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臭、低成本、智能化運行,「中農創達」推出畜禽糞汙智慧處理解決...

2021-01-15 36氪

有數據顯示,全國每年產生畜禽糞汙約為38億噸,綜合利用率不到60%。這些未實現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的廢棄物量大面廣、亂堆亂放、隨意丟棄,嚴重汙染了空氣、土壤、水質、居所環境等。

近日,36氪接觸到了一家提供畜禽糞汙智慧處理解決方案的科技公司——「 中農創達」。該公司依託於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並結合市場情況,實現了科技成果的轉化,旗下「畜清」品牌納米膜無臭堆肥系統,利用物聯網和納米膜發酵技術,對雞糞、牛糞、羊糞、豬糞、樹枝、秸稈、中藥渣、城市汙泥、尾菜等有機廢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可廣泛應用於規模養殖場、養殖小區、有機肥廠、糞汙處理中心。

畜禽糞汙堆肥處理就是以家畜糞尿等有機廢物為原料,利用微生物,有控制地進行發酵促進廢物中可降解有機物轉化為穩定的有機肥料過程。傳統糞汙發酵主要使用發酵罐、(槽式)通風堆肥發酵等設備進行60℃以上高溫好氧發酵。

傳統的方式始終難以解決臭氣大、投入成本高的問題。「發酵罐需要使用大量電能維持溫度,發酵成本在80元-100元/噸,而通風堆肥發酵則需要專門建設槽式發酵池、遮陽棚、翻拋機、配套設施投資大,發酵成本在30-35元/噸。」中農創達總經理馬瑞強告訴36氪,「公司旗下主要產品『畜清』無臭堆肥機可以在做到環保無臭氣的同時,降低整體發酵成本。」

具體來說,「畜清」納米膜無臭堆肥機其核心是通過技術手段控制密封堆肥環境中的氧氣、溫度、微生物等關鍵因素的變化,從而達到環保無臭、高效低成本堆肥的目的。

其原理是採用聚四氟乙烯納米膜作為覆蓋材料,形成低成本密閉堆肥環境,並通過底部通風保證發酵微生物需要的氧氣濃度,再依託高溫發酵聯動技術,使高壓氣體交換供氧、多因素智能聯動,有效控制微生物活性、控制堆體內氨氣揮發,阻隔畜禽糞汙臭味擴散,降低物料含水率,縮短堆肥周期,同時實現了畜禽糞汙等有機廢棄物高效、低成本的無害處理及資源化利用。

CAC納米膜智能堆肥系統示意圖

「中農創達納米膜堆肥技術綜合傳統方案的優勢,即將條垛式堆肥的低成本,槽式堆肥的操作簡單以及反應器堆肥可控性強、不受環境影響等優點結合在了一起。」馬瑞強說。

該系統可以完全替代廠房或棚體等建築,不需建發酵槽,是槽式發酵投資的 2/3;是發酵罐等一體設備投資的1/5;使用壽命8-10年,每噸有機肥耗電2度;有機肥生產成本20-30元/噸。

發酵系統針對不同畜禽的糞汙處理能力也有差別,單套 200m可以承載200頭奶牛、或400頭肉牛、或1500頭豬、50000隻蛋雞及鵪鶉鴿子這類小型禽類的處理量會更大,一套設備即可滿足中小型養殖場的需求,如需更大的處理量只需增加單位系統即可。

之所以可以做到這些,依靠的是公司核心技術:一是專有的納米功能膜,膜上的小孔不允許大分子通過,有防水、透溼、殺菌、除臭等功能;二是特有的6種複合微生物菌群,可以保證在低溫環境下快速發酵;三是配有溫度、壓力等傳感器,可以通過智能自動化控制系統,來實現精準的溫度控制、氧氣供應,也可實現電腦端、手機端全程自動化遠程控制。

