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TAKA實驗室實測丨MagSafe滿額15W輸出太難,功率競賽下缺少的是...

2021-01-10 品玩PingWest

11月6日晚9點, iPhone12 mini 和 iPhone 12 Pro Max開啟預定,但卻被爆出 iPhone12 mini版功能有所閹割,引起軒然大波。

MagSafe槽點多:充電功率被限制,保護套易留印記

據MacRumors報導,在蘋果的支持文件中表示,iPhone12 mini配合MagSafe充電器使用時,峰值功率傳輸將被限制在12W,比其他iPhone12機型的峰值功率15W還要小。

而且充電器也需要使用9V/2.03A的輸出規格,才能通過 MagSafe 給出 12W 的充電功率,但這數字也是會被系統和溫度影響,iPhone12其他機型要達到15W也被要求至少有9V/2.22A 或 9V/2.56A的輸出規格。

同時,如果 iPhone 12 的 Lightning口有在使用,比如插進了耳機、麥克風配件,MagSafe 的功率會統一限制到 7.5W,這是法規所限。

除此之外,MagSafe充電器還會對皮革保護套產生印痕,如果不用保護套直接進行無線充電,長期使用後有可能會損壞iPhone的玻璃後蓋,而更換後玻璃的成本十分高昂。

不少網友使用iPhone12真機和MagSafe充電後的反饋也不如人意,實測表明:搭配20W PD充電器,且iPhone 12表面溫度較低,且電量在20%以下時,MagSafe功率最高可以達到18W,常溫狀態下功率在11-14W之間,溫熱狀態下功率約為9-10W,稍微發燙的時候功率只有5-7W。

(蘋果標識的15W充電,大部分情況下,根本無法實現)

無線充電功率成軍備競賽 是真亮點還是噱頭?

無線充電技術成為2020年手機廠商的焦點,國內國際廠商都把無線充電規划進自己的產品線中。

安卓廠商執著於提升功率,玩起了軍備競賽:小米10支持50W無線充電,OPPO Ace2支持40W無線充電,華為P40支持22.5W無線充電.....而國際廠商則顯得較為保守,三星和蘋果的無線充電功率都維持在15W。

但無論是激進還是保守,各大廠商在無線充電方面都遇到不少挫折:蘋果MagSafe無線充電規格限制較多,最終使用體驗與大家期待的有所出入;三星S20 與 Note 20 系列充電出現問題,無線充電器頻繁中斷充電,固件升級後無線充電功率只有5W;OPPO Ace2 40W無線充電底座出問題,用戶被強制退款,代為補償65W充電頭;小米10出現無線充電斷流情況....

無線充電是未來大勢所趨,但邁向中高功率的道路上,安全依然是首要之務,並非追求功率越來越高。無論是接收端或發送端裝置設計廠商,皆須依循相容性安全測試標準控制收發裝置功率、熱效應及抗幹擾能力,以確保中高功率無線充電系統運作無安全疑慮。

無線充電功率並非廠商寫在宣傳海報上的一個賣點數字,而要真正符合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才能震撼更多消費群,否則就是背道而馳。

在以安全穩妥為前提下的功率提升同時,優化無線充電的實際使用體驗,創造完全不一樣的新體驗,讓用戶不必擔心功率不符宣傳、充電中斷、操作流程更複雜、體驗如雞肋等問題。

PITAKA讓無線充電變成用了就回不去的存在

過分追求無線充電功率提升而忽視用戶體驗,完全是本末倒置。

PITAKA認為功能是基礎,體驗是王道,體驗不好,用的不爽,無線充電的未來發展之路想必會更加艱難。能夠將基礎功能與優化體驗相結合,回歸用戶使用場景,深挖用戶需求,為用戶帶來舒暢愉悅的非凡體驗,才是產品設計的更高追求。

PITAKA MagEZ系列磁吸生態系統在以安全為前提下,能夠提供與MagSafe比肩的無線充電效率,同時增加多種體驗優化措施,以便讓用戶感受到功能與體驗兼得的無線充效果。

