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乾淨利落的北方男人。每當他注視某個人時,那閃亮銳利的目光,如清泉淨澈人心,每一個見到他的人,仿佛總能感受到一股積極向上的力量,迎面而來。他就是趙世彪,一名普通但卻不簡單的飛行員。
趙世彪飛行準備中
軍旅生涯鍛鑄特級飛行品質
「辛苦了,讓你費心!可我真沒有什麼好採訪的,每天飛行,這你知道的……其實我們很簡單的。」趙世彪機長用一個微笑,打破了採訪初始的那一點點小緊張。面前的他,眼神剛毅炯炯,微笑自信親和,言談舉止爽朗、氣度非凡。
初識趙世彪是在7年前。由於工作關係,今次再見,面對面交流,方才能說對他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天津航空所有天津籍貫的飛行員中,有部隊經歷的很少,他是其中一位;作為天津人,長期派駐外地,帶領幾十名飛行兄弟的飛行幹部,在天津航空就非他莫屬了。
1982年入伍,畢業於空軍第五飛行學院殲擊機專業。畢業後,趙世彪帶著自己的飛行夢想,一直在空軍從事飛行工作。作為軍人的他嚴格律己,在高強度的體能訓練、高空跳傘等各科目中,他都要求自己的標準動作比其他人做的更好。在他18年的部隊生涯中,多次榮立三等功、二等功,並榮獲「特級飛行員」榮譽稱號。
基於對飛行事業的執著和熱愛,趙世彪2000年進入海航繼續他的飛行夢。從空軍到民航,同樣是衝上雲霄,但不同的要求使得一切又回到了原點。
海航之路磨鍊「彪哥」飛行氣質
進入海航,趙世彪發現飛行技術不是問題,戰鬥機和民航空機截然不同的飛行理念和方法轉換也不難,難點在於理論學習,特別是英語。對英語基礎不太好的他來說,每天都要背單詞,攻克一道道習題,英語猶如一座大山擺在他的面前。「那年,我將近40歲,和20多歲的年輕人沒法比,人家看一眼就會,而我需要反覆背、念、默寫,轉天就忘了很多,還要再溫習,不溫習自己就會掉隊。」趙世彪回憶當年的學習經歷。
「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趙世彪憑藉自己永不服輸、刻苦堅韌的學習勁頭順利通過了英語、儀表以及各項民航飛行員執照的考核,正式成為了海航的一名飛行員,也飛向了他人生的另一片藍天。
經過幾年的磨鍊,趙世彪晉升為機長,擔任天津航空飛行部E190機隊三中隊經理,C類教員。成為教員後,趙世彪發現,現在的年輕人很聰明,但也有太多飛行之外的事情,分散著他們的精力,有的時候,人是坐在那裡,但心可能早已飛走了。有時候,他會給學員講述自己當年的經歷,耐心指導,讓他們思想回歸,精力集中。有時,遇到缺少上進心又不善表達的學員,趙世彪也會嚴厲管教,毫不留情的指出問題所在。熟悉的人都會稱呼他「彪哥」——寓兄長敬畏之意,親人關懷之情。因此在工作中,很多飛行員都和他成為了工作和生活上的摯友。
趙世彪先後執飛過Don328、E190機型。截至目前,安全、準點飛行17052.4小時,總經歷(在駕駛位飛行時間)15793.5小時,夜航時間3242.29小時,總起落3282架次。進入海航工作至今,他因個人過硬的飛行技術和優秀的職業素養,共計獲得各類表彰26次。
趙世彪午間閱讀
喜愛和田玉駐疆識玉道悟人生
趙世彪駐疆飛行7年之久,也因此與玉結緣。他說玉的簡單與飛行員的簡單極為相似,一塊玉擺在那裡,簡單至極,「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歷盡曲折,但歸宿為飛向光明。
手中的玉,是否為玉,不是聽別人說的,識了不是玉的玉,才算學玉之入門。飛行亦如此。一個人不可能什麼東西都不懂,而懂玉的人往往要對歷史、文化、美學、思想、人格進行深刻的了解。
趙世彪說,「其實飛行的過程不也像學著去懂一塊玉嗎?一個對飛行沒有深層體驗、深入思考、刻苦訓練的人,是無法獲得飛行真諦的。飛好每一個航班就好像對手中這塊玉的把玩與雕琢,如果沒有握過許多泛泛的石頭,就不能了解手中的玉是多麼珍貴。」他祝願每個飛行員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紮實理論,深入實踐,穩步晉級,在學習飛行中學會做人,擔當公司賦予的更多使命,履行自己肩上的金色職責。
最後,關於成功,趙世彪的回答是:「將簡單的事情重複去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去做,長期堅持,成功與否為他人之論。悟在心,心自然,即安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