而不同類型的畜禽糞汙以及秸稈、藥渣、溼垃圾等有機廢棄物所含的有機物含量都不相同,因而在發酵堆肥時氧氣濃度、溫度以及生物菌群種類都不相同,都需要精準控制。中農創達的團隊此前就已經執行了數萬噸畜禽糞汙的堆肥處理,積累了豐富的相關經驗,並通過技術的手段將數據沉澱了下來。「這些數據是發酵系統可以實現智能化堆肥的關鍵。」

產品迭代上,中農創達就「納米膜發酵產業化關鍵過程、技術難題、解決策略」進行研發和試驗,該產品的前後端輔助設備的開發和試驗是目前研發的重點,建立以納米膜為核心工藝的系統解決方案是下一步優化的重點。

商業層面,中農創達的收入主要來源於設備售賣以及運維服務。市場推廣上,中農創達可以配合政府部門的整縣推進模式(整縣統籌,即以縣為基本單元,統籌規劃縣域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農業部兩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整縣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工作的通知》和三年工作方案,目標是計劃到2020年,完成200個以上整縣推進任務:到2020年,項目縣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

「畜清」產品靈活度高,可以分散式布置,集中處理,可以作為有機肥廠的前體,直接銷售到糞汙處理中心,也可就近直接銷售當地農戶。目前,中農創達已在江蘇、山東、內蒙古、河北、湖北、寧夏、湖南、四川、廣東等省市自治區落地近100個項目。

中農創達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中國農業大學等企事業單位都有合作。 團隊方面,公司首席專家董紅敏是全國畜禽糞汙資源化聯盟秘書長、中國農科院環發所副所長、博士生導師;總經理馬瑞強是中國農業大學微生物學博士,中國農業科學院環發所博士後,高級農藝師,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現任全國青聯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