1、散熱設計加持 無線充效率不易隨時間而遞減

在充電功率方面,根據PITAKA工程師實驗室實測效果,MagSafe 15W充電效率其實與MagEZ系列充電器7.5W充電效果相差無幾,這主要是MagSafe的充電功率不斷遞減的緣故。用MagSafe給iPhone12充電時,手機端的15W充電功率會持續3分多鐘,後續將會遞減至7.5W,並持續十多分鐘,之後再遞減至5W~3W;

功率遞減的原因是MagSafe本身無散熱機制,哪怕充電器支持快充,其實際充電功率將持續下降;而MagEZ系列無線充電器擁有良好的散熱機制,可持續保持7.5W充電功率。

(MagEZ Mount Qi車載充電支架內置6000轉/分鐘的散熱風扇)

2、無意識設計順應使用習慣 減少使用流程

如何將無意識設計融入無線充電器中?

PITAKA認識到用戶在接觸新產品之前,就已經養成了許多使用習慣和慣性認知,比如星星的圖標代表收藏,向下的箭頭代表下載,車主上車後總想要找個地方放手機,或給手機充電等,這些就像自然規律一樣,用戶駕輕就熟。

那麼新產品的設計如果能在操作上與用戶的原有習慣保持一致,就能降低用戶的理解成本,讓用戶快速上手。

觀察到車主這個使用習慣後,PITAKA工程師又了解到大多數人不使用無線充電的原因之一是很討厭給手機對位(對準無線充電區域),比如在顛簸路段開車時,手機不會輕易脫離支架的充電區域。

於是PITAKA在2017年研發設計了車內無意識充電車載支架——MagEZ MountQi,既能給車主提供無意識放置手機的空間,又能解決無線充電對位問題。

車主通過使用內嵌鋼片MagEZ Case手機殼,通過磁性吸引,與內置9個超強N52-T級超強磁鐵的MagEZ Mount Qi瞬間吸附,充電也無需對準,自動引導落位。

即使在顛簸路段,9個超強磁鐵,也能確保吸力無懼顛簸路段。隨放隨充,磁吸力引導手機自動落位,便捷省心,上手速度快,使用流暢便捷。

而這一磁吸生態理念正與3年後的MagSafe磁吸生態不謀而合,都是通過磁吸充電技術來構造便捷實用的磁吸生態。Magsafe也驗證了當初PITAKA超前的市場眼光和獨特的創意洞察力,對比Magsafe,PITAKA積累了3年的先發優勢、研發經驗以及覆蓋用戶生活方方面面的磁吸生態產品矩陣,且歷經市場多年考驗口碑蒸蒸日上。

3、關注場景與物品的和諧關聯 減少用戶思考步驟

日本產品設計大師深澤直人曾說:「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比物體本身更重要,物體是一種和諧的一部分,我開始停止構想僅僅是有趣的外形設計,而去考慮物體之間的關係。」

這就是無意識設計(Without Thought)時的核心關注點:設計師在為用戶做設計時,需思考物品之間的關聯性,並把注意力更多放在產品與環境之間的和諧上。

一回到家放下車/門鑰匙、交通卡、手錶等,以及給快沒電的手機充電;

出門前需要記得把必帶的小物件帶走,包括車/門鑰匙、耳機、手錶、手機等。

為什麼它們不能天然結合起來呢?

PITAKA為家居日常充電的設計MagEZ Bar,將充電與物品收納聯繫起來,外形設計為壁掛式面板,左側為手機無線充電區域,右側為物品收納區域。

其設計目的是用戶在日常生活中習慣往牆壁上掛東西,藉助用戶的習慣認知,能夠很好的提醒用戶聯想此項工作,與居家環境的融洽度和自然度非常高。

每當你下班回家,把車/門鑰匙、耳機等往壁掛式面板上吸附,手機隨手放上去就開始無線充電。

出門前將必備的物件一起拿走,再也不必擔心遺漏,不用離開家之後總想回去看看是不是忘了什麼。

MagEZ Bar自然地融入熟悉的家居或辦公環境,而不顯突兀,從而產生一種錯覺,似乎MagEZ Bar已經與生活環境融為一體,成為不必可缺的存在。

4、關注碎片化時間充電 流暢充電動作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碎片化時代悄然而至,人們的時間被切割成大量的碎片時間,無線充電正是適應碎片化時代下的必然趨勢。

無線充電非常適合於長時間的碎片化充電,那麼到底什麼是長時間碎片化使用呢?

