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等地PM10濃度爆表 沙霾同現是偶然還是常見?

2020-12-05 中國日報網

與一般的霧霾天不同,3月28日早晨,北京市民發現天發黃,空氣中瀰漫著一股久違的「土味」。這一天,北京等地沙塵和霾汙染疊加, PM10濃度「爆表」。專家稱兩者同時出現並不是什麼特殊事件,但對健康影響更嚴重。

風來了,沒吹走霾卻還帶來了沙,真真讓人痛心。但多位專家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霾和沙塵同時出現並不是偶然現象。沙塵沉降產生了PM10,同時出現PM2.5和PM10的情況是常見的。

3月28日,市民在北京火車站附近過馬路。中新社記者 侯宇 攝

有時沙塵天真能「洗」走霾

中國環境科學院大氣首席科學家柴發合說,28日的PM10大幅「爆表」,主要是受沙塵的影響。在他看來,廣義地看,沙塵也是屬於霾的範圍,從顆粒粒徑看,其中有PM10和PM2.5。但是,人為排放的PM10和PM2.5等大氣汙染物,可在短時間內對重點汙染源,通過企業停產、汽車限行等措施來解決;但沙塵是自然現象,「那是不同維度的問題」。

國家城市環境汙染控制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彭應登說,沙塵天氣的出現,往往是由於冷空氣活躍,大風把沙土吹起來,並傳輸到異地。由於風力大,沙塵過境速度快,大風颳過還會裹挾空氣中的其他汙染物一併吹走,有「沙洗」空氣之說。如果狹義的定義霾為人為排放的顆粒物,那麼沙塵一般不容易與霾同時出現。「比如從2012年到2016年,北京等地冷空氣不活躍,靜穩天氣多,風速變小。於是,沙塵天氣少了,主要由人為排放汙染導致的霧霾天,出現的就比較頻繁了。」

為何這次風沒有吹走霾還帶來了沙

至於此次風隨沙塵來為何不能緩解霾?中國環境監測總站首席預報員朱莉莉解釋說,3月26—28日京津冀地區有一次以PM2.5為主的汙染過程。一般來說,冷空氣伴隨著沙塵來,會對大氣整個垂直擴散條件包括水平擴散條件有很大幫助。但這次過程由於西北方向的氣流比較強,從西北沙源地帶來沙塵,部分比較小的顆粒在內蒙古包括華北上空有一個沉降,導致呼和浩特、烏蘭察布、大同、張家口、承德、北京一線的PM10濃度都出現「爆表」。張家口的PM10濃度甚至高達300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中央氣象臺的首席預報員張恆德說,以前比較強的沙塵暴天氣會伴隨著明顯大風,因此沙塵持續時間較短。從氣象角度講,這次北京地面上沒有明顯的風,造成了浮塵天氣,持續時間會更長一點。

今年3月的北京並非第一次出現沙塵和霾的疊加。「在全國兩會期間,北京還出現過一次類似情況,不過沒有這麼嚴重。」彭應登分析說,當時,北京周邊的張家口等地出現了小範圍的沙塵,通過傳輸通道進而影響北京。北京空氣品質正處中、重度汙染,於是,與沙塵汙染形成了疊加,加劇了汙染情況。

沙霾疊加影響身體和心理健康

彭應登認為,沙塵和霾汙染的疊加,對人們健康的影響更為嚴重。因為除了威脅心肺、呼吸系統等之外,兩者疊加後,霾的顏色更深,還有味道,這就進一步加深了心理的不適和恐懼、焦慮。

為減少沙塵天氣,60多年來我國持續進行防沙治沙工作。彭應登建議,治理的思路和措施應該有所調整。「以前我國多對西北地區的沙漠和荒漠進行治理,但是從沙塵實際情況分析,從這些地方吹起來的基本都是大顆粒,對空氣品質有嚴重影響的浮塵已經很少了。生態恢復的重點應更多轉向西北的農業荒地和耕地,河套地區的半乾旱半溼潤地區等。不但要加快這些地區的植樹綠化,還要預防更多地面裸露,避免這些地方成為沙塵的新來源。」

原標題:北京等地PM10濃度爆表 沙霾同現是偶然還是常見?

