麼東西應該都懶得差不多了吧? 可事實是並非如此! 這個被發現的新器官只有幾釐米大小,名叫:管狀唾液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