想像一下:周一你在認真工作中,手頭的工作才是你關注的重點,此時你不會一直抱著手機,而是【偶爾拿起手機查看信息、接電話等】。

此時,有線充電的劣勢就顯而易見:

①操作繁瑣。當你偶爾操作手機時,需要拔掉數據線,使用後再插回去。來來回回可能需要【插拔數據線】幾十次,既繁瑣又容易損傷充電口;

②忘記手機充電。想想是否有這樣的情況發生,當你使用完手機,繼續投入到忘我工作中,臨到下班才發現,之前使用完手機,沒有再把手機與數據線連接,導致手機電量不足,回家通勤毫無安全感。

③手機電池續航時間越來越短。為了避免隨身攜帶長長的數據線+厚重的充電寶出行通勤,那麼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充電則成為必須。

PITAKA 適用於辦公或桌面場景的MagEZ Juice和MagEZ MountQi Desktop無線充電器剛好可以解決以上【微小但煩心】的使用痛點

↓↓↓

①操作簡化。碎片化時間內需要偶爾操作手機時,沒有數據線的束縛,隨時拿起,隨手放下。

並不需要增加額外的操作動作,而是順應每個人【自然而然放手機】的手勢,簡便又不會損傷充電口;

②提供充電安全感。隨放隨充,無需為電量焦慮,隨時保持電量充足。

③解除你忘記充電的後顧之憂。不必提醒自己為插上數據線手機充電,隨手將手機吸附在支架的動作,不僅是順應手機放置的自然動作,更是在充電。當你工作完,電量依舊滿滿,在職場奮進加油時,也不耽誤手機充電。

PITAKA MagEZ系列磁吸無線充電產品對比有線充電來說,並不是節約了多少充電時間,而是讓【充電】這個動作更加自然,更符合直覺。

就好比手機刷新率的提升,使遊戲動畫更流暢,過渡更加自然,不卡頓,不同頁面之間相互切換如絲順滑,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可能對於高刷新率的提升並無太大的感受,但是對於遊戲黨來說,卻是提升遊戲體驗的重頭戲,使用時間長了之後,才能切實感受到產品所帶來的裨益。

這種體驗設計雖然微小容易被忽視,但這卻需要設計師對世界長期的觀察,觀察日常生活中人們的需求以及行為習慣,洞察用戶的潛在需求,給人一種驚喜感。

在無線充電領域,PITAKA認為除了功率提升之外,更加需要關注的是產品的「人文主義」,為用戶提供更便利的日常使用體驗是品牌始終要秉承的初心。而PITAKA優化體驗的重心則是讓用戶在無意識下完成充電動作,給他們一種「咦,你怎麼知道我想要這個」的親切感,在無意識狀態下享受產品帶來的便利。

功能固然重要,但是在保證功能的情況下,能夠兼具讓用戶感受到貼心的體驗,才更能讓產品有溫度。因為最重要的並非參數的比拼,而是人,只有人才是產品的使用者,能夠注意到產品體驗優化的細節,讓使用者感受到產品的實用性、舒適感、滿足感以及愉悅感,才是產品設計的最高要求。

