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宇宙:量子物理學將顛覆時空的定義

2020-09-27 o比鄰o小K



科學家在試圖破解宇宙之謎的時候,漸漸得出了一個意外的結論,那就是當我們如果變小進入微觀世界時,會發現那裡有多麼的不可思議,那裡的東西遠比用顯微鏡看到的東西還要小,但卻是解開宇宙之謎的鑰匙,因為只有了解這個離奇的世界,才能了解我們的起源。



人們說起宇宙,通常都是指那些由無數個星系組成跨度達到數十億光年的廣袤空間,那裡有很多天體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運轉,然而,事實上還存在著另一個「宇宙」。一個看不見但是卻在控制著我們看見的一切的地方:微觀世界。



假如當我們變小數萬億之後,進入微觀世界會看到那裡的法則遠遠不同於我們通常對宏觀世界的直覺認識,在微觀世界裡物質的表現非常不同,所以科學家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規則對其加以描述,並稱之為「量子論」。這個理論的內容非常特別,它顛覆了人類傳統物理學的定義,一個量子可以同時存在於A與B的兩個點,也就是說他可以同時影響過去與未來,這個驚人的發現也讓人類科學界陷入了矛盾之中。



如果科學家們能解開這些不可思議的現象,那麼我們就可以把量子理論帶入現代科技之中,使現代計算機發生徹底變革,甚至可以讓人類在茫茫的宇宙之中實現即時通訊。



在量子理論中最關鍵的一種現象為「量子糾纏」,量子物理學認為一個物體發生變化的同時另一個物體可以立即發生變化,哪怕兩者之間相隔上百萬光年。它的原理是:兩個次原子粒子互動時,會發生糾纏,它們的旋轉、位置或其他特性會發生彼此關聯。



通俗的來說,假如我們測定了一個粒子的位置,那麼我們就可以通過它的運動特性來測定另一個粒子的位置,無論它們之間的距離有多遠也不會發生改變,這意味著如果我們將信息傳輸給這個量子粒子,那麼即使在數百萬光年之外的另一個相對應的粒子也會同時受到這個信息,遠遠超過了光速,正如愛因斯坦所言這是幽靈般的超距離作用。



看到這裡可能有些朋友是不是有點小激動呢?哈哈,還是不要太過於樂觀,因為雖然我們破解了量子糾纏的特性,但是如果想做到超星際即時通訊,首先擺在人類面前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怎麼才能抵達那個目標點把攜帶的量子粒子帶過去!



而量子理論中還有一個更詭異的解釋,那就是該理論認為:對於一個物體,除非你去看它,否則它根本就不存在。所以量子物理學可能會讓人類感覺到,現實只不過是我們想像出來的而已。現代科學家經過了長期的研究了解到量子粒子不會受到任何障礙的阻擋,它可以自我分解衝破空間的限制,也就是說它可以同時存在於多個地點,而人類本身也是由量子粒子構成的,如果未來我們能解開量子粒子為何能夠做到不被時空所束縛的原因,那麼人類也可以利用這項研究完成數百萬光年之間的星際穿越!

