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先生三年前註冊開辦了一家律師事務所,時至今日,在圈裡漸漸地有了點名氣,創業團隊也慢慢壯大起來,連同黃先生在內共有8位成員,長期的固定客戶也有好幾家。
由於業務的需要,電腦是必備的辦公用品。創業三年來,略懂電腦的黃先生已經集中採購了兩批IT設備:第一次正值創業之初,資金拮据,黃先生請一位中關村的朋友幫忙搞到幾臺接近淘汰的二手電腦,聊供一時之需;後來業務漸漸開展,企業的人數也開始增加,黃先生出於節省流動資金的考慮,攢了一批當時配置較低的機器。
電腦是一種升級換代頻率很快的產品。隨著幾年來作業系統和辦公軟體的升級,那批電腦也越來越顯得力不從心,頻頻死機,十分影響工作效率,其他的幾位律師早已怨聲載道,要求換新的。到了今年8月,黃先生終於下定決心,打算購買一批新的。
到底是攢機還是買品牌機呢?黃先生周圍有好幾位朋友是電腦發燒友,他們大都建議攢機,理由是相同配置的機器,攢要比買品牌機便宜好幾百塊錢。但是黃先生有自己的顧慮,自己攢機固然便宜,但是一旦壞了比較麻煩,自己的企業裡沒有專門的網管,自己和手下的員工對電腦知識都是一知半解,以前機器出點毛病就只能扛著機箱去中關村修,為此耽誤了不少客戶的業務。畢竟對生意人來講,時間就是金錢啊!
經過了幾番了解情況和問詢,黃先生最終選擇了聯想專門針對50人以下小型企業而推出的揚天電腦。黃先生的理由是,大廠的東西,品質和服務上應該會好一些,寧可機器貴點兒也值。事實果然印證了黃先生的選擇是正確的,這批電腦服役兩個月來,得到了黃先生和手下員工的一致稱讚。
首先是揚天電腦的品質穩定,兩個月來,公司裡8臺電腦無一例死機和硬體損壞情況。這是因為揚天電腦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高達60000小時,遠遠高於國家標準的4000小時和行業標準的15000小時。聯想的技術資料顯示,揚天電腦對機器的內外部結構均作了優化設計,採用硬碟底置抗震設計和「全三維散熱」設計,尤其是聯想首創的全三維散熱使整機工作溫度降低了5度,克服了以往暑天連續開機時間稍長即死機的難題。
其次是揚天電腦的安全工作到位,聯想在揚天電腦內預置了即時更新的防殺病毒軟體和網絡防火牆,從單機到網絡立體防護,達成系統的可靠防護體系。黃先生對這一點感觸猶深,此前只重視防毒忽視木馬,一年前有一次遭遇木馬入侵格式化硬碟,重要資料蕩然無存,一個長期合作的客戶也因此而丟掉。好在這次還算亡羊補牢猶未晚,這方面的後顧之憂算是解除了。
揚天電腦還有一個非常實用的功能就是「一鍵備份和恢復」。所謂一鍵備份,就是指在硬碟中設置隱藏分區,為用戶開闢一塊專門保存數據的空間,在各種必備的辦公軟體安裝完畢後,黃先生調出備份程序,只需一個鍵就可以完成系統分區的備份工作。一個月以後,一位毛手毛腳的新同事誤刪除了一個關鍵的系統文件,導致Windows系統無法正常工作。這時黃先生再次將程序調出,一個按鍵即將系統恢復到當初備份時的狀態,大大節省了重新安裝作業系統的時間和精力,這個功能也因此而倍受喜愛。
在基本的產品功能之外,聯想揚天為用戶提供了多種實用的增值應用方案,黃先生結合自己業務的實際情況,選擇了無線網絡方案。由於黃先生採購電腦時正好趕上聯想揚天的奧運促銷行動,所以黃先生在購機的同時免費獲得了聯想的無線路由器和無線網卡。內置了聯想關聯技術的無線網絡設備,省略了有線網絡布線的繁雜,所以無線區域網路的組建和轉移都十分方便。
對於黃先生這樣的商業用戶而言,買品牌電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重了大品牌的良好服務,聯想的服務質量也果然沒讓黃先生看走眼。黃先生雖然不是那種一下子採購成百上千的大客戶,但是卻能夠享受到相同級別的VIP級服務,即三年免費上門和48小時響應服務。不過由於兩個月來機器從未出現任何故障,所以VIP級的服務黃先生自然是暫時沒能體驗了。儘管如此,黃先生還是能夠感受到聯想服務的親切,幾乎每個星期,黃先生都會收到一封來自相同地址郵件的「騷擾」,原來是聯想的客服人員發來的,內容是提醒近期將會發作的重大病毒和預防措施。黃先生也非常樂於這樣的騷擾,每次收到這樣的郵件都會轉發給全體同事,打好電腦免疫的預防針。
採購揚天電腦2個月來,黃先生的律師事務所再未發生過因為電腦問題耽誤工作的情況,由於電腦運行流暢,員工的工作情緒也比以前有了明顯提升。嶄新的辦公設備給黃先生帶來了嶄新的工作局面,律師事務所的業務也蒸蒸日上。回想起來,黃先生不禁慶幸起自己英明的採購決策。
黃先生的律師事務所,只是聯想揚天電腦成千上萬小企業用戶中的普通一員,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員。在這些對電腦依賴或多或少的企業中,電腦產品雖然不能直接為它們帶來利潤,但是信息化對於它們管理水平的提升、工作效率的提升乃至企業形象的提升是非常必要的。相對於具備相當規模的大企業而言,這些小型企業IT採購的資金普遍不夠充裕,對於產品的價格非常敏感,但是採購時單純貪圖便宜,往往會帶來日後使用和維護的麻煩,繼而在時間和金錢上付出更多的成本,可謂得不償失。黃先生的IT應用經歷可以帶給大家的啟發就是,在IT產品的採購上面,決策者也千萬不要犯短視的錯誤,而是要兼顧全局,從長遠的眼光來綜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