相關焦點

  • 藍牙音箱如何在兩節鋰電池7.4V輸出相當鉛酸電池12V供電的功率?
    鉛酸電池一直以來是戶外移動中大功率音響的主要供電方式。鉛酸電池電壓高,輸出電流大,直供音頻功放可輸出2×20W功率。但鉛酸電池供電也有其弊端:體積大、不環保、循環充電次數不高。隨著鋰電池的技術進步,重量輕體積小、循環充電次數高、綠色環保等優勢得以廣泛應用。
  • 網絡實驗室:高端雙頻無線路由功耗實測
    新的一期《網絡實驗室》欄目又同大家見面了,承接之前的無線路由器一體機和可攜式路由的「待機功耗」這個話題,我們將繼續深化,本次為大家實際測試高端雙頻無線路由器的用電功耗。  測試平臺和測試方法  下面我們先介紹下本次功耗實測的測試平臺和測試方法。在本期的《網絡實驗室》實測中,我們將挑選三款高端的雙頻無線路由器來展開它們的正常功耗測試和滿負載功耗測試。
  • 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汽車恆定功率啟動
    02-10-3_汽車啟動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共同來研究一個基礎物理問題,看標題也能明白,本期內容研究汽車的兩種啟動方式:一種是以恆定的加速度啟動;另一種是以恆定的功率啟動,由於以恆定加速度啟動的解題過程,因為有最大功率的限制,仍舊需要轉化為恆定功率的問題,所以本期內容先討論以恆定功率啟動的問題
  • 必看 微波爐的輸入功率和輸出功率
    許多消費者微波爐買回家後,看到微波爐的功率並不太大,就直接將電源一插即使用,甚至把微波爐和其他大功率電器插在同一個插座上,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實際上,微波爐所標的功率多是指輸出功率。微波爐在電功率和微波功率轉換過程中,能量有一定損失,微波爐的輸入電功率往往較微波輸出功率大。
  • 碳循環第35天(最大功率輸出和平均功率輸出)
    循環9 day3 有氧: 項目:動感單車APP:POLAR BEAT配件:POLAR H10心率帶今天想講一下最大功率輸出和平均功率輸出。具體的來講是一次性的最大功率輸出和長期的平均功率輸出。比如說拿了一次大獎然後銷聲匿跡和雖然並沒有什麼大成績但長期活躍;炒股一年五倍和五年一倍;突擊三個月減肥瘦下來和長期維持低皮脂等等。
  • 太陽能轉換效率:太陽能電池最大輸出功率與太陽光入射功率的比值
    的定義是:太陽能電池最大輸出功率與太陽光入射功率的比值。太陽能電池接受光照的最大功率與入射到該電池上的全部輻射功率的百分比稱為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即」=鞏lm/A.P.。 (18-1)式中U。,,。——最大輸出功率點的電壓、電流;A.——包括柵線面積在內的太陽能電池總面積;P,。——單位面積入射光的功率。
  • 50瓦LED燈實測功率僅14瓦 滬一店鋪600餘只燈泡涉嫌不合格
    原標題:50瓦LED燈實測功率僅14瓦  東方網3月20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昨日上午,根據舉報線索,上海市質監局執法總隊與青浦區市場監管局共同行動,對位於青浦區九星市場內的一家店鋪進行抽查,發現該店在售的部分LED球炮燈存在虛報功率,互換性不符等問題。
  • 高中物理競賽典型例題精講——雨天列車行駛功率變化
    04-04-10_雨天列車行駛功率變化本期高中物理競賽試題,我們再繼續研究一下功率的計算方法和過程,本期小編找到的題目主要從動量定理的角度上來研究功率的計算方法,其實從同學們從公式的角度上考慮一下,也能夠想明白動量定理如何與功率結合考查,首先通過動量定理能夠計算一個過程的末狀態的動量大小
  • 功率&拉力測試 2020合資緊湊型SUV橫評
    功率測試功率測試可以最直觀地展示出測試車發動機的實際功率、輪上功率以及傳動效率,一直以來我們都是看車身銘牌的淨功率大小,這次我們來測試一下,看看車輛的實際功率和銘牌標註的淨功率有多大差距。因為測試環境的溫度和溼度對發動機輸出功率有一定影響,所以下方表格中展示的是經過測試儀器校正後,符合ISO1585測試標準的發動機實際功率。因為我們的設備沒有辦法區分電動機和發動機的功率與扭矩,所以RAV4榮放的實測數據為發動機與電動機共同作用下產生的最大綜合功率和最大綜合扭矩。
  • 手機充電器各種輸出功率的知識你知多少?