相關焦點

  • 人類的物理學研究被顛覆,宇宙的秘密讓科學家陷入沉思
    到了現代,物理學已經基本上可以解釋宇宙萬物的現象了,特別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發現,更是錦上添花。可以這麼說,人類的物理學一直被顛覆,宇宙的秘密讓科學家們陷入沉思!1915年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很好的對水星軌道的進動作了預測,這是人類物理學的又一次顛覆。
  • 量子物理學有多麼奇妙?這部科幻片展現了一個絕美的微觀世界!
    量子物理學是近些年來比較熱門的物理學話題,隨著我國把「墨子號」量子衛星發射升空,以量子為開頭的一切似乎都顯得格外耀眼、格外神奇。量子物理學鏡頭下的世界十分美妙,它讓我們認識了世界不是墨守成規、一成不變的;它讓我們從宏觀關注到微觀;它告訴我們,看,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是一樣的!
  • 關於量子的科學定義
    按照大小尺度,宇宙劃分為:宏觀宇宙和微觀世界。物理學中,宏觀宇宙由廣義相對論描述,微觀世界由量子理論描述。超越常規認知的宏觀宇宙現象——時空彎曲。強大引力效應導致時間、空間彎曲效應。超越常規認知的微觀世界表現包括:微觀能量的非連續性、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微觀世界的疊加態、微觀粒子的糾纏態、微觀粒子的不確定性等。按照存在狀態,宇宙劃分為:物質狀態和能量狀態。物理學中,用「粒子」來描述物質的存在形式,用「場」或「波動函數」描述能量的存在形式。
  • 量子糾纏的具體機制之十四:量子空間拓撲態相對論一一一量子態內時空的發現
    所以時空是有生有滅的,任意一種時空都不能代表整個宇宙。牛頓在物理學上的偉大貢獻除了牛頓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外,就是創立了絕對時空理論。這是人類第一次把宇宙與時空區分開來,第一次把數學計算和物理實驗引入到對絕對時空的研究中去,第一次把絕對時空從上帝的手裡拿回到人類的手中,第一次把宇宙萬物和絕對時空變成了可測量可計算的客觀對象。正如英國詩人所說:牛頓讓宇宙變得光明起來!
  • 被稱為「大一統」的理論,解釋了宇宙本質,內容顛覆認知
    物理學是人類探索宇宙的基石,只有在物理學上不斷突破,我們才能逐步認知這個神秘的宇宙,從地心說再到日心說,人類一步步地認識到了宇宙的浩瀚無窮,在宇宙的尺度對比下,銀河系都十分的渺小,面對這個浩瀚的宇宙,人類只能從微觀入手,畢竟宇宙本身也是從一個
  • 在量子物理學中存在因果效應!時空「量子漲落」引起因果不確定性
    #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在當前的量子場論中,因果關係通常是由用於類空間分離的場換位消失來定義人們意識到,在某些理論中可能存在微觀因果衝突,這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特別是物理學家T.D.Lee和G.C.Wick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大多數關於因果關係的理論討論,特別是「時間之箭」,都斷言物理定律對時間流動沒有任何偏好。然而,這種特殊的假設並不適用於量子物理學,在量子物理學中存在因果效應的方向。
  • 時空「量子漲落」引起因果不確定性?在量子物理學中存在因果效應!
    人們意識到,在某些理論中可能存在微觀因果衝突,這可以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特別是物理學家T.D.Lee和G.C.Wick的研究。到目前為止,大多數關於因果關係的理論討論,特別是「時間之箭」,都斷言物理定律對時間流動沒有任何偏好。
  • 宇宙是一個神經網絡,物理學家重新定義現實,引發爭議
    一篇發表在arxiv的預印本論文為人們重新定義了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的本質,也重新定義了現實世界,這篇論文所涉及的問題太過於敏感和廣泛,因此還沒有通過同行評審。後者為我們解釋了物質運動以及時間、空間之間的聯繫,以及能量改變時空曲率所引發的引力效應。但是到了更小的原子和亞原子尺度上,我們在宏觀世界上所掌握的一切規律都行不通了,尤其是宏觀世界的連續性和確定性完全不符合微觀層面的本質。所以物理學家就找到了量子力學這個理論來解釋微觀宇宙。在量子力學中,能量以及時空不再是連續的,而是有一個最小的基本單元量子和普朗克尺度。
  • 宇宙是一個神經網絡,物理學家重新定義現實,引發爭議
    一篇發表在arxiv的預印本論文為人們重新定義了我們生活的這個宇宙的本質,也重新定義了現實世界,這篇論文所涉及的問題太過於敏感和廣泛,因此還沒有通過同行評審。所以物理學家就找到了量子力學這個理論來解釋微觀宇宙。在量子力學中,能量以及時空不再是連續的,而是有一個最小的基本單元量子和普朗克尺度。所有的事物都具處在兩種不同的狀態的疊加態,同時具有粒子和波的性質。而「觀察」這種看似具有人為意識效應的行為,卻能改變一個系統的狀態。
  • 量子物理學從新定義黑洞的存在
    量子物理學從新定義黑洞的存在。幾十年來,黑洞被認為是由一個巨大的恆星在核聚變反應的燃料耗盡而「死亡」後,發生引力坍縮形成的。黑洞的體積十分微小,只是太空中的一個點——就像地球被壓縮成像花生米大小的一個球體——被稱為奇點。圍繞著這個奇點的是一個無法偵測到的事物視界,又稱黑洞視界,它產生的引力場極為強勁,以至於任何物質和輻射在進入到黑洞的視界(臨界點)內,便再無力逃脫。