相關焦點

  • 霧霾沙塵雙重襲擾 北京PM10短時濃度接近2000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局地出現沙塵暴,最低能見度不足400米。此次沙塵天氣具有覆蓋範圍廣、影響時段集中、空氣汙染程度重等特點。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桂海林介紹,此次沙塵來源於蒙古國,因為氣旋的整體位置偏東,影響範圍包括內蒙古中東部,包括華北等地區。此次沙塵天氣強度大,造成多地空氣品質爆表。
  • 今年最嚴重沙塵天來襲北京PM10局地破3000
    中央氣象臺介紹,此次沙塵天氣強度大,造成多地空氣品質爆表。據環境觀測資料顯示,內蒙古、京津冀等地PM10峰值濃度1000~2000微克/立方米。  隨著影響系統氣旋東移,28日夜間開始,上述地區沙塵天氣逐漸減弱,其中,北京由於大氣擴散條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預計28日至29日兩天仍會受浮塵影響,28日夜間起逐漸減弱。
  • 家裡開了加溼器後霧霾表爆表!加溼器裝自來水真的比霧霾還可怕?
    在北方居民的室內,常見的小家電除了電視機電飯煲等等,還有就是空氣淨化器和加溼器了。這兩個都跟室內空氣有關,因為北方空氣異常乾燥,而且冬天經常有嚴重的霧霾。北京今年入冬以來空氣一直都不錯,但因為北風天頻繁,空氣乾燥得讓人難受。
  • 浮塵進京PM10爆表 周末PM2.5濃度將會上升
    交通點PM2.5濃度高於全市  公報還首次對全市16個區縣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PM2.5年均濃度進行了通報:全市PM2.5濃度最高的區縣是大興區,PM2.5年均濃度值為107.8微克/立方米,其次是房山、通州以及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年均濃度值均超過100微克/立方米,PM2.5年均濃度最低的區縣是延慶縣,只有68微克/立方米。
  • 連雲港今年空氣首度「爆表」 首要汙染物PM10
    昨天,受北方沙塵暴南下影響,港城的空氣品質指數(AQI)達到最大值500,為六級嚴重汙染,這是我市2015年AQI首次「爆表」。全市8個監測站全為六級嚴重汙染昨天港城上空明顯籠罩著一層黃色的「霧」,這是北方沙塵暴南下後帶來的浮塵。
  • 全省首家抗霾試驗室成立 點一支煙就能讓PM2.5「爆表」
    原標題:全省首家抗霾試驗室成立點燃一支煙、燒一根秸稈,可以讓PM2.5「爆表」新湖南客戶端4月15日訊(記者 曹嫻)點一支煙、燒一根秸稈,短時間產生的PM2.5是多少?今天,在華融湘江銀行和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成立的全省首家抗霾試驗室,環保專家現場用實驗的方式向公眾展示了霧霾的構成,並提出治理建議。 記者看到,抗霾實驗室活動分為科普和實驗兩大板塊。在環保專家的指導下,先通過視頻、講解等形式讓大家認識什麼是霧霾、PM2.5,霧霾對人體的危害,以及如何做好自我防護、參與抗霾。
  • 網售霾表不靠譜:30批次樣品無一在各種工況下均合格
    抽取樣品的產地覆蓋北京,廣東,上海等省市。這30批次的霾表都是從電商平臺購買的,通過我們的分析,有29批次沒有明確標識企業標準,這就給我們的霾表的質量帶來一定的隱患。風險監測重點是霾表準不準專家介紹,消費者購買霾表主要目的是用於檢測居室環境空氣中顆粒物的濃度,因此這次風險監測的重點就是了解霾表的測試是否準確,或者能夠達到產品宣稱的精度。
  • 朝霞、密捲雲同現北京天空
    (原標題:朝霞、密捲雲同現北京天空) 新京報快訊(記者王碩)10日早晨
  • 如何預防室內PM2.5爆表?
    什麼叫PM2.5爆表呢:PM2.5的值最大隻到了500微克/立方米,如果實際值超過了500微克/立方米,我們就說這個數爆表了。 一般大家看到的新聞都是說室外的PM2.5,其實在我們生活在室內也會有PM2.5爆表的時候,室內空氣中的PM2.5有時候真的是比室外還高出2到3倍,所以我們要注意了,為了健康下面講講什麼東西能讓室內的PM2.5爆表。
