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孫宏斌被比喻成鱷魚不是一天兩天了。「地產大鱷孫宏斌」是很多媒體習慣給他的綽號。百度下「孫宏斌大鱷」,竟然出現二十多萬個網頁。
據說鱷魚一旦咬住獵物,就再不鬆口,直到將獵物拖入水中溺死之後美餐。
在資本市場,大鱷也具有這樣的習性。所以資本市場有所謂「鱷魚法則」,意思是:假定一隻鱷魚咬住你的腳,如果你用手去試圖掙脫你的腳,鱷魚便會同時咬住你的腳與手。你愈掙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最好的選擇是,犧牲一隻腳。
然而,在今天發生的故事中,「大鱷」孫宏斌選擇了放棄。我的直覺中立刻產生了好奇,和強烈的疑問。當更細緻梳理,產生的是更深的疑問:在這個故事中,誰才是鱷魚?
強烈的理由使我相信,這一次,孫宏斌沒有成為鱷魚,而是那個被鱷魚咬住了腿的人。
1.孫宏斌下車,車建興上
4月14日,金科股份發布公告,公司股東之一的天津聚金物業管理公司擬向廣東弘敏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轉讓公司11%的股權。受讓價格為8元/股,交易價款合計46.99億元。雙方約定,47億款項應在6月底前支付完成。
天津聚金物業為融創旗下公司,截至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合計持有金科股份16.99%的股份。天津聚金正是在爭奪金科控制權的資本大戰中,融創使用的三個平臺公司之一。
接下上述股權的廣東弘敏,則是紅星家具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實際控制人為紅星美凱龍老闆車建興。
本次權益變動後,天津聚金及其一致行動人仍合計持有公司18.35%股份;廣東弘敏及紅星家具集團合計持有公司11.04%股份。
所以,此次出讓11%股份,也確定了孫宏斌放棄金科控股權的爭奪。孫宏斌與黃紅雲的金科控股權大戰正式落下帷幕。
表面看,這就是孫宏斌下車,車建興上車變化,而這輛「車」就是黃紅雲所控制的金科股份。不過,聯繫血雨腥風的孫宏斌vs黃紅雲的金科控股權大戰,以及紅星美凱龍與金科股份近來的「眉來眼去」,諸多問題深藏表象之下:
比之幾年前孫宏斌的志在必得,為什麼孫宏斌此刻放手?在這個現金為王的疫情時代,車建興輸血注金科所圖為何?難道真是又一出「霍亂時期的愛情」?
換在過去,孫宏斌也許會選擇霸王硬上弓。只是,或許孫宏斌年歲漸長,放棄了過去的咄咄逼人,也放棄了兩敗俱傷。
2.一場各下臺階的多方合謀
當我們從4月14日晚間發布轉讓公告往前回溯幾日,就會發現,這是一套早已約定的合謀:籤署轉股,發一季報拉抬股價,賣股的獲利退場,買股的當天收穫浮盈……看似皆大歡喜。
股份轉讓公告披露,2020年 4 月 13 日,受讓人與聚金物業籤訂編號為 RC-HX-2020001 《股份轉讓協議書》。
而就在4月13日當日,金科股價彼時還收盤7.76元,比約定價格還低了每股0.24元,算溢價收購。看似紅星美凱龍略虧。
不過,當晚金科股份就發布了堪稱數據漂亮的一季報,直接在14號一天就把金科股價拉抬到8.26元,漲6.44%,一天就比交易價8塊高出了5毛,意味著紅星美凱龍一天浮盈近3億元。
金科股份一季度報告稱,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76.27億元,同比增長19%;實現淨利潤5.06億元,同比增長125%,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97億元,同比增長57%。
所有的時間點選擇都是精密算計後的結果。13日籤約,當晚發布一季報。黃紅雲真的很給車建興面子。
3.黃紅雲警報解除
黃紅玉很給車建興面子,至少是因為,他確定車建興是一個安全的乘客,無意,更無力搶奪他心心念念的金科控制權。
公告中,紅星美凱龍方面聲稱,「基於對上市公司的長期了解,認可上市公司的發展戰略,認可管理團隊,認可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看好上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並根據自身需要增持上市公司股份。」「暫無在未來12 個月內 繼續增持其在金科股份擁有權益的股份的具體計劃,但不排除繼續增持的可能性。」
通過低身段的付出,紅星美凱龍也獲得了業務擴張中對金科的依賴,和來自金科的回報。
2007年12月,車建興旗下的紅星家具集團入股過金科,當過一段財務投資者。紅星美凱龍進入重慶的第一家家居賣場,重慶北環的紅星美凱龍世博家居廣場,就是金科開發;2017年9月13日,金科股份公布,金科與紅星美凱龍在上海籤訂集團級戰略協議。就在此次股權轉讓同日曝出,紅星美凱龍「蹊蹺」出售其首個愛琴海mall,而金科接盤變身質權人。
相比於規模、資本均數倍於金科的融創,金科的弱勢和守勢顯而易見。而在以家具賣場為主業的紅星美凱龍面前,金科的強勢與主導地位又顯而易見。
尤其,當紅星美凱龍處於網際網路電商、疫情多重衝擊,資金鍊高度緊繃的當下。
最近幾年,紅星美凱龍門店數量快速擴張,到2019年,美凱龍的門店總數達到三百多家。儘管以「自營+委管」雙輪驅動,門店迅速擴張尤其是自營門店,紅星美凱龍資金鍊高度承壓。
截至去年6月末,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債務已創下新高,達到834.67億元,其中短期債務187.8億元,貨幣資金243.8億元,其中受限資金近20億元,將將夠償付一年期債務,壓力可想而知。
在電商、消費習慣變動等多重衝擊下,其家居賣場經營性利潤愈發走低。從其2019年報來看,其淨利潤近半來自經營性獲利,近半來自賣場所在的物業資產變動升值——換句話說,接近一半來自評估數字。
不知道車建興是否和黃紅玉籤了一致行動協議,但明確的是,車建興註定只能是黃紅雲老闆的綠葉。
過去的2019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2020年是過去十年中最艱難的一年,但同時也可能是未來十年最容易的一年。
這話流行開的時候,還沒有這場可能稱為百年變局的全球新冠大流行。作為商海摸爬滾打九死一生的老闆,黃紅玉、孫宏斌、車建興當然清楚,此次此刻,現錢在手,意味著什麼。所以,我們容易理解,孫宏斌撤股變現的一石三鳥的邏輯;也同樣因此,我們很難想到,車建興大筆現金自己不用,非要押注金科的邏輯在哪裡?況且,紅星美凱龍資金鍊那麼緊張,運營模式那麼重。
在這次資本大戲中,進進出出真的是所謂的三贏局面嗎?