相關焦點

  • 畜禽糞汙整縣推進增加新選擇,納米膜堆肥處理模式環保無臭
    我國是畜禽養殖大國,畜禽所產生的廢棄物既是豐富的肥料資源,也是農村環境的主要的汙染源,據農業農村部門統計,我國畜禽糞汙年產生量約40億噸,其中40%的畜禽糞汙未得到資源化利用或無害化處理,致使農村環境汙染問題日益突出。
  • 膜堆肥處理15萬蛋雞糞汙,曾讓養雞場犯難的臭雞糞今成「聚寶盆」
    雞糞是非常優質的有機肥,氮磷鉀含量都比較高,但在施用前必須經過徹底腐熟 ,將雞糞中的蟲卵、草籽和病菌消滅,才能還田利用,否則就會造成土壤板結、出現燒苗燒根的問題。早前,陳老闆投資建了沼氣池,還承包幾百畝田地種植水稻小麥,通過管道直接輸送到農田,做農業循環,擴大養殖規模後,僅靠沼氣已經處理不了了,為了解決雞糞問題,尋找好的糞汙處理設備,陳老闆不斷地跑市場去考察。
  • 「畜禽糞汙+秸稈」堆肥還田資源化利用解決農業面源汙染問題
    加快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關係6億農村居民生產生活環境,關係農村能源革命。 目前,我國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5%,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3%。但是,種養主體分離,「種地的不養豬,養豬的不種地,種養不匹配」的問題普遍存在,畜禽糞肥還田利用「最後一公裡」還沒有完全打通。
  • 納米膜堆肥處理模式應用廣泛,助畜禽糞汙整縣推進更環保
    納米膜智能堆肥系統當於一個密閉的發酵工廠,通過高溫發酵聯動技術,使高壓氣體交換供氧、多因素智能聯動,有效控制微生物活性、控制堆體內氨氣揮發,阻隔畜禽糞汙臭味擴散,降低物料含水率,縮短堆肥周期。適用於雞糞、牛糞、羊糞、豬糞、樹枝、秸稈、中藥渣、城市汙泥、尾菜等有機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化利用:1、種養結合模式。
  • 年產畜禽糞汙近190萬噸,大姚縣擬爭取整縣推進項目全面治理
    畜禽糞便處理主要措施為堆積發酵,佔全縣畜禽糞便處理的75%以上(山區部分散養戶未建糞汙處理池,採取直接排放或從畜禽圈舍內定期清除還田)。風景優美的大姚縣畜禽糞汙處理利用的主要措施視規模場和散養戶而言,規模養殖場基本採用堆積發酵方式,在貯糞池中經生物熱腐熟,成為肥料出售或還田利用;小的養殖戶基本上作為農家肥自用,對周邊環境汙染較小。
  • 政策全文 |《畜禽糞汙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
    》(HJ 497-2009)(6)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規範3 術語和定義3.1 畜禽糞汙土地承載力是指在土地生態系統可持續運行的條件下,一定區域內耕地、林地和草地等所能承載的最大畜禽存欄量。生豬、奶牛、肉牛固體糞便中氮素佔氮排洩總量的50%,磷素佔80%;羊、家禽固體糞便中氮(磷)素佔100%。3.4 畜禽糞汙指畜禽養殖過程產生糞便、尿液和汙水的總稱。3.5 畜禽糞肥(簡稱糞肥)指以畜禽糞汙為主要原料通過無害化處理,充分殺滅病原菌、蟲卵和雜草種子後作為肥料還田利用的堆肥、沼渣、沼液、肥水和商品有機肥。
  • 30多億噸畜禽養殖糞汙必須要處理,國家給政策,三大商業模式
    目前,全國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70%,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63%,比2015年分別提高了10和13個百分點。 從環保生態上來說,畜禽糞汙綜合利用演變成沼氣解決了生態型沼氣項目中,沼液無處消納、沼渣無處堆放的問題,減少了養殖業帶來的環境汙染,改善了生態環境,利國利民。 另外,2011-2018年我國沼氣行業市場規模從7.89億元增長至18.2億。
  • 農業部:關於印發《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規範...
    中商產業研究院   2018-01-17 09:09  中商情報網訊:近日,農業部印發《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規範(試行)》的通知,指導畜禽規模養殖場科學建設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設施。
  • 國外糞汙處理經驗談
    美國  由於國土遼闊、農田面積大,美國提出了基於種養結合的畜禽糞便綜合養分管理計劃(CNMP),所有規模養殖場必須制定和實施CNMP,中小規模養殖場自願實施,成功地解決了畜禽廢棄物的環境汙染問題。
  • 水泡糞模式規模豬場簡單解決氨氣和糞汙資源化技術
