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的手機帳戶疑似被黑了,麻煩幫我緊急凍結銀行卡!」
日前,北京市民趙先生手機上突然收到大量驗證碼簡訊,為了避免可能的風險,他選擇了第一時間聯繫銀行,將自己的銀行卡暫時凍結。
從趙先生提供的手機截屏上可以看到,包括酒店、保險、銀行、運營商等在內的大量網站註冊驗證碼簡訊被發到手機上,「我從沒有註冊過這些網站,很多甚至以前都沒聽說過。」趙先生對中國搜索表示,「前後一共收到124條驗證碼簡訊,當時感覺手機都有些發燙了。」
中國搜索注意到,這一百餘條簡訊都是集中在17:04至17:06兩分鐘內收到的,明顯不符合正常用戶的使用規律。
趙先生提供的手機截圖
「我當時正在外面開會,以防萬一就先找銀行把卡凍結了。後來仔細想想,覺得與之前一次淘寶投訴有關。」趙先生告訴中國搜索。
據趙先生描述,他前些日子在天貓平臺購買商品後由於實物與描述不符而申請退貨,後與商家在退貨運費問題上產生糾紛,向天貓平臺發起了投訴。就在遭到驗證碼簡訊「轟炸」幾個小時前,天貓客服剛剛通過了他的投訴申請。
「我懷疑遭到了賣家的『簡訊轟炸』。」趙先生說。
中國搜索了解到,這種短時間內收到大量網站驗證碼簡訊的情況,很可能是受到了「驗證碼轟炸軟體」的攻擊。目前很多網站在註冊時都要求用戶提供手機號,並通過向用戶發送簡訊驗證碼的方式來確認是本人操作。「簡訊轟炸」軟體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將眾多網站的註冊埠集中對接,只要輸入手機號碼,軟體就會自動發送註冊請求,大量的驗證碼簡訊就這樣被發送到受害者手機上,以達到「轟炸」的目的。
中國搜索記者在網上隨機下載了一款簡訊轟炸軟體,填入自己的手機號,很快就收到了大量不同網站的驗證碼。
某簡訊轟炸軟體界面
遭到「簡訊轟炸」後,趙先生也向天貓平臺反映了這一情況。天貓客服在表示加強約束商家行為的同時,也要求提供商家惡意騷擾的憑證。苦於難以拿出證據的趙先生對此感到惱火但也無可奈何,「我這個手機號用了十幾年從沒出過問題,剛投訴成功就遭到『轟炸』,要說巧合我是不信的。」趙先生對中國搜索說。
天貓客服「小蜜」的回應
中國搜索發現,類似趙先生這樣網購差評後遭「簡訊轟炸」的情況並不少見:
2018年1月,家住溫州的陳女士在拒絕商家刪除「差評」的要求後收到了大量垃圾簡訊;
2017年3月,臨沂市的薛先生遭遇大量垃圾簡訊的轟炸,其中大多是各類網站的驗證碼,薛先生認為或許與之前網購的一個差評有關,但商家並不承認;
2016年2月,南京大學生小顧因為一個差評每天都會遭遇數百條簡訊的騷擾,在主動聯繫賣家取消差評後才結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多次發送信息幹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但是,「簡訊轟炸」猖獗的重要原因就在於,普通受害者很難證明騷擾簡訊與淘寶商家有關,同時商家的違法成本又很低。
在遭遇大量簡訊電話騷擾後,受害者往往選擇妥協退讓,自身合法權益遭受侵害。
新京報曾指出,在「通訊轟炸」的背後,實際暗藏著一條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層層牟利的黑色產業利益鏈條。
想要治理「簡訊轟炸」現象,不但需要網購平臺加大對賣家的管理與處罰力度,還需要監管部門主動出擊,從技術角度鎖定相關非法軟體的信息,重拳打擊,從根源予以遏制。
你遭遇過「簡訊轟炸」嗎?歡迎說出你的經歷與看法。(中國搜索/趙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