  • 量子研究者從量子實驗揭示:過去未來時空並不存在,只有當下時空
    根據量子糾纏理論,每一個平行宇宙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像量子糾纏一樣,彼此之間存在著量子糾纏效應。那麼,所有的這些平行宇宙,作為一個整體系統,是否獨立存在的呢?量子物理研究者從薛丁格的貓,以及單粒子雙縫幹涉實驗的延伸實驗——延遲實驗,得到明確的啟示:所有的平行宇宙組成的整個宇宙系統,也並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觀察者的意識相糾纏在一起。
  • 時空膨脹的量子化
    科學家早已發現微觀宇宙的變化與宏觀宇宙的膨脹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量子宇宙和宏觀宇宙的時空膨脹機制符合哲學邏輯論的「等效原理」,我們可以將假想的量子宇宙膨脹看成是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第七個證據」,也可以將假設的量子宇宙收縮看成是宇宙大收縮理論的「一個證據」,對膨脹和收縮雙向過程的理解符合宇宙哲學的「對應原理」,或者符合物理哲學的「對稱性原理」、「反等效原理」。
  • 讓人疑慮的物理學七大經典問題!
    讓人疑慮的物理學七大經典問題!什麼是量子力學?什麼是弦理論?什麼是奇點?覺得頭疼就往下看~帶你走進物理學,的那些令人迷惑的理論。相對論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相對論是關於時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論,主要由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創立,依據研究的對象不同分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
  • 顛覆物理學基本認知:量子躍遷可以被預測了
    圖片來源:Pixabay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這一理論旨於在極微觀的角度上描述宇宙中的物理學,其著名的特徵是「反常識」。這一理論的標準解釋認為量子場內的變化不可預測且是瞬時的。試想一下,如果肉眼可見的宏觀世界和量子場中的原子以相同的方式運作,一團麵糊就能立刻變成一個香噴噴的蛋糕,而無需其中間過程。
  • 量子力學能解釋時空的存在或不存在嗎?
    凝結宇宙學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物理學領域得到發展,它推測了神秘的代數實體(稱為自旋網絡)的存在。這些網絡被建議作為空間和時間的組成部分,它們被壓縮以產生我們所知的宇宙。這種凝結導致了我們目前的「宇宙大爆炸」理論,並給該領域起了個名字: 凝結宇宙學。
  • 高維時空的演繹(13)探索宇宙
    他對於星球之間如此有規律的、和諧的運轉,在建構了萬有引力的定律的同時,也將它們的第一推動賦予上帝的智慧能力。 近代物理學最有成就的兩大內容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相對論揭示了運動物體的時間與空間的關聯性,揭示了高速運動物體的時間延緩效應和量尺縮短效應,揭示了引力場導致的時空彎曲,也揭示了物理的質量和能量之間的關係,將人們對於宇宙物質、時空的認識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 2013年十大物理學突破:實現時空穿越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近日其他媒體盤點出的2013年十大物理學突破。1、微觀世界穿越時空可實現過去幾十年裡,美國好萊塢電影描述了許多時空穿越的科幻情節,目前,科學家指出,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已預測存在穿越時空的通道。物理學家通過控制類似電子的微小粒子μ介子周圍引力,現已實現發送這些粒子抵達未來。
  • 「元層次」的物理學:建構子理論如何解釋生命、宇宙和量子計算
    量子力學在解釋微觀世界的物理方面顛覆了牛頓的理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取代了經典力學,加深了我們對引力以及質量、空間和時間的本質的理解。雖然這三種理論——經典力學、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但它們都可以用初始條件和運動的動力學定律來表達,而這些定律允許人們預測系統在時間上的軌跡狀態。這個整體框架便稱為主流概念。
  • 「元層次」的物理學:建構子理論如何解釋生命、宇宙和量子計算
    量子力學在解釋微觀世界的物理方面顛覆了牛頓的理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取代了經典力學,加深了我們對引力以及質量、空間和時間的本質的理解。如果你只從主流概念的角度來考慮物理學,那麼量子計算、生物學和宇宙誕生的問題似乎都不可能解決。
  • 【量子物理】量子物理學實驗驚人證明 !
    這也是當初愛因斯坦與玻理斯·波多斯基、納森·羅森於1935年提出以其姓氏字首為名的愛波羅悖論(EPR paradox)來質疑量子力學完備性的原因。 量子糾纏證實了愛因斯坦不喜歡的「超距作用」(spooky action in a distance)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