    水泡糞養豬模式最大的問題就是圈舍中的氨氣大、糞汙處理困難,雖然也知道欄舍中的氨氣等可以通過添加益生菌等方法來降低,但一些大型養豬場、合作豬場根本不允許另外添加產品,且添加拌料等勞動強度也大。而豬糞尿處理就更加困難,水泡糞一般幾個月才放出來1次固液分離幾乎沒用,通過沼氣等處理需要大量的設施投入和運行成本。
  • 規模養殖糞汙咋處理?變廢為寶有妙招!
    因此對畜禽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防止和消除養殖場蓄禽糞汙的汙染,對於保護生態環境、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農業種植需要有機肥養殖糞汙卻無法得到有效利用古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豬多、肥多、糧多」,實際上說的就是有機肥、農家肥。
  • 豬場糞汙處理「溫室模式」,糞尿舍外堆肥發酵實現「變廢為寶」!
    如何實現豬糞尿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成為很多養豬戶關注的話題,今天【豬友巴巴】對畜禽養殖業發展,對固糞處理問題談三點建議!豬友巴巴認為,在畜禽糞汙處理上堅持按照國家「資源化」與「能源化」處理的方針,改革落後生產力,推進固糞處理的現代化、智能化與簡易化流程,現對農村養殖戶固糞處理提三點建議!
  • 京山520萬羽雞每年產生13萬多噸糞汙,何解?
    &nbsp&nbsp&nbsp&nbsp環保部門發出禁令,人口集中區域、飲用水源地保護區、重要水質功能區、其他生態功能區等區域,禁止畜禽養殖。即使在適養區,規模養殖小區也需配套糞汙處理設施,實現畜禽養殖生態環保「零排放」。
  • 養豬場的糞汙怎麼處理更好
    處理方法很多,關鍵是哪些方法實用,運行成本低,安全可靠。這裡講一下目前為止,處理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可以變廢為寶,甚至可能成為「新的盈利點」的模式。這就是「汙染面生物除臭+異位發酵床」生物技術集成。前提是,養豬場要採取「幹清糞」工藝。採取這種工藝,糞汙臨時收集池很小,每天產生的糞汙收集後,可以噴灑到發酵床上,及時消納掉。
  • 真空吸汙車將打通甘州區糞汙資源化利用「最後一公裡」
    據了解,該項目是2019年甘州區爭取實施了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補短板項目,進一步延伸糞汙資源化利用鏈條,打通糞汙資源化利用最後一公裡障礙,構建完善的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收儲運體系,目前按照政府採購要求完成採購、車輛入戶、掛牌等工作。
  • 西豐縣畜禽養殖示範村集中堆糞場建設完成
    西豐縣畜禽養殖汙染精準治理試點村工作開展以來,根據縣政府布署和鐵嶺市督導組的安排,西豐縣環保局、縣農業農村局、郜家店鎮政府領導及試點工作隊通力配合下,試點村的建設進展順利,掌握了整村的所有養殖戶的養殖現狀。要求養殖專業戶以上的養殖企業自建糞汙治理設施,為養殖散戶建設兩處集中式糞汙收集儲存設施。
  • 劉克鋒:變汙為寶的大學教授-光明日報-光明網
    從研究垃圾分類,到研究畜禽糞汙處理,劉克鋒一幹就是20年。    說起與糞便「結緣」,今年58歲、戴著高度近視鏡、儒雅又內斂的劉克鋒「坦白」:「我原來是研究土壤肥料的。」1993年,北京市朝陽區環衛局找到他,希望劉克鋒能幫助他們解決垃圾分類和處理難題。當時這個領域沒人願意搞,又累又臭。劉克鋒就帶著王紅利、石愛平兩位年輕教師,在垃圾堆裡取樣檢測,一蹲就是一天。
  • 「創澳分享」養殖場畜禽糞汙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有哪些不同?
    在養殖業中,畜禽糞汙堆肥方式按生物發酵的情況可分為好氧堆肥和厭氧堆肥 高溫發酵的溫度控制在48℃~60℃,分解速度快,處理時間短,產氣量高,能有效殺死寄生蟲(卵),但需加溫和保溫設備。
  • 植物界兩型「神器」,可將糞水變清水
    淨化氨氮和磷,無物種入侵風險    綠狐尾藻對溼地水體強大的脫氮除磷功能,這還源於一個養殖戶嘗試後的意外發現。    「之前,長沙縣白沙鎮的一位村支書,來我們研究所看了綠狐尾藻之後心想,這東西這麼好,拿給養豬的試一試,就開始在一個養了20頭豬的豬場進行實踐。兩年後養豬場的黑糞水淨化成了清水。
  • 上海發布《畜禽養殖廢水新型汙染物末端處置可行技術指南(試行...
    1 適用範圍   本指南提出了在畜禽養殖廢水常規處理設施後增設新型汙染物處置設施的可行技術。   本指南適用於本市飲用水源保護區、準水源保護區及緩衝區內採用糞汙資源化利用模式的畜禽養殖場,用於指導畜禽養殖場新建或改造廢水抗生素和激素類新型汙染物末端處置工程處理設施的設計、施工和驗收,及建成後運行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