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姚縣趙家店三潭溪流
當前,大姚縣正在積極爭取省級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
據調查統計,2017年大姚縣存欄牛、豬、羊、禽分別為8.81萬頭、32.62萬頭、34.20萬隻和103.31萬羽。
畜禽養殖方式為集中式養殖和分散戶養殖,主要以集中式養殖為主,2017年全縣肉牛規模化養殖場(戶)325戶,豬規模養殖場394戶,羊規模養殖戶542戶,禽規模養殖戶77戶。
2017年,大姚縣畜禽糞汙產生總量為188.4萬噸,其中規模化養殖戶產糞便量共計約26.7萬噸,全縣共處理利用糞便量160.14萬噸(含散養戶和規模戶),處理利用量佔畜禽糞便產生總量的85%以上。
畜禽糞便處理主要措施為堆積發酵,佔全縣畜禽糞便處理的75%以上(山區部分散養戶未建糞汙處理池,採取直接排放或從畜禽圈舍內定期清除還田)。
畜禽糞汙處理利用的主要措施視規模場和散養戶而言,規模養殖場基本採用堆積發酵方式,在貯糞池中經生物熱腐熟,成為肥料出售或還田利用;小的養殖戶基本上作為農家肥自用,對周邊環境汙染較小。
大姚縣地處雲南省中北部的滇中高原,楚雄彝族自治州的西北部,特色資源豐富,被稱為「中國核桃之鄉」「彝族藥業之鄉」「彝族文化之鄉」,2019年4月,大姚縣和全省32個貧困縣(市、區)一道成功退出貧困縣序列。
在脫貧道路上,種植養殖業對貧困戶脫貧貢獻功不可沒。近年來,大姚縣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穩步推進生豬生產,大力發展山地牧業,扶持雲嶺牛、黑山羊等規模養殖,2019年畜牧業產值達13億元。
然而,國家大力推進糞肥還田利用和有機肥替代化肥的當下,這裡卻沒法拿出額外資金來對全縣畜禽糞汙進行高效治理,沒有形成生態循環農業結合種養模式、沼氣工程、納米膜無臭堆肥或有機肥生產運營企業,只有部分生豬養殖企業(養殖戶)建有沼氣池。
而大姚縣種植業方面優勢突出,當地百合1.02萬畝、魔芋2.4萬畝、中藥材3.5萬畝,還有芒果、軟籽石榴等特色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這些經濟作物是生長過程中需要施用生物有機肥來提質增產。
為保障生態環境安全、控制農業面源汙染、促進畜禽環保養殖,提高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和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大姚縣於2019年成立了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領導小組,進行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當年,啟動秸稈綜合利用示範縣建設,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實現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78%以上。
今年6月,大姚縣聘請了雲南省農沼工程有限公司編制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實施方案。
6月16至21日,該縣抽調相關人員,分四個工作組,配合省農沼工程有限公司完成了對全縣12個鄉鎮、136戶規模養殖戶和10個養殖小區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一場一策調研,充分掌握了全縣規模養殖戶、養殖小區畜禽糞汙產生、利用情況及需要加強、改進的方面,掌握了縣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文案編制的第一手資料。
省農沼工程有限公司在進一步重點調研的基礎上,將進入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文案編制階段。
我們期待,通過編制及項目爭取,因地制宜的落實畜禽糞汙整縣推進治理模式和配置諸如「畜清」納米膜無臭堆肥機等先進的設施裝備,將進一步提高大姚縣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水平,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助力建設美麗、生態、宜居的大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