    描述:不同型號手機充電器各種輸出功率是不同的,而我們給手機進行充電的時候要注意最好使用原配的充電器,以免因為不同的手機充電器的輸出功率導致電路故障,現在就一起來了解一下不同型號的手機充電器各種輸出功率的相關內容吧。
  • 光纖雷射器輸出高平均功率的超短脈衝
    作者:Uwe Brinkmann    摻雜稀土離子作為增益介質的光纖使具有衍射極限光束特性的高效二極體泵浦光纖雷射器成為可能,而且還具備實現高功率輸出的巨大潛力由於超短脈衝的瞬時峰值功率很高,這一問題尤其顯著。一個巧妙的解決方法是通過適當的光纖結構增大傳輸基模的有效面積,這樣光功率可分散到更大的橫截面內,而不會激發多餘的橫模。自1990年代末以來,利用先進的光子晶體技術已可方便地設計出大模場(LMA)光纖。
  • 使用TNY376PN的四路輸出、平均輸出功率7.5W、峰值功
    使用TNY376PN的四路輸出、平均輸出功率7.5W、峰值功率13W的電源電路圖14顯示了一個採用TNY376的低成本、通用輸入、四路輸出的反激式電源設計。連續輸出功率為7.5 W,峰值功率為13 W。輸出電壓分別為3.3 V、5 V、12 V及–12 V。
  • 用反饋設定輸出阻抗可節省3dB的輸出功率
    但這種實用方法會在終結電阻上產生3dB的輸出功率損耗(圖1)。較新型運放採用3V和5V工作,限制了輸出擺幅,這意味著應避免採用串聯匹配電阻方法。另一種辦法是用一個串聯反饋電路來設定輸出阻抗。在40多年前,GTE Lenkurt電子公司的一名高級研究工程師John Wittman就介紹過這一技術。
  • 液壓泵的排量、四個流量和輸出、輸入功率的含義
    液壓泵的功率也分為輸入功率和輸出功率。液壓定量泵1.液壓泵的流量是指液壓泵在單位時間內輸出油液的體積。3.液壓泵的理論流量是指不考慮液壓泵洩漏損失的情況下,液壓泵在單位時間內輸出油液的體積。液壓泵的實際流量是指單位時間內液壓泵實際輸出油液體積。5.液壓泵的額定流量是指泵在額定轉速和額定壓力下輸出的實際流量。6.液壓泵的輸入功率為機械功率,以泵軸上的轉矩T和角速度ω的乘積來表示。
  • 100W輸出功率 Hyper 27000mAh移動電源開賣
    中關村在線消息:5月21日,Hyper發布了新款HyperJuice雙口USB-C移動電源,最高支持130W輸出功率。據稱,這也是業內第一款支持百瓦輸出的USB-C移動電源。HyperJuice移動電源(圖源網絡)HyperJuice 130W USB-C移動電源擁有兩個USB-C接口,分別支持100W和60W的輸出功率,可以給USB-C筆記本供電。
  • 最大功率332馬力!實測豐田Supra動力參數
    而在峰值扭矩上,實測結果達到了524牛·米,比官方宣稱的495牛·米足足高出了29牛·米。這一成績也是出乎了我的意料,可見,此款車動力十足啊!測試人員在測試中使用的是第6擋,因為此時傳動比最接近1:1,效率最高。據推測,豐田Supra在曲軸上的功率可以達到390匹,峰值扭矩616牛·米。
  • 權威發布丨2020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雲南6名男生入選
    原標題:權威發布丨2020全國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雲南6名男生入選2020年第34屆化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將於11月15日-18日在浙江杭州舉行近日,398人省隊名單出爐!下面請跟著樂學君一起來認識下全國高中學生化學競賽
  • 電子設計競賽(6)-逆變電路
    電路工作原理如下:當V1導通V2關斷時,電容C1上的能量釋放到負載R上,輸出電壓Uo為正,同時電容C2充電;當V1關斷V2導通時,電容C2上的能量釋放到負載R上,輸出電壓Uo為負,同時電容C1充電。開關管V1、V2交替導通使得負載獲得交流電能。
  • 完美支持iPhone12的MagSafe,PITAKA芳綸纖維保護殼
    充電寶能為手機充2000mAh的電量,大概能幫手機延長30%的續航,中度使用的情況下可以讓我撐到回家,雖然它無線充電的功率只有
  • 【每周三題】高二【159】關於電源輸出功率問題的探討
    【品析】通過剛才的推導,可以知道,當外電路電阻等於電源內阻時,電源的輸出功率最大。當外電路電阻為0時,電源被短路,輸出功率為0;當外電路電阻趨於無窮大時,電源斷路,輸出功率趨近於0。我們可以定性畫出電源輸出功率P隨外電路電阻R的變化圖像,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