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立在瑞典的一處放射性物質傳感器在空氣檢測到Cs-134、Cs-137和Ru-103這三种放射性同位素含量超標。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組織的執行秘書希納·澤爾伯也通過社交媒體發聲,表示懷疑俄羅斯的核電站發生了洩露,因為這三種同位素與核裂變過程密切相關。
但是隨後俄羅斯對於核電站洩漏的說法給予了否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目前俄西北部的兩座核電站:列寧格勒核電站和科拉核電站都在正常運行當中,並未在空氣中檢測到放射性同位素的存在。如果排除了核電站洩露這一可能性,在什麼情況下還會導致空氣中的放射性元素檢測超標呢?

對此美國專家懷疑俄羅斯正在測試一款名為「海燕」的核動力巡航飛彈。北約代號為SSC-X-9 「天殞」。據悉這款飛彈的測試場就在俄羅斯西北地區,該飛彈是俄羅斯正是在研發的一型使用小型核裝置功能的無限航程的巡航飛彈。按照俄羅斯國防工業的預想,該飛彈具備幾乎無限的航程,規劃複雜的飛行路線,繞過美國在全球部署的各種雷達監測站和飛彈攔截系統以實現命中。
2018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聯邦議會的談話中首次提到了該武器,也正式承認了俄羅斯正在進行核動力飛彈的研製工作,並且接近成功。

在2018年8月,俄羅斯曾派出了三艘專業船隻,打撈此前進行試射的「海燕」飛彈,儘管該飛彈在理論上擁有無限的射程,但是由於技術仍不成熟「海燕」的試射並不順利。據悉在2017年到2018年俄羅斯可能試射了4枚「海燕」飛彈,但是最遠的一枚僅僅飛行了35.4公裡。
而在2019年俄羅斯北方尼奧諾克薩軍事訓練場發生一場爆炸,導致5名俄方核專家死亡,並且導致該地的核輻射量在短時間大幅度上升。事後俄羅斯解釋稱,該爆炸只是試驗同位素電池連接燃料發動機時的發動機爆炸,但是該試驗是用來測試洲際彈道飛彈、巡航飛彈和海基防空飛彈系統的基地,是俄羅斯國防部管轄範圍內的最神秘的地區之一,外界普遍懷疑這場事故很有可能和俄羅斯正在研究的「海燕」飛彈有關。

核動力飛彈一般使用吸氣式發動機,藉助一個小型核子反應器將空氣加熱然後噴出以產生推力。這樣的設計能夠最大可能利用核動力裝置產生的能量,但是也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會產生大量的核輻射。
一旦該武器發射升空使用核動力裝置供能造成整個飛行過程會沿路噴發核輻射物質汙染大片土地,因為就危害而言這種武器不僅會殺傷敵對目標,還會對飛彈沿途經過的所有土地造成大面的核汙染,就危害而言一點也不比裝載核彈頭的洲際飛彈小。