  • 周孝正:首先是政治霾然後是心理霾 最後才是大氣霾
    鳳凰公益訊 由鳳凰公益頻道、安平公共傳播公益基金聯合主辦的「正益論」沙龍第二期《十面「霾」伏,你行動了嗎》於3月23日舉行,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在沙龍上表示現在中國有四句話,霾基本靠風,垃圾基本靠坑,汙水基本靠衝,政績基本靠蒙。
  • 全國大部晴朗當道氣溫回升 華北等地將現中度霾
    中國天氣網訊 今後三天(12月21日至23日),冷空氣間歇期,全國大部地區雨雪稀少,晴天「唱主調」,氣溫將回升至較常年同期偏暖的狀態,華北平原等地霧和霾天氣發展,局地將現中度霾,公眾外出需做好個人健康防護。另外,南海熱帶低壓發展已於昨天發展為今年第23號颱風,將在海上掀風雨。
  • 釋新聞|北京PM10逼近兩千,什麼是沙塵或浮塵天氣?
    釋新聞|北京PM10逼近兩千,什麼是沙塵或浮塵天氣?視覺中國 圖3月28日,PM10取代PM2.5成為北京市大氣首要汙染物,當地由霾天氣轉為沙塵天氣。北京市大部分地區能見度1-3公裡。28日上午8時,北京市PM10濃度達到1896微克/立方米。北京市朝陽區、密雲區等15個城區先後發布沙塵藍色預警稱,當地將出現浮塵天氣,能見度較低,請注意防範。
  • 專家詳解東北強霾汙染原因
    東北三省近日遭重度霧霾天襲擊,空氣品質指數封頂500,PM2.5的濃度一度高達1400(微克/立方米),市民甚至帶防毒面具出門,外媒稱:已達極其危險地步。據法制晚報報導,遼寧省除丹東外的13個城市均為重度汙染以上,嚴重汙染城市11個。
  • 北京天空顏值「爆表」彩虹雲若隱若現
    北京天空顏值「爆表」彩虹雲若隱若現 2020-08-04 14:25
  • 濟南8個空氣品質監測點「爆表」 今日最低溫-1℃
    昨天上午8監測點齊「爆表」「天,你怎麼了!」18日10:00,市民王女士點開省環保廳官方網站,查看濟南的空氣品質狀況,發現該時段全市15個空氣品質監測點紛紛亮起紅褐色的指示燈,代表汙染最高級別——— 嚴重汙染。其中有8個點位空氣品質指數(AQI)高達500的「爆表」值,這是今年3月以來首次出現過半點位「爆表」的情況。
  • 近期為何多地「炎值爆表」 ?
    近期為何多地「炎值爆表」 ?(資料圖)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憂子 攝  北半球多地近期「炎值爆表」,歐洲多地繼6月後再次出現嚴重熱浪,德國、荷蘭和比利時連續兩日打破高溫紀錄,我國華北、江南、華南等地也出現了大面積高溫。專家認為,在氣候變暖背景下,未來破紀錄的高溫天氣或許將更加頻繁地出現,人們需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延緩地球「高燒」。
  • 喜聞北京PM2.5值在周邊城市中濃度最低
    9月18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介紹,8月份,全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29微克/立方米。今年1月至8月,全市四項汙染物濃度繼續保持同期最低,其中PM2.5累計濃度41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濃度最低;累計優良天數170天、同比增加20天。
  • 北京今日北雪南霾 明後天霧霾最重
    法制晚報訊(記者 趙穎彥)北邊小雪隨風飄落,南邊霧、霾伺機而動。今天的天氣舞臺上,京城南北可謂各唱各的戲。據市氣象臺預計,明後兩天,霾將進一步「抬頭」,為此次汙染過程最終的兩天。17日夜間,將有一股冷空氣「小試牛刀」,但持續時間不長,18日霾還將「反彈」,此次汙染過程將持續到19日,待一股強冷空氣來襲徹底結束。(法制晚報微信公號ID:fzwb_52165216)  今天凌晨開始,受偏南風和地形共同作用,懷柔、密雲、平谷、延慶和順義等地已出現降雪天氣,懷柔、密雲和平谷已發布道路結冰黃色預警信息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