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在本月22日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截止目前,按收盤價計算,京東市值已達到286億美元,成為目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中,融資規模最高的一家(不過這很快就會被阿里所取代)。
本次IPO中,京東本次公開發行預計總共募集17.8億美元,同時還向騰訊發售138,014,720股A級普通股募集13.1億美元。這使得京東在資金上將得到極大寬裕,加上合併了騰訊旗下電商資源後,京東和阿里在國內B2C領域的雙極格局已經基本形成。雖然有不少業界人士都認為,京東將直接衝擊淘寶天貓,但實際上京東距天貓還有相當的差距。
B2C兩極正式形成(圖片來自騰訊)
B2C兩極格局:京東和天貓
此前,中國B2C市場在經過數次大戰以及收購之後,已形成了「一超多強」的格局,天貓地位無可動搖,但是當京東上市後,憑藉騰訊的加入和寬裕的資金,使得它有了躋身「超級大國」的能力。據易觀統計顯示,2014年第一季度中國B2C網上零售交易份額排名:天貓 48.4%、京東 20.1%、QQ網購 4.7%、蘇寧易購 3.9%、易迅3.0%。同時,在直營類B2C網站當中,京東佔有絕對份額約為46.5%。
隨著騰訊戰略入股京東後,將使得京東在電商競爭格局中發生質的變化。京東整合QQ網購、易迅份額完成,京東佔據B2C市場的份額近30%,與天貓的差距在明顯縮小。同時,也使得其他友商已經無力在於這兩個巨頭競相競爭。
如在上市的電商中,唯品會、噹噹、聚美這三家在幾年Q1的營收分別為43.52億元、17.36億元以及9.6億元。而京東在今年Q1的營收則是噹噹的14倍,是唯品會的近6倍。
而在B2C電商Top5行列中,除了天貓和京東已經難以找出市場份額佔兩位數電商企業,蘇寧易購,亞馬遜中國還有易迅也都5%左右晃蕩,即使這三者合併,也不足以挑戰京東,更不用說天貓了。
京東距離阿里系電商還差多遠
在兩極格局下,京東和阿里系展開競爭是在所難免的。面對目前京東的大好發展勢頭,有不少分析師認為,京東將在不久之後超越天貓,但是在很多方面兩者差距仍然較大。
首先是活躍用戶方面,據易觀統計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第一季度京東的活躍用戶數為4420萬,而天貓平臺為1.2億。
其次是交易額方面:2014年第一季度天貓整體成交額為1060億元,同期京東為396億元,天貓為京東的2.5倍。過去2年這一比例基本維持不變。再次是重複購買:2013年京東平均用戶一年購買6.8次,淘寶平臺(含天貓)為49次。
最後是移動端:相比阿里在移動端形成天貓、淘寶、支付寶等布局,並通過投資新浪微博、UC、高德、優酷、快的打車等方式搶佔流量入口,京東在移動端僅有一個孤立的APP,用戶數與阿里旗下應用相比也是相形見絀。
其實從以上對比可看出,京東與天貓相比最重要的弱點就是用戶數。由於用戶數懸殊巨大使得京東在交易額和重複購買等方面大大落後於天貓。不過在上市後,京東已經在第一時間向外透露未來的發展計劃。
首先就是向三四線城市沉澱,擴展京東在這些城市的品牌影響力和渠道資源,如開展倉儲和物流建設等,另一個方面是,京東將藉助騰訊的手機QQ和微信在聯合自己App搭載自己的流量入口。這使得京東將來在用戶規模上將與天貓處在相當的體量之上。
屆時,京東會取代天貓嗎,其實不然,因為京東和天貓的關係是一種互補。京東的重點是商品和物流(服務質量),這就是為什麼京東雖然掛著平臺電商的名義,但自主經營產品卻佔了7成以上。而天貓平臺的重點就是滿足市場及個性化需求。
http://news.zol.com.cn/456/4562814.html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456/4562814.html report 2696 京東在本月22日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截止目前,按收盤價計算,京東市值已達到286億美元,成為目前在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企業中,融資規模最高的一家(不過這很快就會被阿里所取代)。本次IPO中,京東本次公開發行預計總共募集17.8億美元,同時還向騰訊發售138,014,720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