4.孫宏斌回馬自保
俗話說,從來只有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很難確定「新人」車建興是否能笑到最後,但比較清楚的,是「舊人」孫宏斌的愛恨交織。
即便精明如孫宏斌,也是被黃紅雲,這個和徐翔「共舞」的男人耍了一把。金科控股權爭奪戰中,黃紅雲似乎處處比孫宏斌棋高一招。
2016年9月21日,融創中國以40億元認購16.96%的股份。此後,直到2018年10月25日,融創在金科佔股27.6783%,而黃紅雲一系持有27.6781%,孫宏斌以0.0002%的優勢成為金科第一大股東。
黃紅雲並未束手就擒,3天後,黃紅雲與女兒黃斯詩籤訂一致行動協議,使得黃紅雲一系持股29.9925%,重奪第一股東之位,又沒觸碰到30%的要約收購紅線。
此後,黃紅雲又搞了一個「神操作」,回購註銷83.75萬股。黃紅雲在金科的持股比例達就到了30.0246%,由於被黃紅雲搞成了被動增持,完美避開了《要約收購》的風險。
在金科的控制權大戰中,孫宏斌派駐在金科的兩名董事,就涉嫌侵害其他股東權益、涉嫌違規對外擔保等多個可疑行為投了大概十來次反對票,但次次失利。
孫宏斌終究迎來了自己的「解脫」時刻。儘管當初孫宏斌志在拿下金科控制權,但以當初40億元認購16.96%的股份價格計算,11%價值26億,如今以47億賣出,融創這筆錢作為財務投資來算,還是收益相當豐厚。
「優化資產結構」,這是孫宏斌在2019年業績發布會上說的融創2020年要做的三件事之一。孫宏斌收回47億元現金,對融創也是一筆活血,顯然會增強融創的資金砝碼,尤其是要應對今年的嚴峻形勢。
塞翁失馬,從來福禍難知。
5.唯一笑著的男人
黃紅雲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重慶農村,在大饑荒的歲月裡活了下來,後來曾為泥瓦匠、包工頭,再到成為地產商和超級富豪。
即便外界無從知曉他的人生詳情,也能想像,他飽經磨礪的人生,以及一路拼殺,他的生存意志、狠辣手段無法質疑。
90年代的黃紅雲蝸居涪陵,1998年,黃紅雲開著一輛普桑,帶了三個合伙人,在重慶江北區的一間租用房裡創立了金科,投身房地產開發。2009年,金科借殼上市,黃紅雲僅次於吳亞軍,一步登臨重慶富豪榜第二。
此後,黃紅雲被曝牽涉徐翔案。2015年底,被抓的徐翔供出了十多家上市公司老總,其中就有黃紅雲。2015年初,黃紅雲女兒黃斯詩減持900萬股金科,接盤方正是徐翔。外界多認為,徐翔接盤只是為了幫助黃紅雲家族套現。
黃紅玉家族鐮刀鋥亮、上下翻飛:2014年底,解禁期一到,為了高價減持,黃紅雲找到徐翔,在其幫助下,通過高送轉、虛假新能源概念、虛假增持消息等等套路,不斷誘使小股民進場,被「割韭菜」。股災前,黃紅雲家族成功套現40多億。
而金科股價在高送轉套路及隨後股災的雙重打擊下,從11元左右快速跌落4元附近。
黃紅雲拉高股價,大幅拋售套現,機關算盡,卻差點「誤了自家性命」:不久之後融創大舉殺入,黃紅雲家族大規模套現才是始因。
徐翔案發,嗅到危險氣息的黃紅雲立馬「挖好防火溝」。2016年8月11日,黃紅雲書面辭去了金科股份董事長職務,但公告並未明確其辭職的原因。
徐翔案判定後,有私下傳聞稱,黃紅雲被多次約談喝茶,最後被罰10個億,與徐翔案做了切割。
然而,在黃紅雲和孫宏斌、徐翔、車建興這四個男人精彩的商場故事中,黃紅雲似乎是唯一能確認笑著的男人。
時光流轉,好像淹沒了一切爭鬥,和苟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